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闻媒体与和谐社会的建构的新成果

新闻媒体与和谐社会的建构的新成果

时间:2022-04-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张良君的《和谐社会电视新闻研究》就是这诸多研究成果中的一种。这些,在《和谐社会电视新闻研究》中都不同程度有所涉及。张良君在《和谐社会电视新闻研究》中旗帜鲜明地指出当前电视新闻舆论监督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监督难度大,重点不突出;监督范围小,层次较低;监督遭遇壁垒森严,异地监督现象增多;监督中批评方法不当,缺乏分寸感。《和谐社会电视新闻研究》虽只从电视新闻入手,但它的意义无疑是不止局

新闻媒体与和谐社会的建构的新成果——序张良君《和谐社会电视新闻研究》

郭光华

中共中央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以来,新闻传播界的理论工作者敏锐地意识到新闻媒体与和谐社会的建构具有极强的相关性,就二者的关系展开大量研究;同时,官方渠道也着意引导这方面的研究,仅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课题指南即可看出:2006年、2007年两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新闻与传播学研究课题指南上,连续都列了“新闻宣传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研究”一题,2008年的指南上,还是“新闻传媒与构建和谐社会研究”。这就形成一个新的研究热点。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一批凝聚了学者的真知灼见,体现了知识分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成果应运而生了。张良君的《和谐社会电视新闻研究》就是这诸多研究成果中的一种。

“新闻媒体与和谐社会的建构”关系之研究,是一个宏大的命题,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每位学者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入手,都有不同的收获。张良君的《和谐社会电视新闻研究》一书,研究的对象只限定在电视媒体,并且只谈电视新闻,这样,她的研究就比较集中;同时,研究中,她发挥她的资源优势,尽量结合湖南省、甚至以她所处的城市衡阳市的电视媒体为例来谈,这样她的研究就比较贴近实践。我认为,从策略上看,她的这一选择是很有眼光的。

即使是只研究电视新闻,由于结合了“构建和谐社会”这一新的命题,视野就开阔了,立意就提升了。作为一本专著,《和谐社会电视新闻研究》构建了一个比较新颖而合理的研究框架。同时,细读之,就会发现本书的研究不少地方深入细致,令人联想到作为一名女性作者的细腻。此处就书中关于和谐社会构建与民生新闻的研究、和谐社会构建与舆论监督的研究等,谈点读后感。

民生新闻是近年来电视新闻发展中最引人注目的话题。随着民生新闻的影响越来越大,关于民生新闻的研究渐成规模。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无疑让民生新闻找到了新的发展方向。我本人就写过《由冲突走向和谐:民生新闻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转向》(《新闻界》2008.2)等文章。民生新闻不仅要揭露社会矛盾,更重要的是要不断地去化解矛盾,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做好舆论监督,以正确的舆论导向促进社会和谐。民生新闻的生存与发展是一个新闻传播媒介与社会环境的互动过程,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呈正相关关系。同时,民生新闻又是新闻改革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新闻传播理念的重大变革,是新闻媒介遵循新闻传播规律与自身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民生新闻通过关注民生、反映舆论、沟通情况、传播信息、启迪思想、娱乐生活等传播活动,将新闻媒介的告知功能、舆论监督功能与社会服务功能融为一体。民生新闻在传播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对大众话语权的尊重、协调社会矛盾与各阶层利益关系、对社会公共事务乃至社区生活的舆论监督,在弘扬和谐文化、倡导人文关怀、培育一种媒介与社会环境的良性互动关系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为构建和谐社会搭起舆论和信息的桥梁。

民生新闻发展过程中受到了市场利益与媒介伦理因素的影响,造成一些有碍于自身发展与社会和谐的不良倾向,节目内容与形式趋于肤浅、琐碎、庸俗与同质化,市场化的运作方式消解了传统新闻的一些原则与立场,如新闻客观性、权威性、严肃性。民生新闻必须消除自身发展中的弊端,适应可持续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在价值与品质提升基础上实现节目内容与形式的创新,构建真正的公共话语空间,培育一种集人文精神、社会责任与职业理念于一身的电视新闻传播范式。民生新闻的转型,应以构建和谐社会为导向,提升节目内涵与深度,促成社会价值的共识,弘扬新闻理性,化解社会风险与冲突。具体而言,瞄准的目标应该是两极,一极是向主流品牌媒体发展,向“大民生”发展,探索时政、经济新闻的民生化。兼顾政府意志与百姓需求,在拓展新闻报道的深度空间中培养民生新闻作为主流新闻的品格,从而提升民生新闻的品牌价值、权威性与公信力;另一极向小众化、专业化、社区化方向发展,从基本的民生问题入手,介入公共事务,缓解社会矛盾,减少不和谐因素。这既是民生新闻自身和谐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民生新闻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应当承担的重要任务。

民生新闻的科学发展与可持续发展之路在于:始终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诉求相一致,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姿态,既要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又不危害到社会其他群体的正当利益,在不超过自身承载能力的前提下,不断提高传播质量和内容品质,培养民众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传递社会和谐与进步的声音。始终坚守对于民众和社会的责任,关爱民生,发挥舆论引导与监督的积极作用,构建真正的公共话语平台,努力成为引领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的媒体。这些,在《和谐社会电视新闻研究》中都不同程度有所涉及。

还有关于和谐社会构建与舆论监督的研究也给我很深的印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常常被一些人用来作为阻止新闻舆论监督的借口。我常听一些记者诉说,他的某个批评报道被“和谐”掉了。其实,“和谐”并不是要弱化面对消极因素的勇气,并不等于放弃批评。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没有矛盾,人类社会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进步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电视新闻在和谐社会构建中,更应发挥好舆论监督的作用,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张良君在《和谐社会电视新闻研究》中旗帜鲜明地指出当前电视新闻舆论监督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监督难度大,重点不突出;监督范围小,层次较低;监督遭遇壁垒森严,异地监督现象增多;监督中批评方法不当,缺乏分寸感。如此等等。这既表现出她的学术眼光,也表现出她的学术勇气,是值得嘉许的。

我本人于2006年曾获得过广东省社科基金课题《和谐社会构建中新闻媒体非规范行为研究》,深感有关“新闻媒体与和谐社会的建构”这一领域的研究既诱人又有相当的难度。所以,在读到张良君这部专著时,就有些切身体会。《和谐社会电视新闻研究》虽只从电视新闻入手,但它的意义无疑是不止局限于此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