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三集政论纪录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解说词

三集政论纪录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解说词

时间:2022-03-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编者按:2005年8月15日,习近平同志在安吉余村发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讲话。由省委宣传部、浙江广播电视集团策划,浙江卫视担纲制作的三集大型政论纪录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于8月11日至13日献映。进入新世纪以来,面对率先化解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突出矛盾,面对率先作答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命题,浙江砥砺向前,扎实登攀。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既会产生矛盾,又可辩证统一。
三集政论纪录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解说词_2016 浙江省新型城市化实践报告

编者按:2005年8月15日,习近平同志在安吉余村发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讲话。10年来,浙江砥砺前行,在美丽中国、绿色发展的浩瀚长卷上写下了先行先试的美丽答卷。

由省委宣传部、浙江广播电视集团策划,浙江卫视担纲制作的三集大型政论纪录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于8月11日至13日献映。现将电视文稿分集刊登,以飨读者。

第一集 美丽新时代

【开场】

东海之滨长江南翼,这是共和国一块璀璨耀眼的经济板块。

枕山、面水、向着大海,从容、宁静而又澎湃。

这是一处独具性灵的山水。七千年前,这里萌芽了东方古国的第一粒稻种;一千六百年前,这里流淌出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山水诗。

这是一方令人追怀的热土。90多年前,烟雨南湖,红船领航;30多年前,改革开放,敢立潮头。

进入新世纪以来,面对率先化解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突出矛盾,面对率先作答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命题,浙江砥砺向前,扎实登攀。

十年践行、十年改变、十年创造,在美丽中国、绿色发展的浩瀚长卷上写下了先行先试的美丽答卷。

第一集 美丽新时代

我们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经济与社会的和谐,通俗地讲就是要“两座山”,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习近平

【字幕】

安吉余村 2015年3月25日

【现场声】

青山绿水 美哉吾乡 护我生态 永续繁昌……

【解说】

每年县里的生态日,竹乡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都要为村里的学龄儿童举办这样的开蒙礼。

礼毕,领队老师总不忘在孩子们稚嫩的掌心,画上这一片小小的绿叶,希望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植下一道永不褪色的绿色记忆。

【解说】

绿色,对于余村有着特别的意义。这个坐落于浙西天目山余脉余岭脚下的村庄,因山而得名。然而,上世纪90年代,村民们为了致富,做起了“靠山吃山”的文章,自办水泥厂,大肆开挖山体,开采石灰岩。余村变富裕了,随之而来的,是昔日秀美的山村变得满目疮痍,溪流浑浊,常年烟尘漫天。

2003年,在省委、省政府做出建设生态省战略的大背景下,安吉县编制创建全国第一个生态县规划,余村也相继关停了矿山和水泥厂。

【采访】

安吉天荒坪镇余村村委会主任潘文革:2003年到2005年这三年间,我们先后关停了三个石矿和一家水泥厂,村集体经济一下子从三百多万的高峰跌到二十几万。关停之后呢,当时老百姓有些想法,我们怎么办?有担忧,村里就鼓励矿工去发展休闲经济。

【解说】

曾在矿山开拖拉机的潘春林,2005年举债几十万元,成为余村最早开农家乐的农民。

【采访】

安吉天荒坪镇余村潘春林:贷款造房子的时候,人家说这个钱丢在水里了。

【解说】

出乎村民意料的是,随着安吉大竹海的声名远播,加上关闭矿山后生态的好转,三面环山、溪水中流的余村迅速赶上了一波“逆城市化”的乡村生态旅游潮。一拨拨的杭州、上海游客不期而至。从卖石头到卖风景,余村就此转身。

【解说】

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考察安吉农村工作时来到了余村。

【采访】

时任余村党支部书记鲍新民:当时我记得向习书记汇报时,习书记就说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解说】

那天的座谈会上,习近平结合当时浙江全省大力推进的生态省建设和各地开展的区域性探索实践,首次阐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同期声】

习近平:一定不要再走老路,还在迷恋着过去的发展模式。刚才你们讲了,下决心停掉一些矿山,这个都是高明之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过去讲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实际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本身它有含金量。

【解说】

9天后,从安吉余村考察归来的习近平在《浙江日报》“之江新语”专栏发表了评论文章——《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他指出:浙江拥有良好的生态优势。如果能够把这些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的优势,那么绿水青山也就变成了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可带来金山银山,但金山银山却买不到绿水青山。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既会产生矛盾,又可辩证统一。

【解说】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定的回答,从此深远地影响了浙江发展的未来走向。

【解说】

发展与保护,孰轻孰重,谁先谁后,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已经留下了惨痛的经验和教训。英国的泰晤士河,曾经因为工业污染,被称为欧洲的臭水沟,治理污染历时150年。美国洛杉矶,从二十世纪40年代开始受光化学烟雾困扰,治理60多年,到21世纪初才基本打赢这场“蓝天保卫战”。

直面未来,世人已开始主动反思与探索自身的生存方式。从上世纪罗马俱乐部发表《增长的极限》,到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21世纪议程》,保护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已形成共识。

【解说】

时光回溯,改革开放,让古老中国走完了许多发达国家上百年走过的工业化之路,也浓缩了由此带来的所有问题。就像一条沉默多年的江河,奔涌出活力四射的磅礴气象,也翻卷起泥沙俱下的沉渣积垢;呈现了波澜壮阔的发展前景,也潜伏着暗流涌动的生态危机。

