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体育新闻的主要功能

体育新闻的主要功能

时间:2022-04-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体育借助大众传媒,适应了信息时代的要求,并实现其多元功能。体育新闻通过传播有关体育的各种信息,以实现体育的多种功能。

第三节 体育新闻的主要功能

体育运动从一开始就与传播活动密不可分:它本身就是一种传播活动,人类通过体育活动中的言行、姿态或辅以器械来传授诸如力量、速度、灵敏、美感、智慧等的各种信息;人们在进行体育活动时与他人交流或参加比赛,又进行了人际传播和组织传播。但这些体育活动在与大众传媒相结合之前,其传播效应是极其有限的。体育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其信息必须通过各种传播媒介才能得以广泛传播。现代体育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媒体赢得人们的关注、欣赏及合理化的市场资源配置的,因为只有借助大众传媒,才能使体育信息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传播信息多、传播质量好。可以说,体育媒介成了体育运动的最佳载体,体育新闻成了体育的一种基本表达方式。

现代社会,人们接触到的现实的体育在很大程度上已为信息的体育所取代,或者说体育已经分化为“身边的体育”和“信息的体育”两种。“身边的体育”是指自我参加体育锻炼或者与他人一道参与体育活动,它主要是通过人际传播进行交流;而“信息的体育”则是世界各地值得关心的体育活动通过大众传播媒介被受众所感知,比如赛事的电视转播,电视、报纸杂志的体育新闻等。

体育借助大众传媒,适应了信息时代的要求,并实现其多元功能。体育新闻通过传播有关体育的各种信息,以实现体育的多种功能。虽然,我国体育新闻在其发展的初期阶段曾短暂地经历了两个极端——“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和“金牌至上”的宣传。但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它逐渐恢复了其自身独有的功能,作为以体育活动为新闻原体的传播活动,它融合了新闻和体育活动的多种属性,因而也具有多元的功能,归纳起来,其主要功能有信息传播功能、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和娱乐功能五大类。

一、信息传播功能

基于媒体特有的属性,体育新闻的基本功能就是传播体育信息,这也是其他功能得以实现的前提。具体地说就是面向广大受众,传播与体育相关的新闻、事件和知识,可以分为赛事报道、休闲娱乐健身信息、学术信息、体育商品信息等。

1.体育信息报道量剧增

近年来,我国媒体对体育信息的传播呈快速发展的趋势。大量专业从事体育新闻报道的媒体出现,如电视的体育频道、综合报纸的体育专刊及专业体育报刊、专业体育网站为受众提供了丰富、及时的体育信息。其中,央视的体育频道、《体坛周报》、《足球》、新浪网、搜狐等门户网站的体育频道等已经颇具影响力。不仅如此,还出现了专门从事某一专项报道的如《围棋报》《球迷》《高尔夫》《体彩导报》这样更加细化的专业体育媒体。

据新闻出版署1998年的统计数字显示:设有固定体育版面(固定栏目)的报刊和设有固定体育栏目、频道的电台、电视台多达400余种。通过专业的体育媒介,不仅重大的国际赛事、优势项目得到了报道,国内赛事、冷门项目也得到了关注;不仅竞技体育得到充分报道,群众体育的报道量也大大增加。1998年世界杯足球赛期间,广州市的一个报摊上就可以看到13种体育类报纸。现在,体育节目和报道在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等各种媒体形态中都占据了相当重要的位置,并日益成为各种媒体竞争的着力点。

以奥运传播为例,从1984年中国派遣体育代表团参加洛杉矶奥运会开始,我国传媒就开始积极关注奥运会的赛事报道,每届奥运会都有大批记者从事现场报道,为读者营造奥运的参与氛围。在后方的信息整合过程中,国内许多报纸、电视台都为奥运会,尤其是夏季奥运会开辟特刊或专题报道,以超大规模的报道量进行奥运赛事信息的传播,把中国健儿和其他国家、地区运动员的比赛情形在第一时间传递给国内受众。

从2000年悉尼奥运会开始,网络也加入了奥运赛事报道的行列,充分发挥其海量信息、更新速度快、互动性强等特点,不仅随时更新比赛消息,还邀请了一批运动员与网民展开网上对话、聊天,传递出许多赛场外的信息。

