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科学共同体及其社会组织形式

科学共同体及其社会组织形式

时间:2022-04-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种情形能显示科学共同体的外在功能,显示科学与社会文化环境的相互关系;第二种情形显示了科学界的内部结构。现在人们多把“无形学院”视为介于学派与一般科学共同体之间的、以学术思想沟通为基础的社会组织形式。学会是科学共同体诸种形式中人员最为广泛的社会外在组织形式。

二、科学共同体及其社会组织形式

按照古斯菲尔德(J.R.Guesfield)的考察分析,在社会学和人类学中,“共同体”有两种不同用法,即地域性的用法和关系性的用法。地域性的共同体是指一个具有特定地理边界的有专门特征的社会实体。关系性的共同体是指具有特质的人类关系。这种共同体不再是区域上受限制的社会实体,而是具有特定性质的关系的人的集合,并且恰恰由其关系的特定性质而与其他人分开以形成一个集合。共同体是靠同感和同类这种结合力联系在一起的,其基本特征是:相互关系包含强烈的个人色彩、高度的内聚力、集体性和时间持续。按照上述区分,科学共同体更多的是关系性的共同体。

科学共同体(scientist community)[2]是科学社会学的一个基本概念,这一概念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作为分析工具广泛地运用于科学社会学、科学哲学研究之中。科学共同体既有一般的社会学意义上的共同体的特点(靠同感和同类这种结合力联系在一起,具有高度的内聚力、集体性和时间持续性),又有其作为科学家群体的特殊规定性。就科学共同体这个概念,可代表两种情形:一指整个科学界;二指部分科学家组成的各种集团。第一种情形能显示科学共同体的外在功能,显示科学与社会文化环境的相互关系;第二种情形显示了科学界的内部结构。科学共同体有两个显著的特征:一是科学共同体组织是一个松散的概念,其中包含着科学组织、科学机构,但又不限于科学组织和机构。从事有联系的科学活动的科学家可能在地域上分布很广泛,但信息交流和联系却十分紧密。二是共同的目标和活动所产生的内聚力是构成科学共同体的基础。科学共同体的具体的存在形式包括社会内在形式(学派、“无形学院”)和社会外在形式(学会、科研组织机构)。

学派是由一些具有共同学术思想或学术纲领的人所组成的相对稳定的科学家集团,它是在科学研究与交流的过程中,特别是在学术竞争的条件下,在自发的非正式组织的基础上自然形成的科学活动的群体形式。与其他科学共同体形式的区别是:(1)以一位或几位杰出的科学家作为公认的学派领袖而把众多有才华的学者吸引到自己周围;(2)以独具一格的学术观点和思想方法作为学派的理论基础;(3)有科学上、文化上和哲学思维方式上的独特传统。科学发展史上,一些历史上著名的学派有着世代相继的师承关系,甚至具有广泛的国际性,如历史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法国百科全书学派,现代的哥本哈根学派、布尔巴基学派等等。科学学派在组织上具有很强的内聚性(以学术权威作为组织的“核”)、整体性(有竞争力的集体)和排他性(学术思想上的党同伐异)。学派在推动科学发展上表现出巨大的科学能力。它能使可贵的学术思想经过集体的、数代人的努力,日臻完善和成熟,而不致夭折。它有利于造成学术争鸣的态势,易于保护真理、发展真理和揭露错误。虽然某些学派过分的排他性会形成封闭的门户之见,也会削弱自身的生命力而走向萎缩,但这种消极面毕竟是次要的。学派这种以共同学术思想为纽带的科学共同体的社会内在组织形式,具有其他科学组织形式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它是科学思想赖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之一。

