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消息类电视新闻的写作和编辑

消息类电视新闻的写作和编辑

时间:2022-10-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以上导语仅用“协调双赢”4个字就准确地升华了主题,使观众在收看电视新闻时能够明白“河南省工业化、城镇化和粮食增产”的现实意义。消息类电视新闻导语往往采用叙述的方式,直截了当地用客观事实说话,通过摘要和归纳概括,反映出新闻的本质和事实。叙述式导语是消息类电视新闻导语中最基本常见的表达方式。一是共同维护和平稳定。本条新闻的导语为“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6年年会开幕式,发表主旨演讲”。

一、消息类电视新闻的写作

1.标题的写作

标题是在新闻正文内容前面,对新闻内容加以概括或评价的简短文字。标题写作一定要精心设计,反复推敲。

1)消息类电视新闻标题的作用

标题主要是对报道内容的概括、提示,以帮助观众加强对新闻的理解,或者评价事实、表明态度、引导舆论。请看下面两个标题:

“渔船相撞三人落海,边防海监紧急救援”

“美军超级战舰,命悬一线”

这两个标题提纲挈领、清晰明白。观众能从标题中看清楚新闻的要旨,对新闻主题的理解有着直接的帮助。

2)消息类电视新闻标题特点

(1)必须是实题。所谓实题就是要标出主要的新闻事实,让受众一看便知新闻的主要内容,因此电视新闻的标题应力求紧贴主题,使用实题。

联大再通过决议要求美国解除对古封锁

(2015年10月28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

(2)一般只用主题,没有副题或引题。浓缩、简洁的主题不仅仅与观众有限的视听关注时间有关,还关系到电视屏幕有限的面积,所以没有副题和引题是为了便于观众的收看。

加拿大一校园发生枪击致四人死亡

(2016年1月23日中央电视台《新闻直播间》)

2.导语的写作

美国威尔逊大学教授特·米纳在1952年出版的《新闻报道》一书中为导语下了这样的定义:“导语是一种揭示、摘要、高潮,一种包在小包裹里的要点或者是新闻预告的总和。”新闻导语往往需要用最精炼的文字,简明扼要地对新闻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提示评点,给受众以鲜明的印象。

1)导语的作用

(1)引起注意。电视新闻的观众每天需要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轰炸,如果导语不能在短时间内激发起受众的观看兴趣,那么观众也就失去了继续收看新闻的精神动力。以1963年11月22日《纽约时报》发的一条消息为例:

肯尼迪总统今天遇枪击身亡。

以上导语开门见山,着重强调了新闻事件的要素,较完整地诠释其价值意义。

(2)揭示主题。具象的画面难于明确、简练地表达抽象的主题思想。电视新闻通常将主题思想在导语中点出。

奥运火炬在伦敦的传递过程中,受到一些藏独分子的严重干扰,引起了伦敦市民的强烈不满,在相关工作人员与英国警方的全力配合下,奥运火炬顺利传递。请看报道。(2008年4月8日北京卫视《北京新闻》)

以上导语言简意赅,揭示主题,将新闻中即将出现的具象画面以73个字的导语清晰概括。

(3)阐明意义。电视新闻要呈现给观众的意义也是抽象的,这就需要在新闻的导语中做出一定的说明,以便深化主题,弥补画面形象资料的不足。

粮食大省河南,在全省工业化,城镇化步伐不断加快的形势下,粮食产量连续稳定增长,实现了协调双赢。(2009年11月15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

以上导语仅用“协调双赢”4个字就准确地升华了主题,使观众在收看电视新闻时能够明白“河南省工业化、城镇化和粮食增产”的现实意义。

2)导语的形式

(1)叙述式导语。消息类电视新闻导语往往采用叙述的方式,直截了当地用客观事实说话,通过摘要和归纳概括,反映出新闻的本质和事实。叙述式导语是消息类电视新闻导语中最基本常见的表达方式。比如: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今天在京闭幕。大会圆满完成各项议程,表决通过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决议》《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审议通过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选举产生了由225人组成的新一届中央委员会。(2012年12月18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

(2)描述式导语。所谓描述式导语,就是在导语写作中适当地运用白描的修辞手法,使导语生动、形象,增加现场感。比如:

