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生为何总说“不”_他山之石_九江三

学生为何总说“不”_他山之石_九江三

时间:2022-07-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果教师平时关心、爱护学生不够,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相互尊重、相互信赖的感情基础,学生对教师就会产生一种戒备、疑惧的心理倾向。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往往明知教师讲得对,也不肯当场接受。有的教师提出要求后,却不注意督促检查,长此下去,学生也会把这些要求当作耳旁风。

学生为何总说“不”_他山之石_九江三

99.学生为何总说“不”

在对中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中,我们经常可以发现这种情况:当教师向学生提出正当的要求,或对学生的某些错误行为给以正确批评时,学生不予接受或不加理睬,有时甚至顶起“牛”来,这是为什么呢?笔者以为,这是因为学生对教师抱有一种“定势效应”——不正确的成见,或是对教师提出的正确要求产生了错误的理解而拒绝接受,心理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之为“意义障碍”。

从生理角度看,青少年时期正处在人生成长的第二高峰期——青春期,是从儿童到成年的过渡阶段,思想上从幼稚到逐渐成熟,从把家长、教师视为绝对权威,唯命是从的儿童时期,到认识自己并开始创造自己的青春时期。特别是其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和人格中独立意向的产生与迅速发展,使其产生了极强的凡事独立自主、拒绝他人干预的愿望。

中学生的这种独立、批判的思维意向,与他们真实思维水平、分析问题的能力、实际掌握的知识和社会经验之间存在着严重的矛盾,容易造成他们在认识、分析事物时,常常由于立场、角度和情绪上的干扰出现问题。

意义障碍的形成,常常是由于处于这一发展阶段的学生,对教师提出的要求及其意义不能正确理解,不能将这些要求转化为自己的需要并产生一种盲目阻抗性情绪。(www.guayunfan.com)

有经验的教师都有这样一种深刻的体会:在对学生实施具体的教育工作中,学生总是带着一定的心理倾向来对待教师的教育、指导的。学生是否接受或在多大程度上接受教师的教育和指导,取决于诸多因素,但其中学生对教师前期形成的态度定势往往扮演着重要角色。

所谓学生的态度定势,是指学生对教师本人权威性的接受、认可程度和对教师所发出的信息的接受、认可程度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包括肯定或否定、趋向或回避、喜爱或厌恶、接受或排斥等内心倾向性。

如果教师平时关心、爱护学生不够,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相互尊重、相互信赖的感情基础,学生对教师就会产生一种戒备、疑惧的心理倾向。在这种背景下,学生就更易于错误地将教师的教育体验为故意刁难,从而产生抵触情绪和抗拒行为。

有些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不注意方式方法,甚至采取简单粗暴的态度,使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从而使学生产生了情绪上的障碍。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往往明知教师讲得对,也不肯当场接受。

少数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对学生的缺点错误有宁愿说得重些的习惯,以为只有这样才能体现严格要求,才能“镇”住学生。其实,话说过了头,学生不服气,也不愿接受,结果只能是事与愿违。

有的教师提出要求后,却不注意督促检查,长此下去,学生也会把这些要求当作耳旁风。此外,如果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时忽视了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特点,提出的观点、要求难以理解,也会使学生产生错误的认识而不能积极地接受教师的意图与要求。

有关研究与实际工作经验证明,学生如果对教师持一种积极的态度定势,他就会顺利地接受教师的教育和指导并努力去执行;反之,则产生抗拒、排斥的心理。

从学生方面来看,影响意义障碍形成的因素主要有:

1.学生原有的个性心理定势或人格特征。包括性格、能力、气质等,比如是开朗大方、襟怀坦荡,还是谨小慎微、心胸狭窄;是意志坚强,还是禀性懦弱等。

2.高峰经验的影响。高峰经验对人的态度、情绪情感的发展常产生重大持久的影响。遭受过重大的挫折和打击,容易使人产生意义障碍,对事物总是冷眼相看,甚至怀有敌意。

3.价值观与自尊心。学生认为对他来说最重要和宝贵的东西受到了损害,或者感受到了侮辱,最易导致意义障碍的产生。

4.特殊场合下的特殊要求被否定。比如有的学生犯了错误,在个别谈话时即使教师的批评很严厉,学生也可以接受,但在大庭广众面前一般性的批评也可能不被接受。再如,有几名女学生在场时批评一名男生,或是有几名男学生在场时批评一名女生,由于当事者心理压力不同,对批评的反应也会明显不同。处于青年前期的中学生在异性存在的场合下,更希望能突出自己最有价值的优点,提高自己的威信,树立较好的形象。这种情况下,如果教师方法不当或言语不慎,最易造成学生意义障碍的产生,并且这样形成的意义障碍的消除要更困难一些。

从教师方面来看,影响意义障碍形成的因素主要有:

◇教师提出的要求不符合学生原有的需要,或是与原有需要之间距离过大,学生一时难于理解接受;

◇要求的提出过于频繁而又不严格检查执行的情况;

◇由于学生生活经验的局限性,对教师提出的要求的实质产生了误解,教师又没有阐述清楚;

◇教师提出要求或进行教育时采取了强制或触犯了学生个性的方式;

◇学生感到教师处理问题时不公正;

◇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没有威信。

意义障碍一经产生,消除起来就很困难,一般来说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个体思想认识的提高、知识经验的丰富、社会阅历的加深、自我意识的发展、自我评价的深化,最后还要伴随情感态度的转变,有时甚至是只有某种震撼心灵的事件发生,对个性心理结构产生重大影响,这种意义障碍才会化解或消除。

消极等待意义障碍的自然消亡,会令教育管理工作者极其被动和造成损失。而要避免和迅速消除学生的意义障碍,教育工作者必须采取积极主动的措施。

首先,教师要了解学生的个性品质、成长经历、价值观、气质类型,特别是掌握学生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高峰经验。这样才能知己知彼,具体对象具体对待,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既能将问题摆清楚,又能使学生接受自己的观点。

第二,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出以公心,克服偏见,真诚待人,以平等、诚恳、实事求是的态度对人对事,并注意时间、场合、地点的“特因作用”。切忌简单粗暴,“棍子”打、“帽子”压,采取不适合学生个性特征的简单粗暴的方式。

第三,要坚持教育思想、教育方向的一致性原则。教师提出的要求要基于学生原有的思想认识水平和需要,不要起点过高、距离过大,那样往往是“欲速则不达”。当学生由于理性程度和生活经验的局限对教师所提出的要求的实质不能理解、产生误解或拒不接受时,教师要尽可能地进行耐心、细致的说服工作,从情理入手,尽量避免采取强硬措施。

第四,教师本人要为人师表,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威信。如果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没有威信,或是形象不佳,其本身就是学生产生意义障碍的催化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