【解说】

在浙江,“鱼米之乡”嘉兴,喷水织机快速兴起,碧波荡漾的河道成了翻滚着白沫黑水的臭水浜,不到10年,就陷入了水乡无水可喝的窘境。

“江南水乡”绍兴,印染行业迅猛扩张,划着乌篷船的船工看到纵横交错的河网里泛起了七色废水。

“浙南林海”龙泉,大山里的白炭窑不断蚕食着天然的乌冈栎、青冈栎林,一片片茂密的山岭成了濯濯童山。

“云水长和岛屿青”,这是杜甫笔下浙江台州海边的美景。20世纪末,当地设立沿海医化园区,短短几年,美景不再。周边村庄的小河甚至无奈地盖上了这样的塑料薄膜。

【采访】

临海杜桥镇农民:一阵风刮过来,很臭很臭的。

临海杜桥镇农民:水流出来是什么颜色的,有时黑的,有时黄的。

【解说】

资料显示,从1997年开始,全国环境污染事件直线上升,每年递增25%,到2002年已超过50万起,环境维权成为社会热点

【字幕】

浙江嘉兴市王江泾镇

【解说】

2001年11月21日深夜,苏浙交界处一条叫麻溪塘的小河边,1000多名嘉兴农民,将26条征集的船只全部沉入河中,筑坝拦截上游一个叫盛泽的小镇流来的污水。到第二天中午,这条30多米宽的运河支流被彻底截断。堵坝事件震惊一时,令人深思。

【解说】

恩格斯曾经指出:“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解说】

在温州瓯海区,周翔的这家洗车店已经开了十几年。每到夏天,他都要用自家的七座面包车,为儿子周宇航改造出一个特别的游泳池。

【采访】

温州市民周翔:以前这里的水也很干净,这里小鱼都有的,现在鱼都没有了。

【解说】

在这狭窄的空间游泳,其实就像是在浴缸洗澡,虽然放不开手脚,但小宇航却十分惬意。

【采访】

周宇航:这个水真干净啊!

【解说】

污染,失去的不仅是小桥流水的风景,也让很多人找不回曾经的乡愁。当蓝天、绿地、净水、清新空气变成了稀缺品,这样的发展又有什么意义?

【解说】

经济学上,有一条著名的曲线,叫作库兹涅茨曲线。这条倒“U”形曲线讲述的,是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间的相互关系,而当时的浙江,正攀爬在这条曲线陡峭的上升区间。

2004年,《浙江GDP增长过程中的代价分析》发布,首次全方位展示GDP高增长背后的高昂代价,结论只有一个:当增长“弓张弦满”,付出的代价已经无法承受。

【解说】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诗人杨万里说的是爬山,揭示的却是一个普遍规律:发展不是过一个山头,而是一个不断爬坡过坎的过程。

“山越高越难爬,车越快越难开。”这是习近平在浙江工作时经常说的一句话。

面对日积月累带来的“成长的烦恼”,浙江的决策者们敏锐而清醒地认识到: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同时,为百姓提供一个山清水秀、空气清洁的良好生态环境,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资源,同样十分重要。

【采访】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柴发合:经济实力越来越强,环境的压力确实越来越大。到了这个时候的话,我觉得我们确实应该调整。在污染和发展的关系上,首先要把保护提到最前面来,在保护中求发展,然后在发展中再进一步地深化保护。

【解说】

2003年,在浙江的发展史上注定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这一年,习近平开展调研130天。走过浙西的山间小道,穿过繁华的三江口,来到红船停靠的南湖,他从浙江人经世致用、工商皆本的文化传承,坚韧不拔、敢为人先的意志品质和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中汲取力量,要为驶入市场经济深水区的浙江,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解说】

2003年6月,习近平主持召开浙江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建设生态省的决定。决定提出了紧紧抓住21世纪头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把浙江建设成为生态省的总目标。

2003年7月,省人民大会堂。习近平在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上,代表省委在总结浙江多年来的发展经验基础上,全面系统地概括了浙江发展的八个优势,提出了指向未来的八项举措——“八八战略”。“八八战略”揭示了浙江改革发展的趋势和规律,体现了科学执政的智慧理念。其中,作为“八八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创建生态省,打造“绿色浙江”全面实施。浙江,从此开启了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先试的新历程。

【解说】

2006年3月,在浙江生态省建设方兴未艾之时,习近平在中国人民大学的一次演讲中,进一步对“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之间辩证统一的关系,进行了集中阐述。从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到既要金山银山也要保住绿水青山,再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三个发展观念的不同阶段,揭示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人和自然关系不断调整、趋向和谐的过程。

行稳方能致远,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发展要义,“两山”重要思想的提出,体现了辩证的逻辑,历史的担当,实践的自信。既是对浙江生态文明建设生动具体实践的高度凝练,也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自然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

【解说】

时光荏苒,走过十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已在浙江大地呈现出神形兼备、丰盈充实的全域化格局。

十年来,战略持续接力,历届省委坚持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之路不动摇,一张蓝图绘到底,绿色浙江、生态省建设、美丽浙江、“两美”浙江,生态文明建设一脉相承、层层递进。

组合拳显现威力:三轮“811”行动和循环经济“991”行动,有效遏制全省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趋势。“五水共治”,以母亲河的清浊为明镜,重新衡量发展的得失进退,守望家园的重建回归。“三改一拆”、“四换三名”、亩产论英雄,经济发展告别低小散,转向高富美。

家园不断扮靓:“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揭开浙江美丽乡村建设宏伟篇章,已成为建设“美丽中国”的一个精致“标本”。各地巧借山水、盘活资源。“美丽经济”多姿多彩,生态红利持续释放。

【字幕】

浦江县虞宅乡马岭脚村

【解说】

峰峦叠嶂,绿荫掩映下的马岭脚村,170间黄泥房错落有致。拨开岁月尘光,重现朴素容颜,曾经偏远的旧村落,正迎来最美的转身,成为中国民宿的未来风向标。

作为浦江水晶加工的发源地,墙角特意保留的这道白色污痕,醒目而深刻。

【同期声】

浦江县虞宅乡马岭脚村村委会主任张开富:这块板我们特意把它留下来,就是为了警示大家,只有把水治好了,才能真正地淌金流银。

【解说】

当美丽山水和科学发展的理念激情碰撞,浙江正迎来令人惊叹的生态与经济融合发展的乘法效应。

遂昌农家,精心培育的有机农产品,插上互联网的翅膀,覆盖长三角,迈出国门。天台后岸,“花漾星球”,太空农场,每年吸引游客数万人,农业年产值超过6亿元,成为绿色农业发展的典范。桐庐荻浦,昔日的牛栏改造后与咖啡结缘,质朴而富有创意的“牛栏咖啡”吧,与当地的花海双双走红。安吉余村,生态旅游年收入达到1500万,是10年前开矿卖石的5倍之多。

