首页 理论教育 经济管理的内容

经济管理的内容

时间:2022-11-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企业员工聪明才智发挥得如何,员工的工作效率和成果如何,都与人员使用上的能位适合度成函数关系。能位适合度是人员的“能”与所在其“位”的配置程度。根据这一原理,企业必须建立以工作岗位分析与评价制度为基础,运用人员素质测评技术等科学方法甄选人才的招聘、选拔、任用机制,从根本上提高能位适合度,使企业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开发和利用。

管理经济学是应用经济学的一个分支,管理经济学为经营决策提供了一种系统而又有逻辑的分析方法,这些经营决策关注于既影响日常决策,也影响长期计划决策的经济力,是微观经济学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是沟通经济学理论与企业管理决策的桥梁,它为企业决策和管理提供分析工具和方法,其理论主要是围绕需求、生产、成本、市场等几个因素提出的。

一、对人力的管理

人力资源的概念:人力资源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从狭义上讲,人力资源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拥有的处在劳动年龄阶段、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从广义上讲,人力资源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客观上所存在的人口,包括在该时期内有劳动能力的人口和无劳动能力的人口。研究人力资源要防止表面化和简单化,要对人力资源进行全面的动态的研究。

人力资源的特点:能动性和创造性;时效性和连续性;动态性和消费性;再生性和适度性。

我国搞好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工作应采取的措施:实行计划生育,为人力资源开发创造良好的先决条件;发展教育事业,提高人口质量;广开就业门路,以创业带动就业,发挥人力资源潜力;建立人力资源开发的市场机制,达到人尽其才;挖掘企业劳动者潜力,充分调动其生产积极性。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理:

同素异构原理:总体组织系统的调控机制:同素异构原理一般是指事物的成分因在空间组合关系和方式的不同,即在结构形式和排列次序上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引起不同的变化。例如,在群体成员的组合上,同样数量和素质的一群人,由于排列组合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效应;在生产过程中,同样人数和素质的劳动力因组合方式不同,其劳动效率高低也不同。同素异构是化学中的一个重要原理,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金刚石与石墨,其构成是同样数量的碳原子,但由于碳原子之间在空间上的排列方式与组合关系的不同,形成了在物理性质上存在着极为明显差别的两种物质:金刚石坚硬无比,而石墨却十分柔软,在色泽与导电等方面两者也迥然不同。通过观察金刚石与石墨两张元素结构图,就足以证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同素异构原理的科学性与现实性。在组织中同样一群人,由于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组合排列方式上的差别,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在现实活动中,可以举出大量此类案例。由此可以说明构建完善组织系统的动态调节机制的重要意义。根据这一原理,企业必须建立有效的组织人事调控机制,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的需要,重视组织内部各种信息的传递和反馈,不断地对组织与人员结构方式进行调整,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能位匹配原理:人员招聘、选拔与任用机制:能位匹配原理是指根据岗位的要求和员工的能力,将员工安排到相应的工作岗位上,保证岗位的要求与员工的实际能力相一致、相对应。“能”是指人的能力、才能,“位”是指工作岗位、职位,“匹配”是一致性与对称性。企业员工聪明才智发挥得如何,员工的工作效率和成果如何,都与人员使用上的能位适合度成函数关系。能位适合度是人员的“能”与所在其“位”的配置程度。能位适合度越高,说明能位匹配越合理、越适当,即位得其人、人适其位、适才适所,这不但会带来高效率,还会促进员工能力的提高和发展,反之亦然。根据这一原理,企业必须建立以工作岗位分析与评价制度为基础,运用人员素质测评技术等科学方法甄选人才的招聘、选拔、任用机制,从根本上提高能位适合度,使企业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开发和利用。

互补增值、协调优化原理:员工配置运行与调节机制:互补增值、协调优化原理是充分发挥每个员工的特长,采用协调与优化的方法,扬长避短,聚集团体的优势,实现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合理配置。人作为个体,不可能十全十美。而作为群体,则可以通过相互结合、取长补短,组合成最佳的结构,更好地发挥集体力量,实现个体不能达到的目标。在贯彻互补原则时,还应当特别注意主客观因素之间的协调与优化。所谓协调,就是要保证群体结构与工作目标相协调,与企业总任务相协调,与生产技术装备、劳动条件和内外部生产环境相协调;所谓优化,就是经过比较分析,选择最优结合方案。互补的形式是多层次、多样化的,如个性互补、体力互补、年龄互补、知识互补、技能互补、组织才干互补、主客观环境和条件互补等。

效率优先、激励强化原理:员工酬劳与激励机制:效率优先、激励强化原理是指将提高效率放在首要位置,通过有效激励,使员工明辨是非,认清工作的目标和方向,保持持续不竭的内在动力。在企业中一切工作都要以提高效率为中心,时时处处将提高效率放在第一位,各级主管应当充分有效地运用各种激励手段,对员工的劳动行为实现有效激励。例如,对员工要有奖有惩、赏罚分明,才能保证各项制度的贯彻实施,才能使每个员工自觉遵守劳动纪律,严守岗位,各司其职,各尽其力。如果干与不干、干好与干坏都一样,那么就不利于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带动中间,把企业的各项工作搞好。通过企业文化的塑造,特别是企业精神的培育,教育、感化员工,以提高组织的凝聚力和员工的向心力;通过及时的信息沟通和传递,以及系统的培训,使员工掌握更丰富的信息和技能,促进员工观念上、知识上的转变和更新。

