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调查实践_自主成长与人文情

调查实践_自主成长与人文情

时间:2022-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调查实践_自主成长与人文情第十六篇 调查实践 研究训练 竞赛挑战 ——调查研究中心“育人与自育相结合”探索简介当前的大学教育是按照一定的专业标准对学生进行“批量生产”的,然其结果并未“批量”地培养出优秀人才。调研中心的实践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在达成共识的基础

调查实践_自主成长与人文

第十六篇 调查实践 研究训练 竞赛挑战 ——调查研究中心“育人与自育相结合”探索

简介

当前的大学教育是按照一定的专业标准对学生进行“批量生产”的,然其结果并未“批量”地培养出优秀人才。这涉及多方面因素,有着深刻复杂的原因。华中科技大学大学生调查研究中心(以下简称调研中心)将学习机制、实践机制与研究机制结合起来,进行本科教育创新尝试和素质教育实践探索,逐步摸索出了一套具备自身特色的经验。

调研中心成员主要来自理工文管等不同专业的本科生,利用课后、周末、寒暑假时间进行训练。其培养模式体现为几个结合。一是多学科教师结合起来,组成“指导团”,运用微型讲座或座谈会等形式,对多学科的学生进行联合培养,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二是多学科研究结合起来,多学科的师生围绕某个主题联合研究,师生优势互补、学生相互促进,以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三是学习与实践、学校与社会结合起来,指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学以致用,将知识内化为素质,缩小与社会需求的距离,以确保就业时顺利实现由学校向社会的平稳过渡。调研中心还十分重视指导学生参加“挑战杯”等竞赛,以培养学生的健康心态、创新精神和自律意识。

调研中心的实践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10余年来,调研中心完成了来自国家、地方政府及企业的30多项社会经济调查项目,参与完成了国家教育部、科技部、地方政府、学校基金、企业的10多项研究课题,实现了调研成果和学生素质双丰收,并先后获得“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等多项大奖。(www.guayunfan.com)

大学教育按照同一口径和标准对学生进行“批量生产”,并未“批量”地培养出优秀人才。华中科技大学大学生调查研究中心(以下简称调研中心)作为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基地,从局部优化做起,以“素质型”和“研究型”培养为导向,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育人与自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了一套“调查实践,重在适应社会需要;研究训练,重在提升创新能力;竞赛挑战,重在激发奋进精神”为重点的人才培养体系。10多年来,调研中心培养出了一大批学识广、素质高、能力强、发展好的出色人才,受到用人单位欢迎;创造了大学改革的新鲜经验,开辟了素质教育的成功道路,得到学生好评。

一、育人与自育相结合:“批量生产”中的必由之路

(一)高等学校“批量生产”的困境

我国高等教育在新中国阳光雨露的哺育和改革开放时代教育创新的推动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几十年来,我国大学已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稳定的教育体系和教学办法,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许多成绩,并通过各项改革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但是,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沿袭传统的教育体制,沿用单向传授为主的“学堂式”教学,大学生的主流学习方式仍然为单纯的知识“吸收型”学习,学而不化、习而不牢的现象比较普遍,素质结构缺陷明显,智能性“贫血”十分突出,难以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和科学事业发展对人才素质与日俱增的要求。这种状况不仅妨碍了大学生的顺利就业(与用人单位人才需求错位),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职业发展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导致他们走向社会之后的“摸索”时间延长和“自塑”成本上升,其结果是人才成熟和成功期大大推迟。

在大学教育的过程中,普遍的做法是,按照一定的专业口径及其标准,通过课堂教学、实验实习及教育管理等,不断地对学生进行“批量生产”。普遍的结果是:在同样的环境里,按照同样的标准和要求,采取同样的方式和手段,却培养出不同“质量”的学生,他们的知识水平、能力状况和综合素质相去甚远。同一口径和标准的教育,并未“批量”地培养出优秀人才,尤其是创新人才和高素质人才,其中不乏“低质产品”。

这些年来,许多大学将塑造“大师级”人才作为培养目标,也采取了一些相应措施,进行了很多努力,但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在面向大学的各种招聘会上,比较“抢手”的高素质人才仍然是凤毛麟角。在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一方面,大学毕业生的供给越来越大,近几年已出现了供大于求的局面,就业难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另一方面,社会经济与科技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而现今大学培养的人才却难以满足社会对优秀人才和人才素质的需求,出类拔萃的人才成为稀缺资源,不少大型企业所急需的高级管理人才和高级技术人才很难觅到。无怪乎企业界疾呼:“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一位负责人曾经针对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指出,“不少毕业生综合素质较差”是其就业难的重要原因之一。

调研中心对北京、武汉15所大学近2 800名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学生对人才培养现状的满意度不高,评价为“一般”的占49%,居首位;“不太满意”和“不满意”的占29%;而“满意”和“较满意”的仅为22%(见表1)。

