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农业供给侧改革与农村产业融合

农业供给侧改革与农村产业融合

时间:2022-11-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目前已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6年1月,中央1号文件提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解决“三农”问题。基于以上政策背景,本章首先对供给侧改革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农业供给侧改革的任务、内容等进行深入剖析,认为农村产业融合是实现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有效途径。下文将从投资、消费和企业成本三方面对我国供给侧改革的必要性进行探讨。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目前已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2010年以后,经济增长速度不断下滑,中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随着国内经济发展阶段和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我国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先前偏重需求侧的政府调控措施效果呈现出加速递减趋势,经济发展过程中长期性结构不合理现象日益突出。具体而言,中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产品供给不足,供需结构失衡;供给侧要素配置扭曲,供给体系整体效率低下,有效供给不足;加之相应的产业转型、体制转型等问题,都制约着中国经济的长期持续发展。2015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工作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着重指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首次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文简称“供给侧改革”)确立为中央政府宏观调控的政策取向,供给侧改革随即成为时政热点问题。农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农业供给侧改革成为我国经济改革的重要内容。2015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指出要加强农业供给侧改革,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使农产品供给数量充足、品种和质量契合消费者需要,真正形成结构合理、保障有力的农产品有效供给,提升中国农业竞争力。2016年1月,中央1号文件提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解决“三农”问题。基于以上政策背景,本章首先对供给侧改革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农业供给侧改革的任务、内容等进行深入剖析,认为农村产业融合是实现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有效途径。

二、农业供给侧改革

(一)供给侧改革的内涵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概念提出以来,学界围绕这一主题的研究迅速增多,基于现有研究成果和对政策的解读,本文认为供给侧改革是从产品供给结构调整的角度出发,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在保证产品供给数量的前提下,确保产品的品种、质量等契合消费者需要。改革目的在于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构建结构合理、保障有力的农产品供给,以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的发展。

(二)供给侧改革的必要性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环境和局势发生了深刻复杂的变化,加之我国人口红利的消失和能源环境的限制,我国传统的“高投入、高增长”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暴露出一系列问题,经济发展面临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产品供给市场上中低端产品供给过剩,高端产品供不应求,传统产业产能过剩、库存过高,有效供给不足,资本边际效率下降、市场机制运行不畅等因素深深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迫在眉睫。下文将从投资、消费和企业成本三方面对我国供给侧改革的必要性进行探讨。

1.资本边际效率下降。中国近30年的“增长奇迹”依赖于需求侧和供给侧的双向作用。然而,近年来需求侧对经济增长的刺激效果呈现边际递减。从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投资来看,资本边际效率下降,资本要素配置不合理,企业对投资回报率的预期下降,投资意愿较弱,长期的固定资产投资出现了行业和结构上的不对称。凯恩斯将资本边际效率定义为使一项资本物品使用期内各预期收益的现值之和等于这项资本品的供给价格或者重置资本的贴现率。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在政策刺激下,国内投资大幅增长,资本边际产出效率呈现出明显降低的趋势,投资回报率的降低进一步影响了企业投资意愿。另外,资本要素在行业间的配置不甚合理,对劳动力、土地、资本等要素投入的过分依赖,使得我国技术要素和创新要素对产出的贡献率较低,资源多集中在相对低端的传统产业,导致水泥、钢铁产业出现产能过剩,整体生产率较低,而资本边际产出较高的创新型企业多面临融资困境。

2.需求侧消费低迷。消费需求方面,我国消费市场呈现出市场呆滞、消费低迷的现象。从消费率来看,中国居民最终消费率自2000年开始连续下降,目前已跌至40%以下,世界平均值一直稳定在60%左右;中国政府消费支出水平也一直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目前我国贫富差距有所扩大,加之社会保障体系仍有待完善,消费边际倾向难以提高,消费市场需求呈现低迷状态。一方面中低端产品的消费支出占富人的支出比重不大,富人有钱却“无处花”;另一方面对于穷人来说,为了保证日常生活所需的刚性要求及免除生活的“后顾之忧”,更倾向于储蓄而不是消费,由此导致市场需求日益低迷。另外,我国消费结构正从生存型消费向发展型消费升级转变的过程,而我国产品与国外产品在质量上有一定的差距,供给跟不上需求升级趋势,创造新消费、打造经济发展新动力的能力也明显不足,出现了国内低端产品供给过剩、国外中高端产品供不应求的现象。因此,迫切需要通过供给侧改革来提高供给结构的适应性、灵活性。

