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拍摄距离调度

拍摄距离调度

时间:2022-10-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镜头焦距不变的前提下,通过调整摄影机与拍摄对象之间的距离实现的摄影机调度,调度的结果是被摄主体在画面中所占面积的变化,用专业术语讲就是景别的变化。①拍摄大远景画面时要注意提炼大地的线条,比如,道路、河流、山川等,以此来结构画面,或者是充当视觉引导线。航拍时要注意选择图案感强的地貌进行拍摄,充分利用线条、色块、影调的视觉表现力。这种用全景拍摄的人物肖像被称为环境肖像。

第一节 拍摄距离调度

在镜头焦距不变的前提下,通过调整摄影机与拍摄对象之间的距离实现的摄影机调度,调度的结果是被摄主体在画面中所占面积的变化,用专业术语讲就是景别的变化。

一、景别

景别是标志被摄主体在画面中呈现的范围。我们所看到的各类影片,都是用不同景别的画面,按照一定的规律,有序排列而成的,叙事是否清晰、流畅,表意是否准确、深刻,都与景别有着很大的关系。

二、景别的种类

划分景别的标准有两种:一种以被摄对象在画面中所占的比例大小为准,凡拍摄主体全貌均为全景,凡拍摄局部则为中景和近景;另一种是以拍摄对象被画框所截取的部位的多少为标准进行划分的。

根据摄影创作实践,我们经常使用的景别有七种:大远景、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大特写。七种景别特点各异,分别承担着不同的叙事和表意作用,拍摄方法和要求也相差甚远。下面结合实际的影片片段来分析一下各种景别的画面特点、作用和拍摄要求。

在分析时请大家从以下几方面去思考不同景别的表现特点:

(1)画面是以表现人物为主,还是以表现景物为主;

(2)画面是以表现人物的动作为主,还是以表现人物的表情为主;

(3)画面是以表现具象为主,还是能够引发人们的联想。

(4)画面是表现人物关系,还是表现气氛。

三、景别分析

1.大远景

(1)特点

①大远景是以写景为主,画面中或者没有人,或者有人出现,但人物在画面中所占面积很小;

②大远景画面中的人物或物体只是画面的一个构成元素,我们很难看清他们的细节;

③大远景画面往往具有很强的情绪色彩,成为记者借景抒情的重要表现手段。

(2)拍摄要求

①拍摄大远景画面时要注意提炼大地的线条,比如,道路、河流、山川等,以此来结构画面,或者是充当视觉引导线。

张艺谋在拍摄电影《黄土地》时,为了使观众在这个大远景画面中迅速看到山上的那棵小树,不惜调动整个剧组的工作人员顺着山根跑到山顶,一趟又一趟,用了一个上午终于在山上踩出了一条小路,它在画面中起着重要的视觉引导作用。纪录片《最后的山神》的结尾,老萨满骑马走在冰河上,冰河蜿蜒伸向寂静的山林,既将周围纷乱的景物统一了起来,又将观众视线引导到在画面中所占比例不大的老萨满。

②拍摄大远景画面时对地平线位置的处理也很重要,地平线处理在画面上方,能够增加画面的深远感,强化宏观的视觉感受;纪录片《藏北人家》开篇对措嘎家周围地理环境的交待就采用了这种地平线处理方式,俯拍效果的镜头使观众感受到藏北草原的博大深远。地平线处理在画面下方,能够增加画面的宽广感,强化天高地远的视觉感受。纪录片《藏北人家》中有这样一段介绍措嘎放牧的镜头,地平线很低,仰拍效果明显,措嘎的身影映衬在蓝天白云之间,观众仿佛切身感受到藏北牧民的宽广的胸怀。

img108

图6-1 藏北人家

③拍摄大远景画面时要注意拍摄云、雨、雾等特殊的天气现象,以营造特定的环境气氛,不能太实,太实了意境难以生发。纪录片《龙脊》中梯田的大远景画面中,飘动的云影打破了长时间静止构图的沉闷。

④拍摄大远景画面,如果使用静止的画面形式,或缓慢的平摇镜头,可以形成宁静、广漠、空旷、深远、回味的感觉;而有时采用航拍的方式能够进一步强化这种效果。纪录片《失去平衡的生活》就是采用航拍的大远景画面,使观众产生一种强烈的幻觉——仿佛正在穿越时空隧道,经历亘古至今的地球演变。航拍时要注意选择图案感强的地貌进行拍摄,充分利用线条、色块、影调的视觉表现力。纪录片《丹麦交响曲》中就有很多这样令人叹服的田园美景。

2.远景

远景画面与大远景画面没有截然的分别,但是有两点大家可以注意:

(1)特点

①主要拍摄对象在画面中的面积略为增大,人物在画面中的比例关系大约是画幅高度的二分之一;

②随着人物的增大,环境的独立性没有大远景强,更为强调环境与人物的依存性;摄影记者黄功吾拍摄的曾获普利策摄影奖的照片《村子被烧了》,恰到好处的景别运用使读者不仅看到了战争对一个女孩的身体造成的伤害,也看到了对她所赖以生存的家园的毁灭,进而从个人的悲剧命运联想到整个村庄乃至整个国家的悲剧命运。

(2)拍摄要求

①大远景画面的拍摄要求也都适用于远景画面。

img109

图6-2

②另外,在表现好环境的同时,要注意展现人或物在环境中的运动。请看获得世界新闻摄影比赛儿童评审团大奖的照片《一个被地雷炸断腿的阿富汗儿童》,摄影记者在照片中所选择的环境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残疾儿童跨越的动作将战争导致的恶果形象化地揭示出来。纪录片《迁徙的鸟》中有很多精彩的群鸟飞翔的远景画面,飞翔的动态美与静谧的自然美相得益彰,奏出了大自然最和谐的乐章。