表1 问卷调查表

约50%的被调查者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效果持不置可否的态度,近1/3的学生提出了批评,只有两成学生予以肯定。从学生的评价来看,大学教育并未较好地达到所期望的效果。

大学生培养的“批量生产”这个问题,涉及多方面因素,有着深刻复杂的原因,包括教育制度、教育目标、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及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尽管我国“素质教育”的号角早已吹响,但十多年来高等教育的传统格局尚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变,人才培养模式求变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大学教育的改革创新势在必行、时不我待。当然,高等教育体制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推陈出新,不能采取突变的方式,应当以循序渐进和逐步升级的方式来推进。因此,始于局部的探索与创新就显得尤为必要且可行,具体可从局部优化做起。“局部最优”先行,创造大学改革的新鲜经验,开辟素质教育的成功道路,而后以点带面形成高等教育群星灿烂的新局面。

(二)调研中心“育人与自育”的思路与道路

调研中心就是在这样的教育背景和时代呼唤下应运而生的。10多年前,学校团委和经济学院产生了一个共同愿望——建立大学生新型培养基地和研究环境,将学习机制、实践机制与研究机制有机结合起来,进行本科教育创新尝试和素质教育实践探索。在达成共识的基础上,经学校批准,双方联合创建了调研中心。

1999年,由学校发文成立调研中心,隶属校团委和经济学院,挂靠经济学院,主要目标是培养创新人才。调研中心开启了走调研之路、培养高端人才的新事业。2008年,调研中心被纳入启明学院的创新团队,成为面向全校学生的优秀人才培养基地。调研中心实行“教授领衔”制,委托经济学院卫平教授为该中心负责人和指导教师,组建了由多学科教师构成的“指导团”,以创新教育机制对来自多个院系不同专业的优秀学生进行指导培养。

调研中心学生成员来自学校理、工、文、管各院系的不同专业,以本科生为主,每年招收一届新成员。招新时,在学生了解了调研中心的性质、特点和要求后,自愿申请,报名填表,通过竞争进行选拔。根据选拔要求,要进行表选、笔试、面试、复审等多个步骤的考核筛选。调研中心要求所吸收的学生专业学习成绩加权平均达到80分以上。这样要求的目的是:一来招收学习成绩优良的学生以提高培养起点;二来有利于协调院系课程学习与调研中心培养的关系,使二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从这些年的观察中发现,学习成绩优良的学生,其进取心、目的性和自律性较强,更有利于在调研中心进行提升性培养。调研中心一直要求学生在确保专业学习的前提下参加培养基地的学习训练,因此将培养时间尽量与学生上课时间错开,一般安排在课后、周末及寒暑假。此外,还要求学生将所学专业知识与调研中心的培养内容结合起来,通过学科交叉及知识融合,扩展调查研究的理论视角,拓宽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文化视野。

10多年来,调研中心主要通过社会调查实践、科学研究训练和挑战杯竞赛等方式,践行“素质教育”和实现培养目标,在努力研究和积极探索中开创了一条“育人与自育相结合”的优秀人才培养道路。调研中心提出并逐步完善了如下一套“育人与自育相结合”的思路。

1.育人理念

调研中心师生秉承教育创新理念——培养创新人才与创新培养模式并举,肩负素质教育使命——培养高素质人才与构建素质教育体系并重,将愿望与热情、使命与责任、理论与现实结合起来,致力于创新教育实践和人才培养探索,走出了特色鲜明和卓有成效的创新人才、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新路子。

2.培养目标

调研中心师生追随人才培养的先进理念和科学理论,顺应人才成长的国际趋势和时代潮流,一开始就明确了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调查能力)和创新能力(研究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一开始就明确了“素质型”和“研究型”培养导向,将研究机制因“人”制宜地导入本科生培养,且培养起点高,从优秀学生入手。培养方式起初以社会调研为主,后来进一步完善为“调研式+课题制”,以调查项目和科研课题为培养载体,全面推进基于多个学科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型人才培养。

3.培养模式

调研中心师生共同努力,通过10多年的探索和发展,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育人与自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具体体现为以下几个结合。

一是多个学科的教师相结合,对多个专业的学生进行联合培养,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调研中心的导师是来自经济学院、管理学院、社会学系、光电学院、生命科学院、计算机学院、能源学院、环境学院等多个专业学科的教授和副教授,他们组成“指导团”,通过多种微型讲座或座谈会等形式,讲授不同的专业知识和相通的研究方法,使学生接受了本专业以外的新知识教育,并帮助学生解决了不同社会调查所涉及的不同专业的知识难题。如调研中心成立之初承担的湖北省环保局的“武汉市城市居民环保意识调查”,即是由环境学院、社会学系、经济学院等院系相关教师共同指导调研中心学生完成的一项大型调查,取得了重要的调研成果,并被中国环境报、楚天都市报和相关网站等多种媒体进行了报道和转载,产生了较大影响。