雅典奥运报道,更被国内众多传媒当成了北京奥运会报道的一次重要预演,很多媒体都对此进行了精心的准备:《北京青年报》等国内十余家强势报纸早在2003年年底便组成了采访报道联合体;国内多家地方电视台也一如既往,整合各方力量,形成“大兵团作战”的态势参与奥运报道;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也在延续自身奥运报道传统的基础上,努力创新

2.拓宽报道范围、丰富题材、强化深度

越来越多的运动项目进入了体育报道领域,国内外赛事丰富了人们的视野,除了对赛事等一些表层信息的关注,人们更关注的是体育赛事、体育事件背后的故事,媒体从业人员的“专业化”“职业化”使得其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更符合大众接收心理,讯息传播效果更加明显。通过大量的多层次的报道,满足社会大众对体育信息的需求。

二、政治功能

我们反对体育政治化,却不否认体育有着独特的政治功能,除了其传统的政治效应,体育新闻的政治功能又有了新的实现方式和特点。

1.激发国民的爱国热情

通过体育报道,特别是电视转播,在世界上任何地方的大型比赛,无论你距离赛场多么遥远,只要打开电视,便能“身临其境”,精彩尽收眼底。你会为运动员在赛场上顽强拼搏的精神所感动,更会为为国争光的健儿所鼓舞。

体育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途径,中国女排“五连冠”,大学生喊出了“振兴中华”这一激动人心的口号,从此,女排精神就在全国人民心目中扎下了根,成为激励人们为国拼搏的楷模。奥运会上零的突破使中国人扬眉吐气。1999年中国女子足球队在世界杯赛上的表现,又使中国人再掀爱国热潮。每一个重大的国际比赛无不牵动着亿万国民的心,运动员在赛场上争金夺银、每一次国歌的奏响、每一次国旗的升起都会激发起国民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它使民族情感得以抒发,爱国热情得以张扬,民族凝聚力得以加强。

2.塑造国家形象,展现民族精神

国家形象是国际社会的民众对一国相对稳定的总体评价,它以综合国力为基础,但在很大程度上源于该国的文化影响力,体育比赛是塑造和传播国家形象的重要舞台。通过举办奥运会提升主办国的文化影响力,塑造国家形象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2008年北京奥运会,对中国媒体而言,是全面展示我国实力、塑造和提升我国国际形象的最佳契机。

在国际体育比赛和交往中,运动员的行为举止和精神面貌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人们对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印象。比赛场上,运动员所表现出来的技术水平反映了一个国家在该项目上的竞技水平,而运动员的比赛作风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种民族精神。

3.体育成为解决政治难题的理想工具

正是因为体育运动极淡的政治色彩,使之成为完成一些极为困难、极为敏感的政治难题的理想工具。比如,20世纪70年代,中国乒乓球队访美,成为叩开中美建交大门的先导,“小球”带动“大球”至今被人们传为佳话;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中国台湾同时参加洛杉矶奥运会,为“一国两制”条件下参加各种国际活动创造了切实可行的模式;曾经关系极为紧张的朝鲜南北两方,也是以探讨共同组队参加奥运会为契机而开始了直接对话。

2002年在韩国釜山举行的第十四届亚运会,可谓是“一场体育盛会,促成了一对兄弟的握手”。开幕式上,当朝鲜和韩国运动员同握一面“朝鲜半岛”的旗帜步入会场时,当他们共同握起火种点燃亚运会圣火时,所有韩朝运动员的手牢牢地握在一起。此时,一切绚丽的焰火、壮美的歌舞都显得黯然失色,这一刻,体育的价值得到了升华,朝鲜半岛和平统一愿望的强烈表白成了整个开幕式的主旋律。亚运会期间,第一支来到南方土地上的北方拉拉队一下子吸引了各国记者的视线,当满载着280名拉拉队队员的朝鲜“万景峰92”号客轮驶入韩国釜山多大浦港时,自发前来的韩国民众挥舞着朝鲜半岛旗,不停地高呼着“统一!统一!”。试想,如果不是举办亚运会这样盛大的体育赛事,在目前这种政治环境下,这样的情景恐怕是难以看到的。釜山外港多大浦也因此而一夜之间声名远扬,“去多大浦看朝鲜船了吗”已成为釜山市民亚运会期间新的“问候语”,平时外人罕至的多大浦,一夜之间成为全亚洲乃至全世界关注的话题。此情此景,难道不正说明了体育的政治价值之所在吗?

