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企业财务资金管理制度

企业财务资金管理制度

时间:2022-1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企业财务管理是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企业财务关系的一项管理活动。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是使资产所有者的财富最大化。在筹资决策阶段,要根据这一原则,对各种筹资渠道进行分析、比较,选择资金成本最低、风险最小的筹资方案。如筹资会发生资金成本;生产产品会有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的支出;销售商品会有商品购进成本和经营费用支出;从事生产经营管理工作,会发生管理费用,等等。

一、财务企业财务管理

(一)企业财务的概念

财务一般是指与钱物有关的事务。企业财务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财务活动及与有关各方发生的财务关系,包括企业财务活动和企业财务关系两个方面。

企业财务活动:即企业的资金运动,企业资金从货币资金形态开始,依序通过供应、生产、销售三个阶段,分别表现为货币资金、生产储备资金、在产品资金、产成品资金等各种不同形态,然后又回到货币资金的运动。

企业财务关系:即企业财务活动中,企业与有关各方面发生的经济关系,如企业与投资者、企业与债权人、企业与债务人、企业与税务机关、企业与被投资单位、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以及企业与员工之间的经济关系。

(二)企业财务管理的概念

企业财务管理是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企业财务关系的一项管理活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一方面表现为物资的采购、储备、加工与出售的实物流动;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形态的资金流入和流出。以现金收支为主的企业资金收支活动构成了企业的财务活动。具体来说,企业财务活动包括企业筹资引起的财务活动、企业投资引起的财务活动、企业经营引起的财务活动和企业分配引起的财务活动。现代企业生产是一种社会化大生产,需要大量资金,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企业与外界发生各种各样的资金往来关系,这就形成了企业的财务关系。企业财务管理就是组织好企业的财务活动、处理好企业的财务关系,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资金支持的一种综合性的管理活动。

(三)企业财务管理的内容

企业财务管理的对象就是企业的资金运动及其所反映的财务关系。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资金筹集管理、资金运用管理、资金回收管理和资金分配管理。

1.资金筹集管理

资金是企业最重要的生产经营条件。企业会根据生产经营的实际需要筹集一定数量的资金,以满足构建固定资产、购买无形资产和流动资产、支付工资费用等方面的需要。国有企业资金主要包括资本金、资本公积金、盈余公积金、未分配利润和借入资金如长期负债和流动负债等。

2.资金运用管理

资金的运用主要涉及生产过程,包括资金的投放、占用和耗费。企业应将筹集到的资金按照合理的结构投放于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供应过程完成从货币资金形态到固定资产和储备资产形态的转化。生产过程则完成将劳动资料和原材料投入生产,以货币支付工资和其他生产费用的资金耗费。生产过程中资金占用的具体形态是在制品和自制半成品。

生产过程完成,生产出合格产成品,形成成品阶段的存货。这时生产资产转化为成品资产。生产过程创造了新的使用价值,也创造了新的价值。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也需用货币支付,作为期间费用处理。企业在资金运用中,既要保证生产经营的需要,又要节约资金占用,以防止资金积压和浪费。

3.资金的回收与分配管理

在销售过程中,企业的产成品投放市场,取得销售收入使企业的资金得到回收。这时,企业的资金从成品资产形态又回到货币形态。企业的资金从货币资金开始,经过供应、生产和销售过程,到取得销售收入,又回到货币资金形态,就实现了资金的一次循环。资金不断变换占用形态周而复始地循环,称为资金的周转。企业要对供、产和销全过程加强管理,采取有效措施加速资金周转,不断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企业销售产品回收的货币要进行合理的分配。首先是用来补偿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耗费,以保证再生产的持续进行。

企业利润按规定缴纳所得税,提取盈余公积金后,在投资者之间进行分配。留存的盈余公积金和未分配的利润是所有者权益的组成部分,留在企业参加生产经营周转。

二、企业财务管理的原则与目标

(一)企业财务管理的原则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工商企业面临着日益广泛的资金运动和复杂的财务关系,这就需要企业财务管理人员正确、科学地加以组织和处理。财务管理原则就是组织调节资金运动和协调处理财务关系的基本准则。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1.资本金保全原则