二是多个学科相结合,构建师生优势互补、学生相互促进和跨学科研究创新的平台。多个专业学科的教师、学生围绕某个或几个主题进行跨学科讨论和联合研究,从而碰撞产生新的学术思想和研究成果,学生在跨学科研究中颇受启发,教师也有突破。调研中心在这个平台上进行知识融合、学科交叉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如光电科技与经济学研究的结合已持续10年,在有关教授和调研中心学生的共同参与下完成了来自科技部、教育部、商务部的多项国家级课题,形成了《中国光电子产业竞争力研究报告》、《中国机电产业自主创新、转型升级研究报告》等多项成果,而在此过程中,本科生享受到了研究生的“培养待遇”,其研究能力得到了培养与提高。

三是理论与实践、学校与社会相结合,指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中,重视学生学以致用,自主将知识内化为素质,同时提前了解、熟悉和适应社会,缩短与社会的距离,实现就业时由学校向社会的平稳、顺利过渡。社会调查实践是调研中心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基于这种培养方式建立了“学以致用”机制。社会调查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十分有利和有效的载体,其知识性(调查方法、规程及对象领域的专业性所涉及)和实践性(直接接触社会实际)都很强,从而成为调研中心人才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校与社会相结合的最佳方式,成为学生运用知识、内化素质的有效途径。10多年来,调研中心承担完成了来自国家、地方政府及企业的30多项社会经济调查,这些调查为学生提供了重要的培养载体和实践机会。可以说,调研中心涌现出的一批批素质较高的学生,大多是从社会调查实践中一步步成长起来的,这也成为他们成功走向社会和日后职业发展的重要“资本”。

4.培养原则

调研中心师生在人才培养的改革创新中确立了“寓知识学习于调查研究之中,寓能力培养于实践训练之中,寓科技创新于学科交汇之中”的培养原则,在不断的理论探讨与实践探索中,逐渐形成了一套以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重点的人才培养体系,成功地培养出了一大批学识广、素质高、能力强、潜力大、就业好、发展快的“优质”学生,得到学校的充分肯定,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和重视。

这些年来,调研中心摸索总结出一套“育人与自育相结合”的具体办法,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一是在学习实践方面。调研中心探索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方法。①知识拓展法,即向学生补充课堂学习以外的其他知识,包括领导学、管理学、人才学、心理学、人际关系学,以及研究方法、调查方法、策划方法等多方面的知识,旨在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②实战训练法,即通过让学生参加社会调查、创业模拟、挑战竞赛等多种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调查能力、应变能力、交际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等。③策划研究法,即通过让学生参与项目策划和课题研究,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包括科研能力、策划能力、设计能力等。

二是在团队管理方面。2002年起调研中心建立并实行与学生自我教育相匹配的一套自我管理体系。①层级管理,探索实行逐级管理模式,建立了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传帮带”机制,确保人才培养工作和各项训练的正常进行;②制度管理,制定了一系列组织管理制度,促使学生自育和人才培养规范化;③思想管理,教导学生确立正确的做人理念,处理好做人与做事、做学问的关系,强化协作精神和组织纪律观念;④培养管理,建立人才档案,对学生进行培养、跟踪和考核;⑤人文管理,提倡互帮互学、互尊互爱,实行情感式管理,建设组织文化。

二、调研中心大学生的“自育”探索

1.调查实践,重在适应社会需要

调查出真知,调查长智慧,调查能让人展翅高飞。社会调查是一项重要的实践活动,也是一门专业性强、运用方法多、知识涵盖面宽的学问,对参与者的实际能力和综合知识要求较高,调查的全过程需要运用多种知识和多种方法。因此,调查实践不仅能培养专业能力、增长实践经验,而且能提高综合素质。调研中心在学生就业应聘的过程中发现,企业、金融机构、政府部门等均十分看重学生社会调查方面的学习训练。通过了解得知,用人单位很关注学生的调查能力与调查经历,认为这是体现学生综合素质高低的重要方面。有关机构对多地企业的调查结果显示:“综合素质高”列在用人要求的首位。

调研中心成立之初,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教导学生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理论联系实际路线的确立,主要是为了克服课堂教学的痼疾——脱离实际的弊端,让大学生们的学习更有对象性和现实感,促进学以致用。因此,调研中心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为学生提供大量社会实践机会,引导和指导学生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多种社会调查活动,使学生在社会调查实践中形成“自育”意识,提高“自育”能力,自主消化吸收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自觉实现知识内化为素质的过程。(见图1)