现代社会,尤其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体育新闻的政治功能已突破了历史上体育直接作用于政治和国际关系的传统模式,更多的是通过逐渐增强的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等功能作用于政治。体育以体育现象扩大化后的影响力,以体育产业形成规模后的经济功能,以“软权力”中的一种文化功能以及体育与环境等领域的密切关系,对政治及国际关系施加重大影响,成为体育作用于政治和国际关系、实现政治功能的新方式和新特点。

三、经济功能

体育的电视转播、体育报纸、书刊等在传播体育信息、丰富社会文化生活的同时,不仅创造了广泛的社会效益,还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所引起的现代传媒的变革,体育传播已经形成了自身的产业规模,不仅对体育产业发展,同时对社会产业系统的完善和发展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1.体育传播产业化

体育文化传播产业是指一切与体育传播相关的产业系统,包括各种体育新闻报道、赛事转播、体育专业人才的推介以及运动项目的推广和运动技术的传授等方面的宣传。在现代社会,电视及其他传播媒体的日益普及,体育文化传播产业已成为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整个体育产业结构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体育传播的商业属性

职业或非职业运动员所从事的体育比赛和表演属于体育劳务范畴。当通过一定的机构将这种比赛或表演有偿地转让给一定的媒体机构,这些机构以赢利为目的所形成的一种经营方式,就形成了体育传播产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电视转播权的转让,转让电视转播权的主要权益方是与赛会相关的体育组织和主办单位(组委会)。一些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俱乐部、运动队等也有权分享这种权益。从产业特征来看,电视转播权属于俱乐部或体育组织的无形资产。

(2)电视转播权出售

把电视转播权变成商品,不仅使体育风靡全球,而且使体育产业不再是小打小闹。1984年,洛杉矶夏季奥运会的电视转播权收入达到3.6亿美元;1988年,收入4.01亿美元;1992年,收入6.4亿美元;1996年,收入7亿美元;悉尼奥运会出售的电视转播权收入已达12亿美元。

电视台对受欢迎的体育赛事转播的巨额投入是体育运动商业化的重要原因。电视台通过买下某一项比赛的“独家”转播权,再将费用转嫁到广告商身上。刊登广告的公司发现,通过体育节目的广告能有效地把产品销售给“目标受众”。1992年巴塞罗那夏季运动会签订的出售电视转播权合同,费用已高达6.4亿美元。其中,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就为此花费4.01亿美元。

(3)媒介运作体育赛事

媒介开始商业化运作体育赛事,并且通过这类活动提供体育报道。从经济效益来看,体育和媒介实现了双赢。

由于体育市场带动下的电视转播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促使许多媒体与体育机构的联合。这些在国际上都有一定影响的媒体机构或直接收购,或参股,或购买转播权,在不同程度上参与了各俱乐部的运作。在国外,媒介力量强大,甚至可以改变体育运动的规则。比如在欧洲,柯斯和贝塔斯曼公司强烈要求将足球比赛分为三个阶段,而不是上下两个半场,以便有机会插播更多广告。新闻集团创建了具有竞争力的澳洲橄榄球“超级联赛”为自己的电视台提供节目,还要考虑筹建一项具有竞争力的职业高尔夫巡回赛。

(4)体育广告

诸多的媒体介入电视转播,正是看中了电视转播的商业价值——从电视广告中获益。一些有名的广告产品如可口可乐、IBM、Kodak、McDonald’s、Panasonic等为电视转播带来了丰厚的收入。国内体育比赛的电视广告价格虽不如发达国家,但也是可观的。不同项目、规格、时段的比赛,其广告价格不同,一个主要依据是电视在这一时段的收视率的大小。1997年,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CCTV-5的广告收入达四亿人民币,加上CCTV-1、CCTV-2的,总计六亿元。从另外一则数字也许更能反映电视转播的市场火暴:奥运足球亚洲区预选赛赛事转播广告价格为5秒,6900元;15秒,13000元;30秒,20800元。

