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资本总公式

资本总公式

时间:2022-11-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资本的流通公式是:货币—商品—货币。在资本流通中,货币所有者购买商品,为的是用商品再把货币换回来,交换的目的是取得货币,即交换价值本身。从形式上看,资本总公式是和价值规律相矛盾的。在商品流通中,无论是G—W,还是W—G都只是形态的变化,不可能发生价值量的增殖,而在资本流通公式中却呈现出了价值的增殖,这就是矛盾。

一、资本总公式

(一)货币和资本的区别

1.商品流通是资本的起点,货币是资本的最初表现形式

资本是从货币转化而来的,而货币又是商品流通的必然产物,所以商品流通是资本的起点。货币是资本的最初表现形式,是指不论是从历史上看,还是从现实生活中看,资本都首先表现为一定数量的货币。在封建社会里,资本就表现在货币形态上,如商业资本、高利贷资本,它们都是作为货币财产,与当时的地产相对立。在资本主义的现实生活中,每一种新资本的运动,最初都是以货币的形态出现,或者出现在商品市场上购买生产资料,或者出现在劳动力市场上用来支付工资,或者出现在货币市场上作为借贷资本。所以货币是资本开始活动的最初出发点,但货币并不等于就是资本,也并不是任何货币都是资本。作为货币的货币和作为资本的货币是存在着根本区别的。

2.商品流通和资本流通在形式上的共同点与区别

作为货币的货币和作为资本的货币,如果从静止状态看,两者都只是一定数量的货币,没有任何区别。只有从货币的不断运动中才能看出两者的区别。作为货币的货币和作为资本的货币的区别,首先在于它们具有不同的流通公式。

作为货币的货币,是商品流通的媒介。商品的流通公式是:商品—货币—商品(W—G—W)。在这里,商品生产者出卖商品,取回货币,再用货币购买商品,是为买而卖。作为资本的货币,是资本流通的出发点。资本的流通公式是:货币—商品—货币(G—W—G)。在这里,货币所有者用货币购买商品,又把商品卖出去,重新取回货币,是为卖而买。

这两种流通公式,有着一定的共同点:它们都是买和卖两个阶段的统一;在流通的每一个阶段上,都同样有商品和货币互相对立着;在每一个流通过程中,也都同样有三个当事人,即买者、卖者和又买又卖者。而这一定的共同点表明了,这两种流通形式都属于商品经济,因此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简单商品流通就有可能转化为资本流通。

这两种流通公式在形式上的区别是:在商品—货币—商品流通公式中,是从卖开始,以买告终,运动的起点和终点都是商品,货币在整个过程中起媒介作用。在货币—商品—货币流通公式中,从买开始,以卖告终,货币是运动的起点和终点,而商品则是买卖两个行为的中间媒介。

3.商品流通与资本流通在内容的区别

上述两种流通公式在形式上的区别,好像只是买和卖的顺序颠倒,其实不然,它们之间的这种区别完全是由于它们在内容上存在着本质的差别而造成的,也就是说商品流通和资本流通是有着完全不同的经济内容和根本不同的性质。

首先,流通的目的不同。在商品流通(W—G—W)中,商品生产者出卖商品是为了用货币购买他所需要的商品,交换的目的在于取得商品的使用价值。在资本流通(G—W—G)中,货币所有者购买商品,为的是用商品再把货币换回来,交换的目的是取得货币,即交换价值本身。

其次,流通的内容不同。在商品流通(W—G—W)中,虽然两端是价值相等的商品,但它们具有不同的使用价值,因而这一运动的内容体现了两种不同使用价值的相互交换。而资本流通(G—W—G)则不同,它的两端都是货币,货币在质上是没有区别的,都是一般等价物,都是社会财富的代表。货币所有者绝不是为了用货币去换取同量的货币。如果货币所有者拿出来的货币和取回来的货币在数量上是一样多的,那么这种买卖对货币所有者来说就毫无意义。显然,货币所有者拿出货币的目的是为了取回更多的货币。他把货币投放出去的着眼点在于它的量,在于价值增殖。因此,资本流通公式G—W—G的完整形式应该是:G—W—G′。G′=G+△G,这个超过原有价值的余额即货币增殖额△G,马克思把它叫作剩余价值。正是这个价值增殖的运动,才使货币转化为资本。

最后,运动的限度不同。在商品流通(W—G—W)中,当商品生产者出卖商品换回货币,再用货币买回自己所需要的商品后,货币就最终用掉了。这时商品生产者就会退出流通去消费他所买到的商品使用价值,整个运动过程就此结束。因而,商品流通运动是有限的。在资本流通(G—W—G′)中,既然货币所有者拿出货币是为了取回更多的货币,而每次他所取回的货币总是一个有限的量,这就决定他必须不断把货币投入流通,才能不断地增加自己的价值。如果运动停止了,货币也就失去了增殖的能力,不能再转化成为资本。资本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不断增殖价值,所以资本的运动是无限的。