图1 文化素质教育上海高校调研

调查内容和范围涉及社会经济、科技、教育、民生等领域的重点与热点问题,使学生在实际调查中广泛深入接触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及深层次问题,熟悉经济生活,开阔社会视野。在培养学生调查能力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未来的社会适应和职业发展能力。

10多年来,调研中心承担完成的调查项目如下:

(1)武汉市城市居民环保意识调查(1999);

(2)武汉地区科技成果转化状况调查(2000);

(3)武汉市民营企业经营状况调查(2001);

(4)湖北电视台“青春季风”栏目调查(2001);

(5)武汉地区激光美容仪市场调查(2001);

(6)武汉地区激光防伪状况市场调查(2001);

(7)光电水质分析仪市场调查(2001);

(8)电力线故障预警防护状况调查(2001);

(9)蔬菜农药残留检测状况调查(2001);

(10)居民家庭加热烹煮器具市场调查(2001);

(11)武汉地区保鲜面团市场调查(2002);

(12)武汉市农业企业经营状况调查(2002);

(13)科技企业创业期经营与发展状况调查(2002);

(14)企业人力资源现状及需求调查(2002);

(15)大学生兼职与教育中介状况调查(2003);

(16)武汉地区方便面消费状况市场调查(2003);

(17)北京、武汉高校人才培养状况调查(2003);

(18)武汉高校文具消费状况市场调查(2003);

(19)洪山地区商务杂件印务市场调查(2003);

(20)华中科技大学校报记者团毕业生成长与发展状况调查(2003);

(21)武汉高校大学生上网状况调查(2004);

(22)武汉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调查(2004);

(23)大学生毕业后工作状况调查(2004);

(24)企业聘用大学毕业生状况调查(2004);

(25)关于武汉市下岗妇女再就业现状调查(2004);

(26)上海市民民族精神认识状况调查(2004);

(27)高校大学生学情调查(2005);

(28)高校大学生学情再调查(2006);

(29)大学生创业现状调查(2006);

(30)武汉市企业创新状况调查(2007);

(31)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调查(2008);

(32)华中科技大学师生关系现状调查(2009);

(33)华中科技大学大学生租房情况调查(2009);

(34)华中科技大学本科生澡堂利用情况调查(2009);

(35)中国顾客满意度调查(2009);

(36)华中科技大学本科生体育锻炼与体育设施的利用状况调查(2010);

(37)华中科技大学“党报进寝室”活动成效调查(2010);

(38)武汉市行业协会生存与发展状况调查(2010);

(39)高校创新团队人才培养现状调查(2010);

(40)我国公益创业发展现状调查分析(2010);

(41)企业对科技中介服务需求状况调查(2010)。

在调查方法方面,调研中心师生共同探讨、构建和实行了一套规范、可行的调查方法及辅助方法体系,包括确定选题、资料收集、方案设计、结构设计、问卷设计、调查抽样、调查实施、资料整理、统计分析、数据分析、报告撰写等,以及与之配套的文献分析、案例分析、对策研究等辅助方法。同时,还相应地建立起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体系,包括调查执行与分析能力以及相关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交际能力、表达能力、应变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从方法体系的建设、运用上保障学生调研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

10多年来,调研中心组织指导学生开展了数10项社会经济调查,调研成果和学生素质双丰收,得到学校肯定,也深受社会欢迎。学生作为受教育主体也日益成为自育主体,初步实现了自我教育功能,尝到了甜头,取得了显著成效,社会适应与职业发展能力得到较大提高。这些年来,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而调研中心的学生整体就业情况一直很好,应届生屡屡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一次性就业率达到百分之百,多数去向较好,而且在工作岗位上显示出发展潜力,受到单位的重用。许多学生自豪地说:“我们可以轻松地拿到大公司的‘offer’,而且不止一家。毕业工作后多数同学受到重用,成为单位的骨干。”例如,曾为调研中心成员的经济学院本科生李芳,在调研中心参加了多项社会调查实践,多种能力得到提高,毕业前到上海应聘,在激烈的职场角逐中,以其较强的调研能力和良好的综合素质胜出,被因招人挑剔而闻名的上海招商银行当即录用,而与此同时诸多研究生赴上海求职却兵败“职场”。曾为调研中心成员的生命科学院学生胡志涛,在调研中心的学习训练中十分努力,进步很快,为提前了解招聘单位的用人要求,在大三时尝试着去招聘会应聘,结果考官对其评价道:“你与其他学生不一样,能够体现出一定的职业素质,我们需要你这样的学生。”曾为调研中心成员的经济学院学生望明辉,应聘深圳一家高科技公司的投资岗位如愿以偿,而且不久担当公司重任,独立完成了公司在香港上市的主要准备工作,现已升任为深圳一家资产规模较大的集团公司的副总裁。曾经在调研中心十分活跃的王青海同学,毕业时进入一家网络公司,短短两三年就走进了公司的核心层。与王青海同时毕业的赵毓荣同学,顺利进入无数学生趋之若鹜的腾讯并受到重用,现已成为部门业务骨干。上述同学的职业表现,仅为调研中心数百名优秀学生的缩影。

