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性

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性

时间:2022-11-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变动货币供给量使LM移动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变动的大小称为货币政策效果。影响货币政策效果的因素有如下几点。收入水平上升时,失业率下降,失业救济金和其他福利支出减少;收入水平下降时,失业率上升,失业救济金和其他福利转移支付增多。西方学者认为,要消除经济波动,必须依靠相机行事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效果是指政府收支变化对国民收入影响的大小。影响财政政策效果的有三个显著因素。

(1)政府财政政策乘数。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财政政策乘数越大则效果越明显,如图6-1所示,图中设Kg1Kg2

图6-1 财政政策乘数对财政政策效果的影响

(2)利率对货币需求的灵敏度。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利率对货币需求的灵敏度越小,挤出效应越小,即LM的斜率越小,财政政策效果越明显(见图6-2)。

图6-2 利率对货币需求的灵敏度对财政政策的影响

(3)投资对利率的灵敏度。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投资对利率的灵敏度越小,挤出效应就越小,即IS曲线的斜率越大,财政政策的效果就越明显(见图6-3)。

图6-3 投资对利率的灵敏度对财政政策的影响

变动货币供给量使LM移动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变动的大小称为货币政策效果。影响货币政策效果的因素有如下几点。

(1)货币乘数。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货币乘数越大则货币政策效果越明显,如图6-4所示,图中设K1K2

图6-4 货币乘数对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

(2)利率对货币供给的灵敏度。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由于货币供给增加引起利率下降,利率对货币变动的灵敏度越大,即LM的斜率越大,货币供给增加引起的利率下降就越多,国民收入增加就越大,货币政策的效果就越明显,如图6-5所示。

图6-5 利率对货币供给的灵敏度对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

(3)投资利率系数。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由于货币供给增加引起利率下降,投资对利率的灵敏度越大,即IS曲线的斜率越小,利率下降引起的国民收入的增加就越大,货币政策的效果就越明显,如图6-6所示。

图6-6 投资利率系数对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

(1)凯恩斯主义的极端情况。即处于LM曲线的萧条区域时,利率对货币供给的灵敏度为零,财政政策将十分有效,而货币政策完全无效,如图6-7所示。

图6-7 凯恩斯主义极端情况时的政策效果

图6-8 投资利率系数趋近于零时的政策效果

(2)投资利率系数趋近于零。即使LM的斜率不为零,货币政策也完全无效,财政政策充分有效,如图6-8所示。

(3)古典主义极端情况。处于LM曲线的古典区域时,利率对货币供给的灵敏度趋近于无穷大,货币政策十分有效,而财政政策完全无效,如图6-9所示。

图6-9 古典主义极端情况时的政策效果

(4)在非极端情况下,即在LM曲线的中间区域,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均有效,应配合使用,如图6-10所示。

图6-10 在非极端情况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应配合使用

平衡预算的财政政策思想和功能财政政策思想有何区别?

解析 平衡预算的财政政策思想是指财政收入与支出相平衡,财政预算盈余等于零的财政思想。平衡预算的财政思想按其发展阶段有三种含义:一是年平衡财政预算,这是一种量出为入的平衡思想,要求每年度预算均需平衡;二是周期平衡预算,指政府财政在一个经济周期中保持平衡,在经济繁荣时期采用财政盈余措施,在萧条时期采取预算赤字政策,以前者的盈余来弥补后者的赤字,以求整个经济周期盈亏相抵,预算盈余为零的平衡思想;三是充分就业平衡预算,这种思想认为,政府应当使支出保持在充分就业条件下所能达到的净税收水平。这种平衡预算思想的发展表明,平衡预算已由以往的每年度收支相抵的思想逐步发展至以一定的经济目标为前提的平衡预算思想,在一定周期内,或某年度可有一定的财政盈余或赤字,但是这类平衡预算思想的本质仍是机械地追求收支平衡,是一种消极的财政政策思想。

功能财政政策是一种积极的权衡性财政政策或补偿性财政政策。这种财政思想强调,财政预算的功能是为了实现经济稳定发展,预算既可以有盈余,也可以有赤字,因而称之为功能性财政。平衡预算财政与功能财政思想的共同点是,两者的目的均是为了设法使经济保持稳定,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强调财政收支平衡,甚至以此作为预算目标,后者则不强调这点,而强调财政预算的平衡、盈余或赤字都只是手段,目的是追求无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以及经济的稳定增长。

何为自动稳定器?说明它对缓和经济波动的作用

解析 自动稳定器,又称内在稳定器,指现代财政制度所具有的一种无须变动政府政策而有助于减轻收入和价格波动的自动稳定的内在功能。

按照西方经济学家的解释,这种功能来自财政制度本身的某些特点。一些财政支出和收入政策具有某些自动调节经济的灵活性,这种灵活性有助于经济稳定,能缓和经济波动,可以自动配合需求管理。财政制度的这种自动稳定经济的功能主要由下列情况来体现并发挥作用。

首先是政府收入的自动变化,这主要表现在自动改变的税收。收入水平上升时,就业人数增多,收入增加,政府税收会自动上升。而且,在实行累进税的情况下,由于纳税人的收入进入了较高的纳税档次,政府税收上升的幅度会超过收入上升的幅度。西方学者认为,政府收入的这种自动变化有助于抑制通货膨胀。相反,收入水平下降时,就业人数减少,收入减少,政府税收自动下降。而且,在实行累进税的情况下,由于纳税人的收入进入了较低的纳税档次,政府税收下降的幅度会超过收入下降的幅度。西方学者认为,政府收入的这种自动变化有助于抑制衰退。总之,税收在通货膨胀时上升,在衰退时下降,这种自动伸缩性被认为是有助于减轻经济波动的稳定因素。

