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

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

时间:2022-11-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方法有两种,一是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二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所以,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作为各个企业自发竞争和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而实现的。超额剩余价值是商品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

一、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方法有两种,一是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二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这种生产方法就是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例如,假定劳动日长度为10小时,其中5小时为必要劳动时间,5小时为剩余劳动时间,则剩余价值率为100%。如果资本家把劳动日延长到12.5小时,必要劳动时间不变,仍然是5小时,剩余劳动时间就从5小时增加到7.5小时,剩余价值率就是150%。

企业之所以采取延长劳动日的方法来增加剩余价值的生产,是因为劳动日的长度是一个可变量。但是,它只能在一定限度内变动。它的最高限度取决于:①生理界限。一个人每天总要有吃饭、睡觉等非劳动时间。这是生理因素决定的,没有这种需要,就不会有劳动力的恢复。②道德界限。工人必须有时间满足精神方面的需要,如抚育子女和参加必要的社会活动等。这种需要的范围与数量,由经济文化发展的一般状况决定。但是,工作日的生理界限和道德界限都有很大的伸缩性,在必要劳动时间以上延长劳动日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撇开伸缩性很大的界限不说,资本家坚持他作为买者的权利,它尽量延长工作日;工人坚持他作为卖者的权利,要求正常工作日。于是这里出现了二律背反,权利同权利相对抗,这两种权利都是商品交换规律所承认的。在平等的权利之间,力量就起决定作用。现实工作日的长度,取决于无产阶级和资本家阶级力量的对比。

在资本主义发展的早期阶段,由于工人阶级还没有成为一种自觉的政治力量,资本家凭借饥饿和法律的强制,将工作日延长到现代人难以想象的地步。例如,在17世纪和18世纪直至19世纪的英国,工作日长达14~16小时,甚至18小时。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在某些行业,工作日甚至长达20小时。在这种情况下,连起码的生理和道德界限都被突破,工人的身心受到严重的摧残。从19世纪初开始,各国工人阶级为争取缩短工作日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1889年7月,在巴黎召开的第二国际社会主义工人代表大会上,法国代表拉文提议:把1886年5月1日美国工人争取8小时工作制的斗争日,定为国际无产阶级的共同节日。代表们一致通过了这项具有历史意义的决议,并提出了实行8小时工作日的号召。但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在工人阶级斗争的强大压力下,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才被迫普遍实行8小时工作日。

到20世纪80年代初,工人每周实际劳动时间,日本为41.6小时,英国为37.4小时,美国为36.7小时,法国为34.4小时,联邦德国为33.4小时。劳动日缩短的原因,一方面,是工人阶级持续斗争的结果。在不减少收入的条件下,缩短劳动时间,已成为资本主义国家工人阶级在现阶段的主要社会经济要求之一。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现代科技革命带来的新变化。一是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工人为再生产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必要劳动时间不断减少;二是生产自动化的推广,工人的劳动强度增加,特别是脑力、眼力的高度集中使用,缩短劳动时间也是弥补劳动消耗、保证劳动力正常发挥的需要;三是科学技术的急速发展,需要工人不断补充科学技术知识,缩短劳动日也是适应现代化的需要。总之,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缩短工人的劳动时间,不仅有了可能,而且有利于维持资本统治。这并不意味着剥削程度的减轻,也并不等于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就完全失去了现实意义。因为不发达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今天仍在相当广泛的范围内存在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延长工作日生产绝对剩余价值的方法,受到工作日长度的自然限制,又容易引起工人阶级的反抗,不能满足资本家追求更多剩余价值的贪欲。于是,资本家为了在工作日既定的条件下提高剩余价值率,主要依靠缩短必要劳动时间以延长剩余劳动时间。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情况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剩余价值,叫做相对剩余价值。