调研中心育人与自育的发展历程和成功经验证明,社会调查实践不仅有利于学生“吃透”知识,而且能加快学生的成长速度,缩短学生的成长过程。10多年来,调研中心通过人才培养实践基地的建设和社会调查实践的综合训练,为学校多个院系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素质较高的优秀学生,使他们长出了飞向社会广阔天地和美好未来的翅膀,成功地迈上了职业发展或继续深造的成才道路。

学生对实践性训练机制喜欢和接纳的程度较高。据对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学生的抽样调查统计分析,在所列教学方式(课堂单向知识传授、讨论式教学、启发式教学、课堂讲授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等)的选择中,学生将“课堂讲授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列为首位。长期以来,大学教育将重点放在“课堂”上,轻视实践性学习环节,而这恰恰是多数学生所看重和迫切需要的。实践性学习环节实际上是课堂教学在空间与时间上的拓展和延伸,而并非所谓“二课活动”。通过社会调查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性教学,知识的理论形态与其对应的实际形态相结合,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便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使“死”的知识变为“活”的知识,进而从对知识之生动丰富的内容与形式的感悟中达到对知识内在实质的理解和把握。图2所示为实践性学习环节之企业访谈现场。

图2 企业访谈

2.研究训练,重在提升创新能力

科学研究对于本科生来说是一种难得的学习机会和训练资源,但由于受现有大学教育制度所限,本科生进入科研过程几乎不太可能,而多年来这一直是本科教育推进的难题。可在调研中心,这是一件能够轻易实现的事情。调研中心通过研究机制与研究环境建设,将科学研究成功导入对本科生的培养之中。在这个基地化培养的创新团队里,指导教师与学生之间构建了近距离接触的平台,本科生研究机制得以建立,他们能够直接得到教师的研究指导,并相应地建立了“课题制”,在学生自选与教师安排相结合的前提下,学生进入不同课题组参加科研,进行研究训练,提高研究能力。调研中心同时实行“导师制”,对学生进行如前所述的“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科研指导和联合培养。“导师制”推动了指导教师与学生之间面对面地沟通交流,使学生可以从导师身上获得为人处世和做好学问的第一手“资料”,也消除了导师与学生之间的代沟,而他们之间这种没有拘束、没有压力、和谐相处的氛围又促进了许多成果的取得。

科学研究是调研中心实现素质教育、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方式之一。学生自主开展科学研究从多方面、多环节着手,包括资料搜集、文献综述、问题探讨、案例分析、实证研究以及相关方法和工具的学习运用等。在组织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中,调研中心在自愿前提下将学生分别安排在不同的课题组,包括直接进入指导教师的课题研究团队,或加入由学校面向学生直接立项、学生担任负责人的课题组(仍然接受有关教师的指导)。在指导教师的安排上尽量考虑研究课题的学科性,增强指导的专业性。团队成员进入科研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即首先进入“学习跟进”阶段,在三个月或半年之后进入“实际研究”阶段,承担课题研究任务。在“学习跟进”阶段,主要是了解、熟悉、思考课题研究所涉及的问题,进而模拟研究过程,即运用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初步进行假设问题分析,待确立了研究意识和培养了初步的研究能力之后,再进入“实际研究”阶段。在“实际研究”阶段,按照准研究生培养模式及规格要求学生,同时解决好学生知识储备不足和提高研究能力的矛盾,加强学生从事科学研究所必要的知识体系的构建。指导教师主要是审查课题小组的研究方案,做好开题和结题的把关工作。

调研中心创新团队10多年来参与完成了国家教育部、科技部、地方政府、学校基金、企业等研究课题10多项,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素养得到积极的培养和显著的提升。调研中心学生参与完成的科研项目如下所示。

(1)教育部项目: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和培养基地建设研究;

(2)科技部项目:我国光电子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问题研究;

(3)商务部项目:中国机电产业自主创新、转型升级研究;

(4)中国科协项目:我国科技中介服务业发展现状与趋势研究;

(5)武汉市科技局项目:高新技术改造武汉制造业方略研究;

(6)武汉市科技局项目:武汉与南京等城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比较研究;

(7)企业项目:南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并购重组研究;

(8)企业项目:华中科技大学印刷厂纸质文教用品市场营销研究;

(9)华中科技大学科技创新基金项目:大学生素质测评系统研究开发;

(10)华中科技大学科技创新基金项目:中国大学生创业型就业研究;

(11)华中科技大学科技创新基金项目: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实证研究;