3.企业生产成本不断上升。近年来我国企业的生产成本不断上升,严重影响了我国产品的竞争力,其中,成本上升最为明显的是劳动力成本和自然资源成本。劳动力成本方面,当前我国老龄化率不断上升,劳动年龄人口数量连续下降,导致劳动力成本逐年上升,劳动力成本增长快于劳动生产率增长,企业劳动力成本不断增加。自然环境成本方面,随着经济发展的转型,政府对破坏自然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型生产方式整治力度逐渐提高,企业的治污成本、环境成本大幅增加,特别是部分高污染、高能耗的制造业成本不断增加,运营压力较大。

整体而言,当前中国经济供给体系要素配置的失衡,且需求侧刺激乏力,无法为经济增长提供驱动力,亟需通过供给侧改革实现供给与需求有机结合,恢复经济的短期增长趋势;通过实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科技进步,释放长期稳定增长的潜力。

(三)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内涵

根据前文对供给侧改革的定义和我国农业发展现状,农业供给侧改革可以理解为针对中国农业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从农产品供给结构入手,调整各类农业生产要素配置,优化农业生产及其产品供给结构,提高农业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以期在保证农产品供给数量的前提下,确保农产品的品种、质量等契合消费者需要,构建结构合理、保障有力的农产品供给。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核心在于:通过自身的努力调整,让农民生产出的产品,包括质量和数量,符合消费者的需求,实现产地与消费地的无缝对接。

(四)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农业发展存在两大突出问题:一是农产品数量与质量的结构性失衡。稳产增产是中国农业生产长期以来坚持的目标,近年来,在各种支农惠农政策激励下,我国粮食连年增产,实现了粮食产量十二连增。但是,粮食产量规模增加的同时,粮食进口量和库存量也持续增长,出现了“三量齐增”的怪现象,农产品数量的结构性失衡问题日益凸显。究其原因,随着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提高,居民的农产品消费需求结构逐步从生存型向发展型和享受型转变,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口感等的追求有所提高。然而当前我国国内农产品供给仍然是生产主导型,不能充分适应市场消费需求的转变,中高端农产品供给不足,农业多功能开发不够。一方面,我国近年来进口农产品规模和种类不断增加,高品质农产品、有机食品供不应求;另一方面,部分农产品(如玉米)质量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低品质农产品供给过剩,出现滞销。由此可见,必须从农业供给侧结构入手,促使农业供给向市场消费主导型转变,调整农产品的品种结构,提高产品质量,注重食品安全,以满足城乡居民的不断提高的消费需求。

农业生产的高成本是我国农业发展存在的另一突出问题。农业是弱质产业,效益较低。近年来,随着化肥、农药、种子等生产资料以及农村土地、劳动力价格增长,农业生产成本不断上升,农业的弱质低效问题更加突出。由此导致我国农产品价格高于国际市场价格,尤其是大宗农产品粮棉油糖肉等价格出现全面倒挂现象,产品竞争力低下。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国内小麦、玉米、大米平均批发价格均比进口到岸完税后成本价高出30%以上,国内猪肉、糖的价格是进口完税价格的2倍左右。由于生产成本居高不下,我国大宗农产品的效益也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据统计,2014年,蔬菜平均每公顷净利润是稻谷的10.1倍、小麦的23.6倍、玉米的25.3倍,棉花、大豆、糖料等大宗农作物的生产净利润甚至为负值。由此可见,大宗农产品与经济作物之间的资源配置不合理。因此,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必须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解决农业内部产业资源配置扭曲问题,推动农业提质增效。

(五)农业供给侧改革的主要任务

基于相关政策文件精神和中国农业发展现状,当前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其中关键点在“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

