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舆论监督的出发点和基本原则

舆论监督的出发点和基本原则

时间:2022-04-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8.3.1 舆论监督的出发点和基本原则一、舆论监督不等于“扒粪”、“揭黑”1995年,新华社记者傅兴宇到一个偏僻小山村采访,当时全村50多户、200多口人只有十几台黑白电视机。不少出问题的报刊,都是在舆论监督的出发点上发生了偏差。采写批评性报道的基本出发点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8.3.1 舆论监督的出发点和基本原则

一、舆论监督不等于“扒粪”、“揭黑”

1995年,新华社记者傅兴宇到一个偏僻小山村采访,当时全村50多户、200多口人只有十几台黑白电视机。村民告诉傅兴宇,他们晚上喜欢聚在一起看电视剧,但是播“焦点访谈”那会儿,大伙宁可不看电视剧。“因为它讲的事儿比电视剧真,老百姓听起来有用、解渴、解气。”傅兴宇因此认为,农民对“焦点访谈”的选择也许比城里人、比其他阶层更能揭示深刻的新闻规律和市场规律(15)

事实上,“焦点访谈”也是中国所有纸质媒体进行舆论监督报道的一个参照系,同时,它也标识出了中国舆论监督报道的底线。

舆论监督报道对于报刊的市场推广,作用是明显的,但它更是一种引导舆论的手段。党和国家对于用舆论监督来推进实际工作历来非常重视。1950年4月19日,中共中央发表了《关于在报纸刊物上展开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决定》,这是党的历史上第一次用中央文件系统阐述自己的新闻批评思想,并且提出了两个至今仍有重要意义的观点:第一,对执政党必须运用新闻批评手段实行监督;第二,新闻批评是社会主义政治民主的重要内容。1954年7月,中共中央又发表《关于改进报纸工作的决议》,重申要在报纸刊物上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2002年党的十六大以后,中央领导多次强调要加强舆论监督。

2004年,在“焦点访谈”栏目创办十周年之际,温家宝总理致信“焦点访谈”栏目的全体工作人员,希望“焦点访谈”坚持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的一致性,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越办越好。4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来到中央电视台,看望“焦点访谈”栏目全体人员,对“焦点访谈”创办十周年表示衷心地祝贺,并对进一步加强舆论监督做出了明确的指示。200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工作的意见》,中宣部也发出《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工作的实施办法》。

由此可以看出,中国的舆论监督报道,与西方新闻界的“揭黑”、“扒粪”报道,有着很大的不同。报刊编辑对此要有高度责任意识。不少出问题的报刊,都是在舆论监督的出发点上发生了偏差。

二、舆论监督的基本原则

(1)毫不手软。

只要相信自己的报道是出于维护国家利益、站在人民的立场上的,报道是坚持实事求是、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产生的,编辑就应该有勇气把舆论监督进行到底。

但时常也看到,一些报刊的编辑在遇到说情者时,便把监督权力轻易放弃了。编辑一般有四怕:怕对方许诺投广告,怕对方提出打官司,怕对方威胁要报复,怕对方用上级来压人。对待舆论监督的正确态度是:既要义不容辞,更要旗帜鲜明。也就是说,要冲破地方、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利益的阻碍,不得讲情面和顾忌个人的得失。

但这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特别是,地方新闻单位要对当地有关部门进行监督,目前也有很大难处。

(2)与人为善。

资深编辑一般都会告诉记者这样一条原则:舆论监督一定要有利于工作、有利于全局、有利于稳定、有利于问题的解决。舆论监督必须要有建设性。做揭露性报道时,即使事件本身很丑恶,编辑依然要保持善良心态。采写批评性报道的基本出发点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因此,曝光假恶丑,既要坚持原则,又要着眼于问题的妥善解决和当地人心、局势的稳定,这是报道能得到地方党委、政府理解、信任、支持、配合的前提。能不能给人以与人为善,建设性地促进问题解决的感觉,而不是与人为恶,专门来找岔子、挑骨头,这同样是决定报道影响力大小的一个分水岭。

与人为善的另一个理解是,要给当事各方以平等的话语权,否则,批评性报道做一两次,就难以为继了。从采访获知线索,一直到稿件播发,都应注意与采访对象和当事单位、当事人沟通。对舆论监督对象工作的改进、解决问题的途径、处理的结果等,要及时做好后续跟踪报道。

(3)境界要高。

这方面,主要看编辑能否通过反映“点”上的问题,揭示带有普遍性、规律性、倾向性的问题。主题要有高度,要抓住问题的实质,是体制问题,就不要说成是道德问题。有编辑在指挥报道时,重在挖掘问题的“普遍性”,而有的编辑只注意问题的“特殊性”,水准立判。新华社“嘉禾事件”报道比一些报刊高明在于,它提出,“嘉禾事件”不是偶然的,而是在全省全国带有一定普遍性的现象。《嘉禾执政败笔》一文从财政分配、干部路线、新的执政命题入手,重点分析造成“嘉禾事件”的外部制度原因,分量一下就重了。

(4)深入调查。

这是保证舆论监督不落空的关键,具体来说:

●调查要亲临现场,拿到一手材料。

●调查要全面,不要只听一面之词。各方面的意见,包括学者专家和百姓的意见,都不要漏掉。尽量将稿件送给被批评对象核实。

●调查要客观,不要夸大其词。表述上尽量留有余地,没有把握的事就不要写,更不能捕风捉影,有些细节宁粗勿细。

●调查要真实,每一句话都要出之有据,写每一件事都要做好打官司的准备。不管是明察还是暗访,该录音的要录音,该录像的要录像,要经得起质疑,经得起考验。

●调查要持续。一些报刊做舆论监督多是突击式,打一枪回去,过一段时间再回来打一枪。但实际上,跟踪报道和持续报道十分重要。

(5)善于组织。

许多有着重大影响的舆论监督报道,都不可能让记者单枪匹马去“抢”。编辑部能否精谋略、细策划和讲经营,甚为重要。甚至,在有的时候,总编辑要发挥“首席记者”的作用。

组织报道时要注意三点:一要百折不挠。首先从编辑这里,就不能打退堂鼓,要督促记者软磨硬泡。有一些记者会稍遇困难便缩回,以“对方拒绝采访”在文中交代而完事。实际上,很多时候,通过不懈争取,是能够见到当事人的;二要讲究技巧。比如,法制编辑知道,公安机关有句行话:“一个人是铁门,三个人是没门。”即一件事如果只有一个人知道,想得到真相就比较难,但是如果多人知道,就很难保守秘密。一个经验是,如果不把目光局限在宣传部门,而是利用多种渠道,一些难以采访的事情也就容易找到突破口;三要广泛利用各方资源,形成报道合力

(6)入心动情。

舆论监督报道是新闻,而不是宣传,文章也要注意贴近性,要以故事来打动人。《新京报》有关嘉禾拆迁的报道之所以引起社会的强烈关注,一个重要原因是记者选择了一个最能够引起人们兴趣、共鸣进而愤怒的角度,这就是嘉禾县政府强制拆迁株连干部,已经严重到了迫使干部不得不离婚的地步。

有论者批评说,一些主流媒体看待问题,经常站在高层决策者而不是群众的角度,文章中经常运用“稳定”、“党群干群关系”等概念,“讲故事”的能力比较差,表面上看,这是“见事不见人”,是一种表现技艺的问题;实质上是在立意与采访时,已经“对事不对人”,缺乏人文关怀的视角。人的内心世界最丰富,人的命运跌宕变化最能打动人了,离开了人,“故事”怎么会生动,怎么会吸引人?(1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