(12)华中科技大学科技创新基金项目:大学女生学业优秀原因探究。

调研中心的科研机制与研究生培养机制有所不同,真正起到了自育作用。指导教师与学生之间并非单向、刚性的指导与被指导关系,虽然层次上不及研究生,但学生的研究自主性和学术自由性优于研究生培养机制,基于自选、自觉的前提下发挥出自育功能。例如,参加教育部“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和培养基地建设研究”课题的调研中心学生,是抱着对该课题的科研兴趣主动报名参加的,他们分别来自社会学系、教科院、经济学院及工科院系,该课题的指导教师主要是布置任务和提出研究建议,其具体研究内容及方法的运用则给学生以较大的自主性和发挥空间,如此,学生的科研热情很高,互动行为很积极,创新思考很活跃,李喜梅、江艳丽、卫佳等学生还主动研究并撰写了《我国复合型人才现状分析和创新人才培养方式》等学术论文,他们踊跃投稿,积极将研究成果发表于相关刊物上。

科学研究是一种与课堂学习密切联系的重要培养机制,学生得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研究实际问题,这种培养机制有利于学生将知识学习提升到掌握和深化的境界,有助于学生将知识内化为素质和专业功底。此外,在科研中学生还可以不断扩充新的知识,开阔视野,作为课堂学习的重要补充。以“大学生素质测评系统的研究开发”为例,当时调研中心有来自学校计算机系、自控系、数学系,以及管理学院、人文学院等不同院系的8位学生参加,尽管项目有一定难度,然而教师放手让学生开展研究,引导和支持他们组成研究小组,研究小组组长由计算机系的学生李佑兵担任,全面负责该项目的研究开发。这些学生先将各自所学专业知识进行融合,再集体补充学习项目研发还需要的其他新知识,努力做到学科结合、学研结合、学用结合,用了半年多时间,最终研究开发出具有一定创新性的大学生素质测评系统,得到教师和校团委领导的好评。

调研中心的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参与科学研究,有机会并有效地培养了他们的严谨作风与逻辑思维,以及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学生的创新能力虽然与知识面和实践情况有关,但更多的是在科学研究过程中得到提高的。例如,曾为调研中心成员的社会学系学生陈津晶,在本科学习期间参与了多个研究项目,在科研中积极投入、勤奋探索,科研素养的积淀使其创新能力得到很快提高,毕业后在广州一家公司从事策划工作,走上工作岗位不到半年时间便做了一项颇有创意的策划方案,为公司赢得了一项100多万元的业务,受到公司领导的赞赏和重视。如前所述,经济学院的望明辉同学参加过多项课题,是调研中心的“研究能手”,参加工作后进入公司投资部如鱼得水,独立完成了为公司争取在香港上市的长达500页的招股说明书,受到领导赏识,为其进一步的职业发展和升迁奠定了扎实的业务基础。

3.竞赛挑战,重在激发奋进精神

调研中心秉承“寓知识学习于调查研究之中,寓能力培养于实战训练之中,寓科技创新于学科交汇之中”的理念,在不断的实践与探索中,逐渐形成了一套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并重的人才培养体系,创新人才培养取得显著成效。其中一个重要环节是:将创新人才培养、课题研究与参加全国“挑战杯”竞赛结合起来,以挑战赛这种特殊的,难度和强度较大的育人方式来培养、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使创新人才的培养逐步变成现实并取得预期成效。

调研中心组织并指导学生参加“挑战杯”竞赛,即把学生推到尖端、前沿、高难度的学习训练平台上,使其角色、心境、意志、进取、自律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这种向尖端攀登的学习训练模式,能使学生脱颖而出,并使他们的学识、智慧、超越意识、创新精神跃升到一个新的境界。这是培养创新人才和精英人才的一种卓有成效的机制与途径。

10多年来,调研中心多个团队参加了湖北省和全国的“挑战杯”竞赛,其十多个作品获得了多项大奖。参加挑战赛,不仅为培养优秀学生和创新人才作出了贡献,而且为学校赢得了殊荣。

2003年是调研中心全体学生欣喜、欢腾且难以忘记的一年。这一年,在调研中心即将迎来五周年生日的时候,中心学生一举夺得第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居于学校此次参赛作品的榜首,并为学校捧得“团体优胜杯”立下了“汗马功劳”,为中心五周年庆典献上了一份厚礼。2004年,学生们再接再厉,乘胜前进,以湖北省第一的成绩荣获第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实现学校和湖北省该项赛事的零的突破。调研中心的挑战者们再次受到鼓舞,自豪、自信、自强感油然而生,勇于挑战蔚然成风,奋勇前行志存高远,继续夺取了后来一次又一次的挑战赛的胜利。挑战赛充分释放出人才成长的激励效应。

