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网络舆论的影响及存在的问题

网络舆论的影响及存在的问题

时间:2022-04-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节 网络舆论的影响及存在的问题2002年之后,网络舆论表现得越来越抢眼,从2003年开始,则步入了一个相对活跃并取得显著效果的阶段。网络舆论巨大的影响力是与中国网络媒体的成长分不开的。最终网络舆论的巨大压力导致了印尼当局手忙脚乱,不得不宣布成立一个独立委员会,负责调查这次事件。

第二节 网络舆论的影响及存在的问题

2002年之后,网络舆论表现得越来越抢眼,从2003年开始,则步入了一个相对活跃并取得显著效果的阶段。网络舆论巨大的影响力是与中国网络媒体的成长分不开的。网络媒体在最开始出现的时候,就被定位于第四媒体,是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另一种媒体形态。但实质看来,真正意义上的网络媒体是在2000年之后才开始初具规模。在这之前,网络媒体受国内的网民数量及网站本身的影响力所限,只具备媒体的表象,而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媒体实质与精神。

一、中国网络舆论的发端

中国网络舆论发端的标志性事件是1998年5月印尼排华事件后全世界华人(也包括国内)在网上的抗议活动。1998年5月,印尼首都雅加达发生了大规模的排华暴乱,新加坡《联合早报》电子版第一时间对其进行了报道,在网络受众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并引起了各国传统新闻媒介的关注。位于美国的中文信息站点“华渊”发起了名为“为印尼华裔争取平等权利,请支援惨遭凌虐的印尼华妇”的“黄丝带运动”。这项运动呼吁全球华人以电子邮件的传播力量,将“黄丝带”的内容传播给更多的人。最终网络舆论的巨大压力导致了印尼当局手忙脚乱,不得不宣布成立一个独立委员会,负责调查这次事件。

国内网站为平台来表达民意的标志性事件,则应该是1999年5月9日人民网为抗议北约轰炸我国驻南联盟大使馆而开设抗议论坛一事,这是传统媒体网站开设的首个时事新闻类论坛。据网友事后回忆,“抗议论坛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演讲厅,尽管当时还是拨号上网,成本‘高昂’,但是很多人整天坐在计算机旁,敲打着键盘。网上舆论是一边倒的抗议和谴责。”一个月后,人民网这个论坛就改版了,改成今天大家看到的强国论坛,当时改版的时候,强国论坛说了一个数据,在改版之前的40天之内,“抗议论坛”发了9万余帖子。[1]随着网络的日益发展,网络舆论逐渐走向前台,正日益成为一种主流的舆论阵地。SARS暴发、孙志刚案等事件是网络舆论由边缘走向主流的重要标志。这些事件发生后,传统媒体未能进行及时有效的宣传,而民众又急需了解相关消息并发表意见,在这种情况下,网络正好站出来填补了传统媒体缺席所留下的空间,充当了社会所需要的媒介角色。此后,网络舆论日益壮大,成为非常活跃的公共话语空间,讨论的焦点也由边缘化问题发展成为社会发展、国家建设与改革、社会政治稳定之类的主流话题。

二、网络舆论力量的影响

一些学者认为,以网络为媒介形成的虚拟社区,其讨论方式、决策方式、人际关系,都很像一个小群体,他们的讨论氛围发挥着公共领域的作用,是对公共领域的扩展。这种现象在BBS论坛里尤为明显。正因为网络形成了这种新的公共领域,网民们可以通过网上论坛等方式即时开展评论,并彼此交流对热点、焦点事件的看法。舆论之所以有力量,很大程度上在于它的公开性。唯有公开,才能形成强大的威慑或鼓励的力量。所以在今天这个网络时代,不论是国内重大事件,还是国际重大事件,均能马上形成网上舆论,甚至进而产生巨大的舆论力量,任何部门、机构乃至公众人物都无法忽视这种带有突发性和自发性的舆论,无法忽视其可能产生的巨大社会影响和客观效应。

(一)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推动司法公正

今天,网友言论活跃之规模已达到为前所未有的程度,任何事件均能即刻在网络中形成强大的舆论,这种状况是前几年无法想象的。社会舆论若只是在街谈巷议中存在,力量是有限的,但要通过某种媒介集中表现出来,效果就会成倍地放大。