【解说】

最新揭晓的《中国省市区生态文明水平报告》《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报告》显示,浙江生态环境质量连续7年位居全国省区市前列。2014年,这样一组数据更令浙江欣喜,在全年生产总值突破4万亿元、列全国省市区第4位的同时。全省森林覆盖率超过60%,居全国第二。走在前列的浙江再一次为美丽中国的建设提供了扎实的实践依据。

【采访】

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潘家华:浙江在这十年的过程中间,不仅仅是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当作一个口号,而是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样一个理念,落实在经济决策,落实在地方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各个方面和全过程,所以浙江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确实在全国具有一种示范和引领意义。

【解说】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条路,直指永续发展:保护发展同步,山水财富兼得。这条路,溢满民生关切:生存环境改善,生活品质提高。这条路,紧扣产业转型:告别路径依赖,腾笼换来俊鸟。这条路,孕育新兴业态:循环经济提速,生态经济崛起。

如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已成共识。2015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公布《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在“两山”重要思想的引领下,中国正阔步迈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美丽新时代。

【解说】

2015年5月25日,阳光洒向碧波荡漾的舟山群岛,洒进群山环抱的农家小院。

一路行走,一路观看,回到浙江的习近平和村民们相谈甚欢,仔细聆听着农家的美丽变迁。

【现场声】

习近平:群众生活得怎么样?是不是真正改善了,你们自己说说心里话。

新建社区居民:现在新房子也造好了,汽车也买进了。

【解说】

一路回忆,一路展望。在东海之滨,钱塘两岸,他结合当今中国发展的实际,说起了“红色旗帜”,说起了“蓝色经济”,也说起了“绿色发展”,并对浙江提出了“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的新要求。

【同期声】

习近平:中国势必在今后一个时期,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历程。浙江生态环境保护,我有切身体会,绿水青山发挥了持续的生态效应和经济社会效应,这条路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解说】

念兹在兹,意涵深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越是朴素的道理,往往越拥有穿透历史和影响未来的力量。

【解说】

稽山苍苍,鉴水泱泱。千百年来,人们对大禹的敬崇景仰经久不断。

今天,浙江人民从大禹“疏导百川、平治水土”的伟大精神和科学方法中汲取力量,坚定不移地推进“五水共治” “三改一拆”,以“不达目的不罢休、不获全胜不收兵”的劲头,打好转型升级组合拳,闯出整山治水新天地。

【《大禹纪念歌》歌声】

“我思古人,伊彼大禹,洪水滔天,神州无净土!左准绳,右规矩,声为律,身为度……”

【解说】

岁月如歌,文明前行;不负青山,方得金山。

(原载于《浙江日报》2015年8月12日)

第二集 组合拳效应

【开场】

浙江地势西高东低,平原、丘陵、盆地、山区、岛屿,构成一个跃动多姿的绿色家园;全境八大水系勾连江河湖海,滋养生命,孕育文明。从高空俯视,一座座独具江南特色的城、镇、村,宛如镶嵌于绿水青山间的粒粒宝石,承载着“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历史重任。十年涛声,十年变迁。无论沧海桑田,生态文明如一根绵长丝线,始终牵动着这片美丽土地的发展脉搏,拨响一段段动人的绿色旋律。

第二集 组合拳效应

我们既要GDP,又要绿色GDP。既着眼当前,更考虑长远,承担起积极推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任。                                 ——习近平

【字幕】

浦江翠湖

【解说】

初夏的清晨,浦江县城翠湖之畔,伴着优美的音乐,瑜伽爱好者舒展身心的线条倒映在清清水面,悠然自在。翠湖,并非一个湖,是浦阳江流经县城大拐弯后形成的一段开阔江面。翠湖本来很翠,但在前些年,这里成了臭气熏天的大染缸。

翠湖曾经浑浊的眼泪,为晶莹夺目的水晶而流。

【字幕】

2015年6月浦江县浦阳街道

【解说】

周末,距翠湖1公里,浦阳街道的清淤纳管工程正在紧张进行。施工人员意外发现了一根隐藏多年的排污暗管。

【现场声】

(这是什么东西?)这个应该是老的水晶粉。

(积这么厚,这个有多长时间了?)这个应该浦江有水晶以后估计就一直沉在这个里面,因为这个管道比较狭窄,没办法清。

(这么厚的东西是这附近的,还是一个村的?)这应该主要是这个村子的。

(这一个村子的就积这么厚?)对对。都是水晶渣。

【解说】

沉积的污垢,难藏的隐痛。究竟是什么样的规模,让粉末在几公里长的水管里积到这么厚?

【采访】

墙上的字:不准在这里倒水晶粉。

(这是以前写在这里的是吧?)