其次是政府支出的自动变化,主要表现在失业救济金和其他福利开支等转移支付的变化上。收入水平上升时,失业率下降,失业救济金和其他福利支出减少;收入水平下降时,失业率上升,失业救济金和其他福利转移支付增多。西方学者认为,政府转移支付在通货膨胀时减少,在衰退时增加,这种自动伸缩性也是有助于减轻经济波动的稳定因素。西方学者认为,政府收入和支出的自动变化对宏观经济活动都能起稳定作用,但是两者比较而言,政府收入自动变化的稳定作用要大于政府支出自动变化的稳定作用。

财政制度的自动稳定器被认为是对抗经济波动的第一道防线,它对经济波动起减震器的作用,但它不足以完全消除经济波动。西方学者认为,要消除经济波动,必须依靠相机行事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什么是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它受哪些因素影响?

解析 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是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支出减少。由于存在挤出效应,扩张性财政政策刺激经济的作用被削弱。

图6-11 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

财政政策挤出效应存在的最重要原因是政府支出增加引起利率上升,而利率上升会引起私人的投资与消费减少。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如图6-11所示。

图6-11是IS-LM模型。当IS曲线为IS0时,IS0与LM相交于E0,决定了均衡国民收入水平为y0,均衡利率为r0。当政府支出增加,即自发总需求增加,IS曲线向右上方移动至IS1,IS1与LM相交于E1,新的均衡国民收入为y1,利率为r1

在政府支出增加从而国民收入增加的过程中,虽然货币供给量没有发生变化(LM曲线没有变化),但货币需求随国民收入的增加而增加,由此引起利率上升。这种利率上升减少了私人的投资和消费,即在政府增加的支出中,有一部分是对私人支出的替代,并没有起到增加国民收入的作用,这就是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从图6-11中还可以看到,如果利率仍然为r0变,那么国民收入应该增加到y2y2y1就是由于挤出效应所减少的国民收入量。

财政政策挤出效应的大小取决于多种因素。在实现了充分就业的情况下,挤出效应最大,即挤出效应为1。也就是政府支出增加的量等于私人支出减少的量,扩张性财政政策对经济没有任何刺激作用。在没有实现充分就业的情况下,挤出效应一般大于0而小于1,具体大小主要取决于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利率上升的大小。利率上升得多,则挤出效应大;相反,利率上升得少,则挤出效应小。一般而言,挤出效应取决于IS曲线和LM曲线的斜率。所以,影响IS曲线、LM曲线斜率的因素就是影响挤出效应的因素。

假定货币需求为L=0.2y,货币供给为m=200亿美元,消费c=90+0.8yd,税收t=50亿美元,投资i=140-5r,政府支出g=50亿美元。

(1)求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

(2)若其他情况不变,政府支出g增加20亿美元,那么收入、利率和投资有什么变化?

(3)是否存在挤出效应?

解析 (1)由c=90+0.8ydt=50亿美元,i=140-5rg=50亿美元和ycig可以得到IS曲线为

y=1200-25r

L=0.2ym=200亿美元和Lm可以得到LM曲线为

y=1000亿美元

这说明,LM曲线处于充分就业的古典区域,故均衡收入为

y=1000亿美元

联立IS和LM方程式可以得到

1000亿美元=1200-25r

解得:r=8,i=140-5r=100亿美元

(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政府支出增加20亿美元,将会使IS曲线向右移动,此时由

ycig

可得到新的IS方程为

y=1300-25r

将上式与LM方程联立,解得

r=12,i=80亿美元

国民收入仍为y=1000亿美元。

(3)由上述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当政府支出增加20亿美元时,投资由原来的100亿美元减少为80亿美元,减少了20亿美元,刚好等于政府增加的支出,所以存在着挤出效应。由均衡收入不变也可以看出,LM曲线处于古典区域,这说明,政府支出增加时,只会提高利率和完全挤占私人投资,而不会增加国民收入,可见这是一种与古典情况相吻合的完全挤占。

已知消费函数、投资函数分别为c=130+0.63yi=750-2000r,设政府支出为g=750亿元。

(1)若投资函数变为i=750-3000r,试推导投资函数变化前和变化后的IS曲线并比较斜率。

(2)增加政府支出时,比较投资函数变化前后哪种情况的收入变化大?为什么?

(3)增加货币供给时,比较投资函数变化前后哪种情况对收入的影响大?为什么?

解析 (1)由产品市场的均衡条件可得:

ycig=130+0.63y+750-2000r+750=0.63y-2000r+1630

整理可得投资变化前的IS曲线为

当投资函数变为i=750-3000r时,产品均衡的条件变为

ycig=130+0.63y+750-3000r+750=0.63y-3000r+1630

整理可得投资变化后的IS曲线为

对比式(6-1)和式(6-2)可知,由于投资函数的变化使得IS曲线的斜率变小了,即后者比前者更平缓一些。

(2)当政府支出增加时,IS曲线的右移会导致收入y和利率r的上升。由于投资函数变化后IS曲线的斜率较小,即投资的利率敏感性增加,所以将导致对私人投资更多的“挤出”。显然与投资函数不发生变化相比,均衡收入变化较小。

