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解读艺术财富

解读艺术财富

时间:2022-04-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解读艺术财富浙江工商大学 林日葵内容提要:本文从艺术经济学的理念和角度出发,分析了艺术财富的实现过程与艺术财富积累群体的相关情况,探讨了经济变迁引起艺术财富转化的路径与规律性,研究了艺术财富对中国当代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以及艺术财富排行榜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意义,提出了艺术财富对社会进步的广告、信用、社会等方面的影响力问题。

解读艺术财富

浙江工商大学 林日葵

内容提要:本文从艺术经济学的理念和角度出发,分析了艺术财富的实现过程与艺术财富积累群体的相关情况,探讨了经济变迁引起艺术财富转化的路径与规律性,研究了艺术财富对中国当代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以及艺术财富排行榜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意义,提出了艺术财富对社会进步广告信用、社会等方面的影响力问题。这些新观点和新思想的提出,进一步丰富了艺术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和理论体系

关键词:艺术;财富;排行榜;影响力

艺术是财富,艺术家是资本家已成为艺术经济学中必须要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这种商品进入市场之后,就转化成为艺术家和艺术商人的金钱和财富,这已成为一个不能回避的实际问题了。

关于艺术财富的问题,过去人们往往是不自觉的把艺术和财富两个概念联在一起,而现在是人们自觉的把艺术与财富划成等号,认为艺术就是财富。其理由是艺术的生产与创造过程,就是艺术财富的产生与创造过程。

(一)解读艺术财富

我们认为,艺术是对生活世界某种形象化的再现,这是从美学的角度来讲的。而艺术是财富,这是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往往看到是它作为物质财富的一面,因为它首先表现为一种商品的价格,体现物质财富的象征。但是,对于财富问题,确实是成为当今社会无孔不入的一个大问题,也是现代社会思考的最基本问题。比如说,一个社会要生存,在追逐财富、使用和管理财富就必须要有一定的社会行为准则,亦即经济伦理规范。过去的中国,奉献型经济伦理提倡“劳动光荣”、“多劳多得”的同时,又用“按人头分馒头”的分配方式,在实践中切断了劳动和财富分配之间的因果链。而当今的中国,一方面许多人已经搭上财富列车飞速前进,一方面还有少数人忌讳对财富的追求,甚至一些人以仇富的心态看待那些以正常手段追求财富的人。这是要引起我们正视和思考的问题。

那么,物质生活为什么遭到非议呢?这说明了人生种种享受需要好的心境。金钱的好处就是使人免于贫困。亚当·斯密说过,劳动报酬优厚,是国民财富增进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国民财富增进的自然征候。反之,贫穷劳动者生活维持费不足,是社会停滞不前的征候,而劳动者处于饥饿状态,乃是社会急速退步的征候。但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要靠自己尽职尽责和真才实学。我们要反对的是对社会或他人利益直接构成侵害,如暗中侵吞、占有、偷窃或抢夺社会及个人的财富。这就是我们要提倡的财富观。

经济学家们以“幸福递减律”与“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说法对我们认识这个问题会有些启发。例如,一个美国青年在非洲沙漠里,口渴难忍,当时得到一杯水,给他带来无比的满足与幸福。可是当他回到美国,到处都有饮用水,一杯干净水给他的幸福降到了零。又如,一个中国老太太,“文化大革命”期间在北京东单菜市排队买鱼,冻了两三个钟头,买回一条胖头鱼,中段清蒸,尾段红烧,鱼头做沙锅,一条鱼让全家高兴两个礼拜。后来她去了美国,鱼随时可以买到,再不用排队,但她却觉得美国鱼没有当年北京鱼好吃。这是幸福递减的两个真实故事。由此看来,同样的物品,对处于不同需求状态的人,其幸福效益是不一样的。这在西方经济学中,就把它概括为“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这就是说,人从获得一单位物品中所得的追加的满足,会随着所获得的物品增多而减少。这是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悖论。经济发展本是为了给人类创造更多幸福,但经济越发展,物质的边际效益就越递减,人们从物质当中得到的幸福就越少,背离了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据此,有人说,上帝所以不时在人间制造一些天灾人祸,就是为了解决这个悖反律。

然而,人类追求财富的欲望是无限的。如果不对财富的积累加以限制的话,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社会都会产生有害的影响。在西方,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罗马斯多葛等派哲学家到阿奎那、洛克、卢梭等道德学家都几乎无一例外地谴责对财富的贪得无厌的追求。中国古人在钱财方面的欲望要比现代人明断得多。现代人周围花花绿绿的诱惑太多,个个都被身外之物弄得疲惫不堪,却很少去拂拭内心越积越厚的污垢。所以细想起来,唐诗宋词那种清雅纯粹、美妙绝伦的文化时代不复再来也确在情理之中。

