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创优是实力的象征

创优是实力的象征

时间:2022-04-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六节 创优是实力的象征电视节目创优,是我们电视业界人士常常挂在嘴边上的话。这是概念不清所造成的。我们的电视产品归属文化类产品,这个定义完全适用。电视产品的精品也应该符合这“三精”。这就要求每位采编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养成一种创优的习惯,树立一种创优的意识,坚决取缔只满足于可播而并不优秀的“大路货”。衡量节目创优的最低层次是不能有硬伤。

第六节 创优是实力的象征

电视节目创优,是我们电视业界人士常常挂在嘴边上的话。但细说起来,还真是一句两句说不清楚。

首先要澄清一个概念:有人一谈到创优,就想到每年一度的节目评奖,把评奖作为创优的唯一标志。这是概念不清所造成的。其次,要建立一个概念:创优是每一个节目、每一期节目的创优,而不是从日播节目中挑选出来去评奖的创优,是每一个节目、每一期节目乃至整个栏目整体提升的创优。我们说的创优不光是指年底的评奖,也不光是半年的评优,而是渗透在日常生产的节目中的创优,这种创优应该贯彻于每一天,这样才能给评奖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评奖才会有好的成绩。

创优的三个层次

创优就创优吧,为什么还要分层次呢?这里,我想用实践来说明。2004年5月8日,陕西电视台“关、停、并、转”整合后推出的38个栏目,是经过两年多各项数据的积累,以及对各个层面的观众意见以及投入产出比的比较分析后确定的,也是“电视栏目分级管理”的现代传媒意识的体现。把30多个栏目分成精办、重点、一般、保留四个级别,从人员配备、经费预算、设备投入、播出宣传等等方面都能体现出来。实践证明,电视栏目的这种分级管理,使电视台节目梯形发展,整体提升,特别是新闻类节目在社会上形成了“时政新闻(以《陕西新闻联播》为代表,其基本形态是我播你听,受众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宣导性很强,但距离感较大)、民生新闻(以《都市快报》为代表,其基本形态接近于定制节目,轻松流畅地输送资讯,受众由仰视变为平视,亲和力增强)、公共新闻(以《今晚播报》为代表,其基本形态介于时政新闻与民生新闻之间,把新闻从教化的课堂请到了休闲的雅座)”的整体格局,满足了对受众的精神需求,是新闻资源分配规律的充分体现。我台这种新闻格局的形成,得到了新闻管理层、新闻学界、新闻受众的普遍肯定。由此我想到了创优的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最高层次。

最高层次就是出精品。什么是精品?精品就是“精深的思想,精湛的艺术,精良的制作”。这就涵盖了文化精品的要义。我们的电视产品归属文化类产品,这个定义完全适用。电视产品的精品也应该符合这“三精”。从这“三精”来看,大家会感到,这样的作品基本上不能有缺点,不能有纰漏,也不能给自己找一个借口,说什么精品是相对的,于是就原谅自己的缺点,这样不行。必须要求自己做到“三精”。

从视觉上来看,这样的作品应该是具有极强的冲击力,品位高,文化含量高,能够吸引观众看下去,看了开头,就想往下看,很有吸引力。从评优的角度讲,应该是基本上挑不出毛病的作品。这样的精品应该是在日常播出的节目中优中选优,因为整体提升了,这样的精品就不难寻找。

