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现场新闻深度二题

现场新闻深度二题

时间:2022-04-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现场新闻深度二题现场新闻难采写,有深度的现场新闻更难采写。因此,尽管现场新闻在报纸上日见其多,但真正有深度,即含义深刻、给人们思想上以启迪的现场新闻尚不多见。总而言之,这类现场新闻以事实头等新鲜而取胜。正是这一类现场新闻,其成败取决于作者能否在深度上下工夫。关于现场新闻的深度问题。这篇有深度的现场新闻,得益于作者平时对干部联系群众这个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现场新闻深度二题

现场新闻难采写,有深度的现场新闻更难采写。因此,尽管现场新闻在报纸上日见其多,但真正有深度,即含义深刻、给人们思想上以启迪的现场新闻尚不多见。

诚然,有些现场新闻,只要把基本的新闻事实讲清楚,写出较强的现场感,就很吸引读者。例如,本报发表的《“可视电话”在杭开通》、《蔬菜无土栽培成为现实》、《“白衣天使”加冕记》、《白天一度变黑夜》、《洋营业员站柜台》等等,就属于这类现场新闻。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事实本身新闻性很强,可以说是“头等新鲜事”,即读者们闻所未闻的,或者是本地未曾出现过的,因而很快引起读者的关注,先睹为快。当然,这类头等新鲜事,记者除了告诉读者“怎么样”,也还得回答“为什么”。例如,《蔬菜无土栽培成为现实》中,记者写到了“营养液”、“根环境”、作物“吸收到更充足的空气和养分”;《白天一度变黑夜》中,记者写到一团浓重的云层,“厚度达1万米”,都给读者以科学知识,起到了释疑解惑的作用。但是,首先是这些事情本身的新闻性吸引着记者的采访和读者的关注,按照记者通常的思路,去深究“为什么”,也不大困难。其次,即使未能把有关科学知识告诉读者,读者仍然关注这条新闻。如《“可视电话”在杭开通》,读者从这篇报道中看不到有关“可视电话”的科学知识,如果他有兴趣,是会去翻阅有关书刊的。总而言之,这类现场新闻以事实头等新鲜而取胜。

但有不少现场新闻,新闻事实就没有这样“头等新鲜”的程度,或者说,其新鲜程度尚不足以吸引读者非读不可。正是这一类现场新闻,其成败取决于作者能否在深度上下工夫。

关于现场新闻的深度问题。这里谈两点,都与记者的思路有关,供同志们参考。

现场·现象·本质

采写现场新闻,不可能像写言论那样,构思出某种“新意”来,然后落笔。作者必须先进入新闻现场,其写作思路得从这个现场所发生的事情出发。所谓“新意”、“思想深度”,丝毫也离不开现场所看到的各种现象。换句话说,只有透过事物的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才能写出有深度的现场新闻。

从事物本质的角度看,事物的现象大体有这几种:一种是实质性现象,即直接联系本质的现象;一种是表面性现象,即间接地联系着本质的现象;还有一种是假象,也可以叫做非本质现象,它同事物本质没有必然联系。因此,我们在新闻现场看到各种现象时,要鉴别一下,是哪一种现象,假象不能当真相写。只看到一些表面现象,写出来一定平淡,言不及义。记者的目标是要去寻觅和抓住那种实质性现象。如《白天一度变黑夜》中写到的“一团浓重的云层”,《蔬菜无土栽培成为现实》中写到的“营养液”、“根环境”,这些都是实质性现象。

现场新闻都写人的活动。把人的活动写深,主要途径是挖掘人的思想,也就是支配人物行为的那种思想情感。对于现场新闻来说,这种行为必须是现场表现出来的,这种思想情感必须是现场行为的内心流露,而不是作者把人物拉出现场,到办公室、会议室或者家庭里去交谈时所流露的思想。例如,在《元旦,在北仑电厂工地》中,写到:“在炉顶的另一侧,公司热电机处主任周舒丹正戴着油腻腻的手套,和几位工人一道为钢心梁就位。他说:‘现在有一种被工程推着走的感觉。’身旁有一位工人告诉笔者……”周舒丹的这句话道出了元旦加班突击的缘由,这话显然是在现场说的。《火红的铁匠铺》中王正登师傅说的一段话,从语气看,也是在现场说的:“今年特别忙,农业局、林业局都到我这里打锄头,有好几天我都来不及打。前几天,县里一位同志来买锄头。要我打质量最好的锄头,说是给书记、县长用的。你看,这些当官的也使起锄头来了!”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假若稿件中没有铁匠师傅这几句话,这篇现场新闻还有多少新闻价值?会不会见报?我以为没有这段话,只有“炉火通红,铁花四溅”这些表面现象,就没有新闻价值,也没有见报的可能。因为正是铁匠说的几句话,既传出了新闻信息,又告诉人们铁匠铺为什么这样红火。所谓“新意”,所谓“深度”,都在这几句话中。