2.我国的体育传播产业市场潜力巨大费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所带来的余暇时间增多,体育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们不仅参与运动,同时也喜爱“观赏”运动。美国人每年花费在娱乐方面的费用为2000亿美元,其中很大一部分用于体育。电视技术的发展为电视转播体育比赛提供了技术支持,体育比赛的独特魅力对商家也有无限的吸引力,大量比赛的举行,为体育主办者、电视台、商家走到一起提供了机会。

体育媒介的市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体育媒介(精神、人物、组织、事件)的称号、标志、专利等的特许权转让等无形资产开发市场,主要以广告、特许权授权使用等形式体现价值(公益广告、商业广告);赛事电视转播权转让市场,间接以广告(电视广告)体现价值;体育媒体市场,以媒体广告体现价值(体育媒介与媒体合二为一)。现实表明,明星广告、赛事赞助、电视转播权销售与赛事电视广告、俱乐部冠名等都表现出了巨大的商业价值。

1998年3月,国家体育总局将所属的经营单位组合成中体公司,经证监会批准上市,体育总局控股51%,沈阳一家公司占24%,股民占25%。这为中国体育产业走向正规化提供了一个重要契机。初步实现了协会、媒体、商家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开始在中国体育产业结构中引进了媒体的因素。1998年6月,中体基金筹集投资2000万元,中国教育电视台以其频道资源投入,注册中体运动影视公司,共同创建中体运动传播网(CSBN),于1998年12月23日开播。这标志着体育电视转播产业正规化运作的开始。经过近十年的发展,体育比赛电视转播产业化还不够成熟,但已经成功开启了体育传播产业化的大门。

四、文化功能

体育的发展,或者说体育文化的发展,总是和一定的传播活动相联系。人类的传播活动经历了符号传播、言语传播、文字传播、印刷传播和电讯传播等几个阶段。古代的体育文化之所以能发展、演变为近代体育以至于现代体育,正是由于一代又一代人经过不同的历史时期,以不同的传播形式相互传递、相互交流的结果。现代社会媒体对体育的传播,同样是一种体育文化的传播。就其现实性而言,媒体对每一个体育赛事的报道,能够及时满足人们对体育新闻的需求,这是体育新闻传播的基本任务。人们在获得体育新闻的同时,对该体育项目的发展演变过程,竞技战术特点也会有或多或少的了解。同时,媒体对游离于体育事件新闻性特征之外的体育信息传播,也是一种体育文化的传播。

现代体育新闻传播的意义已远远超出了对事件本身的传播。人们在获取体育信息的同时,不仅获得了美的享受,愉悦的体验,也受到了一种思想、一种文化的熏陶。《奥林匹克宪章》第59条“关于奥运会的新闻报道”的规定:通过奥运会媒体报道内容,传播和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奥林匹克精神的本质内容包括五个方面,即参与精神、竞争精神、公正精神、和平精神与奋斗精神。可见,体育新闻不是单纯的信息传播,而是一个整合了政治、经济、民族认同等复杂要素的综合体。

1.传播体育精神

体育媒介对于弘扬体育精神有着特定的、无可比拟的优势,它不需要课堂,更不需要灌输,是在一种休闲娱乐的状态下,使人们在了解比赛的过程中受到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

体育精神就是由体育运动所孕育出来的意识形态,是人类优秀品格和崇高理想的生动映现。它超出了体育运动本身,内化为人类心中的一种信念和追求。其核心是超越,内涵十分丰富,可以概括为人本主义精神、英雄主义精神、公平竞争精神、团队精神四大要素。