浦阳街道水晶专管员:对,很久了。以前这里家家户户都做水晶,这个村子最多的时候有六七百家水晶加工。

【解说】

一条板凳配上一张木案,一个电机带动一个转盘,设备投入只要几百元。这让水晶小作坊小企业,在短时间内遍布浦江城乡。80%的全国水晶产量、80%的村庄有加工作坊、80%的河道受到污染,最终结果是,浦阳江的浦江段,一度成为省内水质最差的河流。

低小散,重污染,浦江水晶产业难以为继的背后,折射出了浙江八大水系遭受环境破坏的最主要成因。以母亲河的清浊为镜,浙江重新衡量着发展的得失进退。倒逼,势如破竹;力度,雷霆万钧。

【字幕】

浦阳江

【解说】

2013年6月26日,距离浙江生态日还有3天时间,这一天,省委书记夏宝龙沿浦阳江一路考察、督办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在现场,夏宝龙用“里程碑”这三个字,赋予了治理浦阳江沉重的历史使命。

【同期声】

浙江省委书记夏宝龙:浦阳江的治水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这次咱们下决心,要把浦阳江的水治好,它打响了浙江今后几年,治水的攻坚战,也是一个动员令。

【解说】

一场轰轰烈烈的家园保卫战在浦江打响。重拳出击, 657次清水零点行动,严打偷拍直排;风暴骤袭,536次金色阳光行动,取缔无牌无照经营;釜底抽薪,570多万平方米违法加工点被拆除,水晶企业从22000家锐减到1376家,即将统一进入新建的水晶集聚区整合发展。

短短两年时间,浦江大地旧貌换新颜。

【同期声】

浦江县委书记施振强:现在我们所在的这个地方是城区最核心的东溪,两年前的东溪所流的水全部都是“牛奶水”,没想到仅仅是两年时间,东溪就发生这么大的变化。你看老百姓哪一个不欢天喜地,在水边就像过嘉年华一样。

【解说】

治水,成功倒逼浦江摆脱水晶依赖症,电子商务、乡村旅游等新产业迅速兴起,浦江经济发展不降反升。浦江的成功实践再一次证明,习近平同志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思想,必将引领浙江未来前进的方向。

【字幕】

杭州市萧山区湘湖三期工程拆迁现场

【现场声】

一会儿是从东北挖过来,楼是向西南方向倒过来,大家注意安全!

【解说】

向粗放落后的企业收回被挤占的有限空间,湘湖三期动工的时候,正是全省“三改一拆”三年行动大幅推进的关键时节。多年岿然不动的违法建筑轰然倒下,破旧凋敝的老厂房转型为新兴产业园区,脏乱差的村庄蝶变为美丽乡村。这场破旧立新、重整山河的全省大行动,改出了生产生活新空间,拆出了转型升级新天地。

破而后立。倒逼,推动浙江向着绿色发展方向,迈出了一个又一个坚实的脚步。

【采访】

浙江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兰建平:经济发展过程当中有一个现象叫“路径依赖”,往往越是经济发展比较好的区域,越容易出现“路径依赖”的现象。打破这种“路径依赖”现象,要依靠市场主体内在的力量,但更需要外部力量去倒逼它。省委省政府为了实现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出台了“五水共治”“三改一拆”政策,就是这种外部力量倒逼经济转型非常生动的实践。

【解说】

继承与创新,是谓情怀。进入新世纪以来,浙江以习近平同志提出的“八八战略”为总纲,聚焦如何发挥优势、如何补齐短板这两个关键问题,追求更高质量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来,打出了一套转型升级组合拳,用绿色发展理念,主导浙江经济版图,重新定义浙江的产业布局和发展空间。

2013年8月,浙江在全国率先发布《浙江省主体功能区规划》,首次赋予山水自然禀赋不同的11市以全新的绿色发展定位。

省城杭州,“大”与“小”互动:大江东,先进装备制造业不断积蓄能量;大城西,青山湖科技城、未来科技城,加速崛起“浙江硅谷”。梦想小镇、基金小镇,孕育催生全新的创业生态。

宁波,依托优势企业和临港大项目,探索循环经济发展新模式。

衢州和丽水,两条腿走路,既让产业变“绿”,又让“绿”变产业,发展生态旅游业、生态农业。

行进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条可持续发展之路上,浙江的方向越来越清晰,脚步越来越自信。

【字幕】

桐乡乌镇

【解说】

会在景中开,人在画中游。自去年世界互联网大会落户乌镇后,主管乌镇招商的顾晓菊累并快乐着。几百个项目谈下来,她反而纠结起来,陷入了幸福的烦恼中。

【采访】

乌镇国际旅游区建设管理委员会旅游发展部部长顾晓菊:项目多了,客商来得多了,怎么样和我们乌镇的旅游业更好地融合发展,怎么样提供更好发展项目的平台和空间,我们也是幸福的苦恼着。

【解说】

互联网小镇幸福的苦恼其实是浙江站在深度转型重要时间节点上的又一次深入思考。更高标准的绿水青山,需要顶层设计、精妙布局;需要积极探索,创新突破。

2013年4月,省委书记夏宝龙在浙江省第十次生态省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扩大会议上指出,把生态省建设推向新的高度势所必然、势在必取、势在必胜。关键在于算好“四笔账”:要不欠新账,多还旧账,算好总账,重视群众心里的账。只有持之以恒打好转型升级组合拳,依靠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解决环境问题,才能走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境界。

拳法讲究“虚”和“实”。守护绿水青山,浙江不仅有直击违法活动的“铁砂掌”,也有防护生态环境的“金钟罩”,更有体制机制创新这招“隐形拳”。

2014年4月28日,《海宁日报》刊登了上一年度工业企业亩产效益综合评价结果,海宁瑞星皮革有限公司因亩均税收低、能耗偏大、污染排放等原因,被评为落后淘汰的C类。

【采访】

海宁瑞星皮革有限公司董事长周骅:我当时在欧洲啊,收到这个文件以后,非常震惊,几天几夜睡不着觉,因为心里很着急,当务之急我们就是要加大投入,争取早日摘帽。

【解说】

利用市场化的经济杠杆,让污染落后企业睡不着觉,倒逼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正是浙江在海宁试点要素资源市场化配置改革的初衷。

在宁波,不锈钢行业实施差别电价,工艺落后的企业每度电加价0.3元。结果89家企业中,有66家因成本提高主动退出。

要素资源的市场化淋漓尽致地反映了浙江制度设计的创新程度。从嘉兴起步,浙江在全国首创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排污权交易蕴藏的盈利空间,促使许多企业想方设法挖潜减排。