(3)若增加货币供给,LM曲线的右移将引起市场利率下降,利率下降后投资对利率的敏感性增大,因此将引起较大的投资增加。由此可见,扩张性货币政策将使后者引起的国民收入变化超过前者。

美国政府的债务与赤字

20世纪80年代以来,预算赤字一直是美国经济的一个长期问题。当初里根总统入主白宫时,他承诺要缩小政府支出并减税,却发现减少政府支出在政治上要比减税困难,结果就开始了大量预算赤字时期。预算赤字不仅在里根时期一直持续,而且还持续到乔治·布什和克林顿执政时期。

表6-1表示美国联邦政府债务在美国GDP中的百分比。从20世纪50年代到20世纪70年代,债务与GDP的比率在下降。虽然政府在一些年份有预算赤字,但当时赤字相当小,以至于政府债务规模的增长速度小于整个经济的增长速度。由于GDP是政府税收收入的大致衡量,所以,债务与GDP的比率下降表明,在某种意义上,经济能靠其税收来维持。与此相比,当20世纪80年代初预算赤字剧增时,政府债务的增加开始快于整个经济的增长,结果,债务与GDP的比率开始上升。

表6-1 美国联邦债务在GDP中的百分比

表6-1表示这种赤字政策对各种储蓄指标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政府开始有巨大预算赤字,公共储蓄占GDP的百分比下降了2.4%。同时,私人储蓄率也略有下降,国民储蓄下降了约2.9%。国民储蓄是长期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通过用私人部门储蓄来为预算筹资,政府拿走了用于新资本投资的资源,从而压低了子孙后代的生活水平。

民主党与共和党两个政党的决策者都认识到了这一点,并把长期预算赤字作为一个重要的政策问题。当民主党人克林顿1993年入主白宫时,减少赤字成为他的第一个主要目标。同样,当共和党1995年控制了国会时,减少赤字也在其立法议程中占有显要位置。这两方面的努力大大减少了政府预算赤字的规模。

在如何减少赤字问题上,两党还是有不少分歧的。克林顿总统支持增税,特别是对较富裕的纳税人增税,并主张较为温和地减少支出。国会中的共和党反对增税,而且还想减税,以刺激私人储蓄。他们希望通过政府支出的大规模减少来平衡预算。

中国宏观经济政策搭配实践(1988—1998年)

第一阶段(1988年9月—1990年9月),“紧财政紧货币”的“双紧”政策。从1988年初开始,中国经济进入过热状态,表现为经济高速增长(工业产值增幅超过20%)、投资迅速扩张(1988年固定资产投资额比1987年增长18.5%)、物价上涨迅速(1988年10月物价比上年同期上升27.1%)、货币回笼缓慢(流通中的货币增加了46.7%)和经济秩序混乱。在这种形势下,中国政府于1988年9月开始实行“双紧”政策。具体措施有:收缩基本建设规模、压缩财政支出、压缩信贷规模、严格控制现金投放和物价上涨、严格税收管理等。

“双紧”政策很快见效,经济增长速度从20%左右跌至5%左右,社会消费需求大幅下降,通货膨胀得到遏制,1990年第三季度物价涨幅降到最低水平,不到1%。

第二阶段(1990年9月—1992年1月),“紧财政松货币”的一紧一松政策。在“双紧”政策之后,中国经济又出现了新的失衡。表现为市场销售疲软,企业开工不足,企业资金严重不足,三角债问题突出,生产大幅下滑。

针对上述情况,从1991年初开始,中国政府实行了宽松的货币政策,中国人民银行陆续多次调低存贷款利率,以刺激消费、鼓励投资。这些政策在实施之初效果并不显著,直到1991年下半年,市场销售才转向正常。

第三阶段(1992年1月—1993年6月),“松财政松货币”的“双松”政策。1992年,财政支出4426亿元,其中财政投资1670亿元,分别比年初预算增长107%和108%。信贷规模也大幅度增长,货币净投放额创历史最高水平。

“双松”政策的成效是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1992年GDP增长12.8%,城市居民人均收入增长8.8%,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增长5.9%。但是“双松”政策又带来了老问题,即通货膨胀加剧、物价指数再次超过两位数;短线资金再度紧张。

第四阶段(1993年7月—1996年底),适度从紧的财政与货币政策。具体措施有:控制预算外投资规模;控制社会集资搞建设;控制银行同业拆借;提高存贷利率等。与1988年的紧缩相比,财政没有大动作,但货币紧缩力度较缓。

适度从紧的财政与货币政策使我国的宏观经济终于成功实现了“软着陆”。各项宏观经济指标表现出明显的改善:1996年GDP的增长率为9.7%,通货膨胀率降为6.1%;外汇储备达到1000多亿美元。这次政策配合实施被认为是中国治理宏观经济成效较好的一次,为以后实施经济政策积累了正面的经验。

第五阶段(1997—1998年),适度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1997年—1998年,中国经济发展经受了亚洲金融危机和国内自然灾害等多方面的冲击。经济问题表现为通货紧缩式的宏观失衡,经济增长的力度下降,物价水平持续下降,失业增加,有效需求不足,出口不振等。面对新形势,中国政府实施了较有力度的财政扩张政策,其措施是大量发行国债,投资于基础设施方面的建设;实施适度的货币政策,连续下调人民币存贷款利率,改革商业银行体系等。这些政策使中国经济成功地应对了亚洲金融危机的挑战,保持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