“无形学院”是科学史家对英国皇家学会前身的活动形式的称呼,那时各方面的科学家不定期或定期集会,进行无约束的学术自由讨论。现在人们多把“无形学院”视为介于学派与一般科学共同体之间的、以学术思想沟通为基础的社会组织形式。“无形学院”同学派的共同点是以优秀的科学家为中心,立足于自由联合,进行学术思想的通信交流和自由讨论;不同之处是,它不一定是单科性的,而往往是多科性的,是为了彼此充分交流借鉴,而并非为了坚持某种特定的学术主张,所以排他性不强。美国科学社会学家普赖斯发现,由于现代科学即使是最小的分支也有成千的同行,所以真正有学问的人就分裂为非正式的小团体。这些人通过互送未定稿、书信往来等形式交流科学思想,或者进行科研上的互访和合作来加强联系。普赖斯认为,在科学前沿,往往是由少数人的非正式交流系统即“无形学院”创造出新知识,然后由正式的交流系统(如期刊、著作、会议等)评价它、承认它、推广它、传播它。多学科的“无形学院”的活动还往往成为新学科(如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的温床。所以,“无形学院”也是科学共同体富有生命力、创造力的内在组织形式之一。

学会是科学共同体诸种形式中人员最为广泛的社会外在组织形式。它是受国家法律保护的职业科学家团体。作为社会组织的一部分,学会在历史上是从17世纪英国皇家学会成立后才开始形成的。当代的众多学会不但已覆盖各国的科学共同体成员,而且已走向国际性的联合。学会是科学工作者的集团利益的代表,它的主要任务是学术交流。在现代国家里,各种学会也是政府领导科学技术工作的智囊团和思想库,是促进科学事业发展的重要社会组织和力量。

科研组织机构是科学和技术最强的社会组织形式,它是在国家直接领导下的科研机构。包括国家的各级科学院、研究院、研究所,和企事业单位的研究所、研究室。由于各国社会制度、经济和文化条件不同,因此形成了不同的科研组织系统。如社会主义国家多属集中型,主要科研力量是国家科学院和政府各部门所建立的大量科研机构;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科研机构主要分散在大学和企业。一般而言,在一个国家的科研组织体系中,国家级科研机构侧重于基础研究、综合性应用研究,地方、企业侧重于应用和开发研究,大学则是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

随着科学社会建制的形成,作为与科学紧密相连的技术也逐渐走向体制化。相对于科学共同体,同样也存在技术共同体。美国技术史家康斯坦(Edward W.Constant)于1980年首先提出了技术共同体的概念。所谓技术共同体,是指在一定的范围与研究领域中,由具有比较一致的价值观念、知识背景,并从事技术问题研究、开发、生产等的工程师、技术专家和技术人员通过技术交流所维系的集合体。技术共同体与科学共同体一样,也是相对独立的,有自身的交流系统、评价系统、奖励系统等,可以不受外界的干扰。在技术共同体内其成员之间的互动方式,要比科学共同体成员的互动复杂得多。以知识交流为例,在科学活动中新知识的发现者出于获得同行承认和优先权的考虑,通常会尽快将其细节无偿地向同行公开,因而交流渠道畅通无阻,但在技术活动中,技术知识的交流方式则要复杂得多,可能通过申请专利的方式来公开,也可能通过出售许可来保证有偿使用,还可以不公开即保密或部分保密。由于互动方式不同,技术共同体的结构也与科学共同体的结构不尽相同,有关这方面的深入研究,将是技术社会学的重要课题。

技术共同体的表现形式有许多,如国际技术共同体、国家技术共同体、行业技术共同体等。随着人类进入大科学、高技术时代,技术所显示出来的威力越来越大,技术与社会的互动之网也越来越复杂。广义的技术共同体是由与从事技术工作相关的人员,包括工程师、技术专家、政府官员、资本家、技术人员等组成的人类集合体,这种技术共同体中的技术主体角色是多样化的。技术共同体有一种重要形式叫“创新者网络”,它提供创新者非正式直接互动的机会,从而提高创新活动的效率。“创新者网络”这个概念原出自技术创新经济学,意指一种特殊的创新者组织形态,即网络组织,它介于市场和企业组织之间,是两者互相渗透的产物。与市场或企业组织相比,网络组织是一种松散联结的组织,但成员组织之间有一种合作的关系作为网络组织的联结机制。这种“创新者网络”与技术共同体的关系,颇似“无形学院”与科学共同体的关系。它与一般的通过创新者(如企业)之间正式的交流(如技术报告、技术资料、杂志书籍、专利转让等)而形成的技术共同体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提供了创新者进行非正式交流的机会,使其发生直接的互动,从而提高创新活动的效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