首先,对库存量较大的农产品进行“去库存”。该任务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要优化粮食的供给结构,加快农产品的加工与转化;二是要调整种植结构,适当缩减非优势产区农作物产能。具体而言,大力推动“粮经饲”三元种植,实现农林牧渔有机结合和一二三产业的融合,支持粮食主产区发展畜牧业和粮食加工业,以缓解库存压力;另外,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前提下,适当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缩减非优势产区玉米种植面积,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

其次,在保障农产品供给数量充足的基础上,通过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等,降低主要农产品的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的价格竞争力。具体任务包括:推广节本增效、测土配方施肥以及病虫害和疫病统防统治等技术,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农业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加强土地流转,扩大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实现适度规模经营,发挥规模效益;强化社会化服务,支持多种类型的新型农业服务主体开展专业化规模化服务,如代耕代种、联耕联种、土地托管等,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第三,对农业基础设施等农业供给中的薄弱环节进行强化,扩大市场紧缺农产品的生产规模,加强对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全面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大力研发生物育种、农机装备、精准农业等领域的关键技术,健全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农业技术创新与推广体系,加快推进现代种业发展;改变开发强度过大、粗放的农业生产方式,合理使用化肥农药,科学提高农业生产要素利用率,推动种养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加强农业资源保护和生态修复。

(六)农业供给侧改革的主要内容

结合我国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内涵与任务,可以判断出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重点内容应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1.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基础和重要内容。土地制度改革主要包括切实落实农村土地及承包经营权权属,完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产权制度,健全征地制度等。土地制度改革意义重大,有利于推动农村土地流转,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激发广大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积极性,避免土地掠夺式经营;保护农民的土地财产权益,促使其专心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或安心离开农业、农村。

2.农业结构调整。农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和农业经营结构调整。具体而言,农业生产结构方面,在保持粮食作物合理种植比例的前提下,应适当发展经济作物和饲草料作物,构建“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合理规划农产品种植布局,缩减非优势产区种植规模。农业经营结构方面,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大力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将小规模农户纳入现代化农业体系。

3.粮食产业改革。粮食作物是农业生产与销售比重最高的一类农作物,然而中国粮食产业存在产量与进口量同向增长、粮食生产成本高、种植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和农业结构的优化。如何优化粮食产业的发展成为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粮食产业改革的方向在于粮食价格机制市场化和粮食补贴政策科学化,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提高粮食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三、农村产业融合

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迅速,但是受人口红利消失影响和各种资源限制,传统农业通过增加要素投入维持高速发展的方式已不可行。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部门,现代农业也开始取代传统农业,不再仅以提供农产品为主的运作模式,而是通过产业链延伸实现产业调整,发挥各种社会效用。2015年12月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对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作出部署,要求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简称“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强调以结构性改革强农惠农。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提高农业的有效供给,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进程。从产业进程来看,农业现代化与农村产业发展过程互为特征,并以产业融合发展演进为过程。随着高新技术在农业中的广泛应用,现代农业正在向服务型农业转型,通过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可以加快农业内部融合;通过产业融合发展,可以利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的优势和成果,促进农业产业链延伸,拓展农业的多功能性,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推进农业现代化,调整农村产业布局,引导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促使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与新型城镇化、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协调推进,实现农业供给侧改革。由此可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路径选择。下面将就产业融合的内涵、发展方式及其实现路径进行详细论述。

(一)产业融合的内涵

产业融合的思想最早源于Rosenberg(1963)对美国机械设备业演化的研究。产业融合最早是指计算机、通信和广播电视业之间的融合,具体表现为适应产业增长而发生的产业边界的收缩或消失。近年来,国内外诸多学者对产业融合进行了研究,产业融合的概念也越来越广泛。概括而言,产业融合是指基于技术进步、管理创新、管制放松等,不同行业之间通过相互渗透、融合,改变了原有产业产品的特征、市场需求和产业内企业之间的竞争合作关系,从而使产业界限的模糊化甚至重新划分,逐步形成新产业的动态发展过程。基于现有研究成果和政策精神,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可以归纳为,以农村一二三产业之间的技术、业务、产品、市场融合渗透和交叉重组为路径,通过发展新技术、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实现产业链延伸、产业范围拓展和产业功能转型,以促进产业发展和发展方式转变,带动资源、要素、技术、市场需求在农村的整合集成和优化重组,甚至农村产业空间布局的调整。农村产业融合包含三方面的内容:一是从产业组织的视角,实现农业产业链的延伸,加强农产品的流通、加工、包装等环节与生产环节的融合;二是产业技术层面上,强化生物技术、农业工程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领域中的应用;三是从产业功能视角而言,利用农业的多功能性,以农业为基础,拓展农业的功能,推进农业“接二连三”。