为什么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就能够生产相对剩余价值呢?因为,在工作日一定的条件下,必要劳动时间的缩短意味着剩余劳动时间的增多,等于延长了剩余劳动时间,因而能生产出更多的剩余价值。例如,假定工作日8小时不变,当必要劳动时间是4小时,剩余劳动时间是4小时,则m′=100%;当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到3小时,剩余劳动时间就延长到5小时,则m′=166.7%。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条件是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关键在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如何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呢?这里排除资本家把工人的工资强行压低到劳动力价值以下的那种情况,在等价交换原则的基础上来说明问题。这样,为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必须降低劳动力的价值。要降低劳动力的价值,就要降低再生产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只有这些生活资料的价值普遍降低了,劳动力的价值才能降低。要降低这些生活资料的价值,必须提高农业、轻工业等消费资料生产部门以及相关的生产资料部门的劳动生产率,使生产这些生活资料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可见,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实现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的结果。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经历了简单协作、工场手工业、机器大工业三个发展阶段。简单协作是资本主义生产的起点,协作不仅提高了个人的生产力,而且还创造了新的集体生产力,给资本家生产了更多的剩余价值。工场手工业是以社会分工为基础的手工业性质的劳动协作形式,进一步提高了劳动生产力,增加了剩余价值。机器大工业改变了劳动过程的技术条件,改变了社会劳动的组织和劳动协作的性质,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力,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不断扩大。机器大工业又经历了三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过程,就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不断扩大的过程。

追求超额剩余价值是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动力。个别企业首先采用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直接动机,就是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然而,个别企业纷纷追逐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必然促使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普遍提高和劳动力价值的降低,从而所有的企业都能获得相对剩余价值。所以,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作为各个企业自发竞争和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而实现的。

超额剩余价值是商品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例如,假定纺织部门生产布的平均劳动生产率为:每个工人一天8小时生产80尺布,耗费生产资料价值240元,8小时劳动生产创造的新价值是160元(40v+120m),80尺布的价值共计400元,每尺布的社会价值是5元。如果有一个纺织厂首先改进生产技术,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1倍,工人在8小时内可以生产160尺布,160尺布耗费的生产资料价值是480元,8小时劳动创造的新价值仍是160元,160尺布的总价值便是640元,每尺布的个别价值下降到4元。但这个纺织厂的资本家仍可按每尺布5元的社会价值出卖。这样他便可从每尺布中获得1元的超额剩余价值(m2总额为160元)。这个厂的m′就会由300%提高到700%。即使在需要降低出售价格的情况下,只要每尺布的价格高于4元以上,仍可获得超额剩余价值。如表3-1所示:

表3-1 超额剩余价值的形成

超额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联系一是它们都是相对剩余价值,但超额剩余价值是变相的相对剩余价值;二是追逐超额剩余价值是动力,获得相对剩余价值是结果。区别一是超额剩余价值只是个别企业获得,相对剩余价值是所有企业都能获得。二是超额剩余价值生产是个别企业首先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不降低劳动力价值;相对剩余价值生产要求整个社会劳动生产力提高,降低劳动力价值。三是超额剩余价值是个别企业暂时获得,相对剩余价值是所有企业经常获得。因为经过激烈的竞争,迫使其他资本家也采用新技术。而当新技术普遍采用后,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提高了,这种商品的社会价值随之下降,个别先进企业的超额剩余价值也会消失。不过,超额剩余价值在这个企业消失,又会在另一个企业产生。因而从整个社会看,它的存在仍是持续不断的。而且,正是这种此起彼伏追逐和实现超额剩余价值的竞争过程,导致了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普遍提高,从而使工人必需生活资料趋于便宜,劳动力价值日益降低,相对剩余价值不断增加。

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二者的联系是,第一,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构成资本主义的一般基础,并且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资本家无论何时都必须使工人的劳动超出必要劳动,出现剩余劳动,才有可能获得剩余价值。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则是工作日已经分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为基础的。第二,进入大机器工业之后两种方法并不能截然分开。劳动都隶属于资本。第三,绝对剩余价值是相对的,相对剩余价值是绝对的。二者的区别是,首先,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只同工作日的长度有关,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使劳动的技术过程和社会组织发生根本的革命。其次,两种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上起着不同的作用。在资本主义生产的初期,由于生产工具没有重大变化,生产力发展比较缓慢,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生产剩余价值的主要方法。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科学技术在生产中广泛应用,生产力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从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作用就日益突出了。当然,这两种方法不是互相排斥的,资本家总是尽可能地同时并用,以便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最后,劳动对资本的隶属关系不同。在绝对剩余价值生产阶段,劳动在形式上隶属于资本;在相对剩余价值生产阶段,劳动在实际上隶属于资本。