当代艺术正在同我们的国家一样,引来一场一千年以来未有过的大变局。特别是近几年来当代艺术的格局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先是双年展的兴起,然后是艺术区的兴起,再是画廊的兴起,最后是拍卖的兴起将这股当代艺术热推向高潮。因此,这个庞大的艺术体系的崛起带来了大量财富,于是许多艺术家迅速变成百万富翁、千万富翁、亿万富翁。在这种情况下,艺术家已成了资本家。由于艺术家迅速暴富,当代艺术的财富效应使这个圈子在这近几年不断发生天方夜谭式的故事。现在有的艺术家自己已经不亲自做作品,而是像电影导演一样,只出主意和想法,由助手替他画画、做雕塑,电脑制作摄影图片等。由于善于市场的运作,有的画家的作品只用几年或十几的时间,价格从几万、到几十万、几百万甚至超过千万元。但是在这个时候,有些人就怀疑,当代艺术能值这么多钱吗?衡量当代艺术价格的标准是什么?从2006年下半年艺术市场开始下滑,市场在调整中发展,人们对艺术品收藏与投资回归理性,当代艺术首当其冲。从2008年下半年到2009年由于发生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使当代艺术价格暴跌,艺术财富也严重缩水。与此同时,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不仅实体经济遭受重创,而且整个艺术品市场,特别是拍卖市场行情受到严重的影响。据报道,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是一家有150多年历史企业,在这场金融危机中破产之后,该行主要负责人将家中收藏多年的文物艺术品进行变卖,把艺术财富作为抵债的财产,挽回经济损失。

艺术财富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只不过过去这种财富只是少数人拥有,即文人、有钱人、有地位的人。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人文素质的提高。不仅加深了对艺术财富的理解,而且也有条件获得艺术财富和享受艺术财富。从社会发展的趋势来看,艺术财富会逐步走进平民百姓人家,因为人们在满足了物质财富之后,艺术财富会作为精神财富的首选进入自己的家中。因此说,艺术作为资本不仅仅是一种符号,而是一种金钱,一种财富。

(二)艺术财富的实现

“艺术能赚大钱”在1978年改革开放之前是不可思议的。当时的艺术只是作为传统修身养性的载体,与赚钱、发财和财富的关系并不密切。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艺术作为商品进入市场之后,一切内在的演变却悄然地进行着。从人们艺术观念的改变,艺术市场价值规律的作用,艺术市场运作的成功,到一批艺术家、艺术经纪人、艺术商人等新的社会阶层和职业的出现,这样就把艺术财富实现的可能变成了现实。

从中国艺术市场发展的进程来看,在艺术品市场上赚大钱的,或者说最早实现艺术财富的第一桶金的,主要有以下四种人:

第一是艺术资本家。我把他们叫作艺术资本家,这不仅是因为他们抓住艺术市场发展的机遇,迅速暴富,而且他们懂得市场运作,有能力购买名车、高级公寓和别墅。这些新一代艺术家与过去老的艺术家的理念、环境、生活方式等都不同了。因此,艺术市场的火爆使艺术成了艺术商品,艺术家变成了资本家。这样,创作作品与市场需求就联系在一起,甚至有的艺术家在创作的过程中,就想到该作品能值多少钱,这些过于商品化的作品,能有多少艺术价值呢?但是这些新艺术家确实成了百万、千万、甚至亿万的富翁。他们是直接把艺术作品、艺术商品转化为艺术财富的艺术富豪和艺术资本家。

第二是艺术商人。我把画廊、拍卖行、古玩市场等专门从事文物艺术品的经营者总称为艺术商人。我们知道中国的艺术品市场是这样发展起来的,当时伴随着改革开放,一些香港、台湾和新加坡等东南亚的文化商人有敏锐的眼光,发现广州等沿海开放城市有许多古董和书画,且价格非常的便宜,这样就进行大量的购买和收购。这就出现了中国改革开放初期沿海地区古董、书画市场的繁荣景象。但当国内一些商人发现这个市场的潜力之后,他们也纷纷投入到艺术品收藏与投资的这个新行业中。这时,海外一些商人又把原来从国内买回去的古董和书画再转手卖到国内来。他们从中已赚取了相当丰厚的利润,其中有的艺术品的利润已经达到几十倍,甚至上百倍了。然而国内第一批从海外的商人手中买回来的艺术品,当时的价格也不算太高,还是有相当大的利润空间的,更重要的是他们从海外的商人那里学到怎样进行市场运作的问题。后来画廊的兴起,拍卖业的发展,艺术博览会的举办,这些把对艺术品的运作转化成艺术财富的本领,就是从他们那里学来的。由此看来,艺术商人是直接把艺术品转化成艺术财富的一支重要力量。

第三是艺术收藏者。我认为在收藏者中主要有藏家和收藏家,这两者是有区别的,前者只藏不收,属于祖传;后者又收又藏,因此叫收藏家。当时刚经过十年的“文化大革命”,艺术市场百废待兴。但有幸的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农村比较落后,交通不便,信息不灵,因此农村的古董资源依然非常丰富。有祖传下来的、有出土的、还有一些古家具等,农民为了把这些变成现钱,就把这些东西运送到城里的古董店卖掉,转化成财富。后来随着古玩市场和拍卖市场的发展,又有一些人专门到这些市场上去淘宝,成为收藏古董和书画的专业户,我们也称他们为收藏家。在这个人群中,后来有许多人成为大量的艺术财富的拥有者,有的还设立自己的艺术馆和博物馆,也成为艺术财富的代表者。