(二)产业融合发展方式

根据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践中各个产业之间的关联方式,可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方式划分为技术型融合、交叉型融合和综合型融合三大类型。

1.技术型融合。技术型融合是指由技术革新引致的产业融合,主要表现为信息技术、现代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向农业领域渗透,进而引起农业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方式的变革。最典型业态是信息技术与农业融合产生的新型业态:信息化农业,主要包括精准农业、数字化农业等。信息化农业是集知识、信息、智能、技术等生产经营诸要素为一体的开放型、高效化、高科技的新型农业。一方面,信息化农业应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遥感技术、地理信息技术、计算机自动控制技术等集成组装的组合体系,收集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各产业链环节的有效信息,对农业生产过程中各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精准控制,有效缩小管理单元面积,提高耕作精度,从根本上解决粗放农业耕作带来的问题,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另一方面,利用农业知识专家系统构建农业专家与农业生产者之间的联系,便于解决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存在的各种问题,帮助生产经营者提高生产效率、增加农作物产量做出正确的生产决策,进而提高收入水平。我国现阶段的农业产业化与信息化总体水平还比较低,但从正在实施的智能化农业信息技术示范工程的效果来看,农业生产正在不断向加工、销售、服务一体化方向延伸,从而为形成一个以市场为导向,通过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和规范化管理的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创造了条件。在这一农业生产经营体系中,农业生产与加工业、服务业已紧密集成。可以预见,随着农业信息技术更为广泛的运用,第一产业同第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趋势将日益加强。

2.交叉型融合。交叉型融合主要是指农业与第三产业的交叉融合,表现为旅游设施、旅游业务、经营理念与农村自然资源、农业生产经营活动有机结合,发挥农业的观光休闲功能,既拓展了旅游业的产业边界,也带动了农业由弱势产业向强势产业的转变。最为典型的业态是休闲农业(也称为旅游农业、观光农业等)。休闲农业融合了农业和旅游业,充分利用农业资源,改变单—农业结构,是发展高效农业以及优化农业内部产业结构的一条重要途径。休闲农业的开发经营可以带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食品加工、餐饮服务、交通运输与商业贸易等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不仅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农民收入,而且能够推动农村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有效地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目前,我国一些发达地区的休闲农业已初具规模,形成了北京大兴观光农场、广东东莞年丰山庄、上海孙桥现代农业区、山东烟台“渔家乐”旅游等一批观光旅游景点。这些景点的许多旅游农业项目都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3.综合型融合。综合型融合是指综合运用现代工程技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技术成果,最大限度地摆脱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束缚,在相对可控的环境条件下,实现农业的周年性、全天候、反季节的企业化生产。综合型融合与技术型融合的区别在于,综合型融合对技术的利用不是为了辅助传统农业生产,而是对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的综合改变。工厂化农业是综合性农村产业融合的典型业态。与传统的农业生产种植方式不同,工厂化种植利用先进的技术设备,人为模拟农作物的生长温度、湿度、通风、光照等自然条件,使用自动化机械设备和标准化工艺流程种植,集生物技术、智能化控制、自动化作业于一体,具有高产、高效、抗逆性好等特点;可以减少季节、气候、区域等环境因素的制约,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减少病虫害发生概率,提高种植效率和效益。荷兰的花卉产业较早实现了工厂化生产,可通过高效温控等现代生物高科技,随时满足客户的一切要求,比如花卉颜色、形态、大小、开花时间等。最近几年我国农业的工厂化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尤其是食用菌产业。农业的工厂化生产使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分成相对独立的流程和工艺,为农业和农业关联产业在产业属性上的融合和组织上的一体化创造了条件。

