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谁在“多多关照”

谁在“多多关照”

时间:2022-04-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电视剧市场:谁在“多多关照”中国的电视剧市场经过长期发展已经走过了“跑马圈地”的阶段,行业内的竞争和博弈都在加剧,那种“隔了夜的青菜也能卖出水灵灵的价钱”的年华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毕竟最终对电视剧市场“指手画脚”的不是哪家调研机构,中国10多亿的电视观众当仁不让地成为主宰电视剧市场走向的第一主人,调研机构只能作为有效反映“民意”的平台。

二、电视剧市场:谁在“多多关照”

中国的电视剧市场经过长期发展已经走过了“跑马圈地”的阶段,行业内的竞争和博弈都在加剧,那种“隔了夜的青菜也能卖出水灵灵的价钱”的年华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仅以2002年为例,全年电视剧申报数量共为1700多部30000多集,其中获得批准的电视剧为1200多部26000多级。而另一方面,电视剧市场整体萎缩,2002年全国电视台完成有线与无线的合并,频道数量和电视剧播出时段相应减少,集团购片限价也使市场相对萎缩,整个电视剧市场的收入下降了约20%~30%。一方数量激增,一方却市场萎缩,国内电视剧市场的争夺战已硝烟渐起,电视剧总体质量亟待提高,“烂剧”无法生存。与此并行的是境外电视剧制作、销售力量一直觊觎中国受众市场,从来源看,中国香港地区的电视剧依旧强势,韩国电视剧迅速崛起,韩剧与日剧的数量比为67:23,播出频次比为316:61。“内忧外患”,使得对电视剧市场业态环境、行业走向、市场特征的指导性、实用性调查研究工作变得尤为迫切。

先不论《电视剧市场报告(2003~2004)》是否逐字逐句都经得起推敲,它毕竟是中国电视剧市场调研的始作俑者,倘若真能借此引发业界对电视剧制作、销售流程的理性思考,如此“抛砖引玉”的功效也是不可小视的。“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调查研究以及成果性的报告究竟折射出怎样的电视剧受众市场,还有待于电视剧创作人员、投资商、制作公司、发行商甚至电视台、广告主等共同去揣摩、解读观众的心意。毕竟最终对电视剧市场“指手画脚”的不是哪家调研机构,中国10多亿的电视观众当仁不让地成为主宰电视剧市场走向的第一主人,调研机构只能作为有效反映“民意”的平台。那么,收视率排名居前的剧目“脸上有光”之余尚需总结经验,因此无缘提名的剧目“黯然神伤”之后更没理由“迁怒”于调研机构,否则就难免会显出“无为,无措”的“小家子气”。

随着电视剧的制播分离和市场化运作的成熟,研究市场的“稀缺性”成为调查公司盈利的关键,这种“稀缺性”就在于对受众口味、电视剧供需的前瞻性把握。仍以“古装戏说剧”为例,从某一题材剧的“热播”到市场制作的“一哄而上”,再到受众市场的相对萎缩以及由此引发的某类剧的滞销,最终迫使投资方、制片方适度“收缩”,这一过程本身已经造成了无序的竞争和资源的浪费。而对于电视剧市场的关照就在于总结经验,找寻规律性的发展趋势,从而使电视剧制作更为理性、更能有效地配置资源,从而推动电视剧质量的全方位提升。在今后的电视剧市场,谁能“先知先觉”,谁就可以占据市场的主动权,从而具备盈利的先决条件。就此而言,电视剧市场调研以及相关的报告分析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诚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市场无竞争”的局面最终会被打破,媒介市场调研也毫不例外。有利润自然会有跟进者,适当地放入几条“鲶鱼”会更好地激活行业的生命力。倘若真出现了几家调研机构角逐市场的局面倒未必不是中国传媒界的幸事,但有一点应当明确:合理有序的竞争应本着促进行业运作规范化、科学化、专业化为出发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