2008年和2009年,调研中心组织全体学生参加指导教师与联合国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合作的企业创新课题调研,按照国际标准在武汉地区调查了330多家企业,历时半年多。同时,调研中心也加大了参与挑战杯竞赛的强度,促使学生们再次取得“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竞赛的优秀成绩。图3所示为“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竞赛决赛现场。

图3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竞赛决赛现场

10多年来调研中心参加“挑战杯”竞赛获奖成绩如下:

(1)第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2001);

(2)第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2003);

(3)第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2004);

(4)第五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银奖(2006);

(5)湖北省第十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2007);

(6)第六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银奖(2008);

(7)第十一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2009);

(8)第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银奖(2010);

(9)湖北省第十二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2011)。

这些年来,调研中心一批又一批的挑战赛尖兵在捧回奖杯回校之后,又成为免试研究生中的佼佼者。“挑战杯”全国竞赛一等奖得主之一武小平同学免试进入中国科学院攻读硕士学位,获得“挑战杯”全国竞赛二等奖的谢水生同学先保研到中科院,后又出国深造。2009年“挑战杯”全国竞赛获奖学生也分别保研和出国深造。需要指出的是,其中有的学生学习成绩已达到保研要求,在调研中心的实践与创新训练中,他们不仅没有因为调查、研究、挑战赛影响专业学习成绩,反而通过相辅相成、内化提升机制取得了更大进步。

指导教师也因此而两次获得教育部授予的“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竞赛“优秀指导教师”荣誉称号,同时于2004—2010年间又多次获得华中科技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和重大竞赛“优秀指导教师”荣誉称号。

三、关于“育人与自育相结合”的理性思考

在国际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人才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社会各界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近乎于“苛刻”。因此,当代大学教育的目标和重点,应是采取得力有效的措施,一方面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品质”,另一方面,积极创新“批量生产”优秀人才的培养机制,以切实提高大学教育的效率和效果,使大学教育真正成为科学的、先进的、高效的和经济的高等教育。

(一)关于大学教育的“生产”与“自我生产”

几乎所有的产品都是“被生产”出来的,而唯独人才“产品”,是在教育过程中经过“生产”与“自我生产”有机结合塑造出来的。大学生一方面“被生产着”,另一方面“自己生产着自己”。大学教育实际上是一个双重“生产过程”。这是大学“生产”与其他社会生产的本质区别。优秀人才的“产出”尤其是“批量产出”,是一种具有特殊规律的“被生产”与“自生产”高度统一的过程,大学教育的研究、推进和资源配置应充分兼顾这一过程的两个方面,并在当前适当向“自我生产”倾斜。

换言之,就是要高度重视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统一,并在当前适当向自我教育倾斜。要通过教育和自我教育的有效结合,教育的功能才能真正得以实现。可以说,这涉及大学教育过程的一种深层机制,事关教育的效率和效果,是从整体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所在。当然,大学里学生的自育过程,多少年来也在自发地进行着,否则难以完整地解释优秀人才的出现。但是长期以来,由于缺乏这方面的深入认识和理论引导,大学生的自育过程并未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在这方面还没有形成制度化的及有组织有计划的自育活动。

所谓大学教育的“自我生产”,是基于一定的制度环境和条件,学生在受到教育“生产”作用之后,自行采取某种或几种相关的形式及方法,对教师所传授知识进行自主消化、吸收、积淀和内化的过程。其特点是学生基于自身原因或环境原因,自觉加工知识和进行自我塑造。“自我生产过程”是“生产过程”的知识传授转变为知识掌握与知识内化从而提升个人素质的过程,是人才的素质培养与质量提高的必经阶段和关键环节。

大学教育的“自我生产”是“生产”目标得以实现的一种必要和重要的机制。虽然“自我生产”可以从总体上被看成是“后生产过程”,而且“生产过程”必须在有效转变为“自我生产过程”,后教育的功能才能最终实现。但是,由于人才产品“生产”的特殊性,在实际教育过程中“生产”和“自我生产”又常常是交织在一起的。两者的区别主要是行为主体不同,“生产者”是大学教师及教育管理者,“被生产者”是作为受教育者的学生。当“生产”行为作用于受教育者时,受教育者必须通过“自我生产”机制才能吸收和掌握知识,从而教育的“生产”行为才会是有效的。如果“生产”与“自我生产”相脱节,或者“自我生产”是低效的,那么“生产”也将是低效的。因此,在片面强调“生产”而忽视“自我生产”或进行低效的“自我生产”时,大学教育的总体效率将是低下的,进而致使人才培养质量降低。

大学教育中的“自育过程”是产生高素质学生、培养创新人才的必要条件,学校教育管理部门需从组织、制度、师资、条件及环境建设等各方面加以保障,这样才能促进大学生积极有效的“自我生产”或“自育”行动,并构成与大学教育“生产”环节密切匹配、相互融合的有机部分,从而切实提高大学人才培养的整体效率。