国际金融危机与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

一、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减慢及其带来的问题

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持续下降,具有比较明显的外部输入性,这有别于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由于2007年6月份发生金融危机,美国的实体经济问题带有强烈的原发性质,而我国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的经济增长下滑则明显带有外部输入性。我国经济对外越来越开放,2007年外贸依存度近65%,2008年外贸依存度仍近60%。2008年,GDP总量是30万亿人民币,按60%折合为18万亿,该年度中国进口和出口产品价值总量已经达到了18万亿人民币,相当于GDP比重的60%。中国历来是外贸顺差大,所以出口对中国经济拉动作用非常明显。

2003—2007年的经济高速增长期间,中国GDP平均每年增长率是10.6%,其中2%~3%(个别年份3%以上)份额是由出口需求贡献的。在中国现有制度框架没有太大变化的情况下,出口需求每增长10%,大体上拉动经济增长1个百分点。2003—2007年,中国每年出口增长都在20%以上,个别年份达到30%以上。所以在2003—2007年平均每年10.6%的增长当中有3个百分点是由出口需求拉动的。2009年1~9月份的数据显示,2009年出口增长是—20.5%,对国内经济增长率或GDP带来的影响是—2%。

由于国际市场的变化对中国经济增长带来的净损失或者净影响差不多有5个百分点,影响程度是相当大的,所以中国在2008年出现了经济增长速度持续下降,第一季度经济增长率10.6%,第二季度10.1%,第三季度9%,第四季度6.8%。

2008年中国经济增长持续下降最主要的原因是对外依赖性太强,受世界经济衰退的影响很大,这与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有所不同,美国发生经济危机之后即向其实体经济传递,2008年美国实体经济是14万亿美元,占世界各国GDP总量的比重为25%,因而2009年全球经济增长呈负增长

从经济发展史来看,大国经济都是基本内向型经济,即两个80%,经济投入80%依靠国内市场动员,产出80%依靠国内市场销售。国民经济的两个80%立足于国内市场,所以作为一个大国,中国经济发展应当向内向型经济发展模式转变。

二、中国经济增长减缓的原因

中国经济出现增长速度放缓的主要原因是内需不足,与发达国家相比,内在结构不同。美国等发达国家经济出现衰退的主要原因是投资需求不足,扩大内需的主要问题在于如何扩大投资,而我国经济增长减缓除了受国际因素影响外,主要是消费需求不足,扩大内需的困难在于如何扩大消费。

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投资是私人分散决策的市场过程,带有非常大的不确定性,受政府经济政策和宏观调控影响较小。而中国政府对整个经济的掌控能力非常强,在微观经济结构中,国有企业占据主导地位。

中国主要问题在于消费需求不足,这和西方国家形成鲜明的对照。主要有如下四个因素。

第一,国民经济投资增长过快排斥了消费增长应有的空间。中国固定资产投资需求如果增长速度超过24%,固定资产投资需求每增长1%,消费需求的增长速度就会减少1%。固定资产需求增长超过30%以上,投资每增加1%,消费需求就会出现绝对量的负增长。

第二,国民收入分配出现问题导致消费增长滞缓。国民收入分宏观、微观两方面,宏观上分政府、企业、居民三方面,历年来增长最快的是财政收入,其增长速度是GDP的一倍,而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比GDP低8%。1998年中国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是68%,2008年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为59%,十年间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下降了9个百分点。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和GDP增长速度不匹配,消费增长自然就慢。收入分配差距扩大不仅影响公平,同时影响效率,影响一个国家经济均衡有效的增长。

第三,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城乡二元经济的差别。从收入水平看,一个农民一年纯收入是一个市民一年纯收入的30%;就购买力而言,3.3个农民相当于一个市民。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经济增长、市场需求、消费购买动力长期依靠40%城市居民拉动,这是结构上的扭曲。所以,扩大内需要扩大农村的消费,其根本在于提高农民的收入。

第四,增长动力不足,体制改革的不确定性和变动性。体制改革核心环节已经从国有企业改革为核心逐渐转向政府机构改革,特别是跟政府公共体制相关联的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公共保障体制改革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一方面收入分配本来不合理,高收入的人不花钱;另一方面低收入的人需要花钱又不敢花钱,如果政策体制改革不力,内需消费就刺激不起来。

中国经济既有投资和消费的结构失衡以及收入分配问题,也有经济发展城乡差距,还有体制改革的不确定性,因此扩大内需主要应当刺激消费,这是中国宏观经济失衡的主要障碍

三、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同样面临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的现实。但是,发达国家和中国,经济衰退在国民经济不同领域中的传递方式是不一样的,由此导致中国经济的失衡和发达国家经济失衡的特点不同。

美国经济衰退非常突出的特点是从金融市场向实体经济传递,首先是金融市场出了问题,金融市场自己的流动性有问题、支付能力有问题,这时候就要紧缩银根回笼货币,这就影响了实体经济,使得实体经济的银根和流动性严重不足。金融危机如果向实体经济传递,首先冲击的是实体经济中对银行、对金融机构依赖度较高的部门,如房地产业、汽车产业、重工、重化工、钢铁和石化、交通网络建设等。

规模经济起点大的产业有两个特点:一个特点是资本密集,实体经济受金融危机冲击,一旦破产马上回过头来形成大量新的银行坏账,导致银行二次破产。2008年美国一大批实体经济倒闭以后聚集了大量银行坏账,加剧了新一轮金融危机。