第四是艺术投资者。随着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在艺术市场中出现了一批新的艺术文化商人,他们把在金融、房产、股票等领域成功的投资经验运用到艺术品市场的经营上来。由于这些人有雄厚的资金实力,从画廊、古玩市场、拍卖市场上采取大批量低价买进高价卖出的办法,吸引了大量资金进场交易,这从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这个市场的发展。后来也有一些海外的投资者进行艺术品投资,他们把国外资本运作的方式和基金的运作模式运用到这个领域中来。据有关资料显示,有的艺术投资者抓住了艺术市场的一个上涨的行情,就成了几千万,甚至上亿元的富翁。当然在这个市场上,也有少数投资者由于投资不当落得倾家荡产。

我们从实现艺术财富的路径来看,艺术财富与物质财富的实现,没有什么不同的,只要懂得艺术的价值,运用经济杠杆的作用,选择适当的运作方式和模式,就会取得更多的艺术财富。

(三)艺术财富的转化

我们从艺术财富的积累和实现来看,不能离开社会经济的大背景和市场提供的种种机遇。但是,艺术财富的实现和转化也是有一定规律性的。

第一,从经济变迁到艺术格局。我认为,21世纪的国际艺术品市场格局伴随着世界经济的变迁而改变,而全球化的步伐也在加速着这一改变。众所周知,美国目前仍是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欧洲仍是世界上经济发达地区之一。但是长久以来,亚洲尤其是东亚地区的经济发展成果让欧美人艳羡。据有关数据显示,东亚地区的富裕程度不亚于欧美,一些原来西方人认为是极为奢侈的享受,现正成为这个地区人们的日常所需。比如艺术品无疑是顶级的奢侈品,它不仅代表着荣耀、成功、实力和地位,更等同于文化性的标志、格调和品质。但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已有许许多多的中国人介入到国际化艺术品市场的发展进程中。我们从近几年一些大型的国际性拍卖会上发现,已有许多中国的买家已进入了这些高端的艺术品市场。由此看来,随着世界经济新格局的形成,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的国际化进程还会加快,艺术财富转化的普遍性与区域性会越来越明显。

第二,从艺术市场的历史到现实。我认为,艺术财富的转化,有时也会呈现出现实与历史的特点。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艺术市场虽然呈现出阶段性变迁的特点,但也有其规律性。比如在19世纪之前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并未出现过相对剧烈的本质性变化。而到了19世纪中期,艺术市场首先在欧洲开始了从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型,并在20世纪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得到了最终实现。而其最重要的成果就是整合了欧洲艺术的资源,推动了欧洲艺术市场的规模化,并实现了欧洲与美国的艺术市场的协同发展。二次大战之后至20世纪80年代是艺术市场的深入发展期,在这个阶段不仅形成了欧美艺术市场全球化的雏形格局。20世纪90年代至今还是艺术市场全球化发展的新时期,在艺术资源整合重组的基础上,艺术市场的规模得到空前的发展。从发展规律上分析,一是经济全球化引起全球艺术市场的规模化发展,二是席卷全球艺术市场的艺术投资热潮。根据美国学者的研究表明,从1875年至今的130多年里,艺术品的增值是不敌股票的,但从1952年至今艺术品投资的回报率则已经超过股票,其中近十年来西方艺术价格的平均增幅甚至已经高达144%。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艺术市场的发展无疑立足于全球性的背景,并日益体现出与国际市场不断接轨的趋势。作为世界性的大国,中国不仅具有形成区域交易中心的优势,同时也在国际性的竞争中逐步掌握了自己的话语权。与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相一致,中国艺术市场也呈现不断增长的发展态势。就阶段性发展的特点而言,从1978年至今基本形成了每5年一个小段,每10年一个大段的增长周期。然而在现实中,艺术市场与其他市场一样,并非永远在增长的,它会受市场经济和艺术市场规律的制约与影响的。

第三,从资金入市到市场繁荣。我认为,大量的资金进入艺术品市场,这是艺术市场走向繁荣的一个重要条件。但是资金进入艺术市场是一把双刃剑,过多盲目入市的投资将对国内艺术市场的发展造成伤害。例如2006年春拍全面结束的时候成交量较前年大幅度下滑,持续火爆3年的艺术市场热潮终于显示出调整的状态。至2009年仍继续处在调整的过程中,艺术市场没有走出低谷。又如20世纪80年代末日本经济飞速发展,大量资金投入到艺术市场,使艺术市场随之迅速成长壮大。艺术品价格一路飙升,频出天价。但几年内,这个泡沫就随着艺术市场丑闻和经济滑坡而突然破灭,导致日本艺术市场进入长达十几年的冰河期。在中国台湾也有这样的经历。因此我们应该从中吸取教训。因为中国经济高速发展蓄积了大量资金,这些资金进入艺术市场,导致艺术品价格上升到一定高度是必然的。这从一定程度上也推动国内艺术市场向前跨出一大步,使艺术市场带来空前繁荣。但在大量资金入市之后,要正确引导,防止用非理性投资方式与违背市场规律的操作,给艺术市场埋下隐患,使艺术财富缩水。