三、当代剩余价值生产的新特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合成材料和太空技术等为主要标志的新科技革命,是以机器操纵机器、机器部分代替人脑的劳动为特点的。这一特点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力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一方面,它使社会的物质技术基础发生了巨大变化,拓宽了社会物质生产领域,并使整个社会生产的重心从物质生产部门向非物质生产部门转移,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农业和工业的比值下降,第三产业的比重上升。如发达国家第三产业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不到50%,发展到如今的70%以上。另一方面,它促使生产力的主体因素——劳动者发生了巨大变化,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占全部职工的比重不断上升,劳动力素质普遍提高。在就业结构上,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就业人数比重不断下降,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比重不断增加,在绝大多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已超过50%,而美国在1985年就达到了73.1%。

新科技革命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引起的巨大变化,使剩余价值生产呈现出新的特点:①生产剩余价值的部门大为扩展。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相当长时期内,提供剩余价值的主要是物质生产和物质交换部门。在当代,第一和第二产业即传统的剩余价值生产部门的产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大大下降,而第三产业的比重大大上升,其中包括从直接物质生产过程中独立出来的产品开发、生产决策、市场分析、信息获取、设备维修、售后服务等部门,都成为提供剩余价值的重要部门。②生产剩余价值的主体有所变化。过去,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工人是提供剩余价值的主体,而当代已从体力劳动者为主逐渐向脑力劳动者为主转化。③生产剩余价值的手段更文明。早期的泰罗制、福特制等加强劳动强度来提供更多剩余价值的手段已淡化,逐渐被文明的“行为管理”所取代。它强调对人的行为的激发与引导,重视对企业职工高级需要的满足,以调动持久的动力。现在,从表面上看,劳动者的劳动条件大为改善,繁重的体力劳动明显减少,而劳动者的脑力支出、紧张和专注程度却明显提高了。

四、剩余价值规律

生产剩余价值或赚钱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在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都存在并发生作用。但作为基本经济规律,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所特有的。在一个社会经济形态的经济规律体系中起主导作用的经济规律,就是基本经济规律。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就是剩余价值规律。它的内容是: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和动机是追求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是延长劳动时间生产绝对剩余价值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相对剩余价值。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就是增殖资本的价值或者说生产剩余价值。资本家从事一切生产经营活动的决定性动机,就是为了获取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资本主义企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和如何生产,都是以能不能获得剩余价值以及取得多少剩余价值为转移的。只有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才是生产劳动。对剩余价值的追求是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动力。

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资本主义的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等主要方面,都是以剩余价值为出发点和归宿的。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流通过程是剩余价值生产的准备过程和剩余价值的实现过程;分配过程实质上是分割剩余价值的过程;资本家的个人消费是消费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雇佣工人的个人消费是劳动力的再生产过程,它是为资本家提供生产剩余价值的必要条件。剩余价值规律还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及其历史趋势。资产阶级为了追求剩余价值,总要设法进行技术创新,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和销售市场,从而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同时,正是资产阶级对剩余价值的追求,不断扩大和加强对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群众的剥削,从而不断激化和深化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从而决定资本主义的发生、发展变化和发展趋势。

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剖析,揭示了资本和剩余价值的一般本质和特殊本质、剩余价值的来源和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这就解决了剩余价值理论的核心问题。这是马克思的伟大发现。正是由于这一发现,才完成了政治经济学的革命,建立了科学的政治经济学。马克思在批判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剩余价值学说,是理解全部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一把钥匙。对此,恩格斯评价说,这个问题的解决是马克思著作的划时代的功绩。它使社会主义者早先像资产阶级经济学者在深沉的黑暗中摸索的经济领域一样,得到了明亮的阳光照耀。科学的社会主义就是从此开始,以此为中心发展起来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