3.全景

(1)特点

img110

图6-3

①人物与画框近似等高;

②全景表现的重点是人物,环境表现是以人物为出发点的。请看牛群拍摄的这张纪实人像作品,这里的环境描写为更好地反映院士的工作情况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这种用全景拍摄的人物肖像被称为环境肖像。

(2)拍摄要求

①全景中人物头脚要带全,但是不能顶天立地,也就是头顶画框上边缘,脚踩画框下边缘,而要留有一定的空间范围,因为环境交待是新闻的重要信息渠道,请看反映俄罗斯总统普京访华的新闻图片,普京迈过的门槛不仅具有典型的中国特色,而且还有强烈的象征色彩,揭示出普京总统的这次访问中国的深刻意义。

②全景的拍摄往往是每一场景的总角度,用来交待人物关系,人与环境的关系,决定其它镜头的调度。《胜利之吻》是二战中非常著名的一张新闻照片,全景中的人物动作与周围欢庆二战胜利的气氛融为一体。纪录片《龙脊》中上课段落中,全景不仅准确地描绘了山村小学教室的环境特色,而且也清晰地交待了师生之间的位置关系,使分镜头拍摄的机位设置更加明确。

4.中景

(1)特点

①画框截取人物的大半身,或者是人物的膝盖以上的部分;李四光豪迈地说:谁说中国贫油?中景景别准确地记录下人物讲话时的动作,鲜明地表现出人物此时此刻的豪情壮志。

img111

图6-4

img112

图6-5

②中景主要表现人物上半身的行为动作,比如,形体关系、情绪交流、人物关系等,是在新闻摄影实践中非常多见的一种景别。《邓小平会见外宾》成功地运用中景反映了领袖之间真挚的情感交流。邓小平在会见挪威首相时说,我今年84岁了,该退休了。结果翻译把84岁误翻成了48岁,宾主听罢开怀大笑。纪录片Dao Ruai Mi中维吾尔乐师和美国音乐爱好者之间边弹边记乐谱的交流就是采用中景拍摄的,既能看到两个人弹唱的形体动作,又能看到他们为音乐而痴狂的表情,看到这一幕观众真正体会到为什么说音乐是最具世界性的语言,不同种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中国西部小城喀什的这家小小的民族乐器店里找到了最佳的交流方式。

(2)拍摄要求

img113

图6-6

①对人物形体动作的记录和描写要注意把握决定性瞬间和过程。《邓亚萍与萨马兰奇》就是记者在世乒赛上抓拍到的,萨马兰奇给邓亚萍颁发女单冠军时,亲切地拍打邓亚萍的脸,这个动作生动地刻画出这段被世人传为佳话的忘年交。

②对环境背景的选择要注意烘托情绪气氛。

img114

图6-7

5.近景

(1)特点:

①画面包括人物胸部以上,人物占据画幅一半以上,是电视新闻和纪实节目中主要的采访景别;请看纪录片《兄弟连》中的采访段落。

②表现的重点是人物的头部、面部、眼睛、利于表现表情、心理、手势等;《南方周末》选用胡锦涛同志当选总书记后向十六大代表挥手的近景照片作为题图,极富冲击力地表现了胡锦涛同志的个性风采。

img115

图6-8

img116

图6-9

③大多数情况下,拍摄近景时环境空间会被虚化,但是近年来十分流行的景深镜头,前景的主体人物和背景的环境都处在景深范围之内,尽可能地满足观众全方位的信息需求。请看纪录片《战地摄影师》中的经典照片。

(2)拍摄要求:

①构图要讲究;

img117

图6-10

②用光要讲究。

6.特写

特点

①表现人物肩部以上的头像,人物占据整个画面;

②人物表情更加突出,容易影响观众的心理,形成近距离交流感;解海龙拍摄的反映希望工程的纪实摄影作品《我要上学》,采用特写的方式突出了女孩子那双明亮的大眼,以反映贫困地区失学儿童对知识的渴求。

③背景空间被虚化。

7.大特写

特点

①人物或景物的局部画面或细部画面,例如,一只手、一双眼、一张嘴等;《手—乌干达旱灾的恶果》。

②重点表现人物的细微表情的细节部分、人物形体、动作的细微变化等。纪录片《姐姐》中,摄影记者敏锐地抓拍到姐姐很多生动的动作细节,对人物心理的描述可以说是细致入微的。纪录片《家在我心中》父女俩地铁分别,以大特写拍摄泪珠从女儿脸颊滑落的细节,像重音扣击着观众的心弦。

四、全景系列景别和近景系列景别的艺术作用

全景系列景别中的大远景和远景,是视距最远的景别,具有很强的空间表现力,主要用来表现环境,在整个叙事系统中常常担负起抒情和写意的作用,拍摄时强调气氛的营造。全景视距稍近,景深大、背景实,适合表现特定环境中的人物形体动作,更为强调人与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纪录片《失去平衡的生活》中用了大量的远景系列景别,非常好地配合了影片的抽象主题——人与环境。

img118

图6-11 斯里兰卡的宗教节日

近景系列景别包括近景、特写和大特写,这些视距很近的景别,景深很小,背景虚化,对空间的表现力很弱,主要用来刻画人物的神态和表情等细节,在整个叙事系统中更多地用来承担叙事和纪实作用。英国导演查里·耐恩拍摄的纪录片《斯里兰卡的宗教节日》中有一个描写宗教仪式的场景,整个场景绝大多数镜头都是近景和特写,很多细节甚至用大特写进行精描细画,具有极强的纪实表现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