几年前,网民更关注立法是否完善,现在则关注司法是否公正。主要在网络上发表见解的成都大学法学讲师王怡在接受《凤凰周刊》电话采访时曾说:“现在公民对改革能带来什么的关注已经大大下降了,人们更关注已经从改革中获得的利益是否能够被保护,所以表达的欲望更加强烈。”

2003年4月25日,当广东的《南方都市报》刊发《被收容者孙志刚之死》一文时并没有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南方那些嗅觉灵敏的市场化媒体很快被告知对孙志刚案“不得继续报道”,一时间传统媒体集体“失语”。但文章当天即被各大网站转载,立即引起强烈反响。据采写《被收容者孙志刚之死》一文的《南方都市报》记者王雷回忆,当某门户网站贴出这一新闻时,几个小时内的跟帖就达到了上万条。不久,在Google简体中文网站上可以检索出4万多条与“孙志刚”相关的信息。4月25日当天,名为“孙志刚,你被黑暗吞没了”的孙志刚纪念网站建立(后更名为“天堂里不需要暂住证”),几天之内25万人次浏览。一时间,互联网上抗议声浪此起彼伏。网民强烈要求有关部门严惩元凶,公开透明地处理孙志刚事件,形成声势颇大的舆论浪潮。人民网上一名署名为“锦绣文”的网民发表的《谁在装聋作哑》,直刺一些公安刑侦部门为逃避责任相互推诿的恶劣行为。这篇文章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公安部门侦破案件的决心。5月29日,200多位公民在互联网上发起签名运动,上书最高人民检察院,强烈要求彻查此案,呼吁保证司法公正,并对审案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一些程序性问题提出合理建议。孙志刚案最终的结果:废除了收容遣送制度。这可以说是对中国司法公正以及社会进步是个大大的推动。

(二)形成了民意表达的新环境和新通道

媒介承载上情下达和下情上达,以及社会横向沟通等多方面的功能,是社会的神经系统。而网络舆论在表达民意的多样性、提升民意反馈的效率、辅助决策的影响力方面具有尤为重要的作用。

首先,网络舆论规模宏大,具有时代潮流的代表性。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12月31日,我国网民规模达4.57亿,普及率达到34.3%。宽带网民4.5亿,占总网民数的98.3%,手机上网用户达3.03亿。他们是最为活跃的人群,他们主要集中在城市,这些社会成员代表着占主导地位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要求。因此,网络舆论的能量已经远远超出统计数字本身,已经相当程度地代表了主流意见。其次,网络舆论内容丰富,涉及广泛。网络和人们多元化的社会利益诉求和文化诉求相结合,形成了强大的表达方式,其内容日益广泛和深刻。网络民意测验在结构上及整体上能够更加平衡地、多侧面地反映民众意见,使人们得以了解官方文化之外的社会舆情,从而为理性化审视民意、正确决策提供了有价值的平台。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关于互联网影响方面的调查,发现互联网已经成为汇集民意的新通道。71.8%的网民认为可以通过互联网就关注事件表达观点,他们相信互联网能够使人们对政府工作有更多的发言权。通过网络媒体报道或转载典型事件,网民在互联网上发表自己的观点,同时形成具有代表意义的民意统计。79.2%的被访网民认为可以更好地了解政治,同时有73.3%的网民希望通过网络使政府官员更多地了解群众的看法。越来越多的网民通过网络媒体表达观点,网络媒体的媒介作用日益突出。

(三)促进了对政府官员和政府决策的监督

2003年年初,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对一位参与防治“非典”的一线医生说:“你的建议非常好,我在网上已经看到了。”4月26日,温家宝总理在北京考察工作时说:“我看到同学们在网上写的一些话,我挺感动。大家对政府的信心越来越强了。”2004年9月召开的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专门指出,“要高度重视互联网等新型媒体对社会舆论的影响……”,胡锦涛和温家宝在不同的场合承认自己是“网民”。国家领导人上网了解舆情,并不是巧合,在一定意义上标志着高层对网络舆情予以承认和关注,也标志着中文互联网发展到今天,在舆情反映、舆论监督方面开始实质性地发挥作用。