在现场新闻中,表面性现象不是不可以写,但不能仅止于此;实质性现象则是非写不可的。《点“将”会》是篇只写实质性现象的现场新闻。它报道嘉兴郊区洛东乡党政机关深入贯彻中央六中全会决议,进一步密切联系人民群众。文章一开始就道出了新闻的要义:来自全乡15个村的100多名代表当着36名乡干部的面,正在认真热烈地选点联村干部。这对每一个乡干部是一场严峻的考验:“有村选我吗?”联村干部由“上派”变为“下点”,他们不怕点不着时脸面上难看,这表明乡干部们进一步密切联系群众的心是多么坚定,又多么真诚。作者如实报道了群众选点联村干部的结果:在36名乡干部中,被点着的有30名,其中有8名分别被2个以上的村的代表点着,其余6名没有点着。这些数字是实质性的,很有说服力。它表明,我们的基层干部的大多数是受群众欢迎的,真正脱离群众的是极少数。在未被点着的6名干部当中,有的是因为群众不了解的缘故,并非全都是作风不正。他们中有人说,这场点“将”会“终生难忘”。这就看出,群众选点联村干部,将鞭策和激励所有干部走密切联系群众之路。这篇报道,思想深刻容量大,给人以启发和鼓舞。感到不足的是现场描写还不够生动。

这篇有深度的现场新闻,得益于作者平时对干部联系群众这个问题的调查与思考。点“将”会现场,作者并非不期而遇,而是事先有了解,有思索,因而新闻立意鲜明,一落笔就接触到实质性的现象。采写现场新闻,若能选择那些自己平时熟悉的题材,就比较容易抓住那些直接反映事物本质的现象。

见闻·联想·主题

常常有这样一种情况,记者在采访活动中遇到一个场面,粗看很平常,不值一写,但仔细观察,发现有东西可写;再仔细想想,发觉有新意,令人深思!

这里所说的“仔细想想”,不是胡思乱想,也不是幻想,而是联想。《新闻战线》曾开展记者在新闻报道中应不应该有想象的讨论,争论得十分热烈。我以为,记者的想象活动总是有的,问题是什么样的想象,是大诗人李白那样从地上想到月宫似的虚幻的想象呢,还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从这件事联系到那件事,从这个人联系到那个人的想象。新闻记者的想象活动,当然不是前一种(作家艺术创作的想象活动),而是后一种,那就是对客观事物的联想。联想常常使记者发现新闻主题。这是因为,一联想,把这件事同那件事、这类现象同那类现象联系在一起,就有个比较,有比较才有鉴别,有鉴别才能识别事物的意义。《一份新春“压岁”礼》,把给孩子买本好书同新春给孩子“压岁钱”两桩事联系起来;《为粮田办“年货”》把农民年底忙着为来年春种买化肥同临近岁末家家户户办年货两桩事联系起来,都联出了新意,令人喜闻乐见,或曰喜闻乐道!如果不作这样的联想,这两篇现场新闻就显得平淡、一般化了,很难见报,更难作为参赛稿发表。

但联想也要有功底,这功底便是生活和知识。社会生活了解得越多,文化知识掌握得越丰富,联想就必然越多。当然,任何人,会不会联想还有个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在起作用。习惯于孤立地看眼前事物是封闭式思维,当然不会有联想;把眼前事物同别的事物联系起来看,是开放式思维。纵向横向交叉的思维是立体思维,这种立体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因为它常常使人们有所“发现”。有些现场新闻之“发现”,正是得益于记者的立体思维。

《不寻常的剪彩》是个很好的例证。这桩剪彩的现场新闻,对记者来说是不期而遇的。他骑车经过这家商场,看到这个热闹场面,便进去“轧轧闹猛”。记者的职业敏感,使他区别于一般看热闹的人们;在场那么多人,有许许多多群众,还有自己熟悉的市里的领导同志,还有新闻单位的不少同行。记者扫视全场,目光集中到剪彩的两个人物身上,注意到这两个人的身份。这两个人,一个是进这家商场购货的农民,一个是市消费者协会的干部。弄清了这两个人的身份后,记者立刻联想到各行各业类似场面,剪彩的人物都是领导干部。而在这里,领导干部站在旁边,看两个“小人物”剪彩。这一联想,就发现眼前这个场面不寻常,也就发现新闻了。记者还联想到华君武的一幅漫画,画的是剪彩,一年花费的红绸子可以绕地球数周。因为现在出席剪彩的都不止一二个领导人,往往有四五个、七八个,主办单位不好“偏废”哪一位,只好每人一把剪刀,都来剪吧。这些现象,记者见得多了。这就更发觉眼前这个剪彩场面的不寻常。据说,这篇现场新闻在本报发表后,当地的同行惊叹这位记者“棋高一着”。因为大家都在这个现场,却没有看出“不寻常”之点。我想,“棋高一着”,就高在这位记者张开了联想的翅膀。而且不是事后联想,而是“临场”联想,把现场的观察与超现场的联想结合起来。由此可见,记者必须置身于现场,还得有超越这个现场的思维活动。他目光四射,思路八达,现场的见闻同平常贮存在脑子中的见闻一碰撞,闪出思想火花,新闻主题油然而生。

对记者来说,这是一种“临场”考验,如同医生临床手术、战士临阵杀敌一样,是很严峻的。采写现场新闻,确实是对记者整体素质的考验。

(刊于浙江日报总编辑办公室1991年编的《现场新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