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采访策划风行

采访策划风行

时间:2022-04-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采访策划风行在新闻媒体中采访策划已经由来已久,时间很长了。这种游戏型策划其实是完全违反客观性的新闻失实运作。例如近年来各地出现的矿难,尤以山西最为典型,以致几任官员都是未满任期就被迫辞职或因承担矿难责任而被免职。有的策划采访大案要案,追踪官员腐化贪贿的细节以及犯罪分子行凶的过程,

一、采访策划风行

在新闻媒体中采访策划已经由来已久,时间很长了。当救亡图存的形势紧迫、国事纷扰之时,媒体激于民族大义实施过一系列新闻策划行动。自晚清以降,国人办报兴起,一大笔报馆主笔和记者、访员就及时应对形势谋划如何推出具有轰动性的事实以影响舆论。于右任办的《民呼报》就对事发不久的日本侵华头目伊藤博文被枪杀一事作出报道和评论;“五四”时期《每周评论》的出版也是由巴黎和会上中国遭受日本宰割一事而谋划的,革命先驱李大钊等编辑刊发了一系列鼓吹革命的文章。至于此后更多的报刊也在形势应对中加强了策划活动,在救亡运动中新闻出版业更是风起云涌,佳作迭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以报纸为重镇,媒体聚集了中国最为优秀的一批记者、编辑(同时还有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媒体),对于形势的呼应更是步步紧跟,新闻策划风行。每一次有政治任务要求宣传的文件下发,媒体马上就行动起来,报社安排编辑,编辑再要求记者去抓哪些方面的稿件。但从50年代后期开始媒体策划就开始出现令人不安的阴影,策划功能一步步扭曲。这一时期虽然报社极其重视策划,而且是政治性策划挂帅,但已经不是尊重事实、尊重生活、尊重群众,而是上边要什么,报社就给什么,仿佛生活就是百宝箱,什么都可以提供,使事实成为可以随心所欲、任意摆弄的玩偶。这种游戏型策划其实是完全违反客观性的新闻失实运作。这种遗毒直到市场体制确立之后才有很大的改变,但直到今天还没有完全根除,一有合适的气候又会冒出来兴风作浪。不过今天除了迎合上头的需要主观扭曲客观的行为之外,还出现了迎合发行量、收视率的刻意炒作问题,其社会危害也极为严重。

在回顾以往走过的一段歧路之后,还要看到今天的媒体与记者进行策划的一些新表现。这里要简略区分一下党报、党台与都市媒体之间策划的不同之处,以防止对这一操作相互混淆,不能具体分清二者之间的区别,产生以偏概全的认识误区。

1.关于党报、党台的策划

沿袭传统计划经济模式,或者换句话说,由于长期以来肩负着对党的方针路线政策与政府工作的宣传重任,这些媒体(具体说是中央、省、市、县的日报,以及同时存在的中央、省、市、县的电视台、电台)要以完成宣传任务为主,每个时期,甚至每月、每日都有报道不完的中央、省、市、县的会议、活动、精神,因此任务很重,压力也很大。然而,在不能放松的政治任务面前,党报、党台要做的工作也包括策划。虽然各版、各频道、栏目承担的任务不同,但头版、新闻、综合频道、栏目一般要做政治性新闻,这是最重要的一块空间,媒体领导最为重视,也就要经常性地加强策划。那么具体策划什么呢?一般的套路就是中央的会议召开了,省里、市里的会议再接着召开,下边的党报党台就要忙于贯彻、落实,接下来就要策划选题,如何贯彻落实?选哪些面与点去找例子证明中央、省、市会议精神是正确的,受到基层党员群众的衷心拥护呢?这些方面党报党台的策划已经很有经验,也在基层寻找采访推出了很多的成功报道;除了会议活动之外,周年庆祝的策划也是可以提前着手的、可以预期的。200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作为党报、党台更需做好谋划如何去反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的巨大变化,主调或者主题就是反映60年的成就。这类回顾式、总结式策划已经太多了,最令媒体记者、编辑和总编们发愁头疼的是如何报道出新,那么策划的重点也就落到了怎样出新意上面了。

2.关于都市类媒体的采访策略

相对于党报、党台有政府政策的直接扶持,虽脱胎于其母体,但大多数自谋出路的都市类媒体却要自谋生路,所谓“大报交给党,小报找市场”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都市类媒体走向市场,以节目内容吸引受众的谋生方式。这是具有挑战性的尝试,内容要办好、办得精彩,才能吸引更多的广告投放,广告多了,效益才会好。那么在以内容为基础形成共识的情况下,都市类媒体就更加要注重策划了。与党报、党台不同的是,它们更加倾向于从民生角度做策划、找选题,在新闻价值标准上更倾向于趣味性、显著性等要素,如灾难、事故、热点、难点等。在这些方面,记者们的策划加大了刺激性,把有些不幸的内容放大了,或用大幅图片、特写,或用大幅报道,总之,突出了人性中的好奇心的满足,使更多刺激性元素得以充分释放。