可以说,监督和被监督的关系从来没有像网络舆论这样明显。网络舆论在形成后马上会形成巨大的作用力施加于决策和决策者,特别在一些重大事件、与民众休戚相关的决策上更是如此。例如2004年年初的“宝马车撞人案”再一次体现了民意与互联网“联手”监督政府部门的巨大力量。交警部门已经认定该案是普通交通肇事案,当地法院依此判处撞死人的司机苏秀文两年徒刑,缓刑三年。但是互联网上的舆论对此强烈质疑,对部分核心细节被忽略表示不满。舆论压力终于震动黑龙江省委和中央纪委,决定对该案进行复查。

随着网络舆论巨大影响力的日益凸显,一些地方政府也逐渐开始重视网络舆论。客观地说,网络舆论的出现使监督与批评的声音得到了很大的加强。网络舆论所能达到现有的状态,是与网络的特殊成长环境分不开的。在现有的舆论环境中,传统媒体的监督机制虽然在不断加强,但因传播途径所缚,很难像网络舆论一样,做到一种观点化的提升和集中民意反映。所以我们以网络舆论为先导有助于我们建立新的媒体监督机制。

(四)网络舆论对传统媒体产生影响

近几年来,国内外的每一个重大事件,几乎都在网络媒体引起强烈的反响和激烈的辩论,形成了一个“意见的自由市场”。在这个“意见的自由市场”中,没有等级差别,没有身份悬殊,每个人都拥有同等的“话语权”,可以自由地发表自己对现实社会中一些热点问题的看法。在人民网的“观点频道”和“强国论坛”,新华网的“新华言论”和“发展论坛”,国际在线的“管窥天下”,红网的“红辣椒评论”,千龙网的“千龙评论”,东方网的“东方评论”,中青在线的“青年话题”和“中青论坛”,以及新浪、搜狐等各大网站的新闻跟帖中,网民们每天都会就当下的热点或重大问题展开激烈的讨论,且对问题的讨论比较深入,进而形成强大的舆论影响。这些来自各网站的媒体言论与论坛(BBS)及新闻跟帖中的具有建设性的看法和观点,甚至为传统媒体设置了议程。

当传统媒体无法对某一事件开展报道时,往往会把消息透露给互联网,在网民中迅速产生巨大反响,引来无数跟帖和评论,在网络积聚影响力后,对新闻事件的报道会回归传统媒体,最终对各当事方和政府部门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导致对事件的处理方式和结果顺应民意。河北民营企业家孙大午被捕案,成都幼儿李思仪饿死案,沈阳黑社会老大刘涌死刑改死缓案,重庆天然气井喷事故,哈尔滨宝马车撞死农妇案,无不因循这一模式。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交互影响越来越多,这种交互影响最明显的后果是逐渐确立了网络媒体的地位与网络舆论的影响。

然而,网络舆论对社会生活影响最大的,不是具体对于某个事件的作用,而是其对生活方式、生活理念的影响。网络与网络舆论正在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从而促进了社会的转型。从媒介发展的角度看,印刷时代强调文化的传承性,电视时代彰显文化的丰富性、敏感性,网络时代则突出了社会成员的个性价值和成就了人们的个性发展。

三、网络舆论存在的问题

当网络拓宽了民主渠道的同时,人们也开始反思,这个建立在新技术基础上的“虚拟的广场议政”,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公平地反映了民众理性的呼声。2003年“两会”期间,也有不少人提出,网络舆论实际上是一把“双刃剑”。在商业网站上,随着论坛的开放,越来越多的“敏感话题”开始出现,但更多的是一些更加刺激的话题——案件“真相”、“内幕”与“隐情”,有的相当耸人听闻。常常可见的是,互联网还用这些新闻引导一种情绪的宣泄。如果说近现代工业文明带来全世界范围内的环境污染问题,那么当代的网络文明也在产生着无数的信息垃圾,而且正日益演变成信息污染。

(一)负面舆论误导网民

负向舆论即充满猜测、妄断、甚至造谣的社会意见。其内容以偏见为主干,以谣言诽谤为手段,以流言为形式,以歪曲客观事物的真相为基础,以实现自主欲望为目的。[2]舆论并不总是积极、正确的,这其中有理性和非理性之分。消极、错误的舆论如谣言、谬理等负向舆论同样是舆论的一种,在社会中存在,并起着消极、负向的作用。

