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关于生态植被的非地带性特征

关于生态植被的非地带性特征

时间:2022-0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3 关于生态植被的非地带性特征秦保芳建议黄土高原植被建设应特别重视非地带性特征。一是土质非地带性。二是微地貌非地带性。因为黄土高原沟壑密集,地形切割深。三是坡向非地带性。黄土高原应进行更为详细的区划,区划在降雨量、干燥度等气候因素基础上,更多地考虑局部地形以及小环境因素的影响,包括坡向、坡度、海拔、土壤性质等,最终区划结果应利用植被的实际栽培生长效果进行最终的校正。
关于生态植被的非地带性特征_黄土高原生态建设

3 关于生态植被的非地带性特征

秦保芳(1992)建议黄土高原植被建设应特别重视非地带性特征。一是土质非地带性。因为黄土颗粒组成细,孔隙度高,在降水不丰沛的半湿润、半干旱区,降水入渗浅,地面蒸发耗水多。厚层黄土坡地相对干旱,自然植被为草原;在裂隙发育的岩质坡地,降水入渗深,地面蒸发耗水少,自然植被为森林;薄层黄土坡地,由于地下水位较高,树木可通过发达的根系吸取地下水,自然植被也为森林。二是微地貌非地带性。因为黄土高原沟壑密集,地形切割深。沟坡森林植被的分布自南向北呈降低的趋势。在半干旱、半湿润气候条件下,沟谷及沟坡中下部的自然植被为森林,梁峁、塬面及沟坡地中上部的自然植被为草原。三是坡向非地带性。因为阳坡地的地面蒸发耗水大于阴坡,其土壤水分条件也比阴坡干旱,因此,阴坡的的森林分布上限高于阳坡。董林水等的观点与秦保芳基本一致。认为,虽然植被分区建设的理论得到了多数学者的认同,但是各植被分区(落叶阔叶林区、森林草原区、典型草原区、荒漠草原区)在天然植被分布上并没有较明显的差异,尤其是在黄土塬面上,因为土层巨厚的黄土塬面上,很少或根本见不到成片的天然或次生森林群落。实际上,因为黄土特殊岩土性质和土壤水分物理特性,决定了其植被的分布更多地受地形、坡向、坡度等小环境因素的影响,有时甚至这种影响要大于降水及温度等气候因素对植被分布的影响。现有的植被分区过于粗放,与实际的植被分布情况差距较大。植被建设时,过多强调统一的建设模式,有时会导致治理工作上的很多误区。黄土高原应进行更为详细的区划,区划在降雨量、干燥度等气候因素基础上,更多地考虑局部地形以及小环境因素的影响,包括坡向、坡度、海拔、土壤性质等,最终区划结果应利用植被的实际栽培生长效果进行最终的校正。[7]胡伟等利用经典统计学方法对黄土高原退耕坡地土壤水分在空间三维不同方向和不同位置的空间变异性进行了研究,并对空间变异的尺度和时间依赖性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以便为坡地水分管理和植被恢复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土壤水分在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垂直于坡长方向)的平均变异程度为弱变异;而在东西方向(坡长方向)、二维平面和三维空间上为中等变异性;土壤水分沿坡长方向从坡顶到坡脚表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且在各坡位变异程度不一,呈现出变异程度为坡上>坡中>坡下的趋势;土壤水分沿南北方向表现为阴坡>山脊>阳坡的明显趋势,其变异程度为阳坡>阴坡;在40cm~200 cm土层深度内,土壤水分在垂直方向表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且在各土层的变异程度与各层平均土壤水分呈明显的正相关。[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