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3 加大对粮食生产的科技投入,提高耕地单产水平
粮食单产的高低直接制约着粮食生产水平。通过预测,2004~2020年粮食单产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那么,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粮食和农业的集约化经营水平。并且通过对江苏省耕地驱动机制的分析,发现影响粮食产量变化的主要因素并不是耕地面积的变化,而是技术等因素的投入。因此,当前必须加大对粮食生产的科技投入,通过提高排灌条件、培育超高产品种以及发展设施农业等努力提高作物单产。
1)加大对排灌设施和方法的科技投入
作物产量的高低与灌溉条件的好坏有直接联系。江苏省小麦生长季降水过多造成的湿害,水稻和大豆生长季后期的干旱,都对作物产量的提高构成威胁。因此,应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具体可以考虑:①发展地上喷灌、滴灌,地下渗灌,发展低压、节能型灌溉技术;②灌溉传输工程向管道化方向发展;③灌溉水管理向科学化、信息化、自动化等管理方向发展;④加强生物节水技术研究等。通过以上措施实现作物生长的适时、适量供水,从而促进作物单产的提高。
2)培育超高产品种
优良品种的培育和推广是提高作物单产最直接和有效的途径。当前江苏省粮食供需已经出现缺口,需要通过省际间净调来实现供需平衡。而通过种植超级稻后,发现2004~2006年江苏省粮食产量大于粮食需求量,实现完全供给。从2008年以后,粮食产量小于粮食需求量,出现缺口,但是缺口粮食幅度远小于未种植超级稻的原粮食缺口。说明超级品种增产效果明显,对于粮食安全保障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研究领域有:超级水稻、超级小麦、优质玉米、杂交油菜、杂交大豆等品种。具体措施:一是与国际接轨,不断引进国内外好的材料,通过现代生物技术与传统育种技术结合,加速优异种质材料的创制;二是加强横向联合,通过材料交换、资源共享、学术交流来达到优势互补,提升整体育种水平;三是与种子部门和推广部门通过新的经济利益机制形成新型的联合体,加快新品种产业化开发;四是重视知识产权保护,重视品种权申报,协调好品种育成者和种子企业之间的利益关系[1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