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闻的意义性延展

新闻的意义性延展

时间:2022-04-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与此同时,随着中国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入,电视作为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将完全走向市场。当社会效益同经济效益发生冲突时,要自觉以社会利益为上,经济利益无条件地服从社会利益,这是由中国媒体的性质和任务所决定的。

第三节 节目策划:新闻的意义性延展

一、新闻节目策划的原则

社会转型时期,许多重大的建设性的政策法规就是在这个时期健全完善的,转型期社会中的许多发展性因素,要求受众及时、准确地了解重大资讯,来确定和调整自己的社会坐标和人生走向,这需要主旋律报道从舆论上引导。因此,节目策划不是随意行为,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才能达到策划的目标和效果。

(一)弘扬主旋律原则

任何大众传播媒介,都是为一定的意识形态、政治经济服务,因为受历史因素的影响,不同的政治思想路线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发展阶段会形成不同的具体内涵和要求,同时根据时代的要求加以调整、丰富和发展,使之具体化和具有更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和操作性。

李长春同志在有关会议上强调:新闻工作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把镜头对准基层,把版面留给群众,多用群众的语言,多联系群众身边的事例,多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多报道有实在内容、有新闻价值的事情。这也是媒体在宣传主旋律报道时的标准。

既然主旋律报道是新闻报道的一种形式,那么就应尊重新闻传播规律,挖掘主旋律报道的新闻价值。我们要求凡是涉及主旋律的报道,记者要准确、深入地去发现、挖掘其中的重大内涵,快速反应,并尽可能地落实到新闻对象上,落实到新闻事实中,凸显主旋律报道的新闻价值。

社会生活的本身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是多方面、多层次、多样化的,要求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电视也应该以多样化的形式进行表现和反映。节目策划也正是建立在生活多元化的基础之上的,策划就是要发现和挖掘生活多样化的本质。没有生活的多样化,也就没有节目策划这种创造性的劳动。

(二)效益协调原则

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电视媒介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身上逐步显现出两种不同的属性,即社会属性和经济属性。在中国,电视的根本任务是在中国共产党基本路线的指导下,坚持为人民服务和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为观众提供多种多样的、健康向上的、生动活泼的电视节目,以推动社会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为目的,这就电视媒介所应该追求的社会效益。

与此同时,随着中国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入,电视作为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将完全走向市场。经济效益往往是电视节目策划的物质保障,也是电视事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先决条件。

当社会效益同经济效益发生冲突时,要自觉以社会利益为上,经济利益无条件地服从社会利益,这是由中国媒体的性质和任务所决定的。

(三)创造性原则

对于新闻报道策划者来说,内容产品链的生成意味着对新闻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以往在传统媒体中“千报一面”式的新闻已经不再适应今天的社会需要,对于新闻传播只求时效、求准确、打“短平快”的编辑思路也已经行之无效。编辑除了新闻价值的专业判断之外,还要考虑如何在多种载体上针对这些载体的不同受众分配新闻信息,包括选择不同的报道角度、采用不同的传播方式、运用不同的传播技术,更重要的还有:培育不同的增值产品。

因此,新闻报道策划必将在多种媒体通用的内容生产平台上实施,在这个平台上工作的记者编辑将以全面的多媒体手段完成所有新闻信息的采集与粗加工,与这个平台相伴的还有为进一步实现内容深加工提供资料的数据库。而为每一个终端载体进行内容深加工的编辑,都能够在共同的生产平台与数据库中获得原始素材,他们根据特定受众的需要和定制,进一步组合和加工成千姿百态的媒介产品。具体到每一个策划性的重大报道,新闻采集可以由多媒体的记者团队一次性完成,新闻编辑加工与发布却是多元化、多层次性的,新闻信息资源由此能得到全方位的深度开发,新闻产品链由此形成。

节目的策划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为了追求策划案的创造性特质,在策划过程中,应自由地发挥,而不要受各方面的限制。

(四)灵活性原则

新闻报道从来没有固定模式,创新报道在于发现,包括发现新闻线索、新闻点、新闻细节、新闻由头、新闻价值,发现新的新闻视角、新的采写方式、新的报道视野、新的写作结构、新的编辑手段、新的处理语言。主旋律报道只有革新,才能出彩增色。

报道思路和路径要创新突破,淡化“结果”,注重过程,“还原”新闻。出于政治性和导向性的需求以及我国特有的媒体性质,正面报道和结果性报道一直占据着时政新闻报道的核心位置,对负面消息避而不谈或者简略带过。报道方式要创新突破,以社会新闻的操作手法做时政报道。直接反映政治的时政报道,其内容政策性、政治性强,极大地弱化了新闻的趣味性和新奇性。而且时政报道担负着正确引导大众舆论、教育大众的重任,很难避免“政治带来严肃、严肃带来沉闷”。在突破创新的路子上,要更加注重时政报道的社会功能,尝试以社会新闻的手法来做时政。在信息社会里,受众有权选择信息,自主消费信息,所以适当增强时政报道的趣味性有利于吸引更多的受众。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时政报道的内容选择,应该关注个体,贴近生活,而非空洞地宣传。