【采访】

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中心主任张孝德:应该说,浙江确实是将市场机制导入到绿色发展比较早的省份,其实浙江能够在全国比较早的导入,也不是说浙江有先知先觉,恰恰浙江是在全国应该是最早遇到了环境污染这个难题。所以说,正是在这种倒逼机制之下,在环境污染治理之后,市场机制就渐渐发挥作用了。

【解说】

2015年,浙江原来的26个欠发达县传来重大利好,省里正式松绑对这些县的GDP考核,环境质量、生态效益,成为衡量经济社会有质量发展的重要砝码。

考核松绑后,千岛之湖淳安投入16亿,大手笔打造环湖生态经济圈;丽水青田,拒绝了一家外地企业希望在瓯江江心驮滩岛投资20亿元建设大型不锈钢厂、投产后年产值为百亿级别的诱惑,转而在此规划生态旅游区。

紧跟考核指挥棒调整的,还有生态补偿、生态奖惩的先行先试。浙江已对全省八大水系源头地区45个县(市、区)实施生态环保财力转移支付政策,是全国第一个实施全流域生态补偿的省份。在创新机制激励下,钱江源头开化提出建设全县域国家公园,走上治水、造景、富民融合发展的新路。

【采访】

开化县委书记鲍秀英:为什么这么自信,积极性这么高,就是感受到绿水青山建好、守好、保护好,就是金山银山的来源。既让蓝天白云的环境能够留在这里,又让农民、居民生活在这里很幸福。

【解说】

2015年5月27日,《美丽乡村建设指南》国家标准在北京正式发布。走过十年,一村一品、一村一韵、一村一景的大格局,浙江生动的“美丽乡村”实践成为制定《美丽乡村建设指南》国家标准的重要依据。

【现场声】

桐庐县江南镇环溪村村委会主任周忠莲:整个农户的污水进入这里,然后再……

【解说】

自从村里环境整治之后,周忠莲已记不清向多少人介绍过环溪村的美。这个脏乱差曾在全县出了名的村子,借着美丽乡村建设的东风,建起了9座污水处理池,家家有窨井。生活污水经过处理,循环利用,灌溉300多亩莲花田。

【采访】

环溪村村民周宝雪:这几年环溪村变干净了,水清了,我今年68了,我还想再多活20年,多享受环溪村的生活。

【字幕】

淳安县枫树岭镇下姜村

【解说】

下姜村是习近平同志在浙江担任省委书记时的基层联系点,他曾经先后四次到村里蹲点调研,对村庄的发展建设给予了直接指导。

【采访】

原下姜村党支部书记姜银祥:当年习书记联系我们村的时候,对如何解决农村的垃圾,给了我们具体指示,所以我们现在的垃圾,就是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我们就是按照当时这个模式来搞的。

【解说】

如今的下姜村不仅环境好了,更是先后培育了60亩草莓园、150亩水蜜桃园、500亩中药材园,打造了八个农业产业区块,六个经济作物种植区,修建了十几处农家乐和精品民宿,每年可接待游客10多万人次。村民人均收入和10年前相比,增长了6倍。在下姜村带领下,枫树岭镇27个村在环境改善、农民增收等方面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采访】

淳安县枫树岭镇党委书记商建军:可以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在下姜村,在枫树岭镇得到了生动的实践。

【解说】

山水塑形,人文立魂,绿韵作裳,特色扬名。“美丽乡村”完善了浙江从“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到“乡村让城市更向往”的全域化生态格局。早在十年前,正是在习近平同志的亲自部署下,浙江开展了波澜壮阔的“千村示范 万村整治”工程:花5年时间,从全省4万个村庄中选择1万个左右的行政村进行全面整治,把其中1000个左右的中心村建成全面小康示范村。

如今,“美丽乡村”已成为浙江新农村建设的金名片,更是建设“美丽中国”一个精致的“样本”。“美丽”,改写着人们的生活,留下了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字幕】

云和县梅竹村

【解说】

暮春时节,海拔1500米的云和梅竹村还透着丝丝凉意。武晓芳兴奋地比画着未来。三年前,她还是上海一所大学的老师,一次偶然的云和之旅,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就是在这间能够眺望千亩梯田、万里云海的农家乐,她找到了爱情的归宿,嫁给了土生土长的村民柳云伟。现在,她要把见证了两人爱情的农家乐推倒重建,改造成精品民宿。

【现场声】

武晓芳:我想把它做成北欧乡村的感觉,白色的,但是很简约,我在床上躺着的时候,我只要头往右转,就可以看到风景,头往上方,通过天窗可以看到蓝天白云。

【解说】

诗意的生活不是梦,青山绿水总能在不经意间,触动人们内心的感动。

【字幕】

衢州市衢江区举村乡翁源村

【解说】

这一天,地处偏僻的衢州小山村迎来了国内顶尖的建筑设计团队。穿行在保存完好的夯土建筑群中,设计师们为此地纯净古朴的气息所陶醉。

【采访】

中国美术学院建筑学博士生杨寯:觉得这里的建筑有一种特别的历史的时间感。

【解说】

翁源村所属的衢江区,南部山峦绵延不断,绿色中点缀着一个个古村落。为了让这片天然的净土在被保护和珍惜的同时,最大限度地释放它内生的活力,衢江区联手中国美院,于今年三月份启动了南部山区改造工程,为世人打造一个“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同时又能给当地经济带来可持续发展的养生“硅谷”。

【采访】

中国美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王澍:这个改造你首先要读懂它,理解它,然后用自然的方法去改造和调整。