同时,主持人也是节目追求最高层次的关键。这里不多展开论述了。

第二个层次:一般层次。

新闻工作者长年处在紧张的状态之中,在多数的情况下,由于播出紧急,或者说要应付每天的播出,很少有时间,或者说根本就没有时间进行冷思考。例如,采访任务来了,几乎没有案头思考的时间,因为要讲时效,甚至与新闻事件同步传播,哪有想好了再做的时间,往往是赶任务、赶播出,特别是在新闻传播形式多样化的今天,抢时效、做独家,成了我们追求的目标。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些人就忽略了创优。怎么办呢?这就要求每位采编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养成一种创优的习惯,树立一种创优的意识,坚决取缔只满足于可播而并不优秀的“大路货”。毋庸讳言,我们日常播出的多数作品都是这种大路货,能播出但并不优秀,这也是我们工作干久了,大家会产生一种按部就班、没多大意思的惰性,也是一些人满足于现状、不求进取的托词,什么张三、李四都这么写,所以我也这么写,王五、马六都这么拍,我也就这么拍,更有甚者照抄报纸、复制广播,配上惯常的画面应付播出。但是,一评跟大家一样,并不优秀。所以说,一个有进取心,有创优意识的记者、编辑、主持人,他应该力争使自己每做一件作品,都要跟别人不一样,都要另辟蹊径,都要寻找差异化,要有这么一种创优的意识。即便是自己跟自己前一篇作品比,也要不一样,别人的导语是这么写的,我不这么写行不行?别人的镜头从全景开始,我能不能从特写开始?别人用平行式的蒙太奇手法来表现,我能不能用交叉式蒙太奇手法来表现?

一个新闻工作者日常就要有这种意识,他就要立一个志:扛着摄像机,手握采访本,300个方块字,90秒钟画面,看谁组合得好。1978年我刚参加电视工作,就试图跟别人不一样,不管干什么,我都想创新,一直这么过来的。日常有创新意识跟没有创新意识是不一样的。有了这个意识,虽然在很紧急的情况下,你也能做到快手出细活。说到这儿,我想起了老百姓有个说法,叫慢工出细活儿。大家会问,你这不会是搞错了吧?我说搞新闻工作,慢工出细活早就不适用了,慢工出细活不叫本事,我们应该快手出细活,有了这个意识,镜头扫到之处,就会有新意,角度就很新鲜,有了这个意识,一旦时间稍微充裕,你还可以巧妙构思,做出一个优秀的作品来。拍完了,剪完了,不但自己很满意,还会留下印象,还会把磁带保留,在年底评奖的时候,就会拿出来,冲刺高的奖项。没有这种意识的编辑记者呢,说要创优了,自己就在想,扫描一下自己的节目,翻来覆去也挑不出自己特别有印象、特别中意的节目,算了,时间来不及随便送一个算了,凑个数儿。有这个意识,就知道了哪一个好,所以在日常的创优当中,就要树立一种意识,立一个志,紧急时快手出细活,有时间时就好好构思,做出一个优秀的来,不要满足于大路货。

第三个层次:最低层次。

电视节目的最低层次,也是我们电视工作者采访、编辑、制作、播出节目的底线。属于这个层面上的电视节目,最起码要做到导向正确、电视镜头语言基本流畅、蒙太奇手法的运用有章法,节目内容不求多么动人,但也要叙事完整,这些都是最起码的要求,否则就不能播出。

衡量节目创优的最低层次是不能有硬伤。作品不能流畅地讲述一件事,报道一个人,作品中必然会有硬伤。即便是一件作品整体看来挺好,但是只要有一个硬伤的出现,整部作品全砸。那么什么是硬伤?这里我想列出四种表现来说明,供大家参考。

