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2022年项目建设情况专题报告

2022年项目建设情况专题报告

时间:2022-11-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工业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势头。“流域限批”首批解除。对全市238个建设项目进行全面清查,责令停建35个在建项目,停产和限期整改47个建成项目。白银公司、稀土公司等企业办社会移交工作进展顺利。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一步增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85‰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白银市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报告

一、2007年白银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07年,白银市顺利完成了市七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生产总值达到207.52亿元,比上年增长12.7%;人均生产总值11868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0.96亿元,比上年增长20%;大口径财政收入达到27.08亿元,比上年增长33.53%;地方财政收入达到7.04亿元,比上年增长25.87%;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11065元,比上年增长22.4%;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2323元,比上年增长8.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3.24亿元,比上年增长16.2%;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4.5%;人口自然增长率6.6‰;城镇新增就业1.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4%。

(一)农业生产稳定增长,特色产业和农村基础设施进一步加强。农业生产在克服严重干旱等不利因素的情况下,通过优化种植业结构,提高农业科技水平,粮食总产稳中有增,秋粮产量创历史新高。粮食总产量达到53.46万吨,增长3.16%,其中,秋粮产量达到36.34万吨。

特色农业较快增长。瓜菜种植面积78万亩,总产量达到158万吨,同比增加4.6万吨。以玉米为主的制种面积达8万亩。以枸杞、红枣等为主的特色产品面积10万亩,比上年增加3万亩。瓜菜和草畜产业实现增加值15.8亿元,两大产业实现纯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2%。

农村基础设施进一步加强。农业及农村基础设施完成投资6.11亿元。

(二)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节能减排成效显著。工业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势头。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90.2亿元,同比增长18%。其中,中央企业完成增加值25.6亿元,增长22%;省属企业完成增加值45.4亿元,增长17%;市及市以下企业完成增加值19.2亿元,增长16%。

大力推进技术改造和节能减排。技术改造项目完成投资10.3亿元,同比增长28.75%。

“流域限批”首批解除。对全市238个建设项目进行全面清查,责令停建35个在建项目,停产和限期整改47个建成项目。经过艰苦努力,“流域限批”于9月首批解除。

(三)投资任务超额完成,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0.96亿元,同比增长20%。全年共实施投资在50万元以上的项目880个,比上年增加145个。

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兰银输气管道白银支线工程及门站、末站建设基本完工;四龙至五佛航运一期工程实现通航;平定高速公路路基全线贯通;北方三泰10万吨氯碱、银光聚银公司10万吨TDI技改、20万吨DNT改扩建、黄河乌金峡水电站、750KV平川送变电一期工程、330KV旱平川送变电工程、330KV银城变改造、农村电网改造等项目完成投资36亿元;省道207线及靖远黄河大桥项目开工建设。

(四)多元支柱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全面完成目标任务。八大产业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实现增加值87.27亿元,完成投资46.83亿元。有色金属稀土新材料产业完成增加值35.4亿元,完成投资5.3亿元;精细化工一体化产业完成增加值9.79亿元,完成投资10.41亿元;能源与新能源产业完成增加值19.5亿元,完成投资24.2亿元;矿产业和资源再生利用产业完成增加值10.8亿元,完成投资1亿元;农畜产品深加工产业完成增加值6.8亿元,完成投资3.3亿元;非金属矿物制品产业完成增加值2.56亿元,完成投资1.58亿元;机械和专用设备制造业完成增加值1.63亿元,完成投资0.8亿元;黄河文化旅游产业仅旅游收入达0.79亿元,完成投资0.24亿元。产业重点项目进展良好。

(五)改革步伐明显加快,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企业改制稳步推进。白银公司、二十一冶、二七九厂、银光公司等企业通过出让产权、增资扩股等方式进行资产重组,中铝集团控股红鹭铝业。市医药公司资产成功拍卖,糖酒副食品公司、雁湖磷复肥公司政策性破产加紧实施,绿源公司、市物资公司进入法定破产程序,长通集团积极争取列入国家政策性破产盘子。白银公司、稀土公司等企业办社会移交工作进展顺利。

社会事业进一步加强。全面落实农村“两免一补”政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得到保障,启动实施了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继续开展农村寄宿制学校、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和中等职业基础能力建设,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数达到14335人。实施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新改扩建13所乡镇卫生院。认真落实《白银市医疗机构设置济困病床实施办法》,在全市10家市、县医院设置济困病床254张,乡镇卫生院人员工资纳入财政发放。深入开展农村文化阵地建设。成功举办了市第二届运动会和第三届文化艺术节。全市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84.3%和90.2%。

(六)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利用外资工作取得突破。组织参加了广交会、科博会、厦洽会、兰洽会等重要节会。在山东淄博、江西景德镇组织召开了非金属矿产业项目推介会。全市签约招商引资项目208个,签约资金95亿元。利用外资水平有了新提高,白银市城市发展利用亚行贷款项目国内审批程序已经完成,市广电局利用西班牙政府贷款建设多媒体综合信息网络项目、市消防支队利用西班牙政府贷款引进装备项目正在抓紧实施。全年利用外资规模达到166.12万美元。

二、2008年白银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和主要措施

主要预期目标是:

——速度与效益同步提高。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财政收入稳步增加。生产总值增长12.8%;人均生产总值增长12.2%;工业增加值增长1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8%;财政收入增长高于生产总值增长。每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87%,化学需氧量排放量降低4%,二氧化硫排放量降低0.9%。

