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编辑方针的制定及实施

编辑方针的制定及实施

时间:2022-04-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3.2.3 编辑方针的制定及实施一、制定编辑方针的基本步骤制定编辑方针是一项复杂繁琐的工作,也是一个十分慎重的过程。初步方案拟定后,可考虑根据编辑方针进行试刊。投资不足、资金链中断,都会直接妨碍编辑方针的实施。业内竞争对手调整编辑方针,推出新的报道方案,或新入市者的加入,都可能会打破市场格局,从而影响本报本刊既定编辑方针的落实,迫使编辑部作出调整。

3.2.3 编辑方针的制定及实施

一、制定编辑方针的基本步骤

制定编辑方针是一项复杂繁琐的工作,也是一个十分慎重的过程。

首先,要确定总的意图,亦即做一个什么样的报刊。比如,是做一份中国的《华尔街日报》呢,还是做一份中国的《金融时报》?其他的东西,可能就是从这么一个最基本的想法衍生出来的。

意图确定后,就要充分动用力量,从报刊内部和外部搜集各种信息,包括读者信息,报刊控制者的信息(领导部门针对报刊的政策、法规、管理条例、态度和意向等),竞争对手的信息,报刊相关产业的信息,本报本刊的资产信息、技术信息、人才信息、管理信息等。

随后,要进行调查研究。包括外出走访调查(走访其他新闻单位、有关部门的领导、专家学者和读者等)、读者抽样调查、召开座谈会、公开征集意见与建议、内部个别交谈、文献研究等。

这些基础工作都做好了,便可拟订方案。由策划小组责成专人起草,形成初稿,经过多次讨论,优化选择,不断修改完善。

初步方案拟定后,可考虑根据编辑方针进行试刊。要慎选试刊内容、试刊时间以及试刊的次数。要根据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修改,最后拿出比较稳定和成熟的方案,进入创刊阶段。

二、编辑方针实施中的常见难点

编辑方针一般会定得比较理想化,但在实施中常会与实际情况相冲突,外部环境的影响有时会很大。比如,新任地方领导的开明程度、当地舆论氛围的变化、审稿官员的水平等,往往是难以预知的因素。在实践中,带有随机性的“潜编辑方针”是客观存在的。

就内部管理而言,有的总编辑喜欢独揽大权,事无巨细,统统过问,弄得副职们无所适从。有的总编辑从行政岗位“转业”而来,新闻业务不熟悉。还有的总编辑只唯官唯上,“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有时还可以见到,发行人或社长会对编委会工作横加干预。因人设官,效率低下,编委会内部矛盾错综复杂,互相扯皮,也会对编辑方针的实施形成阻力。因此,有的报刊社提出,核心层的和谐是最重要的。编辑部要实现良性运作,必须是“决策之前讲民主,决策之后讲效率”。

具体到每一位编辑,他的出身背景、人生经历、知识结构和业务能力等,都会影响到他对报刊核心理念的认同和贯彻。有的编辑部还受制于人力不足。空有好的理念,但编辑和记者从数量上难以配置到位,或比例不合理,就会影响到报刊质量,达不到编辑方针的要求。编辑的操作失误,比如,出现重大报道失实,惹发官司,或者违反宣传纪律,往往也会使一定时期的报道方向发生重大逆转。

虽然,在制定编辑方针时,可以把编辑与经营分开,但资金很快就会成为现实压力。投资不足、资金链中断,都会直接妨碍编辑方针的实施。投资方为尽快收回投资,有时会直接干预报道。市场因素会产生很大影响。目标读者并不天然对特定报刊保持忠诚度,随着人口流动的增大,老读者随时都有可能迁移,这就需要对编辑方针不断作出修订,包括通过改版来吸引读者。业内竞争对手调整编辑方针,推出新的报道方案,或新入市者的加入,都可能会打破市场格局,从而影响本报本刊既定编辑方针的落实,迫使编辑部作出调整。

三、案例:编辑方针的失误

创刊于1949年的《光明日报》,开始是中国民主同盟的机关报,1953年改组为中国各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联合主办的报纸。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是一份面向教科文领域的全国性大报,以知识分子为主要读者对象,多种学术专刊是其特色。

进入90年代,报社根据报业发展态势,调整办报思想,提出了包括变教科文报纸为综合性报纸、变文教记者为全能记者、变单功能式报道为多功能式报道等“12个转变”。根据这个新的办报思路制定的编辑方针,以重点报道为突破口,以信息覆盖读者需要的各个层面为目标,力图丰富报纸的内容,提高报纸的质量,扩大服务的对象,逐渐办成一张以教科文内容为主的综合性全国大报。

设想的确很美妙,然而这项以“综合性全国大报”为指向的改革,似乎并没有取得成功。一段时间里,业内人士聚在一起时,常常痛惜《光明日报》影响力和订阅量下降的局面。

有论者批评说,这主要是报纸的定位不明确。这位论者选看了2001年8月10—16日一个星期的《光明日报》,发现四个新闻版中的两个要闻版的内容几乎与《人民日报》相同;剩下的两个版,一个文教,一个经济,选题与《人民日报》也大同小异。“《光明日报》虽然传统上被认为是知识分子的报纸,但是原有的传统已经不多了,俨然是一张全国性的综合性报纸。但是,如果与《人民日报》相比,鉴于不是党中央机关报,又无论如何不可能做到《人民日报》的样子,于是,这种不伦不类的定位,造成现在的尴尬样子”(10)

从表象上看,《光明日报》是在由差异化竞争,试图转向全态势竞争。但这种全态势,并没有足够实力来支撑,同时又丢掉了个性,因此就形成了比较尴尬的局面。这是编辑方针的失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