第四,从艺术财富中心到艺术财富边缘。我认为,艺术财富的积累和发展有其规律性,从经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从经济发达地区到较为发达地区,从富裕的文化人、商人到文化人与普通人。比如从纽约、伦敦、瑞士为中心的欧洲大陆到东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再到中国。从中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城市到内地的城市,从富裕的阶层到一般的人群。这样就构成艺术财富扩展的地理版图和艺术财富分布人群的地图。艺术财富从中心到边缘的曲线发展过程,也可以看到世界艺术资源变化和艺术中心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转移的问题。但是艺术财富地图和版图的变化和转移,并不是将原有的艺术财富的集中,而是新的艺术财富越来越多和原有的艺术财富的增值。因为经济发展了,使原有的艺术财富越来越值钱了。

第五,从抓住聚集财富机会到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我认为,从投资股票、房地产到文化创意产业,这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目前我们处在一个文化经济迅猛发展,各国争相瓜分文化产业地盘的时代。在经济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已成为社会产业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GDP中所占比重普遍高于10%。例如号称世界文化产业帝国的美国,其文化产值已占本国GDP的1/5。世界各国都认识到“文化立国”的重要性,并努力通过文化产业输出在全球市场进行新一轮的经济和文化掠夺。从我国的情况来看,真正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是文化消费的需求。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完善,国内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为文化产业带来了广阔的市场空间。特别是文化艺术产业投入低,附加值高,能带来高额回报。与此同时,文化艺术产业所起的推动作用和产生的附加值,将会不断波及其他产业,并在相关市场创造出更大广阔的投资空间。因此,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就是积累艺术财富。

我认为,财富这个话题,之所以引起这么多人的关注,有这么多人投身到财富的评比中来,就是因为在中国当代社会,从来没有任何一个话题能像财富这样引起这么多人关注,也从来没有任何一个话题有这么重大的历史价值、现实价值和未来价值。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财富排行榜对于推动中国改革开放,对于推动中国的社会进步,对于推动中国的经济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财富不仅是我们生存的物质手段,从深层意义上来说,财富更是一个民族赖以延续、发展、自立于世界之林的物质基础;财富同时又是一个民族文化建设、精神文明的基本依托,是一个国家政治体制、行政体制、包括一个国家的政治取向的重要物质基础。

正因为财富这么的重要和引人关注,现在各行各业、各个领域、各个部门都流行着各种各样的排行榜。比如说,全球财富排行榜,全球华人财富排行榜,中国财富排行榜;当代艺术家财富排行榜,中国艺术品排行榜,画家财富排行榜等。由此来看,财富排行榜与艺术财富排行榜已成为人们观察社会经济,分析财富现象的一种方法。

(一)艺术财富排行榜的产生

近几年来,随着中国艺术市场的发展,人们为了说明艺术作品的价格和艺术家的身价,就用排行榜的方式来说明艺术财富的问题。特别是在艺术品市场行情不断攀升的情况下,中国的书画家对社会贡献的艺术财富也越来越为世人所瞩目。

2006年,为统计当代美术家为社会创造财富的价值,树立中国美术家的国际形象,由中国艺术品行情指数的首创者——中国艺术品行情指数监测中心与《收藏》杂志共同组织实施,由我国艺术品市场专家赵燮主持,汇集了30多位艺术市场专家、经济学家、统计学家的研究分析,得以推出“AMI中艺指数·中国畅销画家排行榜”。此榜依据中艺指数严谨丰富的数据库构造,得到全国近百家拍卖公司、700多家画廊的支持,历时3个多月完成。该排行榜的特色是以画家作品本年度的交易总额为排行榜,并非画家的私人财产量。因市场交易的作品大多沉淀在收藏家手中,并非画家所有,故此交易额只能说明该画家为社会所产生的经济价值及为国家所产生的销售收入。

因此,本次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内百余家大中型拍卖公司发布的成交数据、国内具有影响力的艺术博览会成交数据、众多画廊的成交数据,及艺术市场专家对当代画家民间交易及直销作品的综合评估的数据。运用统计学原理,采用平均法、类比法、累加法等方法进行大量繁琐而又细致的运算。排除一些虚假和有水分的东西,达到科学统计与分析的目的。例如,“AMI中艺指数·中国畅销画家排行榜”分为“总成交额排行榜”(100人)、“国画总成交额排行榜”(100人)、“西画总成交额排行榜”(50人)、“拍卖总成交额排行榜”(100人)、“国画拍卖成交额排行榜”(100人)、“西画拍卖成交额排行榜”(50人)、“中国最具升值潜质十大国画家”(10人)、“中国最具升值潜质五大西画家”(5人)等八大类别。