(1)人本主义精神

新闻报道应体现人文关怀的理念越来越受到新闻从业人员的认同。雅典奥运报道除了播放运动员在赛场上拼搏的精彩画面外,还着重突出了运动员在赛场上和赛场下的动人故事以及他们的内心世界。通过新闻传媒,读者和观众可以看到:刘翔在第一个冲线之后,面对镜头,他第一个感谢的是他的父母,说是他们给了他力量;邢慧娜看到奇迹在自己身上出现的时候,不禁在运动场上边跑边喊:“爸爸,我赢了!”;大力士张国政折桂之后的第一时间,在演播室的众目睽睽之下,与爱妻高文娟通电话:“老婆,你辛苦了……”这些至情至性的语言和场面,令人感动、催人泪下。“新闻媒体作为最有力的文化载体,在新的社会价值体系的建立过程中,毫无疑问负有艰巨的责任,需要新闻工作者具有强烈的人文关怀精神”。我们从那些光耀世界的冠军身上看不到高不可攀的神的影子,看到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似曾相识的邻家女孩或男孩。我们看到的是人的本来面目,看到了人文精神的回归。

我们清楚地看到当我国选手夺得金牌时,媒体记者和全国人民一齐欢呼庆祝,而对于那些没有夺得奖牌但同样尽力拼搏的运动员,我们的新闻报道也给予了足够关注。例如,央视在直播占旭刚三次试举失败泪洒运动场时仍盛赞他的勇气与精神;在罗雪娟晕倒泳池后《新民晚报》刊发《生命第一,运动第二》,对其顽强拼搏的精神给予高度的肯定。许多媒体评论说:“实现了个人对自我的超越,只有征服了自己的人,才是真正的胜利者。”所有这些,恰好体现了媒体温暖的人文主义关怀。

(2)英雄主义精神

赛场是较量的舞台,人们需要冠军,需要榜样的力量。媒体关注冠军、关注金牌,从不放松对运动员争金夺银的报道,赛前、赛中、赛后始终围绕着可能和已经获得金牌的选手进行各种报道,都是英雄主义的一种体现。在重大赛事中取得突出成绩的运动员,凭借出色的竞技能力和个人气质,成为许多人崇拜的对象,成为英雄式的人物。由于他们受欢迎程度相当高,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体育报道的内容围绕着他们展开,这些内容涉及他们的日常训练、个人生活、人际交往,甚至扩展到他们的家人、教练、朋友等。这种报道显现的倾向和追求的效果,都是以英雄主义为基石的。当然如果仅仅这样去理解英雄主义,显然是狭隘的,运动员坚韧不拔、英勇顽强的拼搏精神同样是英雄主义的写照,同样值得讴歌。

(3)公平竞争精神

体育精神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是竞技精神,它又可归结为公平、公开、公正。在这一前提下,尊重规则、尊重裁判、尊重对手、尊重观众。对赛场外的社会,体育报道所展现的这种竞技精神,对倡导良性竞争和公平竞争起到积极的作用。

(4)团队精神

体育赛事向来强调团队精神,集体比赛项目整体水平如何,需要以个人的技术水平做保证,但更重要的是集体战术意识和队员之间的配合默契。即使是个人项目,也同样离不开集体的支持和鼓励。成功的荣耀不仅仅属于一个人,参与赛事的每一个教练员、陪练乃至普通工作人员同样是伟大的,每一枚奖牌都凝聚着他们的心血和汗水。关注每一个人、肯定每一个人的尊严和价值是对团队精神的肯定和展现。

2.促进国家地区间的文化交流

(1)体育是一种国际性语言

体育本身就是一种国际通用的语言,当代国际体育活动逐步形成了完整的制度体系。从《奥林匹克宪章》到各种规模比赛的管理制度、章程和操作方法直至具体的规则、标准,都为全人类所接受、所遵循,具有最高的权威性。正是这种特殊的共同语言和相同的身体运动形式,使国际体育交往不受国家大小、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种族肤色、宗教信仰、地域环境等因素的限制。来自不同国家、地区、肤色的运动员欢聚在一起,交流思想,增进友谊,形成了人类相互了解最直接、最和谐、最少障碍的环境与气氛。

(2)以体育为媒介的国际文化交流

奥运会作为全球性体育盛事,也成为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奥运会是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奥林匹克精神文化规则下进行文化交流和融合的过程。(9)奥运会能够引起国际媒体对主办国的关注和报道,从而成为相对集中的全球注意力资源,主办国借助奥林匹克传播全面展示本国文化,得以实现与世界多国的文化交流,而且此种方式更容易为公众所理解和接受,从而获得认同,有利于世界各国和平共处和人类的共同发展。