在美国,危机从金融市场向实体经济传递过程中,宏观经济失衡,特别是货币市场上供求关系的失衡,导致实体经济缺钱,银行收紧银根,现金流困难。无论是金融部门还是非金融部门,它们的普遍特征就是缺乏资金。而中国不同,中国经济衰退具有外部输入的特征,首先影响的是外贸加工制造业,这些企业出现问题形成银行坏账,影响金融市场,危机是从实体经济向金融市场传输。

我国目前80%的中央企业主体资产已上市,它们有了新的融资渠道,对银行的依赖度不强,这就形成了一个有别于发达国家的现实问题,大企业对银行资金依赖不强,小企业需要银行支持却由于缺乏抵押而得不到支持。中国银行业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不大,小企业倒闭虽然形成不良资产,但是对银行压力不大,银行本身给小企业的贷款不多,因此,中国银行业手中流动资金充裕。

与美国不同,中国实体经济出现危机不是因为缺乏资金,缺乏的是政策的传导性。2010年宏观经济扩张性保内需、保增长政策没有太大变化,积极财政政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继续实施。财政政策包括财政支出和财政收入,2008年财政赤字是9500亿,GDP是30万亿,警戒线是3%。2009年经济增长8.5%,财政赤字达到1万亿,已经达到警戒线最大限度。财政收入政策是减税,增值税转型,从生产型转为消费型,个人所得税上调,企业所得税从33%降到25%,农业税被取消,出口退税采取新的办法。如果再进一步减税就是减营业税,会减少地方政府的收入,实施的可能性不大。

四、中国宏观经济的前景和趋势

中国经济增长出现持续减缓所处的历史阶段与发达国家不同。发达国家已经进入后工业化的稳定慢行时期,而中国处于城市化、工业化加速时期。按照经验,30%~70%城市化是发展最快阶段的标准,目前中国是工业化中后期,中国还没有完成工业化和城市化。按照党的十七大报告,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人均GDP比2000年翻两番,2030年真正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届时,人均GDP将比2000年增长10倍,达到新兴工业化国家水平。那么,2020年以前中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完全有可能。历史上,英国工业化加速阶段到完成工业化需要的时间是70年,法国是67年,美国是49年,日本29年,韩国26年,新加坡23年,中国香港18年。中国的抗击打能力要比其他国家强,这一点不仅会表现在其发展速度上,而且还会给中国制度创新,特别是企业的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提供更大的空间和余地。

美国出现危机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个是需求管理,一个是供给管理。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采取低利率货币政策刺激经济,代价是牺牲投资项目的质量,通过低利率的货币政策刺激投资需求。通过降低利率刺激房地产市场,不断地降低投资项目标准门槛。长期以质量下降来换取投资数量从而形成了“次贷”,形成了泡沫。为什么一直到21世纪初都没出问题,主要是供给方面没发生变化。

冷战时期美国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技术创新,20世纪90年代初,冷战结束后大量军用技术转向民用,使得美国民用产业创新率极大提高。冷战时期,美国是为了刺激需求而不断地降低标准,以便求得投资需求规模的扩大。但是,由于技改能力和创新能力较强,资本利用的质量都比较高,所以泡沫没有表现出来。冷战结束之后,美国开始大规模降低研发投入,创新能力有所下降,经济增长靠降低标准刺激起来的“次贷”问题开始暴露,形成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一个主要的启示是,美国欲摆脱危机必须要进行新一轮大规模创新。但是,目前美国要进行大规模的创新比较困难。中国则不同,创新的空间比美国大。由于中国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所以后发优势比较明显,学习、模仿和自主创新的空间较大。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创新空间比发达国家大,有后发优势,而中国真正摆脱全球金融危机在于转变发展方式,这是最基本的出路。

(资料来源: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刘伟专题报告,2009年12月23日,有改动)

中国政府预算制度的演进(1949—2006年)

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公共财政框架构建目标的确立,政府预算改革成为近期乃至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我国财政改革的重要内容。从政府预算制度自身的发展变化特点来看,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一、政府预算制度的形成阶段(1949—1951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国民经济面临着严重困难,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财政赤字。国家为了扭转这种困难局面,于1950年采取了统一财政经济管理的重大决策,对财政经济实行了高度集中的统收统支办法。1951—1952年又实行了初步分级管理的财政管理体制。1951年3月,政务院颁发《关于一九五一年度财政收支系统划分的决定》,将财政收支由高度集中统一于中央人民政府,改为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实行中央、大行政区、省(市)三级财政,并实行初步的分级管理,各级政府都设立相应的财政管理部门。

随着财政体制的构建,较为系统的政府预算制度也逐步形成。1949年12月27日,政务院发出《关于1949年财政决算及1950年财政预算编制的指示》,要求各级政府和中央直属企业部门编制1949年的财政收支决算和1950年的预算,按规定时间编制上报,并明确规定政府预算实行公历年制,即从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为一预算年度,同时规定了预算编制的具体方法和要求。1950年3月,政务院颁发《中央金库条例》,规定国库工作委托中国人民银行代理,国库机构的设置在原则上是一级预算设立一级国库,国库工作实行垂直领导。1950年11月,政务院发布《中央人民政府财政部设置财政检查机构办法》(后改“检查”为“监察”),确立了财政监察机构的基本任务,并建立起全国性的财政监察网络体系。1950年12月财政部发布《各级人民政府暂行总会计制度》和《各级人民政府暂行单位预算会计制度》,以满足政府预算管理的实际需要。1951年8月,政务院颁布《预算决算暂行条例》,规定了国家预算的组织体系,各级人民政府的预算权,各级预算的编制、审查、核定等执行的程序,决算的编制与审定程序等。随着上述各种预算法规的颁布和实施,我国的政府预算制度初步建立起来了。