朝鲜半岛的古代王朝新罗被称为“黄金国度”,曾经出土过大量的黄金器物,然而这么多黄金从哪儿来? 一直是个未解之谜。近日,韩国学者声称解开了这个古老的谜题。(2015年3月8日央视《东方时空》)

(3)议论式导语。议论式导语往往采用夹议的方式,通过极有节制、极有分寸的评论,引出新闻事实,唤起读者的注意。比如:

我国2015年的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才首次超过11000元,这也就意味着一个青年农民需要不吃不喝十多年才能攒够昂贵的彩礼钱。为了能娶上媳妇,一夜返贫、负债累累的情况并不少见。而天价彩礼有时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农村的现象,还引发了各种严重的社会问题。(2016年2月25日央视《共同关注》)

3.主体的写作

主体是消息的主干部分,是对导语所做的具体全面的阐述。主体写作要围绕“注释、补充”来完成,要紧扣导语涉及的内容伸展。2016年3月24日,央视报道的《李克强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6年年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4日上午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6年年会开幕式,发表题为《共绘充满活力的亚洲新愿景》的主旨演讲。来自世界62个国家、2100多位政、商、学各界代表参加开幕式。

李克强在演讲中指出,当前世界经济仍处在深度调整中,亚洲不少国家也面临较大困难,并就亚洲国家携手应对挑战提出几点看法。一是共同维护和平稳定。坚持睦邻友好、和平共处,夯实地区和平稳定的基石。二是共同推动经济增长。加强宏观政策协调,反对贸易保护主义。三是共同深化融合发展。对接“一带一路”倡议与地区国家发展战略,支持互联互通和国际产能合作。四是共同促进开放包容,增强亚洲的凝聚力。五是共同激发创新活力,走创新驱动发展之路。

李克强指出,我们有足够的政策工具可以稳定经济运行和防范各类风险,还要打造促发展的持久动力。动力来自改革开放,我们将深化简政放权、财税金融体制等改革,全面推开营改增,推出按市场化方式的债转股,今年择机推出“深港通”。动力来自调整结构,要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动力来自改善民生,要织牢就业、教育、医疗、养老、住房五大民生保障“安全网”。动力还来自亿万人民的创造力,这将汇聚成巨大的发展力量。

本条新闻的导语为“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6年年会开幕式,发表主旨演讲”。主体部分作为导语的注释,补充的内容大致按照时间顺序、会晤先后次序来完成。

4.结尾的写作

白居易曾在《新乐府序》中称“首句标其目,卒章显其志,诗三百之义也”,意思是说《诗经》各篇的开头、结尾各有特色。英国新闻学者安德鲁·博伊德认为:“任何一个节目或新闻给人的长期印象通常都是最开始或最后几个词留下的。”结尾的作用是回应导语,强化全文的传播效果。结尾的形式如下:

1)展望式结尾

通过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来鼓舞人、激励人、号召人的一种方式。它的特点是显得信心满怀,铿锵有力。比如:

例一:团结就是力量,这是一个亘古不变的道理,尤其是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企业与企业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虽有竞争关系,但是更多的是一种合作关系。加强合作有利于促进企业的共同发展,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更好地优化资源配置,更为重要的是加强合作对于我国乃至全球经济早日复苏都将起到关键性的作用。相信只要我们的企业与企业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携手共进,就一定可以开创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

例二:在当前个别群众对一些政府存在信任危机的情况下,真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要用我们的真换取群众的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只要我们念好真经,用真心去体谅群众,用真情去感化群众,用真话去说服群众,就没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

2)悬念式结尾

造成悬念,并促使受众期待下次的报道。比如:

而马杜罗在讲话中似乎也透露了一些消息。他宣称:“他的安息地将是一个最漂亮的地方,那个地方现在已经是非常漂亮了。”马杜罗还说,“无论最后委内瑞拉当局对查韦斯的遗体做出何种决定,我们都不会隔断民众与他接触的通道,这样民众才能永远得陪伴在他的左右。”(2013年03月14日中央电视台《新闻直播间》)