可见,当作货币的货币与当作资本的货币的本质区别在于:当作货币的货币是商品流通的媒介。因为在商品流通(W—G—W)中,商品是运动的主体,货币只是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商品交换结束,货币也就退出流通。当作资本的货币是能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因为在资本流通(G—W—G′)中,货币首先表现为一定量的价值,它时而采取货币形式时而采取商品形式,价值不仅在运动中要保存下来,而且还要不断改变自己的量,进行自行增殖。所以,资本是能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价值增殖是资本的一般属性。

(二)资本总公式的矛盾

G—W—G′这一流通公式,概括了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和借贷资本的运动,因而是资本运动的总公式。

从形式上看,资本总公式是和价值规律相矛盾的。因为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商品是按等价原则进行交换的。在商品流通中,无论是G—W,还是W—G都只是形态的变化,不可能发生价值量的增殖,而在资本流通公式中却呈现出了价值的增殖,这就是矛盾。那么资本运动中出现的这部分剩余价值是从哪里来的呢?这个矛盾又如何解决呢?

要解决资本总公式的矛盾,关键在于说明剩余价值是在什么条件下,从哪里产生的,也就是要说明货币到资本的转化是怎样实现的。首先,剩余价值不能在流通中产生。在流通中,不论是等价交换还是不等价交换,都不能产生剩余价值。在等价交换的情况下,资本家拿出100元,只能买到价值100元的商品,然后再把这些商品卖出去,同样只能收回100元的货币,一分钱也不会增加。在不等价交换的情况下,资本家进行贱买贵卖,也不能说明剩余价值是在流通中产生的。因为,资本家既是买者又是卖者,当他作为卖者时,假定他对商品进行加价,把价值100元的商品卖成110元,从中赚取10元,但当他作为买者时,别的资本家也会把商品加价10%卖给他,交换的结果,得失相抵,货币并没有增加。即使有些资本家特别善于投机取巧,经常贱买贵卖,那也不能说明剩余价值的最终来源。比如甲资本家只用90元向乙资本家购买价值100元的商品,这样对甲资本家来说增加了10元价值,对乙资本家来说却减少了10元价值。在没有流通之前,价值总额是190元,在经过流通之后,价值总额仍然是190元。它只是改变商品价值在不同资本家之间的分配,既没有增加商品价值总量,也不会产生出剩余价值。最后,即使假设社会上有一个只买不卖,只消费不生产的阶级,资本家可以经常把商品以高价卖给他们,但这也不能解释剩余价值的来源。因为,这个阶级用来购买商品的货币,必然是不经过交换,从那些商品所有者手里无代价获得的。资本家作为商品所有者在价值以上把商品卖给这个阶级,不过是把已经无代价送给他们的货币骗回一部分,这只能减少损失,也不会增加社会财富。由此可见,“无论怎样颠来倒去,结果都是一样。如果是等价物交换,不产生剩余价值;如果是非等价物交换,也不产生剩余价值。”[10]

剩余价值不能在流通中产生,但是又不能离开流通过程。因为,商品所有者只有在流通领域才相互发生联系。在流通领域之外,他们就只同自己的商品发生关系,这种关系只表明商品的价值是由他的劳动创造的。所以,在流通领域以外,不与其他商品所有者接触,价值就不可能增殖,货币也不可能转化为资本。

那么剩余价值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呢?资本运动总公式的矛盾究竟如何解决呢?

(三)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条件

马克思说:“货币转化为资本,必须根据商品交换内在规律来加以说明,因此等价物的交换应该是起点。我们那位还只是资本家幼虫的货币所有者,必须按商品的价值购买商品,按商品的价值出卖商品,但他在过程终了时必须取出比他投入的价值更大的价值。他变为蝴蝶,必须在流通领域中,又必须不在流通领域中,这就是问题的条件。”[11]在等价交换的条件下,我们看到,剩余价值不能发生在作为资本的货币本身。因为在流通过程中,第一阶段G—W上,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只是实现它所购买或所支付的商品的价格。同样,剩余价值也不能发生在流通的第二阶段W—G上,因为这一阶段是商品的售卖阶段,它只是使商品形式再转化为货币形式,不会引起价值增殖。这样,剩余价值只能发生在流通的第一阶段,即所购买的商品上。可是它又不能发生在资本家所购买到的这种商品价值上,因为交换是等价的,它只能发生在所购买到的这种商品的使用价值上。可见,剩余价值不能在流通中产生,又不能离开流通领域而产生,这就是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条件。根据这个条件,要获得剩余价值,货币所有者必须在市场上找到一种特殊商品,这种商品的使用价值具有创造价值的特殊属性,并且它所创造的价值,能够大于自身的价值,这种特殊商品就是劳动力,所以,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