五、娱乐功能

当代社会,体育将成为现代人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处在高节奏、高竞争的现代社会中的人们创造着一个轻松自在的“休闲”境界,享受运动的乐趣,感悟生命的意蕴和人生价值,体验人际关系和谐带来的满足,建立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和激发积极向上的生活热情。而欣赏高水平的体育比赛更是大多数人生活的一部分,有调查显示,有一半的城市居民每周至少看一次体育实况转播。人们这种对体育直接或间接的参与,使其既得到了健康美、形态美、服饰美、道德美的文化陶冶,同时也使人们形成了合理的生活方式,也便于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

1.体育比赛从新闻到娱乐

值得注意的是,早期新闻从业人员认为,体育比赛是新闻而不是娱乐。1956年的墨尔本奥运会成为体育比赛由“新闻”转向“娱乐”的分水岭,奥运会的转播权第一次被出售了。随后,在1958年,奥运会的电视版权被写进《奥林匹克宪章》,宪章第49条明确地划分了体育与娱乐的界限,规定奥运会现场直播是娱乐内容,并对电视台播报奥运新闻进行了严格的限制:无论私人电视台还是电视网都可以播报奥运新闻,但是直接引用奥运会的现场内容不得超过三分钟。电视台或电影可以在24小时内插播三段奥运会内容,每段三分钟,段与段之间至少要相隔四小时。如果电视台播放的新闻越过了宪章规定的界限,就变成了“娱乐”,需要另外交费。(10)随着电视转播权费用的飞速上升,体育新闻的娱乐性质和娱乐化倾向也日益明晰。

2.体育新闻娱乐化

(1)体育新闻的天然属性

从一定意义上讲,“娱乐性”应该是体育新闻报道的天然属性。最简单地理解“娱乐”的含义就是让人快乐。人们消费体育新闻或参与体育运动最直接的目的就是获得身心的愉悦。当人们观看一场比赛的时候,自己的心灵获得了彻底的放松,更多人到体育节目中去寻找精神安慰。

体育新闻的娱乐性与体育本身的娱乐特质一脉相承,体育运动的起源之一就是早期人类在闲暇之时的游戏。体育是一种人们广泛参与的娱乐。正如可口可乐公司的前董事长所说:“体育就是娱乐,娱乐就是体育。”

现代竞技体育的发展使得运动员越来越职业化,反过来,职业化趋势又促进了体育运动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使比赛更具有观赏性。这种观赏性的增加与大众传播手段的进步结合起来,在一定程度上将体育比赛塑造为某种大型的娱乐活动——观众虽不能参与,却能从观赏中得到足够的愉悦。当体育在成为少数人职业的同时,它已成为大多数人的娱乐。

(2)体育新闻娱乐化的表现

体育新闻娱乐化是对体育报道的传统外延进行延伸,着重于和体育相关的人、体育故事、体育精神的挖掘传播。在表现形式上,强调故事性、情节性、趣味性;在内容上强调文化和娱乐含量;在传播符号的运用上,抛弃新闻八股文,追求语言符号的轻松诙谐,突出面部表情、肢体语言等非语言符号的“夸张软化”和“娱乐”特征。(11)

一些媒体在体育新闻的报道中越来越多地采用了娱乐化的手法,比如对运动员进行娱乐明星式的贴身报道、不厌其烦地挖掘教练和球星的花边轶事,邀请越来越多的体育明星参加娱乐节目,在体育频道(版面)报道与体育有关的娱乐新闻。黑幕、丑闻、斗殴、绯闻(田亮和郭晶晶的绯闻一度成为网络上最火的体育新闻)正成为体育媒体上出现频率最高的题材,于是有了明星运动员,有了江湖故事式的叙述文本,有了火极一时的“亮晶晶”……《南方体育》的出现,则使体育新闻的娱乐化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各媒体纷纷跟进,体育新闻的娱乐化成为潮流时尚。