【解说】

理解自然,才能更好地享受自然。从保护到利用,这些依山傍水的古村落不仅很好地承载了历史,也让生活在其中的人们找到了打开致富大门的金钥匙。

【字幕】

丽水市莲都区大港头村

【解说】

清晨,瓯江帆影点点。只要不下雨,大港头村随处可见这样的场景。大港头村地处瓯江沿岸,美丽的江景和古村落吸引了众多绘画爱好者和画商纷至沓来。这幅油画,画师匡凯黎取名《帆影》。15分钟后,《帆影》加框,被放进了村民陈青萍的沿街小画廊里。两小时后,颜色还未干透的《帆影》就被这位游客相中,踏上了新的旅途。

依托一江清流,大港头村衍生出了一条完整的油画产业链。

【字幕】

德清 莫干山

【解说】

这是“清凉世界”莫干山脚下的民宿“西坡29号”。泥巴糊的墙,竹木做的桌椅,环保、怀旧,散发着淡淡的乡愁。最贵的一间房由猪圈改造而成,一晚售价1580元仍一房难求。

【采访】

莫干山民宿“西坡29号”主人钱继良:这样的改造在国内还是比较新颖的,特别受城市里人的欢迎。这样的猪圈预订都排到半年后了。

【解说】

像“西坡29号”这样的农家乐,在莫干山有64家,家家生意红火。裸心谷一张床,一年产生的税收就超过10万元。

美丽乡村带来美丽经济:秀山丽水、金色平湖、自在舟山、潇洒桐庐、梦留奉化、幸福江山……星罗棋布的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已经成为农民幸福生活的家园和市民休闲旅游的乐园。“美丽”二字,正不断嵌入浙江人的幸福生活,美丽经济正不断印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道理。

【解说】

十年来,浙江历届省委响应习近平的号召,坚持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之路不动摇。全省人民按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化作浙江大地生动的现实。

照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条路走下去,当自然之美与人文之美相互交融,制度之美与发展之美相得益彰,生活之美与生态之美相映成辉,诗意地栖居在浙江大地上,可期,可盼!

(原载于《浙江日报》2015年8月13日)

第三集 寻梦山水间

【开场】

这是一片灵秀富饶的宜居之地,早在5万年前,“建德人”就在这里奏响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乐章;7000年前,河姆渡人在这里开始建造房屋、种植水稻、驯养牲畜,繁衍生息。

在漫长的岁月中,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先辈们,不断学习着与天空、海洋、土地的相处之道,在大自然中积聚获取财富的秘密,又在获取中重新领悟着大自然的力量……

第三集 寻梦山水间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绝不是对立的,关键在人,关键在思路。

——习近平

【字幕】

瑞安市塘下镇陈岙村

【现场声】

遮风挡雨滤烟尘,苍郁葱茏十二旬。一自村头污水沴,枯枝不复庇乡邻!

【解说】

每年的夏至,位于浙江温州瑞安的陈岙村里,都会组织孩子们诵读这株枯榕树下的碑文,碑上讲述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多年以前,坐落于大罗山脚下的陈岙村还是一个穷山村,为了致富,村民先后建起10多家小电镀和冶炼厂,污水直排,将整条溪都染了色,有一天,大伙儿发现溪边那棵守护了村庄120多年的大榕树死了。

【同期声】

陈岙村村民董笃权:以前不知道什么叫污染,从那个时候才知道,污染有多可怕。

【解说】

被工业污染惊醒的陈岙人,在村支书陈众芳的带领下,拆除了溪边所有的违章建筑,把工厂全部搬离村庄,并在溪流上游筑坝建库,蓄起一池清水。

如今,依水而兴的陈岙村,已建起了5个活水游泳池和小型水上乐园,在村后的大罗山上建起1.7千米长的漂流项目,村集体年经济收入达到了470多万元。有了钱,村里进行了旧村改造,以城里高档商品楼的标准,为村民建起300多套小洋房。山清水秀、景美人富的陈岙村在当年枯死的大榕树下立碑,并题诗一首,警示后人,尊重自然,和谐发展。

【同期声】

瑞安市塘下镇陈岙村党支部书记陈众芳:发生在我们村的这些事,让我们有一种感悟,以前我们最不重视的环境,才是最大的财富,不管陈岙也好,浙江也好,全国也好,我认为保护环境,才有未来。

【解说】

“保护才能发展,可持续才有未来”。这是陈岙村的感悟,更是现代人类在与大自然的博弈中所认知的道理。一贯走在前列的浙江人,也首当其冲成为了这一朴素真理的践行者,10年来,坚持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之路不动摇,绿色理念不断深入人心,一部现代社会天人合一的和美画面正在徐徐打开。

【同期声】

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潘家华:发展观念得到了一个升华,我们的发展必须是与自然相和谐,必须是保护环境。我们必须是在提升生态品质的进程中间来发展我们的经济。

【字幕】

北京 中国国际展览中心

【解说】

2015年初夏,第十四届中国国际环保展览会在北京开幕,这场国内规模最大的环保展会上,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参与者。

坐着红眼航班飞了1500多公里从浙江温州来到北京,陈飞只有一个目的,在国际环保展上送出他的菜篮子,倡导大家买菜用篮子,消灭塑料袋。

【现场声】

这个篮子你知道吗?

这个买菜用知道吗?

用什么做的?