在网络争夺眼球的竞争中,一些网络媒体为了吸引受众,置正确的舆论导向于不顾,将道听途说的消息编发上网。另外,论坛中的众多使用者并不满足于讨论官方报道的那些新闻,他们还会在论坛里张贴官方媒体没有报道的新闻故事。这一媒体行为使那些被媒体忽略的问题受到关注、被隐藏的话题变得透明。电子空间里谈论的话题清单不再简单的由官方媒体设置,而是经过选择生成的重构话题。但是,网络传播在权威性上确乎存在着先天不足,特别是由于网络上信息和信息垃圾相伴而生、泥沙俱下的状况,更无时无刻不在销蚀其权威性与可信度。

(二)情绪型舆论弥漫网络

情绪型舆论是公共意见倾向的征兆,是一个极好地研究显示公共意见倾向的窗口,但缺少理性和清晰度的激愤的社会情绪,容易产生非理性的社会仇视心理。在网络中,情绪型舆论通常表现为网民们偏激和非理性的情感宣泄,甚至谩骂与攻击性的留言。

由于网络媒介“把关人”的缺失,在网络舆论的形成过程中,感性大大盖过了理性。在网上的很多讨论中,大声抨击代替了冷静的思辨。这些抨击和批评又常常以曲解对方意思、偷换概念、答非所问等违反形式逻辑规律的辩论形式出现,不仅缺乏应有的论据,有时连论点都是模棱两可,或者根本就没有任何论点,而完全是一种情绪的宣泄。更有甚者,网络的匿名性使谩骂和攻击成为可能。这些谩骂与攻击通常出现在许多访问量较大的网站的新闻跟帖里、热门的BBS讨论区里以及各个聊天室里的留言中,与所讨论的问题根本毫无关系,只是留言人对自己感情的一种宣泄,以骂人和损人为主,而不是以探讨问题、研究问题的心态进行辩论,毫无任何理性可言。即使少数网民确实以一种相当理性的态度参与网络舆论的形成,但是他们的理性却被整体的非理性所淹没。

(三)发布谣言和揭露隐私现象增多

谣言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舆论现象,通常是利用蔓延或扩散的作用,暗地在人际的互动间快速的传递,这样的传播效果与范围是有所限制的。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匿名性与易于向公众传播等特性更是助长了谣言的传播与影响能力。网络谣言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一些新闻媒体的报道不准确或者因角度差异造成网民群体的理解差异,进而形成与事实相距很远的谣言。二是通过网络信息留言或者BBS上的一些道听途说改编之后形成的新的谣言。而这些谣言在得到澄清之前,会逐渐引发出新的倾向性更加鲜明的网络舆论,越来越偏离于事件的真相。为什么这种明显看来漏洞百出的谣言式舆论会占据一定的流通空间,这确实是我们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

隐私的披露往往都建立在对臆测丑闻的曝光上,各类明星是被“关照”最多的。在一些小网站里,常常可以看到某某明星是同性恋、性变态的信息披露。虚假信息发布的情况也相当普遍,许多未经核实的道听途说的消息都在互联网上传播。而大多数网民面对这样的消息,却很少质疑其真实性进而辨别真假,缺乏深入的分析,常常表现出一种群体的盲从与冲动。而且互联网传播信息的可靠性缺乏有效的核实。同时,在网络上发表评论大都是匿名的,这导致了网络话语权缺少足够的可信度和力度。

网络本身虽然具备媒体出版的一些特征,具有信息交换与获得的途径,但本身却是信息纪录的缺失者。网络的写作和发言没有传统媒体的监督审查监管体系,而所属网站在现有条件下又很难扮演传统媒体的审查职能,加之一些网站经营者根本就没有认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所以很容易出现隐私披露与虚假信息发布等问题。

舆论是社会的皮肤。网络媒体虽然带给了广大网民在传统媒体上得不到的较为自由的话语权,但如果舆论过于分散,也并不利于社会的整合,舆论的极度混乱甚至可能会带来社会的崩溃。所以网络时代仍然需要形成一定的主流舆论。正确的积极的舆论可以振奋精神、激扬民气、凝聚人心、增强合力;而错误的消极的舆论则可能扰乱视听,混淆是非,为社会上某些错误或偏激的情绪推波助澜。正因为如此,面对网络舆论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在网络新闻传播中强调加强舆论的引导功能是非常必要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