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人有工作,才是社会之福

人人有工作,才是社会之福

时间:2022-11-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城镇登记失业率,是指在报告期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占期末城镇从业人员总数与期末实有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之和的比重。目前国务院作为判断经济形势决策的依据,依然采用的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提供的城镇登记失业率。  失业率虽然是对前期情况调查然后滞后发布,但是实际上,它可以作为一个先行经济指标来看待,尤其是对即将来临的经济下滑提出警示。因此,失业率上升,一定会引起政府对经济下滑的警惕。

名词解释: 所谓失业率,是指劳动力中失业人数所占的百分比,劳动力是指年龄在16岁以上具有劳动能力的人的全体。

城镇登记失业率,是指在报告期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占期末城镇从业人员总数与期末实有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之和的比重。用公式表示:

城镇登记失业率=[期末实有城镇登记失业人数/(期末从业人员数+期末实有城镇登记失业人数)]×100%

  调查失业率是在全国选取一定数量的样本家庭,通过城镇劳动力情况抽样调查所取得的城镇就业与失业汇总数据进行计算的,采用了国际劳工组织建议的就业概念,把就业者定义为16岁及以上、有劳动能力、在调查周内从事1小时以上社会劳动并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人员,包括由于学习、休假及其他原因(如天气、设备维修、动力不足、原材料短缺等),在调查周内暂时处于未工作状态的人员。它比城镇登记失业率更能真实反映失业率。

  在城镇单位从业人员中,不包括使用的农村劳动力、聘用的离退休人员、港澳台及外方人员。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是指有非农业户口,在一定的劳动年龄内(16岁以上及男50岁以下、女45岁以下),有劳动能力,无业而要求就业,并在当地就业服务机构进行求职登记的人员。

  国家统计局从2005年底开始就城镇调查失业率进行试点,到目前为止共进行了7次失业调查,但至今没有对外发布数据。目前国务院作为判断经济形势决策的依据,依然采用的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提供的城镇登记失业率。

  作为国家宏观调控重要指标的城镇登记失业率,一直以来是参加过失业保险的失业人员领取失业保险待遇的前提条件,对登记失业人员寻求政府帮助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经济体制的进一步推进,这一指标并不能完整地体现劳动力市场现状,不足之处愈发明显。因为很多真正失业的人不一定去登记,加上农村的农民就业没有包括在内,因此实际每年公布的登记失业率数字,肯定与实际失业率相差较大。

  因此,中国政府决定,从2011年(十二五期间)开始,不再使用“城镇登记失业率”这一指标,而采用“调查失业率”。

  之所以要花费大量力气去调查失业率,是因为这个指标实在是太重要了。当失业率很高时,资源被浪费,人们收入减少,影响人们的情绪和家庭生活,进而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与此同时,企业生产活动缺乏活力,商业循环断流,政府社保压力增加……

  如果失业率失真,不能正确反映当前的就业状况,很可能对政府决策产生极大的误导作用。

  按照我国“十一五”期间的登记失业率指标,我国的城镇居民失业率一直维持在4%上下,这个失业率指标,看上去比世界上许多国家就业状况都好,但是却使各级领导干部感觉不到百姓失业生活的压力,使中央和国务院领导在是要控制物价、还是要促进就业进行决策时受到误导,使群众的失业艰难无法真实地向国家和社会表达。

  失业率虽然是对前期情况调查然后滞后发布,但是实际上,它可以作为一个先行经济指标来看待,尤其是对即将来临的经济下滑提出警示。因为现代企业对于成本控制是越来越成熟而严格的,一旦有商业活动疲软的先兆,削减用工人数、缩短工作时间就会立刻发生。因此,失业率上升,一定会引起政府对经济下滑的警惕。

  另外,由于人口增长和学生毕业进入就业市场,每年、乃至每月都会有劳动力增加,而为了保证就业率,就需要创造相应的工作岗位,这就要求经济增长达到一定的水准,否则就会就业职位短缺、失业率上升。这就是为什么我国总是要保证每年的经济增长率的原因。

  对于股票市场,失业率下降真是再好不过的消息了,这说明商业活动活跃而稳定,并且如果人们工作时间延长,收入应该相应也会增加,进而带动消费增长。

  鉴于失业率指标的重要性,“十二五”期间启用更为准确的“调查失业率”,对于我国的经济数据统计、政府管理都是一个巨大的进步,我们应当大力欢迎这一改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