具体说来,媒体首先应该关注人物,而非主题。时政新闻也可以讲出很好的故事,政界人物同样可以在自己的领域内演绎精彩有趣的故事。再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彰显党报的人文关怀,切实反映人民的心声和愿望,以人道主义的胸怀去尊重、理解、关怀报道对象,吸引和引导受众。

一个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媒体,总是把最重要的、受众必然关注的信息传播出去,把读者牢牢吸引,这就是必读性。必读性是对可读性的升级,是媒体谋求绝对优势的有效途径。在创新主旋律报道中,也要实现可读性向必读性的飞跃,强化信息传播与观众之间的绝对依赖关系。

二、策划中对深度的挖掘

在新闻稿件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同样的新闻事件,在不同的编导的策划中,认识的深度会大不一样。影响编导认识事物深度的原因除了编导自身理论修养和认识水平以外,还有认识方法。面对一个新闻事实,假如我们只能孤立地就事论事看问题,那所能触及的报道深度是有限的。

现代社会中,在信息传播全球化、多元价值观相互碰撞的影响下,观众被置于呈几何级数增长的信息洪流中,这就使得媒体对纷繁芜杂的信息进行的选择、梳理与释义显得异常重要,这样可以使得其对周围的事物与环境做出更准确、更明晰的认知和判断。顺应与满足观众这种需求的电视新闻节目中的深度报道栏目,成为当代最权威、最有影响力的电视节目形态之一。

(一)度深的意义——如何进行选题

新闻节目制作的第一步是选题,不同类型的电视节目自然有不同的选题要求。对于新闻节目的深度报道来说,首先必须建立在对深度报道本质的正确理解之上。可以认定,深度报道比一般报道更能透视事件的本质,更能反映其社会意义。从本质上看,体裁或报道技巧上的独特性,以及报道篇幅的长短都不是其特质,它的特质在于其对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的追问。

(二)如何进行深度发掘

1.细致入微的采访和调查

深度报道的题材,多是事实比较复杂、问题成因多的新闻事件。因此,记者必须通过细致入微的采访,进行大量的新闻调查,从而把握新闻事实。不仅要善于动口动笔,更需善于动腿动脑,要对新闻事件进行理性的分析,多侧面地现场展示,引发受众连绵的反思和情感的追随,把受众从具体事件引向广阔的社会空间。

在采访过程中要注意理论思辨性,彰显新闻力量。深度报道的生命在于通过构思严密的逻辑力量,以精心的选材配以理性的思索,让受众从中悟出道理。关键之处在于体悟到事实表面之下所隐含的本质,以一种反思的态度进行积极的思考,从而实现感染人、教育人、启发人的社会功效,彰显新闻的力量。在题材选择上力求重要与新鲜相统一,深度报道的新闻是指报道的时效性和新鲜感。一方面是报道的时效性,应是新近发生、正在发生或进展中的事态的报道,尤其是突发性事件的连续报道,更要注重时效性。另一方面是报道内容新,既有新观点、新材料、新信息,特别是非事件性的系列报道,更要注意抓住最新信息,选好新闻由头,给人以新鲜感。在深度报道的采访实践中,注意选取那些突发性重要事件、带倾向性的重要问题以及社会上大多数人所关心的、直接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作深度报道的题材。

2.在表现形式上不拘一格因事而异

深度报道在表现形式上强调多种表现手法的科学运用:既可以做成纪实性的、解释性的,也可以做成透视性的、评述性的;既可以做成连续性的、系列性的,也可以做成类属性综合式、互补性的、组合式的。不管哪种形式,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增强深度报道的传播效果,力求广度和深度相统一。所谓报道的广度就是要求记者有宏观意识、系统思维、全局观念,把报道对象作为一个整体、一个过程来加以反映。也就是说,记者要全局在胸,站在一定的思想高度来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围绕同一主题展开横向或纵向的采访,进行多侧面、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化的报道。所谓报道的深入,就是要求记者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深入研究、深入思考,掌握生活的真实情况,经过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透过现象、抓住本质,从而挖掘出报道事物的深层含义,增强报道的思想性和表现力。

深度报道以其思想的深度,多角度、多侧面的方式对人们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进行探讨和解释。深度报道挖掘新闻背景,剖析事理,谈透问题,充分给予受众对社会问题知情权,也正是从这个角度上看,深度报道具有一定的深刻性,对受众具有更强的吸引力,因而更具有显著的社会影响力。但是要正确自如地掌握和运用这一报道方式采写出更多更好的深度报道来,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积累和探索。