什么是创优的硬伤

一是导向存在问题。

说到导向,大家不要怕这个词,这个词不是我们的发明,也不是我们的独有,就连“新闻自由”的美国也讲导向。全世界的媒体,没有一个说我要把受众引导到错误的地方去,没有一个是把本来面目人为扭曲后报道出去的。任何社会、任何国家都想进步,都想前进,导向不能有问题。一般来说,一个媒体的整体导向出问题是不可能的,就是一件作品全部出现导向问题也不大可能,如果有可能也是作者别有用心,但只要有新闻官把关,这类有导向问题的作品也不可能传播出去。就一般作者而言,主观上绝对不想出现导向错误。因为我们干这一行,就要吃这一碗饭,否则就砸了饭碗。但是,由于各种认识上的差别,各种疏忽的出现,常常造成作品的导向有问题。在评奖中,我们多次发现有一些作品存在导向问题就是明证。例如,去年有一个片子,讲一个女青年由于失恋,对生活失去了信心,郁闷中要跳下山崖了却此生,但被一个出家人及时发现,劝救下来,使这位轻生的女青年静心养病。不几日,女青年又高兴地走向了多彩世界,追求自己有趣的人生。镜头拍得很美,蒙太奇手法运用得很到位,一部文艺专题拍得竟然像故事片那样离奇而感人。看完这部片子,细细品味其中的解说词,使我产生了一种不舒服感。我就发表了一个意见,这里有个导向问题。解说词的大意是,我病了,家人不理解我,朋友不理解我,同事不理解我,整个社会都不理解我,是出家人救了我,是佛理解我,是佛给了我第二次新生。大家说这能不是导向问题吗?先不说我们党、我们国家多么关心人,我们的社会难道就没有一点人文关怀吗?所以我说节目播就播出了,但不能得奖,这个导向有毛病,报道好事也可能出现导向问题。没想到今年评奖中,又有这样一个片子,讲的是一位婚纱女模特正在精彩表演时,突然晕倒,经抢救发现需要换心脏。巧在这时,一位少妇车祸丧生,血型配对正好吻合,医生用了八九个小时的手术,使这位危在旦夕的模特获得了重生。当她苏醒过来时,被眼前的鲜花所吸引,继而与送花人相识、相知、相恋,不久,一起走向了婚礼的神圣殿堂……一年一度的身体复查,使女模特惊讶的是,心脏捐献者亲属一栏里赫然写着自己丈夫的名字,继而揭开了她心中的谜团,使她更加倾慕自己的丈夫,珍惜自己来之不易的生命。故事曲折离奇,富有戏剧性,让人看得泣泪不止,感动迭迭。然而也是解说词出现了导向的毛病,大意是母亲告诉我,她结婚的时候没有赶上好日子,连身婚纱都穿不起,如今你要替母亲还了这个愿,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这是人生最神圣的时刻。不注意听,不去细想,很容易被戏剧性的情节所冲淡,细细想来,年轻女模特年方24,那么改革开放已有28年之久,母亲结婚的时代难道没有赶上好日子吗?我想这不是作者故意使导向有问题,而是在表述上不严谨、不推敲,造成了客观上的导向错误。我把自己的看法和作者进行了交流,就连作者也大吃一惊,他立即进行了修改,结果还获得了省级一等奖。

二是提法、口径上欠妥。

我们干宣传工作的,大家每天都能听到一些传达。什么事情应该怎么提,什么不应该提,什么事情宣传规模应该有多大,什么事情口径怎么统一等等。在传达中央、省级的宣传意见时,这些要求都是很严格的。它着眼于国家的利益、民族的尊严。因口径、提法不妥而出现的硬伤在评奖中常常遇到。不同的是,有的重一些,有的轻一些。有这么几个典型的例子,我想多说几句。一个提法叫做“全球经济一体化”,这个提法不对,正确的提法应该是“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是什么意思?是由于世界统一金融市场的出现、网络的普及,地球变小,时空距离拉近了,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更紧密了,出现全球化的趋势,这叫“经济全球化”,这样提是对的。有的人改了叫“全球经济一体化”这就错了,错在哪儿?错在“一体化”上了,全球经济都一体,而且还“化”了。这个“化”字,毛泽东同志早有解释,“彻头彻尾、彻里彻外”才叫“化”,这是在《反对党八股》里讲到的,加上“化”就说过头了。说过头之后,变成什么意思呢?就成了各国之间的经济没有矛盾了,互相依赖,谁也离不开谁了,就连经济体制也一样了。大家看,现在的全球是这个状况吗?全球经济是这样的“一体化”吗?不是吧!中国和美国能“一体化”吗?朝鲜和韩国能“一体化”吗?欧洲经济共同体应该是“一体化”了吧,但实际矛盾也很多,欧元有的国家就不愿意用,怎么可能“全球经济一体化”呢?体制更不一样了,美国叫市场经济,我们也叫市场经济,可我们的前面还有四个字“社会主义”做限定,很多做法也不一样。“全球经济一体化”这个词谁说过呢?美国总统布什说过,他特别希望全球经济跟他“一体化”,这是一相情愿。所以,我们不要叫“全球经济一体化”,这个不准确,应该叫“经济全球化”。