据排行榜统计结果显示,居“总成交额排行榜”的百位画家在2006年作品累计成交额为40.23亿元,占本年度中国书画市场总成交额的22.35%;其中在拍卖市场的成交额为24.48亿元,占中国书画市场总成额的13.60%。而荣登总成交额排行榜前10名的是:吴冠中:32341万元;赵无极:21714万元;张晓刚:18990万元;周春芽:11545万元;范曾:10550万元;罗中立:9953万元;程十发:9910万元;刘小东:8957万元;王明明:8818万元;艾轩:8721万元。我们认为这个排列,可以作为我们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的参考方法。

2008年胡润当代艺术榜也出炉了。他们的编制方法是,将最受市场关注的艺术家上榜,这些艺术家包括中国大陆及港澳台艺术家。由于上榜艺术品大多为二级三级市场流通,因此榜上所列成交额并不代表艺术家财富,仅证明艺术家的市场流通价值。

所有成交数据均采自独家战略合作伙伴雅昌艺术网对2007年1月1日至12月31日119家拍卖公司数据的不完全统计。艺术作品的拍品价格包括拍卖公司的中介费用。

上2008年胡润当代艺术榜的条件有:(1)年龄在40—60岁的,为中国当代艺术中流砥柱。筛选艺术家范围:油画家40位、国画家10位、雕塑艺术家1位,范曾为国画大家1名,位列总榜第15位。这表明了国画相较油画作品,价格相对弱势。(2)上榜艺术家平均年龄为57.4岁,80岁上榜艺术家7位:从93岁高龄的白雪石到34岁的曾传兴,50位上榜艺术家年龄覆盖较广。以80岁高龄上榜的艺术家共7位,分别是吴冠中、赵无极、朱德群、黄永玉、丁雄泉、白雪石,及86岁唯一女画家陈佩秋。(3)在40—60岁的油画家中中年占优势:从上榜艺术家的年龄来看,除赵无极、吴冠中等数位年龄在80岁以上外,绝大部分上榜艺术家以40—60岁年龄段居多,这说明从事油画创作的中年占优势。(4)30—39岁是艺术家创作的黄金时期:很多艺术家在此年龄段完成了突破与蜕变,成功转型,树立自己的风格。(5)年轻的少壮派生力军:在50位艺术家中,共有9位艺术家年龄低于45岁(不包括45岁),其中最年青的是34岁的曾传兴,44岁的刘野位列榜单第12位。这些人前途无量。

2008年胡润当代艺术榜艺术家指数是:(1)89岁的吴冠中和74岁的靳尚谊分列艺术指数第一和第二名。(2)少壮派艺术家刘野以44岁年龄位列指数排名第5名。(3)指数计算方法:以2007年艺术家成交面积、总成交额和单幅作品成交价格。A.按面积排列(前十名):吴冠中为936 776元/平方尺;靳尚谊为804 458元/平方尺;张晓刚为737 927元/平方尺;赵无极为652 106元/平方尺;刘野为537 212元/平方尺;陈丹青为398 553元/平方尺;石冲为385 979元/平方尺;王沂东为369 817元/平方尺;岳敏君为348 560元/平方尺;冷军为309 257元/平方尺。B.按总成交额排列(前十名):吴冠中为370 041 481元;张晓刚为288 152 528元;赵无极为284 003 432元;曾梵志为237 298 700元;岳敏君为223 997 457元;周春芽为185 624 741元;朱铭为174 824 439元;朱德群为170 422 133元;蔡国强为111 036 143元;罗中立为96 360 702元。C.按作品成交价排列(前十名):APEC景观焰火表演十四幅草图为70 535 125元,蔡国强;交河故城为40 7000 000元,吴冠中;木槿为39 200 000元,吴冠中;1980年西藏组画牧羊人为35 840 000元,陈丹青;北国风光为31 363 200元,吴冠中;希阿岛的屠杀为30 103 125元,岳敏君;14.12.59为29 145 600元,赵无极;大地无形为27 975 125元,赵无极;4.4.85为27 917 035元,赵无极;创世篇——一个共和国的诞生为23 907 000元,张晓刚。