(三)农村产业融合的对策建议

针对我国目前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产业融合发展现状,本文认为通过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实现农业供给侧改革,首先应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完善土地流转机制。土地是农业生产经营的基本要素,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一般要求规模经营,而土地流转是发展农业规模化经营的重要手段。由此可见,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制度,对于推进现代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实现农村产业融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我国农村的土地流转仍然以租赁和转包为主,大户经营、入股等形式较为少见,现代农业的价值导向难以实现。本文认为,应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引进股份制,加强土地流转,促进农业的适度规模化经营,为农村产业融合提供基础,在优化农业产业布局的同时促进城镇化建设。

2.加强技术创新与推广。以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为主的技术型产业和综合型产业融合是农村产业融合的重要发展方式,通过前文分析可见,科学技术对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和效率提升有重要意义。具体而言,新技术的研发、应用和普及,可以创造新的市场需求或满足潜在市场需求,降低产业间融合的成本,更好地推进产业融合和农业结构性改革。然而,现阶段我国农业技术的研发、应用和普及面临一系列困境,例如,科研人员技术研发积极性低、科技成果转化周期长、转化率不高、技术推广范围小等。为此,本文认为应在政策上鼓励科研人员进行应用型技术和产品研发,降低成果转化个人所得税率,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简化审核程序,提高审核效率,缩短科技成果转化周期,为技术推广提供充足的供给;发展多种技术研发与推广主体,鼓励农业企业、合作社等农业生产经营机构与科技研发机构直接合作或者进行自主研发,缩短技术转化和产业化的周期,并通过带动农户直接实现技术推广;加快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新技术在农村的普及,鼓励农业与电子商务、众筹、第三方物流等商业模式融合,实现农业与信息技术的有机融合。

3.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农业。产业融合理论认为,放松管制和降低市场准入壁垒可以激励和扩展企业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的市场边界,促进产业融合发展。现阶段,我国虽已有大量社会资本开始进入农业,但是出于粮食安全、耕地安全、环境安全等多方面考虑,政策上对工商企业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仍有诸多限制,导致工商企业的长久发展受限,阻碍了农业与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本文认为,政府部门应在坚持社会资本进入农业的土地用途管制,建立有效的土地流转风险预防、控制和处置办法的基础上,适当放宽社会资本进入农业限制,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进入有利于实现农村产业融合互动的子产业,如品种研发、技术推广、生产性服务、农产品加工、第三方物流、农产品代销、品牌建设等,早日探索形成社会资本与农户之间长效、紧密、公平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实现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4.强化金融政策支持。当前,在我国农村产业发展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是农村金融领域市场发育迟缓,资金需求缺口大。社会资本进入农业只是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的一部分,目前农业生产经营的主体仍然以农户为主,因此,产业融合的发展主题也是广大农户。农户资金匮乏、还款能力差,又缺乏良性的抵押担保和多元化的融资渠道,严重限制了其参与产业融合的能力。另外,商业银行出于风险规避的考虑,对于政府的农村金融支持政策落实较为困难。本文建议构建多种形式的农村金融机构,多渠道吸引资金促进农村银行发展;针对农民资金需求量小、业务分散、交易成本高、还款能力差等特点,寻找创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鼓励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房屋产权等产权量化入股等多种形式组建发展农村新型股份合作社;加强农村金融监管,防范信用风险和道德风险。

5.完善产业融合配套设施与服务。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实现需要依靠完善的配套基础设施与社会化服务。一方面,应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构建,如农村道路修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电网改造、农产品仓储和物流配送、农业技术研究推广等,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提供良好的设施基础。以休闲农业为例,如果没有道路、供水、供电等配套基础设施,游客无法到达农业生产场所,而游客接待处也不能为游客提供良好的休闲环境,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无法实现。另一方面,应加强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构建,包括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一系列服务以及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例如技术支持、信息化服务平台、公共营销等服务,切实为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提供便利。我国的农业、农村配套设施与服务建设长期落后于经济发展水平,加强配套建设不仅为农村产业融合提供了保障,而且也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改善农民生活,促进现代农业的产业化发展。

(李敏 胡继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