还有一个提法“如今中国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类似的提法很多,什么“21世纪我们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今天“在经济时代的情况下,如何如何……”说“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等等,这些提法都不对,都不准确。“知识经济”这个提法可以用,但不要加“时代”。那么知识经济这个概念是怎么来的呢?记得1997年,联合国下属的一个组织叫“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它给联合国写了一个报告,谈的是1996年出现的新的经济形态。报告的题目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说1996年出现的新的经济形态,如网络经济、信息产业、科教咨询、教育服务,这些领域可以把知识直接变成财富,所以又叫“知本经济”,就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于是有人把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浓缩一下就变成了“知识经济”,这个概念传到我国,大家都在说。其实它的完整定义是“以知识为生产要素,以知识为分配标准的知本经济”。这样一种经济,以目前来看,只有网络经济、信息产业,就是我们说的第三产业可以归属于这种经济形态。有了这种经济形态,是不是就到了“知识经济时代”呢?回答是否定的,没有。因为,以一种经济形态命名一个时代,要在这种经济形态统领这个时代的时候才能说。

人类社会到现在,我们经历过原始经济时代、农业经济时代,现在是什么时代?是工业经济时代,是工业经济统领整个时代。那么知识经济会不会有一天也统领这个时代呢?叫做知识经济时代呢?经济学界有两种意见,多数意见认为这种经济形态统领一个时代不大可能。因为,按我国的表述是第三产业,那第一、第二产业都进入不了这种经济形态,何谈它统领这个时代呢?第一、第二产业中很多劳动还得用体力,知识不能直接变成财富,它是一种经济形态,可以说是知识经济,但是作为一个时代不要轻易说。还有一种意见认为,即使将来有这么一个知识经济时代,但还远远没有到来。这两种观点都告诉我们,这个提法现在不能用。出现了知识经济可以,不要说到了知识经济时代。江泽民同志论述这个问题的时候有两句话,一句是“知识经济已露端倪”,端倪是什么意思呢?端倪就是刚露一点儿头。还有一句是“到21世纪30年代,在世界范围内,知识经济可以形成阵势”。他这两句话都没有说现在是知识经济时代。我们新闻界有些人就表现得特别着急,说什么“已经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堂堂央视的新闻里,也常能听到,广播里也能听到。我们有一些人爱跟风,一个新词来了,不怎么理解,就拿过来挂上,生拉硬扯,这是不好的文风。所以我建议一个新的提法来了,首先要研究一下再用,甚至了解了背景之后再用,不要盲目地跟这种风。即便是跟了风,跟得又不准,常常露怯,连自己的心里都发慌。评奖中,就有这些作品的解说词总提到:“如今已经是知识经济时代了,如何如何……”这叫做硬伤。评述性文章和评论类节目,包括谈话类节目,如果是重点谈论这个问题的话,那就是大硬伤,如果是谈别的问题,是捎带着扯出了这个词,那还有情可原,算是个小硬伤,甚至不影响评奖,但无论如何我们做记者、编辑的应该懂得这个知识。

此外,还有一些小的口径在提法上不准确。例如“国际化”这个词,许多台都出现。例如把“某某城市建成国际化大都市”这个提法不对,要说准确的话,只提“国际大都市”就行了,不要加“化”字,“国际化”是什么意思?“化”就是指你的一切生活习惯都跟国际的、西方的那些人一样,起码是这个意思吧,还有一层意思是国际共管,你这个城市归联合国管了吗?毛泽东同志在《反对党八股》里有一段话,“一些同志特别喜欢用化,一些工作刚做了少许,就在那里讲化,何谓化?化者乃彻头彻尾、彻里彻外之谓也。我劝这些同志先做少许,然后再说化”。这基本上是毛泽东的原话,大家可以翻一翻《反对党八股》,“化”字不要乱用,特别是“国际化”。