由此看来,胡润当代艺术榜为中国最受关注的、市场身价最高的艺术家排行榜。89岁的艺术泰斗吴冠中高居榜首。我们认为,当代艺术家正在书写着中国的当代艺术史,中国富人们正在积极关注艺术品收藏与投资的问题。胡润说,中国富人正在寻找如何利用财富、慈善和艺术,这是富豪们提升财富品质的关键性选择。收藏艺术品,特别是当代中国艺术品,就像富豪们热衷的“国学”一样,表明了他们对自己文化的理解能力和希望身份的认同。雅昌艺术网负责人认为,艺术发展体现了民族文化的传承,中国当代艺术品市场在全球范围内的迅速增长彰显出中国文化巨大的国际影响力。雅昌艺术网拥有最为全面的中国艺术品拍卖数据,将为所有热爱生活、关心艺术的人提供把握艺术市场脉搏的平台和数据。我们分析认为,以前关注中国当代艺术品的大多是居住或工作在中国的外国人,随着企业家的个人财富增长,企业家身份开始转变,这样艺术品消费水涨船高也将成为一种趋势。因此,当代艺术品已经成为中国新富人群的收藏爱好。据胡润“2008年至尚——中国千万富豪品牌倾向调查”,当代艺术品收藏已占中国千万富豪收藏比率的37%,远远高于手表、珠宝等常用奢侈品。

据了解,中国富人收藏艺术品的主要途径大多数仍是自行购买的,这个比例大约占77%,而通过拍卖行拍卖的只占22%,而本次胡润当代艺术品榜所列数值均来自拍卖数据。因此,我们认为,可以想象中国艺术品市场比我们显示的上述的数据要大得多。

(二)艺术财富排行榜的特点

我们通过对艺术财富以及排行榜的分析,发现艺术市场上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

第一,艺术家从“穷”到“富”。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艺术家的身价倍增,特别是一些不在世的艺术家的作品,由于作品的不可再生性,加上人们的追捧和市场的操作,使艺术家都成为了富翁。虽然作品的价格与去世的艺术家没有多少关系,但这些作品就是艺术财富的象征。例如毕加索的艺术财富,在全世界最贵的10幅画中,他拥有6幅,这分别是《拿烟斗的男孩》为1.04亿美元,《毕加索自画像》为4 980万美元,《皮耶瑞德特的婚礼》为4 840万美元,《灵免酒馆》为4 047万美元,《卖艺者小丑》为3 896万美元,《母性》为2 956万美元。他的作品有油画、版画、素描、雕刻、陶塑等万件,作品遍布全球,价格不可估量。吴冠中一生创作的作品有近万幅,如果说按现在艺术市场上的价格,他的财富也是不可低估的。还有一批当代艺术的实力派,也都成了千万、几千万甚至上亿或者几亿元的大富豪了。

第二,收藏艺术让富人从“富”到“贵”。我认为,目前企业家们都在寻求生活方式的变化,特别是在文化艺术方面的变化。我们知道,过去到中国买艺术品的都是外国人,而现在在国内艺术市场和国外艺术市场上买艺术品的都有中国的企业家,因为他们经济能力上去了,更会注重财富品质的需求了。中国越来越多的富人正在积极关注艺术品收藏和投资,在与艺术的互动和体验中,中国富人开启了审美之门,在财富蜕变过程中逐渐从“富”到“贵”,走向通往精神家园的必由之路。据有关资料显示,2007年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总成交额达到237亿元,比2006年增长了29.1%。以前关注中国当代艺术品的大多是居住或工作在中国的外国人,随着企业家个人财富的增长,从“富豪”到“贵族”,使其艺术品消费的比例越来越高。我们看到在2007年的“胡润百富榜”上,有800位上榜企业家的平均财富翻了一倍,达到了42亿元。此外,当代艺术品已经成了中国新富人群的收藏爱好。因此从这些现象我们就可以判断艺术财富的走向和趋势。

第三,国家经济发展使艺术作品价格从低到高。2008年,中国已取代德国成为GDP世界第三国家,位于美国、日本之后。我国经济的持续和快速的发展,对艺术市场的发展起了直接的推动作用。因为经济的发展使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精神生活特别是文化艺术的需求和消费会不断的加大,这样会促进艺术市场的需求和消费的发展。在这种形势下,艺术品价格从低到高的提升正反映社会经济和艺术市场发展的规律。

第四,艺术财富排行榜是变化的。我认为,艺术排行榜不仅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变化,而且也随着艺术家群体的变化而变化。换言之,艺术财富排行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例如2009年艺术榜排行就反映这个变化的特点,从2009年艺术家成交额排名与2008年相比,2009年少壮派艺术家表现抢眼,而老艺术家排名略有下降。如51岁的张晓刚以3.01亿元的总成交额取代2008年榜首吴冠中,排名第一。其作品2008年公开拍卖总成交额比前一年增长4.5%。2008年排名第五的岳敏君2009年排名第二。2009年位列第四、第五名的分别为90岁的吴冠中和88岁的赵无极。吴冠中的公开拍卖作品的总成交额从2007年3.7亿元下降到1.8亿元,赵无极2008年成交额达1.8亿元,比前一年减少1亿元。据有关数据显示,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上榜的50位艺术家总成交额为28.1亿元,缩水25%,约占2008年全球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总成交额的14%。2009年50名上榜门槛是1 471万元,也比2008年减少322万元。当代艺术100名门槛从2008年的748万元降到2009年的337万元,缩水一半。这就说明艺术作品的价格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变化的,艺术排行榜的排名也是在变动着的。