2009年4月,杭州飙车案发生后,在杭州甚至浙江媒体几乎缄口不语的情况下,先是网络,后是大量外地媒体连续报道了肇事者的罪责。这起源于网络的披露事件也引发了众多记者的关注与关心,许多记者对此纷纷跟进,对“富二代”问题紧追不放,使事件影响逐步扩大,而这又给记者策划进一步扩大舆论影响的机会。于是当7月份肇事车主被告胡斌受审时,有网络爆料其人是替身的消息,真是超出了大众的想象力,随之记者对所谓替身策划进行跟踪,迫使法院澄清不存在替身问题,这样一路追下来,记者采访策划步步为营,步步紧逼,直至犯罪嫌疑人付出巨额赔偿、被判刑三年和所谓替身甄别问题落幕才告一段落。可见,记者不作精密的策划很难吸引受众的关注,不盲从于网络,而要根据社会心理作出科学适度的策划报道才有效。

此外,对于事故采访报道,记者也要跳出就事论事的窠臼,不只是简单反映事实过程的内容,而且要努力探究事故背后的原因。这当然更需要策划,策划不仅仅是具体步骤的安排,更重要的是记者要从事实深层挖掘启人思考的东西,而不是人云亦云。例如近年来各地出现的矿难,尤以山西最为典型,以致几任官员都是未满任期就被迫辞职或因承担矿难责任而被免职。在这种背景下,有些记者就不再局限于个别事故,而是深入事故背后去寻找根本性的东西,如山西的官商勾结问题、资源环境的破坏问题、管理体制的问题等都是多年来晋煤发展的症结,记者的调查以事实为基础,以缜密策划、深刻思想认识为指导,将一个重要背景揭示出来就显示了他非凡的驾驭事实的能力。

如今都市类媒体都各有自己的风格特色,各有自己的关注点,因此策划的方向多有不同,也很有差异。有的记者为了满足受众对明星隐私生活的窥视欲,可以详细地策划采访(或下载转载别的媒体的相关内容)明星隐私,推出大容量、超常规的报道。有的策划采访大案要案,追踪官员腐化贪贿的细节以及犯罪分子行凶的过程,以充分满足受众的欣赏快感。也有些媒体让记者制造事端,然后直接参与进去反映自己,比如有些地方性都市类媒体每年寒暑假都要开展“捐资助学”活动,面向社会募捐以资助那些品学兼优而又家境贫寒的学子上中学、上大学等。那么记者策划的就是走进农村、走近学子的捐资行动;或组织表演活动,现场采访受资助学生,让他们表达一份感恩之情,这对于媒体而言是一次形象提升的机会,对大众而言也是一场道德教育,应当说具有多重社会效益,是值得肯定的。此外,地方的都市类媒体策划更倾向于“地方性”,不仅在日常的市井新闻中能体现其策划思想,而且对于突发性事实也加大力度,不惜版面与时段予以反映。对于前者,具体而言就是让记者和市民尽可能多地采访和提供昨天、今天发生的市区、郊区、农村的新鲜变动,诸如小区垃圾成堆、道路难行、路灯不亮之类事实,而且尽量按照市民的口味去展示事实原貌,使之服务于百姓的需要;对于后者,突发事件会使地区受到影响,因此,要及时进行策划,尽量客观全面地反映。如一场大雨之后,道路被淹、居民家进水、树木歪倒、小车受损、庄稼遭殃等不良后果都会出现,这时媒体的策划是派出记者四面八方去采访,发动群众提供线索和事实,这样关于一场大雨带来损失的策划落实下去就得以在媒体充分反映,这一天的内容就以这个事件为主要特色。因此对于媒体来说,策划就是对突发性的、本地的显著变动予以突出关注与反映,使之得以及时与受众见面,尽到全面提供信息的责任。这种策划是应对时效、竞争而做出的急切反应。

从全国大局看,地方性新闻价值的重要性并不突出,但对地方受众来说值得关注,从地方出发,也就值得去策划并加以反映。地方媒体的策划更多侧重于地方事务有其合理性,尽管这种策划不要求深入采访事实背后的原因与关系,不走向深入报道。这种策划应当坚持下去,并且也应该延伸到对公益事业的关注中去,比如环保、卫生、资源、能源、慈善等新兴的社会急需的方面。当前,地方性的都市类媒体还需要在突发性事件策划的内涵上予以提升。这是一个缺陷,但媒体不仅对这一缺陷还弥补得不够,却在其他不该策划的地方非常卖力,使其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责任变得弱化,与社会期待的距离扩大,并滑向商业化、娱乐化的歧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