——投资与消费协同拉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一步增强。

——人民生活继续改善。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增长8%。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85‰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价格涨幅得到合理控制。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与去年持平。

重点抓好以下七个方面:

(一)以发展特色优势农业为重点,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确保粮食稳定增长。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旱作农业技术,确保农作物良种面积350万亩,其中,完成粮食播种面积300万亩。地膜种植130万亩,高效立体模式种植100万亩,粮食总产量稳定在50万吨以上。

做大做强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反季节瓜菜种植,做强瓜菜、马铃薯及特色林果产业,种植面积稳定在80万亩,其中新增日光温室6000亩。农业增加值力争达到28.5亿元,增长6%以上。

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好靖会、兴电灌区节水改造续建配套、农村安全人饮等项目。完成引大景泰延伸一期工程,扩大引洮会宁供水一期工程受益范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2.5万亩,新修梯田5万亩,完成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面积100平方公里,解决12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稳步推进新农村试点。按照市上《关于推进新农村建设实施意见》要求,突出抓好乡镇规划制定、试点村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培育新型农民等重点工作。

多渠道转移农民就业。突出抓好“阳光工程培训”和“农业科技培训”,培训农业技术人员500人次,农民技术骨干1万人次,农民20万人次。输转农村劳动力15万人次,创劳务收入10亿元。

积极做好扶贫开发。实施整村推进45个,培训贫困户劳动力6000人。继续实施以工代赈及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搬迁移民5783人。

(二)加快推进经济转型,继续培育多元支柱产业。积极争取国家转型试点城市。加强与国务院东北办、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有关部门衔接,跟踪了解制订资源枯竭型城市界定标准,及时掌握动态信息,全力以赴将白银市列入全国资源型经济转型试点城市。

继续培育发展多元支柱产业。八大支柱产业计划完成增加值102.77亿元,增长17.76%;计划完成投资56.21亿元,增长20.03%。全力抓好53个重点项目。

(三)抓好重大项目实施,确保全年投资任务完成。千方百计抓好20个重点续建项目。力争北方三泰10万吨氯碱建成投产,12万吨PVC项目完成土建工程和设备订购,银光公司20万吨DNT扩建完成主体工程,聚银公司10万吨TDI技改完成净化装置安装。

想方设法开工14个新建重点项目。全力争取白银公司精炼系统改造项目、稀土公司1000吨钕铁硼、中国自动化控制系统总公司风电设备总装及叶片制造项目年内开工。

全力以赴落实5个高新技术重点项目。投资3000万元新型闪速冶金连续炼铜技术开发项目研发;西北矿冶研究院冶炼弃渣中铟的综合回收及其深加工产品ITO粉体制备技术开发。

积极努力抓好一批技术改造重点项目。力争完成中集华骏专用汽车技改、靖远煤业安全技术改造项目;华鹭铝业供电系统安全节能技术改造完成部分改造,2009年投产。

(四)强化园区经济,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抓好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完成6平方公里土地开发整理,新建南三环、南四环等10条道路路基工程、110千伏主变及线路工程。抓好化工园建设,促进园区产业集群发展。完善西区公共服务、生活设施配套建设。规划好西区中心商务区,提升城市品位。强化白银区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和项目引进,加快平川经济开发区区域规划和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力争陶瓷工业园开工建设。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园区和县区工业集中区为平台,着力引进战略投资者,创新招商引资方法。力争签约项目200个以上,签约资金100亿元以上,确保招商引资投资达到27.46亿元,增长20%。

(五)加强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进重点领域和重点企业节能减排。突出抓好冶金、电力、化工、建材等行业耗能在2万吨标煤以上13户重点企业和10家重点排污企业的节能减排,实现降耗增效。

健全节能减排体制机制。严格执行国家主要污染物减排考核办法、统计办法和监测办法,建立并实行全市固定资产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强化和完善重大节能减排技术推广和应用机制,加大对节能重点项目、节能技术和产品推广的财政支持力度。

(六)加大体制改革力度,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做细做实企业改制工作。加快18户政策性破产企业的改革重组工作,坚持统筹安排,先易后难,及时研究处理已改制企业的遗留问题。对基础工作已经完成、改制条件基本成熟的企业,要加紧方案报批,尽快组织实施。

健全覆盖全社会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完善各类企业职工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提高保障水平。强化社会保险基金征管,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完善企业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提高职工最低工资标准

(七)切实关注民生问题,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认真落实市上确定的“十二件惠民实事”,做好相关前期工作,加快立项审批;整合资源,千方百计筹措建设资金;强化部门责任,分解落实任务,协调解决建设中的各类问题;加强督察检查,定期通报建设情况,确保“十二件惠民实事”顺利实施。

加强教育事业。巩固“两基”攻坚成果,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实行城市低保家庭教科书免费制度。实施农村初中改造、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工程。

加强卫生事业。规范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力争全市农民参合率达92%以上。大力发展城镇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改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所基础条件。

加强科技、文化、体育事业。鼓励科技创新,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加强重点科技项目建设,实施好银光集团公司3万吨HDI、聚银公司年产500吨聚碳酸酯中试开发等10个重大科技项目。完善文化服务体系和基础设施,实施好乡镇文化站、广播电视“村村通”、农民体育健身、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等工程。建成市广电中心,加快市文化中心、市体育中心、市书画院建设。

(张智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