(三)艺术财富排行的意义

我认为,艺术排行榜的出现是艺术发展规律的反映,也是一件新生事物。由于任何事情的开始都是艰难的,它还有一些缺陷,需要今后不断的丰富与完善,才能积极促进艺术市场的发展。从这个角度来说,艺术财富排行是很有意义的。

1.认识艺术财富同时也认识艺术家价值

我认为,艺术财富将来在社会生活中功能和作用会越来越大。因此对艺术财富的认识,人们要积累艺术财富,就要认识和分析艺术家作品的价值问题。例如,毕加索是一个伟大的画家。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艺术作品,根据1997年的记录,共有油画1 885件、素描7 089件、雕塑1 228件、石版画6 112件、陶瓷画2 800件、铅印版画18 095件、印刷品3 181件、著作绘画插图149部、挂毯8件、小挂毯11件。现在每件都有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这样认识了毕加索,也就认识了艺术财富。齐白石是中国的一位伟大艺术家,他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艺术作品,也是中国美术史上一位高产的艺术大师,估计他的艺术作品也有几万件,现在他的作品件件都有很高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因此,艺术财富和艺术家从财富这个层面上来说,两者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2.认识艺术财富同时也认识艺术市场

我认为,随着中国艺术市场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艺术财富的重要性了。因此,收藏和投资艺术品已成为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关心艺术市场行情的人也多了起来。不仅是收藏家、投资者、艺术家,还有在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上经营的艺术商人。因此,今后每年艺术财富排行榜都是人们关心的一个热点问题。而对艺术市场的关切度和对艺术财富的增加与减少的排行也将成为人们的一个重要话题。

3.认识艺术财富同时也认识社会经济进步

我认为,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人们都会关注艺术财富的增长问题。因为社会经济进步了,人们生活稳定了,幸福感强了,就会去关心精神生活方面的提高问题。这样,对艺术财富的向往和追求就成为人们的一个重要方面。有的人说,现在房子、车子什么都有了,有了钱就应该积累一些艺术财富,留给后代,这就是社会经济进步和观念更新的一种反映。所以艺术是永恒的,艺术财富最终是社会的,而不属于个人的。

我认为,艺术财富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有着很强的影响力,有时这种影响力甚至会超过物质财富的影响力。例如1973年毕加索遗产登记时各种物品达6万件,可谓价值连城,当时估计相当于8.4亿美元;可现在一幅重要的毕加索作品都有可能卖到接近或超过1亿美元。因此,艺术家创造的艺术作品的金钱价值是无法估量的,这种现象就产生了艺术财富的影响力问题。

(一)艺术财富的广告影响力

当我们走进某一位艺术家或收藏家的艺术馆时,就会认识到艺术财富影响力的广告作用。因为许多人进了艺术馆就会马上想到,这位艺术家或收藏家肯定是有相当实力的才能建立起自己的艺术馆,才能收藏这么多的艺术品。特别是有的企业家在走进艺术品收藏的领域之后,经常在拍卖会上频频举牌进行竞买,当他们竞拍到一些重要的拍品在媒体上曝光之后,这种广告效应,这种影响力是非常之大的。例如,2000年中国保利集团公司从香港佳士得和苏富比拍卖行的拍卖会竞买到圆明园的三件生肖铜像之后,几乎在同一时间全中国的各种媒体都争先报道这个消息,引起相当大的轰动。这样既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也起到了很好的广告作用。当时我就这样想,如果保利集团花1亿元甚至几亿元作个广告宣传,肯定也不可能像他们只花3 100万港元购回这3个生肖铜像的广告影响那样大。所以说,艺术财富的广告效应有时就是这样的深入人心的。又如,南京天地集团公司董事长杨休在2004年6月北京瀚海拍卖公司的春拍上,以6 930万元拍得陆俨少的《杜甫诗意百开册》,这在当时中国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杨休也成为家喻户晓的新闻人物。这种艺术财富的广告作用,其他的东西是无法替代的。这不仅是这幅画的价格是当时中国画中的最高价,而且也是民营企业收藏单件作品中最高价格的一幅画。由此看来,有实力的企业和企业家参加拍卖艺术品活动,就可以带来艺术财富的广告作用,也可以使拥有艺术财富而产生的影响力。

(二)艺术财富的信用影响力

艺术财富的信用影响力,已成为当今社会一个新的问题。我们认为,信用是当今社会中的一大难题,因为我们每个人都看见当今社会中的一些不守信用现象,甚至是信用危机的现象。这些信用的缺失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信用体系还没有建成的结果。因此,信用不仅是一个道德伦理上的问题,而且也成为一个法制层面上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信用可以影响整个社会的风气和社会的发展问题。

我有一位朋友给我讲了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他的一位朋友是一位收藏爱好者,十几年来,家里收藏了不少的“宝贝”,这些东西是他一生中的最大财富。有一次,他需要到银行去贷款,当银行在调查他的资信情况时,相关人员到他家里看了一下,知道他收藏了许多的文物艺术品。这样他很快就从银行贷到了一笔款,这就是艺术财富的信用影响力。