在结尾中,委内瑞拉代总统马杜罗在委国已故总统查韦斯的遗体安放地点这一问题上欲言又止,而新闻节目的编辑也顺势将马杜罗的话语设置成了悬念,看过本条新闻的观众必定对后续报道增加关注。

3)自然式结尾

当新闻的全部信息通过图像、文字稿和同期声播送完毕之后自然结束。比如:

目前以军在中部和北部地区各部署一套改进过的“箭 2”型系统,“箭3”型系统预计在2013年投入使用,据以军消息人士透露,“箭”式系统能有效防御来自伊朗的“流星”系列弹道导弹,虽然今年来“箭”式系统成功进行多次演练,但目前仍没有经过实战检验。(2013年02月28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

本条新闻结尾分析了新闻中主要提及的以色列改进型导弹的使用问题,自然而然地结束。

4)抒情式结尾

恰当地抒发感情启发观众的想象和思考,使中心思想更充分地发挥出来。比如:

委内瑞拉政府在前一晚透露,查韦斯病情恶化,再度患上严重呼吸道感染,健康状况非常脆弱。查韦斯于今年2月18号,从古巴返回委内瑞拉的一家军事医院继续接受治疗,之后再没有公开露面。(2013年03月06日凤凰卫视《凤凰早班车》)

新闻的结尾着重回顾查韦斯生前健康恶化的片段,在于引起受众的关注,引发共鸣。

5)总结式结尾

总结全文,归纳综合。比如:

外交部发言人洪磊:“中方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和明确的,我们坚持维护南海的和平稳定,和各国根据国际法享有的南海航行和飞越自由,坚持通过谈判协商解决有关争议,坚持通过规则制定管控争议,坚持通过合作与开发实行互利共赢。”(2016年3月3日央视《新闻直播间》)

新闻外交部发言人洪磊针对南海航行问题在例行记者会上的回答,主旨是重申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在归纳全文时更表达出互利共赢的光明前景。

5.消息类电视新闻文稿的写作要求

1)基本要求:5W

5W:包括who,“人员”;where,“地点”;when,“何时”;what,“何种事件/目的是什么”;why,“原因是什么”。5W是新闻稿件中最基础的信息,从其产生以来,一直被新闻界广泛运用,并对新闻业务产生了深远影响。各大媒体在报道新闻时,仍在遵循这一新闻传统。

2)声画对位

声画对位是指镜头画面与声音对立,它们按照各自的规律彼此表达不同的内容,又在各自独立发展的基础上有机结合起来。最早在理论上提出这种见解的是爱森斯坦,普多夫金,亚历山大洛夫。三人于1928年发表《关于有声电影宣言》,主张“把声音当作脱离了视觉形象的独立因素”使用。声画对位的结构形式使声音和画面不再互为依附,重复表现同一事物,而能各自发挥作用,大大扩大了电视传播的容量,打破了画面的时空局限。“声画对位”的特点是利用声音画面不同步产生的信息差距,充分调动人们视听感知通道的“注意力”,引起声画信息叠加联想,加大感知深度,产生一加一(声加画)大于二(声画)的传播效果。

3)声画合一

声音和画面传播的具体内容完全一致,即画面中出现的人和物就是声音的发音体,或声音就是在具体说明画面中的事物情景。这种视觉形象和听觉形象协调统一的组合方式能加强传播内容的真实感、可信性和完整性,以引起观众注意。声画合一常用来传播重大新闻事实,是目前国际电视新闻界普遍采用的报道方式。荣获1987年度全国电视新闻特等奖的《南通市百万市民和中外宾客喜看“日环食”》(见表5.2)是一条成功运用声画合一的电视新闻节目:

表5.2 声画合一

二、消息类电视新闻的编辑

1.消息类电视新闻的采编要求

1)强调现场感

现场感是电视新闻的独特魅力,没有现场的电视新闻就没有新闻的生命力。电视现场报道中大量现场的情景和鲜活的同期声,加上记者在现场的同步解说,构成一幅声画并茂的原生态画面。当前,观众不仅关注事件发生的“时间点”,而且将目光投射到事件发展的动态过程之中。

2)注重互动性

新闻节目编排需要从受众的角度出发,在动态中掌握受众的收视习惯,把握受众的收视脉搏,满足受众的收视需要。由于电视具有线性传播的特点,因此在编排中要善于把观众从无意注意转变到有意注意的状态,努力设计节目中的兴奋点。