(3)体育新闻娱乐化的正效用

体育新闻娱乐化有其积极的效用:第一,拓宽了报道领域。娱乐化突破了体育媒体只关注赛场赛事和运动员赛场表现的报道模式,也改变了体育就是三大球三小球的尴尬状态,有效拓宽了体育新闻报道的领域。第二,迎合了受众兴趣。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下班以后都希望能放松一下。娱乐化使得体育新闻更为轻松有趣,适应了受众需求,迎合了受众的阅读兴趣。第三,增加了阅读快感。媒体在标题设置上,加强个性和冲击力,给读者以艺术欣赏的愉悦感;而在内容上,排除了以往的平铺直叙,代之以多种多样的叙述方法,文字上描写、议论、抒情兼备,给读以阅读的享受。第四,增强对受众的吸引力。幕后的新闻、出位的标题、火辣的图片……这些内容上的选择和包装技巧还是很能吸引受众眼球的。毋庸置疑,娱乐化使体育新闻变得更丰富多彩、更好看、更受欢迎,也为体育报刊在与电视的竞争中找到了空档。

(4)体育新闻娱乐化的负效用

体育新闻娱乐化本来是顺应了体育的自然属性,也为体育新闻报道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但是,当前的体育新闻报道娱乐化已呈过度态势,甚至有悖新闻原则和体育精神,表现出庸俗化与色情化趋势,令人担忧。娱乐化成了一把双刃剑,其负效应也是显而易见的。

①失实报道、恶意炒作

韩日世界杯期间,某些体育记者就炮制出了惊动海内外的系列假新闻,如米卢选定接班人、中国国家队发生内讧、范志毅与郝海东打架、哥斯达黎加国脚万乔普服用兴奋剂、执法意韩之战的厄瓜多尔教练遭枪杀,这些假新闻不仅在国内造成不良影响,而且严重损害了我国体育新闻工作者的国际声誉。路透社曾做如此评论:“整整400个中国体育记者来到韩国为中国足球队初次亮相世界杯做报道,他们争论、他们卖弄风情、他们贿赂、他们抄袭,甚至有时候他们的谎言也是那么明显。”制造假新闻的体育记者虽然是少数,但蒙羞的却是整个中国新闻界。

②色情化、庸俗化

体育新闻报道娱乐化的一个特点就是报道的重点不是放在体育比赛本身上,而是掉进了与运动员或赛事有关的小道消息的陷阱里,最甚者莫过于热衷报道运动员的私生活、绯闻之类,以满足一部分人的偷窥欲。

体育新闻的色情化主要表现在个别报刊的封面、标题、图片上。一些标题大张旗鼓地使用性词汇,比如“销魂”“性生活”“裸露”“性感”等。2002年5月《新周刊》封面是女性人体“1/3”肩部以下、腹部以上,这是该期的“世界杯专题”。

在体育回归娱乐、游戏的自然属性过程中,与市场化密切相关,我国体育新闻报道娱乐化应该有自己的基本原则,体育新闻娱乐化不同于庸俗化,低层次化,更和失实报道、恶意炒作无关。

本章思考题

1.体育与政治的关系是什么?

2.什么是体育文化?其内涵是什么?

3.体育新闻的功能是如何演变的?

4.体育新闻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5.怎样理解体育新闻的娱乐化?

【注释】

(1)《中国大百科全书·体育》,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2年版,第350页。

(2)《奥林匹克运动20世纪大事记》,http://china2008.banzhu.net/article/china2008-6-47893.html

(3)赵承磊等:《体育职业化、产业化、市场化三概念之辨析》,《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2),第9页。

(4)《帕里昂蒂一席谈》,《中国体育报》1990年3月26日。

(5)王庆军:《我国社会转型期体育媒体化现象解析》,南京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07年)。

(6)马信德:《体育新闻学ABC》,中国新闻出版社1984年版,第18~28页。

(7)岑传理、田永明:《奥运启示录》,《电视新闻论集》,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6页。

(8)马信德:《体育新闻学ABC》,中国新闻出版社1984年版,第19~20页。

(9)肖恩忠:《奥运赛事的传播模式研究》,《当代传播》2007年第1期,第25页。

(10)骆正林:《奥运会电视转播权的成长轨迹》,http://academic.mediachina.net

(11)郭讲用:《我国体育大众传播的娱乐化倾向及其异化》,《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第12~13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