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商品与意义生产者的学说

商品与意义生产者的学说

时间:2022-04-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四章 受众:市场、商品与意义生产者的学说如果说“政治的本质是权力”[1],那么经济的本性就是“利益”。权益是联系在一起的。从西方传媒的实践来看,美国的媒介历来依据商业模式操作,这源于其内在的新教徒的精神和气质[3]。因而,大多数的美国学者所从事的相当数量的受众研究,主要是从市场经济、商业营销、公共关系的角度来关注受众的。

第四章 受众:市场、商品与意义生产者的学说

如果说“政治的本质是权力”[1],那么经济的本性就是“利益”。权益是联系在一起的。麦奎尔指出了一个公认的事实:传媒的社会理论不一定服从商业法则,但它必须考虑经济现实[2]。因此,对受众的分析既需要“政治分析”和“社会—文化分析”,也需要“经济分析”。我们看到,这些话语经常同时交织出现在受众研究的视野里。在这些不同的话语中,研究者对受众的分析是从不同的维度出发的,受众在研究者视野里的表现也是多向度的。即使在同一领域,关于受众的描绘也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层面的。本章主要围绕受众在大众传播工业中的经济学地位和利益展开探讨。

在经济学的话语下,受众首先表现为大众媒介的市场,进而表现为信息产品的消费者。从西方传媒的实践来看,美国的媒介历来依据商业模式操作,这源于其内在的新教徒的精神和气质[3]。因而,大多数的美国学者所从事的相当数量的受众研究,主要是从市场经济、商业营销、公共关系的角度来关注受众的。

一种对立的思路来自传播政治经济学的批判学派,在他们的理论中,受众是媒介市场中真正的商品,这个理论延续了“文化工业”的理论,并且进一步深入分析了“意识形态工业”生产的真正产品——受众。

大众文化研究的著名学者约翰·费斯克,则提出了“两种经济”的理论。他一方面肯定前两者的立场,另一方面又发展了他们的观点,在他的理论中,观众作为“意义的生产者”而出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