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崇德,修慝,辨惑

崇德,修慝,辨惑

时间:2022-11-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樊迟从游于舞雩之下,曰:“敢问崇德,修慝,辨惑。”樊迟跟随孔子在舞雩台下游憩时,说:“胆敢向老师请教如何增进德行,去除积怨,辨别迷惑。”“崇德、修慝、辨惑”,是人人需要学习的。樊迟或许早就想问孔子这些方面的知识,但是一直找不到合适的机会。孔子夸奖了他,并且给予了准确的回答。本章孔子也传达了这一点,当一个人情绪激动时很容易失去理性而陷入冲动,如此一来,他就无法客观中肯地去评价人和事。

崇德,修慝,辨惑

樊迟从游于舞雩之下,曰:“敢问崇德,修慝,辨惑。”子曰:“善哉问!先事后得,非崇德与?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非修慝与?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

——《颜渊篇》12.21

【译文】

樊迟跟随孔子在舞雩台下游憩时,说:“胆敢向老师请教如何增进德行,去除积怨,辨别迷惑。”孔子说:“问得好!先努力工作然后再想回报,不是增进德行的方法吗?批判自己的过错而不去攻击他人的过错,不是去除积怨吗?因为一时愤怒,忘记了自己,甚至是父母亲戚,不是迷惑吗?”

笔 记

“崇德、修慝、辨惑”,是人人需要学习的。樊迟或许早就想问孔子这些方面的知识,但是一直找不到合适的机会。终于在游玩时,他斗胆向老师请教这三个问题。孔子夸奖了他,并且给予了准确的回答。

首先,一个人要增进德行,就必须将“利”放在“义”的后面,也就是先“行义”做事,然后再考虑利益得失。如果还没有行动,就想着获取多少利益,这种人通常做不好事情。

其次,一个人要去除积怨,就必须学会自我批评,不断反省自身的错误,然后改正它。人生便是一个不断改正缺点的过程,成功者往往是那些能够妥善改正自己缺点的人。同时,还需要记住不要再去攻击他人的过错,为什么?因为一旦你攻击他人的过错,那就意味着你内心之中的积怨仍然没有清除,还需要发泄出来。

最后,辨别迷惑。前面我引用了傅佩荣先生的说法,迷惑来自于情感。本章孔子也传达了这一点,当一个人情绪激动时很容易失去理性而陷入冲动,如此一来,他就无法客观中肯地去评价人和事。甚至将自己和亲人都忘记了,这就是迷惑。要从迷惑中走出来,就必须保持冷静,依据客观真实的情况去判断人和事。

行动指南

首先,人人都需要不断增进德行,应该将行动放在考虑利益之前。

其次,消除与他人之间的积怨,最好的办法是反省自己的缺点,然后去改正。

最后,要走出人生的迷惑,就必须保持清晰、冷静的头脑,而不至于使自己因一时的盲目而冲昏了头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