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述评性电视新闻节目的策划

述评性电视新闻节目的策划

时间:2022-04-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影像论据与语言文字论据的有机结合,构成了述评性新闻节目的“可视性”和“可听性”,极大地增强了新闻评论节目的“可信性”。问题的要义是,述评性新闻节目怎样揭示事物的本质,揭露虚假的事实。

六、述评性电视新闻节目的策划

如果说,评论员评论节目是一个人的节目,那么述评性新闻节目就是一种群策群力,在叙说事实的基础上对新闻事实直接进行评论的电视新闻评论方式。

所谓述评,就是在叙说新闻事实的基础上,再对事实发表议论的一种评论方式。这就是说,先述后评是述评性新闻节目的基本方式。述评性新闻节目呈现出很强的节目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述与评的有机融合

任何评论都有一个“述”的问题。述与评的关系是:“述”是“评”前提,“评”是“述”的结果。任何一种评论如果没有“述”也就无所谓“评”。例如,《焦点访谈》栏目采用“陈述新闻事实+主持人演播室评论”的组合方式,形成“边述边评”、“夹述夹评”等多种述评手法的综合运用。

首先,述评性节目的重心在于“评”。述评性节目的“述”,是引出事实,介绍事件的起因、发生、变化的过程,或是交待事件的背景,等等。“述”的目的是为“评”服务,为“评”提供事实依据。这就是说,“评”,才是述评性节目的主体。

其次,“评”的部分要大于“述”。这种大于是因为要证明某一事物的真实与否或是说明某一个问题的实质,揭示某一种社会现象必然有一个证明的过程。在这个证明过程中,既包括使用演绎、归纳等理论方式来分析证明,又包括用充分的事实证据说明事物两种情况。这就是述评性新闻“评”多于“述”的原因所在。

最后,一般不直接采用节目人(主持人、记者)直接对事实进行评论的方式,而是通过对事件背景材料的介绍和对事实进行分析,藏“评”于“述”之中,引导观众自己对事实的性质作出合乎情理的判断。

2.事实证据的双层性

用事实说话,是新闻报道的特点,也是述评性新闻节目的重要特征。述评性新闻节目的事实论据,分为影像画面论据和声音语言论据两种。

影像画面论据,有这样三种情形:一是事件现场影像;二是当事人、目击者、知情人和相关人叙说与评说影像;三是记者现场采访当事人等的影像和介绍相关背景材料的影像。

声音语言论据,分为现场人声语言、采访同期声和现场实况三种情形。现场人声语言、采访同期声、现场实况由于是在撷取画面时同步记录下来的、原生态的声音信号,具有“铁证”性质,是述评性新闻节目叙说事实的一种手段。

影像论据与语言文字论据的有机结合,构成了述评性新闻节目的“可视性”和“可听性”,极大地增强了新闻评论节目的“可信性”。

3.论证过程的多维性

述评性新闻节目是把论点和论据组合起来,形成一个论证的过程。事件本身很可能就是真实与虚假、正确与错误的并存。述评性新闻节目把真实与虚假、正确与错误同时叙说出来,才能凸显真实的可贵,也才能给人以启迪和教育。

一是从节目效果上说,真实与虚假、正确与错误本身就是一对矛盾和冲突。矛盾越大、冲突越激烈,就可能越是节目的“亮点”和观众的收视点。问题的要义是,述评性新闻节目怎样揭示事物的本质,揭露虚假的事实。

二是从“述”的角度上说,述评性节目存在“叙说”的多维性。它首先表现在节目上的叙说。述评性新闻节目不应该也不可能只有一种声音或是众口一词的叙说,而应当是多种声音的叙说,即使是对那些虚假的、托词的、错误的声音,也应当先让它叙说出来。述评性新闻节目在认识事物和叙说事物上,表现为采访对象对事物多侧面、多角度、多层次地叙说上。

三是从“评”的角度上说,述评性节目存在“评说”的多维性。“评”是述评性节目的主要方面,具体表现为对事物发表看法的“见仁见智”。它包括领导机关、有关部门对事物的看法,有关专家学者对事物的看法,当事人、知情人、目击者对事物的看法和受众对事物的看法,等等。参与评说、发表看法的人,由于社会经历、知识结构和宗教信仰的不同,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不同,对事物的看法也不尽相同。

最后,节目主持人、记者的评论,专家学者的评论和受众的评论,构成了“评说”的多维性。

思考题

1.试述我国评论类电视新闻节目的形成。

2.简述我国评论类电视新闻节目的类型。

3.怎样理解评论类电视新闻节目的“呈现”与“告知”?

【注释】

[1]丁法章:《新闻评论学》,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9页。

[2]胡文龙:《新闻评论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页。

[3]蒙南生:《当代新闻写作》,广西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第368页。

[4]涂光晋:《广播电视评论学》,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第5页。

[5]康拉德·芬克《冲击力——新闻评论写作教程》,柳珊等译,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第3页。

[6]刘建民:《宣传舆论学大辞典》,经济日报出版社1992年版,第1140页。

[7]刘建民:《宣传舆论学大辞典》,经济日报出版社1992年版,第256页。

[8]刘习良:《中国电视史》,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年版,第176页。

[9]孙宝国:《中国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研究》,新华出版社2008年版,第148页。

[10]刘习良:《中国电视史》,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年版,第176页。

[11]孙宝国:《中国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研究》,新华出版社2008年版,第149~150页。

[12]刘习良:《中国电视史》,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年版,第199~202页。

[13]刘习良:《中国电视史》,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年版,第327~330页。

[14]徐心华:《2002年度中国新闻奖作品选》,新闻出版社2004年版,第128~129页。

[15]徐心华:《2002年度中国新闻奖作品选》,新闻出版社2004年版,第124~125页。

[16]徐心华:《2002年度中国新闻奖作品选》,新闻出版社2004年版,第130~131页。

[17]徐心华:《2002年度中国新闻奖作品选》,新闻出版社2004年版,第126~127页。

[18]徐心华:《2002年度中国新闻奖作品选》,新闻出版社2004年版,第131~132页。

[19]徐心华:《2002年度中国新闻奖作品选》,新闻出版社2004年版,第495~496页。

[20]徐心华:《2002年度中国新闻奖作品选》,新闻出版社2004年版,第124~126页。

[21]徐心华:《2002年度中国新闻奖作品选》,新闻出版社2004年版,第493页。

[22]徐心华:《2002年度中国新闻奖作品选》,新闻出版社2004年版,第123页。

[23]谢宗贵:《新闻解读与评价》,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51页。

[24]刘习良:《中国电视史》,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年版,第42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