(二)关于自育机制的思考

1.自主学习机制

自主学习机制是指在缺少外部动力或不需要外部动力的情况下而产生内在学习动力的机制,是一种内源型学习机制,是学生“自我生产”的源泉和动力所在。在目前被动学习学生较多的情况下,自主学习机制的形成需要有一个利于建立这种机制的教育过程。这里的“教育”主要是帮助被动学习的学生转变观念和授之以“渔”,起到引导和“激活”的作用。自主学习机制有利于把学生推到自我教育的前台来,引到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向上,最重要的是推进和缩短知识内化为素质的过程。

自主学习机制还隐含着目标学习机制。目标学习机制是一种自激式学习机制,是自主学习机制的高级形式。学习目标的牵引作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刺激学生奋发向上的学习热情和自觉自愿的学习行为,尤其是使这种热情和行为能够在较长的时期内得以保持,并推动学生对知识学习的深化和升华。例如,华中科技大学有一名学生进校后在大一时就确立了较高的目标,目标驱动促使其学习成绩始终名列年级第一,因而毕业时被保送到北京大学读研。在学生尚不能自觉确立目标的情况下,教师的引导作用显得十分必要。“引导重于管理”对学生的帮助和促进更大,因此,应当注重事前引导,而非事后管理。调研中心对国内15所大学进行的调查表明:在个人设计方面,希望得到相关专业人士指导的占被调查者总数的81%。因此,教师和专业人士的指导,对学生确立目标和自觉运用目标学习机制来促进学习,是必要和有益的。

2.团队自育机制

团队自育机制是学生特定群体内部的一种交互学习机制。内部成员之间形成良好的团队学习风气和交流氛围,通过取长补短、交流心得和相互激励,使团队成员的整体综合素质得以迅速提高,形成“集体进步”的局面,产生“人才窝”现象。大学里一些特定群体形成的学习团队,如调查小组、课题小组、竞赛团队等,在不同程度上建立了团队自育机制,注重于“自我生产”中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据调查了解,团队学习和自育过程中有一种突出现象:团队中往往有一位核心成员成为该团队的领头羊,对其他同学产生很强的凝聚作用和带动效应。此外,团队学习和自育的集体行动特征明显,学习、实践、交流易于形成集体行为。需要指出的是,以群体性自我塑造为主要取向的学习团队,除了自然、自发形成以外,还需要学校创造一定的制度环境和提供必要的学习、实践及研究条件,促成团队式成长成才在校园内更多更快并组织化地发展,由自发行为变成自觉行为,从个别现象演变为“遍地开花”的群体现象。

3.基地自育机制

在大学校园建立和建设多种形式的培养基地,是学生进行“自我生产”的一种理想的组织形式。培养基地是由学校按照一定的组织形式、配备一定的专业管理人员及硬件条件、采取特定方式使学生自主进行学习训练的场所。培养基地能够营造特定的“自育”氛围,它既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延伸,又是学生自主学习训练的有利环境。学生可以运用课堂学习的专业知识在培养基地从事相关的学习训练活动,使所学知识得以深化;也可以通过多学科知识的交流互动或交叉融合运作一些实际项目,改善偏窄的专业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而跨学科交流也更有利于知识互补和研究创新。此外,学校可以在培养基地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竞赛,尤其是高级别的全国竞赛,由于参与的学生需综合运用多种知识完成参赛作品,所以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会在参赛过程中得到极大的提升。

近些年来,基地型培养已在一些大学悄然兴起,华中科技大学的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应当是走在前列的。除了调研中心等文理结合的培养基地外,华中科技大学校团委和新近成立的启明学院已创建发展了数十个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参加学生达数千人,业已进入正规的组织化、制度化建设,对学生知识的储备,以及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这些培养基地建设已形成场所固定制、导师负责制、项目运作制和训练营形式等多种运行模式,学生多次参加全国大赛并获得多项大奖,这对其他学生也产生了很强的示范效应和带动效应。

参考文献

[1]弋佳.自控学习理论——面向未来的素质教育理论[J].教育探索,2001:37.

[2]王旅,余杨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剖析[J].当代教育论坛,2010,4:13-15.

[3]马金凤.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对教育教学的启示[J].大众科技,2010,3:128,153.

[4]刘晋红.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述评[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9:109-111.

[5]卫平.大学教育的“生产”与“自我生产”[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1:7-10.

本课题负责人:卫平(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电子邮箱:weipinghust@163.com)

课题组成员:甘世斌、刘雅然、林岚、秦旭、周佩佩、谢运、殷冰凌、周瑜、吴玲俐、冯研豪

执笔人:卫平、秦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