3)采用独家视角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同的角度往往会形成不同的见解,得出不同的结论。经济新闻题材广泛,时政新闻多动态感,社会新闻多趣味性,娱乐新闻多观赏性,突发性新闻则具有强烈的震撼力。是否激发受众收看的热情和亲近感,这往往取决于新闻报道选取的角度和方式。

2.消息类电视新闻的编排要求

1)抓准头条和重点

头条新闻有“先声夺人”的效果,选择头条是否恰当,直接关系到整个节目的收视率。国内电视新闻在编排的次序上,有着“前重后轻”“先国内后国际”以及“先硬后软”的惯例。

2)错落有致,层次分明

新闻编排要遵循三个重要概念:峰谷、节奏、分段。新闻要用当天最重要的、最新的、包括重要的突发性的新闻做头条,即从高峰开始。新闻节目越往后,新闻的紧迫性和新闻价值也就越小,在低谷状态下,应该找一种办法来一个转变,使节目再回到高峰状态[1]。成功的编辑会通过对比、相关等组合原则增加观看时的节奏感。我们可以对比央视《新闻联播》和美国晚间新闻节目的编排要求。

央视《新闻联播》节目

①首先确保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市政活动及重要政令的播出。

②围绕阶段性宣传战役,保证重大典型、系列报道的优先播出。

③保证国际新闻的报道篇幅,确保《新闻联播》成为普通民众了解世界的窗口。

④对国内外突发事件及关注度高的事件给予重点报道,形成收视热点。

⑤坚持编发简讯,确保当日信息播报总量维持在平均范围内。

美国晚间新闻节目

片头:主持人开场(冷开场和热开场)

第一个新闻段:

①画面精彩,重要的硬新闻。

②与头条新闻相关的背景新闻(或对重要新闻的后续报道)。

③预告以下新闻(吸引观众不要离开电视机前或换台)。

(广告时间)

第二个新闻段:

①重要性略微次于头条新闻的报道(国际或国内)。

②软新闻或新闻事件特写。

③新闻人物或事件特写。

④预告以下新闻。

(广告时间)

第三个新闻段:

①重要性再次的国内或国际新闻。

②新闻特写、特别报道并预告接下来的节目。

(广告时间)

第四个新闻段:

①重要性再次的社会新闻。

②较轻松的社会新闻。

(广告时间)

第五个新闻段:

①多数是一条调查性事件特写或人情味新闻或人物特写。

②主持人道“晚安”。

③片尾:字幕。

3)编写导读

在一档电视新闻栏目播出开始时,由播音员或主持人选播部分重要新闻的题目,帮助观众预先了解本档新闻的重点,或者在口播的同时打出字幕或插入照片、活动画面。这种提要一般只用一句话、一行字,突出新闻的核心内容,要求简洁、准确、精炼。另外,在一档新闻播出过程中,间歇出现播音员或主持人的提示,这样可以强调新闻的重要内容,提示新闻之间的内在联系,引导观众转换注意力。这都有助于增强节目的可视性与吸引力,从而减少在稍纵即逝的播出过程中信息的损耗。下面请看2015年8月28日的《新闻联播》导读:

康 辉:习近平会见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

李梓萌:全国政协十二届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闭幕。

康 辉: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进国内贸易流通现代化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意见》。

李梓萌:西藏和四省市藏区干部群众热议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纷纷表示要增强责任意识,把西藏工作做得更好。

康 辉:全国广播电视播出机构精心组织抗战胜利70周年特别报道。

李梓萌:重新布展的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对公众开放,以色列驻上海总领事馆发布公益宣传片《谢谢上海》。

康 辉:我国多家驻外机构举办活动,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李梓萌:以下来看详细报道……

思考题

1.消息类电视新闻有哪些报道形式?

2.导语在消息类电视新闻中有什么作用?

3.消息类电视新闻文稿的写作有什么具体要求?

4.受众在消息类电视新闻的采编中有什么地位?

5.简述消息类电视新闻的编排要求。

[1] 叶子:《电视新闻节目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63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