总体上看,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我国的预算管理权限高度集中于中央政府。一切财政收支项目与程序、税收制度、供给标准、人员编制都由中央决定。全国总预算和决算要由中央政府批准执行,地方预算须由中央政府核定,地方决算要报中央政府审查。

二、政府预算制度的长期稳定阶段(1952—1992年)

我国政府预算制度形成后,在一个跨度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一直处于稳定状态。从经济体制的发展来看,经历了计划经济时期(1952—1979年)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时期(1979—1992年);从财政体制来看,也经历了多次变化。在这40年间,尽管经济体制、财政体制发生多次变化,但政府预算制度从总体上而言则保持了相对稳定。这是由于在这一阶段,中央与地方利益分配关系长期处于不断变化中(从这一阶段财政体制的多次变化可以看出),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彼此利益分割的多重博弈问题上,缺乏优化预算内部管理制度的约束,以及降低管理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激励机制,从而导致政府预算制度演进的长期滞后。

在长期稳定阶段,我国的政府预算制度具有典型的计划经济特征,主要表现为:在预算形式上采用单式预算;预算编制原则上贯彻国民经济综合平衡原则;预算编制方法上长期沿用基数法编制预算;预算编制程序上采用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上下结合逐级汇总的方法;预算管理总体上比较粗放,预算编制法制性不强、透明度不高,存在着非程序化和非规范化等问题。而具体到不同的部门、单位以及不同类别的支出,预算管理的方法又不尽相同。

三、政府预算制度的初步改革阶段(1992—1998年)

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报告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确定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标志着我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一个新的时期。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强化预算管理,我国开始对传统的政府预算制度进行改革。

第一,实施《国家预算管理条例》。针对当时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在总结几十年预算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国务院于1991年10月21日颁布《国家预算管理条例》,从1992年1月1日起施行。该条例的贯彻执行,对于加强预算管理,强化预算职能,发挥了积极的法律规范作用。

第二,实行复式预算。《国家预算管理条例》规定,从1992年开始,政府预算采用复式预算的编制办法,将各项财政收支按照不同的经济性质分解为经常性预算和建设性预算两大部分。1994年3月22日,八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以下简称《预算法》)。其中,第二十六条规定,“中央预算和地方各级政府预算按照复式预算编制”。根据1995年11月2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复式预算分为政府公共预算、国有资产经营预算、社会保障预算和其他预算。但是,从实际操作来看,复式预算的编制只是在原有收支的基础上,对单式预算收支科目按性质和用途的简单划分,复式预算的功能并未能充分发挥。

第三,实施《预算法》。八届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过《预算法》,自1995年1月1日起实施。《预算法》共有十一章七十九条。《预算法》对预算管理的基本原则、预算管理级次、预算组成体系、预算年度、预算管理职权和预算收支范围等预算基本问题以及预算编制、预算审查与批准、预算调整、决算、监督等预算环节做出明确规定,对预算违法行为具体表现和对违法单位的处罚措施也做出了原则规定。《预算法》的颁布实施,对于健全预算的管理和监督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四,实施新的预算会计制度。随着财政体制的重大改革,预算会计主体的业务内容和客体的运行方式也随之发生变化,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预算会计制度已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1997年财政部出台包括《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在内的新的预算会计制度,并于1998年1月起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实施。

第五,完善预算外资金管理办法。国务院于1996年7月发布《关于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的决定》,将预算外资金严格定义为财政性资金,要求部门向财政部门报送预算外资金收支计划,并提出“收支两条线”的基本管理模式,为预算外资金管理指明了基本方向。与此相应,财政部先后制定了《预算外资金管理实施办法》、《中央预算资金财政专户管理暂行规定》等配套文件。

第六,部分地方政府开始实施政府预算改革。安徽省(于1994年)、河南省(于1994年)、湖北省(于1993年)、云南省(于1995年)等省及深圳市(于1995年)结合自身的财政预算现状,借鉴国外经验,突破传统采用基数法编制预算的框架,实行零基预算改革。

四、政府预算制度的深化改革阶段(1998—2006年)

1998年,随着建立公共财政框架这一财政改革目标的确立,我国的政府预算制度改革速度开始加快,其范围逐步扩大,改革措施逐步深入。此轮改革首先从一些省市开始,1998年8月河北省制定《改革预算管理推进依法理财的实施意见》,并于1999年3月按新模式编制2000年省级预算;天津市于1999年实行标准周期预算管理制度;陕西省率先在全国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安徽省从1999年起在全省实施综合财政预算。

1999年9月,财政部在《关于改进2000年中央预算编制的意见》中指出,2000年将选择部分中央部门作为编制部门预算的试点单位,细化报送给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预算草案的内容。以此为标志,我国的预算制度改革全面进入深化阶段。为克服传统政府预算制度的弊端,财政部随后又相继实施了以下预算改革措施。

1.编制部门预算

为克服传统预算编制内容不完整、编制方法落后等弊端,2000年财政部首先在教育部、农业部、科技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进行部门预算改革试点。2001年,部门预算改革试点部门由4个增加到26个,财政部还选择国家计委、外经贸部、科技部等10个部门进行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预算编制试点,试行按定员定额和项目库的方法编制部门预算。2002年,中央各部门按照基本支出、项目支出分别编制部门预算,进一步细化中央部门预算,并在所有行政单位和一部分比照国家公务员制度管理的事业单位(共计102个部门)实行试点,按照定员定额和项目库的方法编制部门预算,2003年又增加了127个试点事业单位。2004年财政部继续深化部门预算改革,完善定额标准体系,在人事部等5个中央部门进行实物费用定额试点,并对一些跨年度的重大支出项目进行绩效评价试点。