还有一些常见的,就是每逢“节庆”,你就会听到这样一些提法,例如“建国多少多少周年”。不能这么简单地说,应该是“新中国成立多少多少周年”。因为,我们建国已经有五千多年历史,谁知道这五千多年的哪一天是10月1日呢?这种提法要记住,大家经常听传达,习以为常,就容易松懈,所以说要严格遵守,不要满不在乎。如今在评奖中还能听到某某公社、某某大队,这都是硬伤;还有一种现象,是把人们日常的一种称谓用在节目中,显然不妥。例如干部的职务,人们日常交谈时,可以把副字省略,直呼对方王局长、李县长,这在民间、私下完全可以,但用在节目中就成了你把某副职直接“提拔”成正职了。这在平常口语中不是什么问题,你是副局长,平时叫局长,没有关系,但写在稿子里,做在节目中,是副的就是副的。记得前年,我们就在一件作品里看到了“温总理”这样的提法。当时的温家宝同志还是副总理,这谁都能理解,但在中国广播电视政府奖评奖时,就因为这一点,好不容易才给照顾了个二等奖。

三是明显的知识差错、事实差错。

知识差错、事实差错,如果太明显、太大,就成为硬伤了。记得200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的时候,我参加一些政论文献电视片的审查,多次发现一个提法是: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同志在天安门城楼上向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很多片子都这么说,实际不对,毛泽东同志在天安门城楼上根本就没有说这两句话,他说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前几天,我还看电视中播的人民代表大会成立多少周年的纪念性文献大片,片子中用了毛泽东同志的一段话,说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实际在《毛泽东选集》里原话是“中央人民政府于本日成立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两句话是什么时候说的呢?是1949年9月21日,政协第一届大会开幕,当时叫新政协,后来改为全国政协第一届委员会。这次会议开幕式上,毛泽东同志讲话说:“我们有一种共同的感觉,我们做的工作将载入人类历史,它表明,占人类人口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然后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什么什么,是9月21日新政协开幕式上说的。大家可以查一查毛泽东著作的选读本,而且说的是“中国人”,没有“民”,“从此站立起来了”,还多个“立”字。全引错了,时间也不对,也不是原话。

还有一个常见的知识差错,就是我们中国共产党的党旗,画面上那么明显,但解说词中硬把它说成是“镰刀+斧头”,错了,这不是镰刀+斧头,而是“镰刀+锤头”。在文献电视片里,这种错误必须改。镰刀代表农民,锤头代表工人。斧头是木匠使用的工具,它代表不了工人阶级,这些都是知识差错。

还有一些事实差错。在评播音主持作品中,因为2003年闹“非典”,大家都知道,结果有一件作品把“非典”移到2002年去了。评委们都觉得很奇怪,这怎么能搬家呢?后来一了解,知情人说,他们在送评之前做了修改,修改的时候想加重作品的分量,想弄点儿实况效果进去,就把2002年一个节目的素材(在街头检查卫生,垃圾乱堆,传染病什么的)插进去了,显得热闹。这样一插就把2003年的事情搬到2002年去了。一个事实差错,结果还牵扯出了一个送评之前的修改。这是违反评奖纪律的,而且还造成了事实的差错。这是第三种硬伤。

四是音效太差,质量降级。

电视的音效如果太差,不但没有起到现场感的作用,而且还会破坏现场感的质量。那么什么叫音效太差,这里指的不是一般的有点儿杂音,不是现场的同期声效果不太好,而是指反复复制造成的音效太差,声音沉闷,沉闷得简直让人听不下去,也听不清楚。遇到这些,评委们往往是调动全部精力,聚精会神地去听,实在是太累了。如果这么评下去,这些评委就得少活几年。受不了,评委就会抗议,就会说换下一个,这种作品就没有机会入选了。这个才叫硬伤,不是说一般的现场效果录音不好就不评,听不下去了就当做硬伤处理。电视是声像艺术,如果音效太差,这还叫什么声像艺术?即便是作者在现场给评委做解释,评委也不管你这个。有的人,可能会说,记者多么多么有难度,当时的环境多么多么糟糕,甚至说不让记者靠前,是记者冒着生命危险才得以拍摄等等,强调客观原因。评委才不管你这个,观众难道还要理解你这些难处吗?我想观众也不管你这个。观众看电视,他绝对不像评委们评节目那样,认真地、集中地、目不转睛地看和听,甚至还边看边听边翻阅你的文字稿呢!

以上这四种情况,我归类称为硬伤。创优不能出现这些硬伤,日常播出就更不能出现这种硬伤,这才是创优的初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