(三)新闻深度报道策划的特征

深度报道要以多角度、多层次、多侧面的形式探索事物发展的原因。它不仅满足一种信息的传播,还分析事物的发展原因,突破了动态新闻的肤浅和表面化特点,极大地丰富了新闻的内涵。在日趋激烈的新闻竞争中,做好深度报道成为媒体发挥优势,扩大社会影响,提升竞争力的一种重要手段。其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深度报道反映的新闻事件、新闻内容大多是跨越时空的大容量、多信息、紧扣时代脉搏的社会问题或新闻事件。这些问题和事件又是现实生活中迫切需要解决,直接关系或影响到群众根本利益的问题,因此主题重大。社会问题的热点、难点和敏感地带,都是深度报道深入挖掘的重点。在这类问题中,深度报道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最集中、最典型的新闻事实的整合,将同类问题聚焦透视,在一定的时间内进行连续集中的报道,形成强大的舆论氛围,对事件各方产生强大的辐射力和冲击波。诸如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的问题,农民负担过重的问题,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问题,媒体的深度报道,使这些社会问题成为一定时期内人们关注的热门话题,形成了舆论强势,在促进问题的解决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深度报道之所以深,主要是指在报道上具有思想深、内涵深、分析透的特点。它不是平面、单向、直线性地反映事物,而是对新闻事件进行多侧面、多视角、多方位的描述。深度报道又被称为深入报道和解释性的报道,它是一种系统而深入地反映重大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阐明事件因果关系,提示实质、追踪与探索事件的发展趋势的报道方式。与一般报道相比,它更侧重于揭示事物现象之后的本质及其所反映的社会问题。

(3)深度报道带有采编人员的主观思辨和倾向性,它意味着采编人员主体意识的高度渗透,这要求他们认识事物的系统思维水平要高、写作能力要强。这种报道往往是对错综复杂、矛盾交织的社会问题或重大事件的具体事实、现象进行合乎科学逻辑的理性思辨,以提炼出新闻事实和现象的深层内涵,给人们提供一种宏观认识。

(4)深度报道在报道有关新闻事件时,新闻人物的来龙去脉与典型情节、细节时较为详细,有一定的深度。在时间上,立足今天,追踪采访有关人员;在事实上,立足此事,搜集与此事有关的情节与细节;在原因上,立足直接原因,分析深层原因,剖析其意义影响。

三、策划深度的意义

电视新闻这一由浅到深的变化不能说是报纸发展的巧合,而应看做一种规律:媒介的社会消费量达到一定规模,有了相当的社会接触率之后,受众对它的传播内容的质量要求就会突出出来。受众对新闻不仅有更迅速、更准确、更接近的要求,更重要的还有对新闻事实进行深入加工,使之更利于理解、利用的新要求。也就是说,当动态新闻大量增加以后,人们就会渴望得到更深入的报道,对事实有进一步的了解。

深度报道是新闻发展到较高水平的产物,是为适应受众的更高要求而产生的。它在电视荧屏上出现标志着电视新闻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同时也说明,动态新闻与深度报道已成为新闻报道的两翼,不可偏废。

从目前我国电视新闻节目的构成来看,以中央电视台为例,动态新闻及信息类节目几乎占据了新闻播出总时数的2/3;余下的1/3分为两类:一类为专题片,其中又分为不定栏目的和有固定栏目的两种。后者有如《华夏掠影》、《祖国各地》、《民族之林》、《地方台30分钟》等。另一类属于杂志性节目,而这些节目又多为某专门内容而设,如《社会经纬》(法律行)、《科技时代》、《世界各地》等,只有《观察思考》是社会主题的综合性内容的节目。从这一新闻格局上可以看出,我们目前缺乏的是综合性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栏目。

只有长短搭配才能使迅速与深入相得益彰,使得新闻对生活的反应更全面、完整,更有利于观众的接受与理解。我国受众对信息高度系统化的深入报道的需求,一方面可以从《话说长江》、《话说运河》以及后来的其他政论片播出后引起的轰动中表现出来;另一方面,对于电视新闻采编机构来说,只作动态报道,会对采编人员构成很多限制,使他们常有无法施展的感觉。而目前我们的专题片,虽然也不乏长篇大作,有些也受到欢迎,但是总的来说内容形式与现实生活都还有一定的距离,因而使它们的接收率受到影响,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我国改革开放十几年来,社会与受众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受众增多,接触媒介时间增加。电视机的社会拥有量已逾两亿台,即全国2/3以上的家庭拥有接收机,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大市场;受众接触电视媒介的时间在逐天增加。(2)社会变动速度加快、幅度加大,新事物不断涌现、新观念层出不穷,社会信息量骤增。(3)群众的社会参与程度提高。他们走出原先的狭小天地,走向社会,投身改革,建立起越来越广泛的社会交往,给予政治、经济生活以越来越深入的影响。(4)社会管理方法改变,舆论监督地位的上升,使得其对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的监督越来越重要。

在这种情况下,电视要适时转换功能,反映社会要求并予以恰当引导;否则就会降低舆论作用的力度,从而降低社会控制能力,甚至会给改革带来麻烦。社会变革对于媒介发展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历史上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和20世纪70年代末的全球性经济危机孕育成熟了报纸的深度报道。我们也应该抓住我国改革开放深入发展的时机,使我国的电视新闻早日成熟,以此振兴民族文化,引导社会舆论,在变革中引导全国人民健康地走向小康生活。这是历史赋予电视界的重任,而电视新闻发展的重点应是深度报道,时代在呼唤电视新闻的深度报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