公平竞争、相互促进原理:员工竞争与约束机制:公平竞争、相互促进原理是在企业的人事活动中坚持“三公”原则,即待人处事、一切人事管理活动都必须坚持“公正、公平和公开”的原则,提倡起点相同、规则相同、标准相同,考评公正、奖惩公平、政务公开,采取比赛、竞争的手段,积极开展“比、学、赶、帮、超”活动,激发员工的斗志,鼓舞员工的士气,营造良好的氛围,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企业中,为了促进生产任务的完成,应当提倡员工相互比赛、相互竞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为全体员工搭建一个体现“三公”原则的大舞台,将绝大多数员工吸引到这个“效率优先、平等竞争”的舞台上,使他们能够大显身手,施展本领,发挥自己的才能。在企业中,应创造一切条件鼓励员工在生产产量、质量、技术操作等方面相互比赛、相互竞争,使员工在竞争中得到充分开发和利用。

动态优势原理:员工培训开发、绩效考评与人事调整机制:动态优势原理是指在动态中用好人、管好人,充分利用和开发员工的潜能和聪明才智。在工作活动中,员工与岗位的适合度是相对的,不适合、不匹配是绝对的。因此,应当注重员工的绩效考评及员工潜能和才智的开发,始终保持人才竞争的优势。社会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处于变动之中的,企业的员工也处于变动之中,“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从优化组织的角度看,企业员工要有上才有下、有升有降、有进有出、不断调整、合理流动,才能充分发挥每个员工的潜力、优势和长处,使企业和员工个人都受益。

二、对财力的管理

财力及其运动:财力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拥有的社会总产品的货币表现。财力的运动过程可以概括为:财力的开发(生财)、财力的集聚(聚财)和财力的分配使用(用财)三个环节。财力运动的这三个基本环节,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生财是运动的起点和归宿,是聚财和用财的前提;聚财是运动的中间环节,是生财和用财的制约因素;用财是为了生财,用财和生财互为目的。

财力的集聚与使用:财力集聚的对象,就是国内社会总产品的价值和国外资金市场中的游资,其中国内社会总产品价值中“M”部分是国家财力集聚的重要对象。财力集聚的主要渠道有财政集资、金融机构集资和利用外资。在我国目前的市场经济发展中,除了搞好财政集资外,尤应重视金融机构集资和利用外资。财政集资的主要特点是强制性和无偿性,金融集资的主要特点是有偿性和周转性。财力使用应坚持的原则:统筹兼顾,全面安排;集中资金,保证重点;量力而行,留有余地;搞好财力平衡。

三、对物力的管理

物力的概念和物力管理的内容:物力是能够满足人类生产、生活需要的物质的总称,包括物质资料和自然资源两大部分。物力管理的内容有两方面:一是物力的开发、供应和利用;二是自然资源的保护。

物力管理的基本任务: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结合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开发、供应、利用和保护好物力资源,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以合理地、永续地利用物力,促进经济和社会事业的不断发展,推动人类文明和进步。

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工作的要求:根据国家主体功能区的划分,制定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规划;按照可持续发展要求,适度开发利用;发展循环经济,综合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建设生态文明,有效保护自然资源,搞好环境保护工作。

四、对科学技术的管理

科学技术的概念:科学是人类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知识体系。技术是人类利用科学知识改造自然的物质手段和精神手段的总和,它一般表现为各种不同的生产手段、工艺方法和操作技能,以及体现这些方法和技能的其他物质设施。

科学技术管理的主要内容:制定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组织科技协作与科技攻关,积极推广应用科研成果;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抓好技术改造与技术引进;加强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五、对时间资源的管理

时间资源的特性:时间是一切运动着的物质的一种存在形式。时间资源具有不可逆性;具有供给的刚性和不可替代性;具有均等性和不平衡性;具有无限性和瞬间性。

时间资源管理的内容:时间资源的管理,是指在同样的时间消耗的情况下,为提高时间利用率和有效性而进行的一系列控制工作。时间资源管理的内容,概括地说包括对生产时间(即从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投入生产领域到产品完成的时间)的管理和对流通时间(即产品在流通领域停留的时间)的管理。

时间资源管理的基本途径:规定明确的经济活动目标,以目标限制时间的使用;制订详细的计划,严格控制时间的使用;优化工作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充分挖掘时间潜力;保持生产、生活的整体合理安排休息和娱乐时间。

六、对经济信息的管理

经济信息的概念与特征:经济信息是指反映经济活动特征及其发展变化情况的各种消息、情报、资料的统称。经济信息的特征:社会性、有效性、连续性和流动性

经济信息的分类,按照经济信息的来源,可以分为原始信息和加工信息,按照经济信息所反映的内容,可以分为内部信息与外部信息,又分为有关过去的信息和有关未来的信息,按照经济信息取得的方式,可以分为常规性信息和偶然性信息。

经济信息管理的基本程序和要求:经济信息管理的基本程序:广泛收集、认真加工、及时传递、分类储存。经济信息管理的要求:准确、及时、适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