资本金保全原则是指企业要确保投资者投入企业的资本金的完整,确保所有者的权益。企业资本金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本钱,是所有者权益的基本部分。企业的经营者可以自主使用投资者依法投资的任何财产,有责任使这些财产在生产经营中充分得到利用,实现其保值和增值。投资者在生产经营期间,除在相应条件和程序下依法转让资本金外,一般不得抽回投资。

2.价值最大化原则

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是使资产所有者的财富最大化。在企业财务管理中价值最大化原则应贯彻到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中。在筹资决策阶段,要根据这一原则,对各种筹资渠道进行分析、比较,选择资金成本最低、风险最小的筹资方案。

在进行投资决策时,也要贯彻这一原则,在长期投资和短期投资之间进行选择。短期投资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变现能力和偿债能力,能减少风险;长期投资会给企业带来高于短期投资的回报,但风险较大。企业应通过对不同投资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选择一个收益最大的方案。

3.风险与所得均衡原则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具有不确定性,企业的生产量、销售量都将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而变化。因此,企业生产经营的风险是不可避免的,其资金的筹措、运用和分配的风险也是客观存在的,所以财务管理人员应意识到风险,并通过科学的方法预测各种生产经营活动及资金筹集运用和分配方案的风险大小。风险越大,其预期收益越高,风险越小,其预期收益越低,应做到风险与收益的平衡。

4.资金合理配置原则

资金的合理配置是由于资源的有限性和企业追求价值最大化所决定的。在企业财务管理中贯彻这一原则体现为合理配置资金:即在筹集资金时,要考虑资产负债的比例(负债总额占全部资产总额的比例),做到既能举债经营,提高资金利润率又能防止举债过多,加大企业财务风险;在资金运用时,要考虑资产结构,即各类资产在全部资产总额中所占比重,防止出现某类资产占用过多,而另一类资产却占用不足的情况。企业要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并经常考核其资金配置结构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5.成本—效益原则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了取得收入,必然会发生相应的成本费用。如筹资会发生资金成本;生产产品会有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的支出;销售商品会有商品购进成本和经营费用支出;从事生产经营管理工作,会发生管理费用,等等。在收入一定的情况下,成本费用越多,企业利润越少。因此,降低成本费用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利润的有效途径。但是,企业的收入随着成本的增大而增大,随着成本的减少而减少,此时按成本—效益原则,在充分考核成本的基础上,如收入的增量大于成本的增量,则提高企业的效益;反之则使企业的效益下降。

(二)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

任何管理都是有目的的行为,企业财务管理也不例外。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尤其是财务决策所依据的最高准则,是企业财务活动所要实现的最终目标。目前,人们对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认识尚未统一,主要有三种观点:利润最大化、资本利润率最大化(或每股利润最大化)和企业价值最大化。

1.利润最大化

这种观点认为,利润代表了企业新创造的财富,利润越多则说明企业的财富增加得越多,越接近企业的目标。这种观点的缺陷是:利润最大化是一个绝对指标,没有考虑企业的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难以在不同资本规模的企业或同一企业的不同期间进行比较;没有区分不同时期的收益,没有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投资项目收益现值的大小,不仅取决于其收益将来值总额的大小,还要受取得收益时间的制约。因为早取得收益,就能早进行再投资,进而早获得新的收益,利润最大化目标则忽视了这一点。没有考虑风险问题。一般而言,收益越高,风险越大。追求最大利润,有时会增加企业风险,但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不考虑企业风险的大小;利润最大化可能会使企业财务决策带有短期行为,即片面追求利润的增加,不考虑企业长远的发展。

2.资本利润率最大化

这种观点认为:应该把企业利润与投入的资本相联系,用资本利润率概括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其观点本身概念明确,将企业实现的利润与投入的资本或股本进行对比,可以在不同资本规模的企业或期间进行对比,揭示其盈利水平的差异。但是这种观点仍然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没有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二是没有考虑风险问题。