我们从国内几家民营企业对艺术财富的积累来看,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收藏了相当多的艺术财富,也扩大了企业的影响力。一是北京的今典集团走出了一条将艺术与地产相结合的道路。2002年6月今典集团斥资3 500万元建造了国内硬件水准最高的民间美术馆——今日美术馆。集团公司董事长张宝全是一位有远见的企业家,他把今日美术馆建成学术、研究、教育、展示与收藏为一体的国际标准艺术机构。今典集团为中国企业树立了典范。这也为今典集团在社会上树立了很好的形象,建立了很好的信用关系,产生了很好的信用影响力。二是南京的天地集团在2004年6月北京瀚海春拍上,以6 930万元拍得陆俨少的《杜甫诗意百开册》,从而创造了中国画的世界最高拍卖纪录。南京天地集团董事长杨休收藏了书画、瓷器、青铜器等文物艺术品5 000件,累计投资收藏资金近6亿元。后来杨休与其他三位企业家合资开设了长风堂博物馆。长风堂博物馆是南京最大的私人博物馆。杨休有这么多的艺术财富,这对他的信用影响力是无法估量的。三是浙江慈溪的金轮集团董事长陆汉振20多年来一直热衷于文物艺术品收藏,通过纽约、伦敦、台湾、香港等地的拍卖会竞得众多的艺术品。并于1999年建立了金轮艺术馆,收藏了价值近6亿的文物艺术品。这对金轮集团信用力的提升起了重要的作用。因此看来,艺术财富对于企业打造企业文化,树立良好形象都产生深刻的影响。四是大连万达集团玥宝斋董事长郭庆祥是一位有着丰富收藏经验的职业藏家,他是一位将企业集团与专业收藏家成功结合的典范。目前万达集团已经投入超过亿元的资金收藏文物艺术品,玥宝斋也成为了最有影响力的收藏近现代书画的民间机构。由此来看,民营企业对艺术财富的积累,一方面显示他们企业的实力,另一方面他们拥有大量的艺术财富,也扩大了影响。这些对信用度的提高和在社会中的影响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艺术财富的社会影响力

据报道,2007年中国福布斯名人榜上,25岁青年钢琴家郎朗搅乱了以往娱乐明星占绝对优势的局面。不仅在综合上排名第22位,而且以1.5亿元人民币的收入仅排在姚明之后,远远超过了张艺谋和巩俐等娱乐大腕,成为文艺圈首富。作为名人榜年度收入的榜眼,除了每年超过150场的国际巡演之外,唱片版税、产品代言和商业活动也是郎朗身价骤升的重要原因。这个例子说明,艺术财富对社会的影响力是很大的。

我们认为,艺术财富的社会影响力,表现它对社会进步的推动,对企业价值的提升,对城市发展的作用和对人民品质生活的影响。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类因有艺术财富而变得更加文明和进步,而文明和进步因有艺术财富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第一,从艺术财富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来看。艺术财富既是人类的基本需求,也是人类的一种精神文化、一种文化现象。它对社会进步的推动是非常明显的。从中国的情况来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居民恩格尔系数也将进一步降低,艺术支出将会逐步提高。因此,追求有文化品质的生活,进而引起社会消费和生活方式的变革,这是一种历史的必然和趋势。所以说,从艺术财富对社会的推动作用来看,它也有自己的发展规律。

第二,从艺术财富对企业价值提升的社会作用来看。我认为,企业的发展过程,不仅体现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还要体现它的社会责任问题。比如,有的企业和企业家不惜花重金,从海外和国外的拍卖市场上拍回流失的国宝,然后又将国宝捐献给国家的博物馆。我们注意到,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这种现象已越来越多了,这些艺术财富对企业价值的提升已产生了很大的社会意义。

第三,从艺术财富对城市发展的作用来看。一个城市的发展有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要有文化艺术的积淀,才能成为有发展潜力的城市。例如,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的图书馆、艺术馆和博物馆等文化艺术机构会大量的出现;这就是文化艺术繁荣的表象,也是艺术财富积累的体现。如果说,一座城市是一个文化艺术的“沙漠”,这个城市是没有前途的。相反,如果说,一座城市从规划、设计到建设都体现着艺术财富的功能和作用的话,这座城市的发展是有强大的生命力的。

Interpretation of Artistic Wealth Lin Rikui

Abstract:From the concept and angle of the art economics,the paper analyzes the process of implementation of the art wealth and the relevant cir-cumstances of art wealth accumulation group,and discusses the path of transformation of art wealth caused by the economic changes and its regular-ity.The thesis researches the positive role on which the art wealth plays for China’s contemporary social development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art wealth ranking list to the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Furthermore,the article proposes the question of influence that art wealth acts on advertising,cred-it,and society.These new views and new ideas further enrich the research content and theoretical system of art economics.

Key words:art;wealth;ranking list;influence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