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政府工作报告2022年城镇新增就业

政府工作报告2022年城镇新增就业

时间:2022-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1.平均受教育年限:根据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按现行教育体制计算,2005年,甘肃省6周岁以上人口平均接受学历教育的年限为6.85年。据此计算,2005年,甘肃省6周岁以上人口的知识能力为4.89。
对策建议_2010~2011年甘肃省社会发展分析与预测

五、对策建议

面对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在当前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重民生的形势下,甘肃省各级各部门应从经济社会统筹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出发,继续重点关注就业工作,将促进就业作为扩大内需、帮助企业应对危机的重要内容来抓。在促进就业工作中,要将促进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和农民工转移就业作为重点,切实化解就业压力。

一是突出发展第三产业。经济发展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但经济增长能否拉动就业同步扩大,却与经济增长方式、产业结构、人力资源开发情况等紧密相关。目前,甘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已达到12852元,整体上已进入工业化阶段,工业发展相对较快,但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因此,今后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要积极发展就业弹性高的第三产业,特别是贸易业、金融业、居民生活服务业等门类广泛的劳动密集型服务业,大幅度地提高其就业比重。

二是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各市州要继续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鼓励和扶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实施意见》,在税费优惠、小额贷款、社会保险补贴、经营场地、工商管理等方面给创业者提供更多的方便,降低创业门槛,减少创业成本和风险,营造鼓励开展各种类型的创业活动。

三是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开发人力资源,实施人才战略,是提高甘肃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水平和扩大就业的主要手段。现行的教育体制还跟不上形势发展对人力资源的要求。因此,要以新的发展观、教育观和人才观来加快推进教育体制改革,以市场为导向,确定人才培养目标。高校和高职类教育学校在专业设置上尽量贴近甘肃发展建设的实际需求,“按需生产”。可成立由企业界人士、行政部门领导、教师组成教学指导委员会,讨论社会需求,以此作为学校教学改革的根据。职业技能培训机构要实行更加有针对性、实效性的培训政策,全面提高劳动者职业素质和就业能力。

四是积极统筹城乡就业。从甘肃经济社会城乡协调发展的大局出发,在搞好城镇就业再就业工作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农业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就业,从体制、政策和工作体系入手,建设城乡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为此,各地要把制定和实施城乡一体化的就业服务体系,统筹城乡就业,对城镇人员的就业再就业与失地农民的就业,以及本地农业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和外地农民工的就业进行统筹安排。要从财力上、人员安排上支持加快建立健全覆盖全部城乡的人力资源市场职业供求信息、职业培训信息、市场工资指导信息、政策咨询等就业服务网络及相关设施建设,为城乡劳动者就业、再就业、转移就业提供有效服务。

五是完善就业监测制度。要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抓紧研究建立规范、统一,能够反映当今社会就业状况的统计指标体系和劳动力市场供求预警制度,充分利用翔实的统计数据,从供求总量、供求结构、时空布局、价格变化等方面进行监测分析,并提出预警情况,督促各地及时地制定相应的预案,把失业可能引起的社会心理震荡化解在萌芽状态,减轻失业带来的不安定因素,维持社会的公平、公正与和谐,为科学决策提供全面、准确、及时的统计信息支持。

农民工、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群这三类群体始终是就业工作关注的重点,要下大力气促进其就业。针对高校毕业生,实施2010高校毕业生就业推进行动;针对农业富余劳动力,加快建立服务、培训、维权三位一体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机制,扩大城乡统筹就业试点;针对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进一步健全就业援助制度,使就业援助工作精细化、长效化。与此同时,强化公共就业服务和职业培训将是今后就业工作的重点之一。此外,还要加快建立完善应对重大灾害的就业促进机制,对重大灾害下可能出现的失业风险进行积极预防和有效调控;并制定专门扶持政策,广泛收集就业信息,组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通过劳务输出、专场招聘会、送岗位下乡等活动,帮助灾区特别是“5·12”地震和舟曲灾区劳动者实现就地就近就业和异地就业。

在人口发展方面要做到:(一)稳定低生育水平,推动稳定发展。坚持科学发展观不动摇,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和稳定现行生育政策不动摇,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一票否决”不动摇,坚持稳定人口计生工作机构、队伍不动摇,坚持社会经济政策奖励保障计划生育家庭不动摇,坚持不断创新人口计生工作体制、机制、方法不动摇。确保人口计生目标完成,实现全省低生育水平长期稳定。(二)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均衡发展。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根本途径,重点要在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分布四个内部系统与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四个外部系统的相互制约和促进中找到平衡点,使人口规模既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又在资源环境承载范围之内。(三)转换体制机制,加快创新发展。不断创新是促进人口计生工作充满生机,激发活力的支撑点,要突出体制机制创新、制度理论创新、思路模式创新、方式方法创新。大力开展“康福家行动”。加大优质服务、宣传教育、战略研究、信息化建设、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和人才培训等方面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发展步伐。坚持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四)控制人口增长,倡导绿色发展。把控制人口增长、改善人口结构、优化人口分布、引导有序迁徙,实现可持续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框架内谋划安排,作为各项发展规划和政策出台的前置统筹要素加以考虑。

执笔人:刘徽

【注释】

[1]就业状况数据来源于甘肃省统计信息网、甘肃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网站以及省内各大主要媒体。

[2]1.平均受教育年限:根据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按现行教育体制计算,2005年,甘肃省6周岁以上人口平均接受学历教育的年限为6.85年。2.知识能力:根据诺贝尔经济学获得者舒尔茨研究,如果一个小学生的知识能力为1,中学毕业生的知识能力为7,那么大学毕业生知识能力则高达40。据此计算,2005年,甘肃省6周岁以上人口的知识能力为4.89。3.社会综合生产率: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研究结果来看,劳动者文化素质与其劳动生产率呈现出一定的相关关系,如果以文盲的劳动生产率为基准(100%),则小学、中学、大专毕业的劳动生产率分别可以提高43%、108%、300%。据此模式计算,甘肃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为172.12%。

[3]蔡昉:《应对人口与就业结构变化带来的挑战》,《中国青年报》,2005年5月23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