2005年全国各省本级和计划单列市开始全面推行部门预算改革,部分地市县也开始试行部门预算编制方法,与公共财政框架相适应的部门预算框架初步建立。

2.深化“收支两条线”的管理改革

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后,我国加大了“收支两条线”管理改革的力度。1999年颁布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的若干规定》,对“收支两条线”管理办法作出了更为详细的规定。2001年财政部发布《关于深化收支两条线改革进一步加强财政管理意见》。2002年财政部将100多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和26项政府性基金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取消了227项政府性基金,并将公安部、最高人民法院、海关总署、工商总局、环保总局5个行政执法部门按规定收取的所有预算外收入(不含所属院校收费)全部纳入预算,对国家质检总局、外经贸部、证监会、保监会等28个中央部门的预算外资金(不含所属院校收费),实行收支脱钩管理。2004年至200G年在对部分预算外收入纳入预算或实行收支脱钩管理的基础上,总结经验,逐步扩大试点范围。“收支两条线”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将全部财政收支逐步纳入预算管理,逐步淡化直至取消预算外收支。

3.改进政府收支科目分类

我国原有的政府预算收支科目分类方法是计划经济时期参照原苏联模式确定的,后来虽做过一些调整,但其基本分类方法一直与市场经济国家存在较大差别。自1999年起,财政部开始着手研究如何构建适合公共财政管理要求的政府收支分类体系。2004年财政部完成新的《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方案》的前期设计工作,2005年3月,开始在中纪委、科技部、水利部等中央部委和天津、河北、海南、湖南、湖北等省(直辖市)进行试点,并于2007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实施。新的政府收支分类体系包括以下内容。①收入分类。按收入来源和性质将预算收入分为税收收入、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非税收入、贷款转贷回收本金收入、债务收入、转移性收入等6类。②支出功能分类。主要反映政府活动的不同功能和政策目标,具体分为一般公共服务、外交、国防、公共安全、教育、科学技术、文化体育与传媒、社会保障和就业、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医疗卫生、环境保护、城乡社区事务、农林水事务、交通运输、工业商业金融等事务、其他支出、转移性支出等17个类级科目。③支出经济分类。主要反映政府支出的经济性质和具体用途,包括工资福利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对企事业单位的补贴、转移性支出、赠与、债务利息支出、债务还本支出、基本建设支出、其他资本性支出、贷款转贷及产权参股、其他支出等。这次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财政分类统计体系最为重大的一次调整,直接关系到政府预算的公开透明与政府职能的合理转换。

4.实施国库集中收付制度

为克服传统分散收付制度的弊端,我国实施了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2000年,国库集中收付制度首先在粮库建设资金和车辆购置税交通专项基金上启动。此外,财政部选择水利部、科技部等6个中央部门进行国库集中收付改革试点。2001年,财政部按新的运行模式和管理办法,共拨付8859笔、114亿元预算资金。2002年试点部门增加到23个,共计有612个基层预算单位、486亿元的资金纳入了国库集中收付的范围。2003年82个中央一级预算单位实行了集中支付。2004年在中央级160多个预算部门中纳入国库集中收付改革范围的部门已达140个,实施改革的基层预算单位达到2600余个,涉及预算资金2500多亿元。2005年中央本级、省级、市级开始全面推行国库集中收付改革,并加快了县级试点改革的进度。2006年开始实施中央补助地方专项资金国库集中支付试点,并逐步完善财政国库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和国库动态监控机制,健全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法规体系。

5.推行政府采购制度

我国传统的政府采购制度始于20世纪50年代,是一种由各机关和事业单位分散采购的制度。1996年,我国政府向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提交的单边行动计划中,明确最迟于2020年与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员对等开放政府采购市场。我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还面临签署《政府采购协议》的压力。在上述背景下,我国从1996年开始在上海、河北、深圳等地开展政府集中采购的改革试点工作,到1998年试点规模迅速扩大。随着2003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的正式施行,我国政府采购的基本制度框架已初步形成。目前,我国的政府采购改革由初创阶段迅速转向全面试点和推行阶段,中央各部门和各地区都在逐步推进政府采购制度,政府采购的规模不断扩大,政府采购的范围也不断扩大,由单纯的货物类扩大到工程类和服务类。

6.建设“金财工程”

财政部自1999年下半年起着手建立“政府财政管理信息系统”(简称GFMIS),并于2001年开始试点。2002年初,国务院将“政府财政管理信息系统”定名为“金财工程”,并将其列为国家电子政务十二个重点工程之一。“金财工程”是利用先进的信息网络技术,支撑预算管理、国库集中收付以及财政经济景气预测等核心业务的政府财政综合管理信息系统。“金财工程”规划建设期为2003年至2008年,按照“试点先行、稳步推进”的原则分两期建设。自1999年以来,为支撑各项财政改革,财政部一直在推进核心业务应用软件的开发工作,并适时组织推广实施,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我国近年来实施的各项预算改革措施,相辅相成,规范了预算资金范围界定、预算编制、预算执行等预算管理环节,初步建立起与公共财政相适应的政府预算制度框架,并在提高预算管理水平,加强预算约束方面显现出良好效果。