这个毛竹编的。

给一个。

好。

我是甘肃天水的,

甘肃天水的,我是浙江温州的,我是一个农民,专门宣传环保,买菜用篮子拒绝塑料袋是这个意思。

宣传环保,好样的。

【解说】

像这样送菜篮子,陈飞已坚持了15年。15年来,这位浙江农民自费50多万元,走遍全国24个省市甚至走出国门,送出竹编的菜篮子6万多个。

一个普通农民为什么要跟菜篮子和塑料袋较上劲呢?这一切都源自他最爱的那条母亲河——楠溪江。楠溪江素以水秀、岩奇、瀑多、村古、滩林美闻名,然而十多年前,每逢大雨过后,江边的树枝石头上都会挂满沿途冲下的塑料袋,这样的场面刺痛了陈飞的神经。

【同期声】

永嘉县渠口乡珠岸村党支部书记陈飞:全部是塑料袋,那个树上挂的几万条都有,这个塑料袋还是有毒,烧还会致癌,产生二噁英。我的最终目的就是多一个篮子,少一个袋子,我的愿望就是,让全国的农民买菜用篮子,我的愿望有梦就会成真。

【解说】

陈飞的倔强,折射的正是眼下3000多万浙江农民对生活环境的共同追求。走进浙江农村,大大小小的村庄都变得干净整洁,村与村之间比的不仅是谁更富裕,还有谁更干净、更美丽,百姓生活得更健康。十年来,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到当下的“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四边三化”,浙江广袤的田野变了样,数以万计的村庄美化了环境、改造了农房、实现了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垃圾统一收集、康庄公路村村通,农民对生活环境的关注比任何时候都高。

【字幕】

衢州市衢江区黄坛口乡

【现场声】

问问看你们知不知道我们这次垃圾分类了以后,一般是分几类的?

【解说】

农闲时节,衢州市衢江区黄坛源沿岸的7个村正在搞垃圾分类,能说会道的黄坛口乡女乡长李燕琴,正在全力促成这件事儿。

忙完这茬,她还要去黄坛源河边走走,作为这条河的河长,例行巡河也是她的重要工作。

【现场声】

衢州市衢江区黄坛口乡乡长李燕琴:你看这片绿地,以前都是猪栏,我们为了一江清水,把它全拆了,其实想想这个垃圾保洁还是很简单的,拆猪栏、搬工厂才是最难的。

【解说】

衢州是浙江重要的生猪产地,高峰时饲养量突破760万头,排泄物让许多河流沦为垃圾河,也给地处钱塘江源头的衢州拉响了生态警报。2013年,当地制定了严格的禁限养区划分方案,李燕琴负责拆除管辖区内22000多平方米的猪棚。

【同期声】

衢州市衢江区黄坛口乡乡长李燕琴:都是世世代代养猪的,有些人养得好,特别是大户,一年要赚40万、50万块钱,那这个难度真的是可想而知。我记得有一户农户非常抵触,前前后后我们也上门了46次,因为他是最后一户了,有一天他想通了,凌晨1点钟打我电话,我就马上赶下去,当时我回到乡里的时候,真的是有一种很想哭的那种感觉。

【解说】

在拆除猪棚的同时,李燕琴还和乡、村干部一起,积极帮助生猪退养户转产转业,确保农户转产不减收。

作为河长,每个月衢江区都会对李燕琴负责的河道进行水质考核,所有考核结果每季度一评,排名最后的河长要被区委书记约谈,连续三次排名最后就会被通报批评甚至解职。

【解说】

近年来,浙江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八八战略”为总纲,推出了推动新一轮发展的一系列重大决策,特别是以治水为突破口倒逼转型升级,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共识,而建立省、市、县、镇(乡)四级河道“河长制”,被认为是落实这一重大决策的关键之举。浙江全省共有6名省级河长、199名市级河长、2688名县级河长、16417名乡镇级河长,再加上更加庞大的村级河长、民间河长,强大的河长队伍,成了各地各部门协同治水、真抓实干的组织者、落实者和责任者。在他们的不懈努力下,一个个长期存在、人们习以为常的污染源被清除,一条条原本浑浊的河流逐步变得清澈。

【字幕】

长兴县 天能集团

【解说】

太湖畔,中国最大的动力电池生产企业天能集团总裁张天任正在接待客人,作为全国人大代表,他正和太湖沿岸乡镇水利专管员就太湖流域环境整治的建议进行商讨。

【现场声】

天能集团总裁张天任:环境要怎么保护,可能他们以前没这个习惯,那可能这个也要组织宣传,给他们学习学习。

【解说】

张天任关注太湖流域治理已经很多年了。

【同期声】

天能集团总裁张天任:我们都是为了要还以前欠下的环境债。

【解说】

1988年,张天任靠5000元起家办电池厂发家致富。与此同时,蓄电池行业也在当地迅速崛起,随之而来的是铅污染事件频频发生。有一天,愤怒的村民甚至放火烧毁了存放铅酸电池的仓库。

【同期声】

天能集团总裁张天任:那时候就开始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不能再那么干下去了,如果再那么干下去,我们付出的代价就太大了。

【解说】

在当地进行的大规模蓄电池行业大整治中,天能幸运地留了下来。此后,张天任痛定思痛,投入巨额资金对旧生产工艺进行改造,并建立循环经济产业园,对废旧蓄电池进行回收处理,实现了零排放。

从环境污染的肇事者,到环境保护的践行者,在浙江,随着转型升级“组合拳”的深入实施和企业自身责任意识的不断增强,护好一片蓝天,养好一方碧水已成为浙江企业家的自觉承诺。在缙云好溪,一家大型造纸厂在当地报纸上刊登承诺:“若有造纸废水直接排入好溪,就关停纸厂,永不造纸 ”;在余姚,为杜绝废水臭气污染问题,榨菜厂厂长宣大姐毅然关掉了年利润达百万元的厂子;在瑞安,一位五金企业老板自掏腰包建立治水实验室;在永嘉,当地企业家自发捐款6000多万元,让曾经被严重污染的姑溪河,恢复了往日的清澈。

【字幕】

杭州市 钱塘江

【解说】

每个月月初,钱塘江畔都会出现一群“绿色的身影”,这是绿色浙江民间环保组织的志愿者们来为母亲河“体检”。

【现场声】

“绿色浙江”秘书长忻皓:前前后后差不多五年多,我们一直在关注这一段的,尤其是钱塘江这一块整个水质吧。总体上还是有变好的趋势。

【解说】

随着公民环保意识的增强,公益环保组织和环保志愿者越来越成为推动生态文明的重要力量。“绿色浙江”这一15年前由大学生忻皓和他老师共同建立的环保组织,如今已拥有了27名专职员工,独立的办公地点和实验室,还创立了“环境观察”监督举报平台,成为中国首家5A级环保社团。

【现场声】

志愿者:让更多人环保起来,出发!

