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土高山乡红湾小学_会宁校史

土高山乡红湾小学_会宁校史

时间:2022-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土高山乡红湾小学_会宁校史土高山乡红湾小学土高山乡红湾小学位于会宁县最北部。师资力量的匮乏,一直是限制红湾小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近几年学校在这方面立足当地实际狠下功夫,大力加强对教师业务素质的培养,努力为教师创造一切学习与进修的机会,使教师在现有条件下尽可能地接触最前沿的教育理念,学习先进地区与学校的教学经验,充分认识到自身的差距,以弥补学校本身地理环境偏僻的缺陷。

土高山乡红湾小学_会宁校史

土高山乡红湾小学

土高山乡红湾小学位于会宁县最北部。始建于1958年3月,校址选在红湾社,最初由本村人锁正刚担任教师及校长。创建之初学校规模较小,在校学生仅有20多人。1961年,学校改为完全小学,有2名教师,60多名在校学生。

1970年春季,学校由原来的完全小学改办为戴帽七年制初中,靖远人李华老师任校长。此后,红湾初中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关怀和支持下,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教师也增加到9人,由冉志向老师继任校长,后又调冯祖武老师、师定邦老师、曹富治老师、刘应堂老师、刘宗连老师分别担任初中校长。在此期间,向高一级学校输送了一大批合格人才。

1982年随着国家教育政策的改变,原来的戴帽七年制初中又改为五年制小学,由周彦邦老师任校长。这次建制的变革,使学校办学规模变小,教学工作也主要依靠本地4个民办教师担任。当时,由于国家实行“地方教育地方办”的原则,但地方政府财政状况不佳,根本拿不出充裕的资金投资到教育事业上,学校的发展遭遇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教育资金主要依靠地方集资,老百姓投工投料来办。没有相对稳定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学校的正常发展就很难得到保障。落后的办学条件得不到有效的改善,师资队伍的薄弱,加之缺乏专门的教育教学人员,教学质量偏低。学龄儿童入学率难以得到保障,在校学生中不断有人辍学。

随着教育大环境的改变,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当地人民群众逐渐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大力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由于校舍年久失修,经过多年使用之后已成危房,师生的人身安全受到了的威胁,已经影响到正常的教学活动。1989年,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关怀和支持下,会宁县教育局拔款将近7000多元新建了教室2栋,大大改善了办学条件。在硬件设施有所改善的同时,师资队伍的建设也得到了加强,学校新增教师3名,补充了教学力量,繁重的教学任务得以分担。此时,学校共设有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00多人,教师8名。此后,一直到2007年学校一直保持着相对稳定的规模。(www.guayunfan.com)

虽然经过了1989年的改建,但红湾小学的校舍危房仍然较多。随着年复一年的使用,已经不能再承担正常的教学活动。2007年秋后,在乡党委乡政府的关怀下,争取到上级拨款十多万元来新迁校址,建成教室2栋(6间教室)、教师办公室5间和1间电脑室。2008年秋季学生就能够搬进宽敞明亮的教室上课。这次新迁校址,对学校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意义。首先从根本上改变了学校硬件设施,让在校师生远离危房,能有一个安全的工作学习环境,为学校将来的发展做了良好的铺垫。

近年来,学校在以下几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努力促使学校向科学化、正规化的方向发展。

一、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实施目标管理、科学管理。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学校更加强调人性化的管理,以激发教师对家乡基础教育事业的热爱之情,培养他们爱岗敬业的事业心。

二、抓好德育工作,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在抓好学生学习的同时,坚持不懈地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在教会他们学习的同时,培养他们正确为人处事的行为方式。

三、抓好教学管理,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育质量是一个学校的生命线,经过各位老师辛勤的劳作,大量在校学生的不懈努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在基础教育阶段,为学生将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素质。师资力量的匮乏,一直是限制红湾小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近几年学校在这方面立足当地实际狠下功夫,大力加强对教师业务素质的培养,努力为教师创造一切学习与进修的机会,使教师在现有条件下尽可能地接触最前沿的教育理念,学习先进地区与学校的教学经验,充分认识到自身的差距,以弥补学校本身地理环境偏僻的缺陷。

现在学校管理已步入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教学质量逐年提高。当前,学校坚持以“三个面向”为办学方向,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尊师重教、求实创新”为校训,形成了以“精练巧学”之校风,“诚实、勤奋、精练、巧学”之学风。

红湾小学历任校长名单:周彦邦、张宝义、秦凤鸣、冯永强、禄克钦、锁发军、张宝义

(供稿人:张宝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