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母语与“英语节目主持人”职业心理

母语与“英语节目主持人”职业心理

时间:2022-04-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恰恰是这种跨文化心理奔波,促使“英语节目主持人”进行基本的职业心理定位。这就使在如此背景和前提下的“英语节目主持人”这一职业群体的“集体职业心理定位”显得格外重要。

三 母语与“英语节目主持人”职业心理

正如以上我们通过探讨“本土文化熔铸体”与“重塑文化融汇体”的关系时发现的,后者只是前者表面之覆盖物。这样,在“英语节目主持人”职业心理中,“母语”自然是一个“从来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的存在。即便是训练有素的“英语节目主持人”也会被“母语”所建立的语境所影响,即,在节目策划、采访、编辑、撰稿、主持、叙述方面。

(一)“母语语境”与“职业心理”

毕竟“母语语境”建立的“审美定位”影响上述节目成型的过程;“母语语境”采用的“意识形态”左右对社会事件的聚焦、取舍与分析;“母语语境”定义的“文化概念”引导节目主导者——主持人——对外来文化概念的理解状态与接受程度。这样的现实形成“英语节目主持人”在“本土文化”与“异域文化”间心理奔波的紧张状态。而恰恰是这种跨文化心理奔波,促使“英语节目主持人”进行基本的职业心理定位。只有定了位的心理状态,才能引导他们具有稳定而又适合这一职业位置的恰当职业表现。

既然如此,关键问题是寻找到能够帮助定位恰如其分的心理状态的因素。在此方面,有一个值得借鉴与商榷的观点,虽然只是从语言学方面进行的探讨,但在本文的论述中还是极具价值的。在此与读者共享。

(二)语言学家的理论解释

美国乃至世界最著名也最富有争议的语言学学者及社会评论者乔姆斯基(Chomsky)曾经用跨越了从1965年到1980年的时段探讨语言本身是否存在一些共同的特点这一课题。研究结论是,语言本身存在着一种令任何人类语言遵守的共同的语法规则。这一语法规则与人类的认知作用的特性和范围保持一致。另外,乔姆斯基(1999)还得出结论,在人类自身有一种决定语言潜力的内在组织。人在出生时思维就已经被赋予了共同的语法之智力表现。语言的不同结构只是表象,表象的结构可以通过一系列的转变而达至深层次的结构。

最后,乔姆斯基(同上)认为,所有的语言都有一个共同的核,比如语调就是所有语言具有的一个共同特点,当运用高语调时,就意味着说话者要强调某一重要之处。

(三)语言是理解英语文化的工具

根据乔姆斯基的研究结果,我们起码可以较为肯定地对“英语节目主持人”说,流利标准的英语播报(这里特指信息的播报而非新闻——本文中的新闻特指“硬新闻”,即:“事实报道”——以外节目的主持)绝对是要建立在几乎仿真的模仿基础之上的、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断打磨的结果。

然而,对主导新闻以外的、以“软新闻”风格节目的“英语节目主持人”而言,语言的模仿只是培训过程的一个最初的阶段,接踵而至的是对以英语语言建构的文化概念及理念的完全吸收与理解,再与自身的母语建构的文化概念与理念相互碰撞而逐步完成的全过程的结果。

从以上的探讨论述中,不难发现,分析与论述的聚焦点一直是投放在以“采编播一体化”的形式完成的、驾驭节目的“主持人”之心理定位上,而且突出强调了“硬新闻”播报以外的节目形式。原因是,面对当今无孔不入的、全球化了的媒体传播信息流,笔者认为,就是因为这种冲破国界的信息传播,而使被传播的信息不能仅仅再用“新闻”这一传统的概念来涵盖了。

经过笔者在“西欧”多年的研究与体验,在跨文化情境下,媒体传播的信息实际上是一种被刻意制作的文化产品,而这一文化产品涵盖了特定的文化价值观与信仰,信息的导向作用是极为强烈的。由此,笔者的研究结论是:“媒体传播全球化”下的信息已经不仅仅是习惯上称的“国际新闻”或“外国新闻”,而是“跨文化心文”。这就使在如此背景和前提下的“英语节目主持人”这一职业群体的“集体职业心理定位”显得格外重要。

在下面的小节里,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这一聚焦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