【解说】

每次采集完钱塘江的水样,大家都会到这块护江碑前看一看老汪。老汪,一位普通杭州市民,钱塘江护水志愿者。2010年2月,肺癌晚期的他,生命进入了倒计时。在治疗期间,他经常偷偷忍痛跑出医院,骑上自行车,沿着钱塘江逆流而上,写下护江对策和想法。在老汪临走前的几个月,他终于矗立起钱塘江第一护江碑。上面没有豪言壮语,只有一句话:“请不要向钱塘江扔垃圾,那是母亲河的笑脸。”

【同期声】

宁波大学校长、浙江省生态文明研究中心主任沈满洪:政府、企业和公众的联动,形成了一种齐抓共管、相互协作的联动机制,这是一条非常宝贵的经验。正是有了这条经验,所以使得我们浙江省取得了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生活环境质量的改善和生产环境质量的改善。

【解说】

“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这是习近平同志的殷切期望。为了这份期望,无数普普通通的浙江人,不知疲倦,不畏艰难,不求回报;他们,都为一个共同的目的: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他们,只有一个共同的梦想: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让好环境不再是奢侈品,让更多人在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中重拾“幸福的秘密”……

【字幕】

遂昌县焦滩乡焦楼村

【现场】

划船,捕鱼

【解说】

遂昌县焦滩乡有一道名菜——焦滩鱼头,身残志坚的肖建富就是这道名菜的创始人。

【现场】

烧鱼。

【解说】

鲜美的溪鱼用土灶烧制,稍翻滚后放入调料再加汤,出锅时再放入新鲜薄荷叶,一道美味的焦滩鱼头就烧制完成了。(端上桌)

【现场声】

请品尝我烧的焦滩鱼头。

【解说】

美味的鱼头给肖建富的农家乐里带来了数不清的客人,这家小店一年的营业额达170多万元。看着肖建富富了起来,村民纷纷效仿,如今村里已开起了十几家农家乐,形成了“焦滩鱼头一条街”。

【同期声】

遂昌县焦滩乡焦楼村村民肖建富:我们遂昌山清水秀,空气特别好,过来旅游的人特别多,就像这里附近浙西南第一高峰南尖岩、千佛山,而且他们游客玩累的以后肯定要想到吃,一吃就想到焦滩鱼头。其实我这个焦滩鱼头他们说是“饭店饭”,其实也是一道风景。我感觉一个残疾人自食其力,靠山,这么好的环境,我靠自己能养活自己我感觉比较自豪。

【字幕】

温州市 温瑞塘河

【解说】

这不是皮划艇运动员,而是一位温州市民正在上班路上。

【现场声】

温州市民廖朝东:每天早上爬起来第一件事情我就先看看天气,天气好我就划船,因为划船没有路堵,在河面上呼吸新鲜的空气,很爽,很开心。

【解说】

小船伴着晨辉在河面上悠悠划过,累了就停一停,拿出手机来拍张照。在廖朝东眼里,这几年,塘河是大变了样。

【现场声】

温州市民廖朝东:我记得大概五六年前的时候,这个地方的水还是有臭味,水质是发黑的,因为这两年排污截流,治理河道以后,这个水就慢慢清起来了。

【解说】

划过6公里的水路,目的地就到了。把皮划艇往单位的停车场里一放,上班去了。宛如城市血管的塘河变清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亲近塘河,触摸塘河,倾听塘河的故事,享受塘河的馈赠……

【同期声】

温州市民廖朝东:每当我划着小船经过塘河,塘河两岸的人们把我当作风景,其实在我的眼里,他们也是我的风景。划着小船让我感受到塘河的美,感受到一种特别的快乐,我爱我的城市,我爱我的家乡,我爱我的河。

【字幕】

杭州市玉皇山 基金小镇

【解说】

在杭州玉皇山南工作的刘明曦,有个令人羡慕的工作场所。他工作的这座基金小镇,有几十幢镶嵌于秀美环境中的小楼,驻扎着230多家金融企业,每天开视频跨国会议、分析投资行情,工作之余到青山绿水间喝喝茶、享受各种美食,疲劳了还可以到室外的八卦田公园、白塔公园、海月公园里去散散心、晒晒太阳,享受现代自然生活。

【同期声】

杭州基金小镇创业者刘明曦:我觉得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本来就是享受,这样人的这种创新的能力也就被激发出来。

【字幕】

德清县洛舍镇东衡村

【现场声】

《奏鸣曲》一段。

【解说】

在德清县洛舍镇东衡村文化礼堂里,一场钢琴比赛正在进行,村里的老老少少同台竞演。年过七旬的史炳生、俞守明老哥俩组合,四手联弹起《我们的田野》,夺得了比赛的特等奖。

【同期声】

德清县洛舍镇东衡村村民俞守明:我今年70岁,他今年71岁,我们是哥俩,我们对《我们的田野》特别感兴趣,因为我们农村的发展太快了,村庄建设日新月异,真是一天一个样。

【解说】

居住环境变了,创业环境变了,发展理念变了,人们的心情也变了。

今天,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的要求,浙江人民正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八八战略”为总纲,意气风发、坚定不移地朝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路子继续走下去。十年艰辛,玉汝于成,十年探索,昭示未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一粒智慧的种子,她孕育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新理念;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一面鲜明的旗帜,她高扬着对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和谐共生的不懈追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一条宽广的大道,她通向的是天蓝、地绿、水清,子孙后代可以永续发展的美丽家园。

(原载于《浙江日报》2015年8月14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