(资料来源: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彭健)

随着我国政府预算改革的进一步深化,2010年成为中国的政府预算公开年,国土资源部率先公开了七部门预算的情况,随后财政部又通过其官方网站公布了经全国人大审议批准的《财政部2010年收支预算总表》和《财政部2010年财政拨款支出预算表》,这是财政部首次将其部门预算对社会公开。科技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也于同日相继在其门户网站公布了它们的收支预算和财政拨款支出预算。2010年是部门预算公开的第一年,以后年份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预算还将陆续向社会公众公开,以实现政府财政的进一步透明化。

认识存款准备金率

存款准备金率,全称为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RMB deposit-reserve ratio,简称RRR),是限制金融机构信贷扩张和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资金。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金融机构按规定向中央银行缴纳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率。按这比率所缴纳的是一个风险准备金,是不能够用于发放贷款的。这个比率越高,执行的紧缩政策力度越大。

一、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对经济的作用

存款准备金率变动对商业银行的作用过程如下:当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准备金率时,商业银行可提供放款及创造信用的能力就下降;因为准备金率提高,货币乘数就变小,从而降低了整个商业银行体系创造信用、扩大信用规模的能力,其结果是社会的银根偏紧,货币供应量减少,利息率提高,投资及社会支出都相应缩减。

比如,如果存款准备金率为7%,就意味着金融机构每吸收100万元存款,要向央行缴存7万元的存款准备金,用于发放贷款的资金为93万元。倘若将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到7.5%,那么金融机构的可贷资金将减少到92.5万元。

在存款准备金制度下,金融机构不能将其吸收的存款全部用于发放贷款,必须保留一定的资金即存款准备金,以备客户提款的需要,因此存款准备金制度有利于保证金融机构对客户的正常支付。随着金融制度的发展,存款准备金逐步演变为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当中央银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时,金融机构可用于贷款的资金增加,社会的贷款总量和货币供应量也相应增加;反之,社会的贷款总量和货币供应量将相应减少。

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超额存款准备金率是指商业银行超过法定存款准备金而保留的准备金占全部活期存款的比率。从形态上看,超额准备金可以是现金,也可以是具有高流动性的金融资产,如在中央银行账户上的存款准备等。

一般来说,存款准备金率上升,利率会有上升压力,这是实行紧缩货币政策的信号。存款准备金率是针对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对最终客户的影响是间接的;利率是针对最终客户的,比如存款的利息,影响是直接的。

二、历年来央行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的情况一览表

历年来央行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的情况一览表如表6-2所示。

表6-2 存款准备金率历次调整一览表

注:资料来源为中国人民银行网站。

三、存款准备金率调整的原因

1.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一般旨在防止经济过热,例如2010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长高达11.1%,呈现出多年所没有的快速增长。而一季度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了2.7%,3月涨幅达3.3%,4月上涨达3%,数据表明当时存在一定通胀压力。通过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旨在加强银行体系的流动性管理,引导货币信贷和投资合理增长,保持物价水平的基本稳定。

由于流动性过剩等诸多矛盾的存在,中国经济中已存在资产价格增长过高,股票市场火热,物价存在上涨压力等现象,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并配合加息的政策能有效缓解这些矛盾问题,也能深层次地引导百姓的理财行为。

2.下调存款准备金率

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意味着商业银行缴存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减少,从而可使银行增加贷款投放量,使更多的货币投放市场,扩大社会投资和消费。例如2008年我国就曾多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同时还配合存贷款利率作出相应调整,央行的快速反应能力体现出货币政策的前瞻性和灵活性。全面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将增加银行的贷款投放量,给银行创造更多的利息收入,同时也降低了房地产开发商的资金使用成本和居民购房成本。

另一方面,国家在面临自然灾害或重大事件,需要增加贷款投入时,往往也会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例如,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后,国家多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2010年的玉树地震,国家又下调灾区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支持其增加灾区信贷投放。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1.财政政策是指( )。

A.政府管理价格的手段
B.周期性变动的预算
C.为使政府收支相抵的手段
D.利用税收、支出和债务管理等政策来实现宏观经济目标

2.属于自动稳定器的项目是( )。

A.政府购买
B.税收
C.政府转移支付
D.政府公共工程支出

3.属于紧缩性财政政策工具的是( )。

A.减少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
B.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
C.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
D.增加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

4.经济活动中存在失业问题时,应采取的财政政策工具是( )。

A.增加政府支出
B.提高个人所得税
C.提高公司所得税
D.增加货币发行量

5.在经济过热时,政府应该采取( )的财政政策。

A.减少政府财政支出
B.增加财政支出
C.扩大财政赤字
D.减少税收

6.通常认为,紧缩货币的政策是( )。

A.提高贴现率
B.增加货币供给
C.降低法定准备金率
D.中央银行买进政府债券

7.降低贴现率的政策( )。

A.将增加银行的贷款意愿
B.将制约经济活动
C.与提高法定准备金率的作用相同
D.通常导致债券价格下降

8.紧缩性货币政策的运用会导致( )。

A.减少货币供给量,降低利率
B.增加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
C.减少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
D.增加货币供给量,降低利率

9.法定准备金率越高( )。

A.银行越愿意贷款
B.货币供给量越大
C.越可能引发通货膨胀
D.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越困难

10.在下列哪种情况下,紧缩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将减弱?( )

A.实际利率很低
B.名义利率很低
B.实际利率很高
D.名义利率很高

11.为什么在萧条区域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最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