3.企业价值最大化

投资者建立企业的重要目的在于,创造尽可能多的财富。这种财富首先表现为企业的价值。企业价值的大小取决于企业全部财产的市场价值和企业潜在或预期获利能力。这种观点认为:企业价值最大化可以通过企业的合理经营,采用最优的财务决策,充分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与报酬的关系,在保证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上,使企业总价值达到最大。这是现代西方财务管理理论普遍公认的财务目标,他们认为这是衡量企业财务行为和财务决策的合理标准。

企业价值最大化是一个抽象的目标,在运用时也存在一些缺陷:非上市企业的价值确定难度较大。虽然通过专门评价(如资产评估)可以确定其价值,但评估过程受评估标准和评估方式的影响使估价不易客观,从而影响企业价值的准确性与客观性;股票价格的变动除受企业经营因素影响之外,还要受到其他企业无法控制的因素影响。

三、企业财务管理职能与作用

(一)企业财务管理的职能

企业财务管理的职能主要包括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计划、财务控制和财务分析。

1.财务预测

财务预测就是财务工作者根据企业过去一段时期财务活动的资料,结合企业现在面临和即将面临的各种变化因素,运用数理统计方法,以及结合主观判断,来预测企业未来的财务状况。进行预测的目的是体现财务管理的事先性,即帮助财务人员认识和控制未来的不确定性,使其对未来的无知降到最低限度,使财务计划的预期目标同可能变化的周围环境和经济条件保持一致,并对财务计划的实施效果做到心中有数。

2.财务决策

财务决策是对财务方案、财务政策进行选择和决定的过程,又称为短期财务决策。财务决策的目的在于确定最为令人满意的财务方案。只有确定了效果好并切实可行的方案,财务活动才能取得好的效益,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因此,财务决策是整个财务管理的核心。财务决策需要以财务预测为基础,财务决策则是对财务预测结果的分析与选择。

3.财务计划

财务计划(或预算)是指在科学的财务预测的基础上,将财务决策所确定的最佳财务目标和方案全面、系统地规划出来的管理行为。财务计划或财务预算是落实财务目标、组织财务活动的前提和依据,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生产经营计划。财务计划的内容主要包括资金筹措计划、固定资产与流动资产计划、长期投资计划、成本费用计划、销售收入计划和利润及收益分配计划等。财务计划的编制方法主要有平衡法、余额法和定额法。

4.财务控制

财务控制就是根据企业财务计划目标、财务制度和国家的财经法规,对实际(或预计)的财务活动开展情况进行对比、检查,发现问题并及时加以纠正,使之符合财务目标与制度要求的管理行为。这是保证财务目标和有关计划指标实现的重要职能。财务控制的方法多种多样,有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有定额控制、预算控制和开支标准控制;有绝对数控制和相对数控制等。

5.财务分析

财务分析是指以企业实际资料为依据,对企业财务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系统的分析与评价,肯定成绩,查明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挖掘财务活动的潜力等管理行为。企业财务分析的形式多种多样,有定期分析与不定期分析、全面分析与专题分析等。

(二)企业财务管理的作用

1.财务管理是企业经营决策的重要依据

一般情况下,企业经营决策正确与否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在决策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作用,运用经济评价方法对备选方案进行经济可行性分析,为企业领导正确决策提供依据,当好参谋,保证所选方案具有良好的经济性。

2.财务管理是企业聚财生财的有效工具

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必须具备足够的资金。无论是开业前还是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筹集资金都是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前提。企业在财务管理中要依法合理筹集资金,科学而又有效地用好资金,提高资金利用效果,创造更多的利润。

3.财务管理是控制和调节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必要手段

企业财务管理主要是通过价值形式对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综合管理,及时反映供、产和销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通过资金、成本及费用控制等手段,对生产经营活动进行有效的控制和调节,使其按预定的目标进行并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4.财务管理是企业执行财务法规和财经纪律的有力保障

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必须遵守国家政策,执行国家有关财务法规、制度和财经纪律。资金的筹集必须符合国家有关筹资管理的规定,成本及费用开支必须执行规定的开支标准和范围,税金的计算和缴纳及利润的分配都必须严格按税法和财务制度的规定执行。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在监督企业经营活动,执行财务法规,遵守财经纪律方面应起到保证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