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基本构想与技术的确立

基本构想与技术的确立

时间:2022-04-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5.2 因特网发展的黎明期:基本构想与技术的确立因特网究竟始于何时?而因特网与电话不同,不存在特定的责任主体,至少按照协议规定是由每个连接到互联网的组织管理各自的网络系统。随着全新信息交换技术的广泛应用,在因特网上不断涌现出由网络用户组成的群体。但是,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网络新闻的投稿原则上要求实名制,这与后来大多数论坛所允许的匿名制投稿有着本质的区别。

5.2 因特网发展的黎明期:基本构想与技术的确立

因特网究竟始于何时?因特网,对其简单地定义,可以称为是“互联的互联网”。互联网,顾名思义,就是多台计算机为了相互之间可以收发信息而互相连接在一起。因此,因特网的诞生,准确地说,并非是因为在世界的某处有人呼吁“让我们来创作一个‘因特网’吧!”,而是在世界各地已经形成的实验型互联网结构相互连接、统合,从而产生了“因特网”。

在这里,首先介绍一下对因特网的诞生起到了最为关键作用的历史事件,那就是1957年美国国防部设立了“高级研究计划署”(以下简称ARPA[1])。说到ARPA设立的原因,要归结于那一年前苏联成功发射了世界首颗人造地球卫星“Sputnik”,这对于正处在“冷战”白炽期的美国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打击,因此美国试图在科技领域取得与“敌国”前苏联相抗衡的力量。

随后在1969年,ARPA用于研究、调查的计算机互联网系统——ARPANET问世,这可以看做是因特网的前身。ARPA NET成立伊始,是由全美的四台计算机联网形成的,这四台计算机分别位于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圣巴巴拉分校(UCSB),斯坦福研究所(SRI)和犹他大学(USU)[2]

img11

图5.2.1  ARPANET连接的四处计算机互联网(1969年)

该互联网系统为了追求更好的耐久性,采用分散型的网络系统结构取代了当时主流的中央集中型系统。中央集中型防御系统的通信网络,例如电话,一旦当其中某个防御系统遭到破坏,连接在该通信网络上的所有末端都将面临被迫与系统切断联系的危险。而因特网与电话不同(但是与电报相似),不存在特定的责任主体,至少按照协议规定是由每个连接到互联网的组织管理各自的网络系统。因此,对于这样的通信网络系统来说,即使某个部分受到军事袭击遭到破坏,其他没有遭到破坏的部分依旧能够顶替工作,保障连接畅通。

ARPANET将美国各地的计算机连接在一起,形成互联网系统,为了让这个网络系统能够发挥更有效的作用,各种信息交换技术也相继被开发投入使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1971年问世的电子邮件系统、1972年发布的通过操作本地计算机控制远程服务器的telnet协议、1973年发布的应用于文件传输的FTP协议等。如今电子邮箱地址里不可缺少的“@”字符,是在1972年被选中作为间隔个人ID(邮箱用户名)和ID所在服务器(域名)的符号。此外,世界首次网络聊天也发生在这个时期,是在开发网络聊天技术公司里的一名医生与斯坦福大学的一名名为帕利(Parry)的患者之间进行的对话。甚至在1973年,ARPA NET首次完成了国际间的互联,通过网络将美国和英国、挪威连接到了一起。

随着全新信息交换技术的广泛应用,在因特网上不断涌现出由网络用户组成的群体。在当时,因特网的使用人群还仅仅局限于一小部分专业人士,他们开始思考如何在网络的世界里构建一个类似于“社区”,也就是既能够确保自己的位置,同时又能维持与其他用户连接的空间。1975年史蒂夫·沃克率先开始使用了电子邮件的群发功能(即Mailing List:同时向多人发送电子邮件的系统)。最早应用于非军事目的的邮件用户群名为“SF-Lovers”[3],自1979年创立以来一直吸引了大批的爱好者。此外,互联网交流的盛行也促使了网络特有语言形态的产生,1975年《术语档案》[4]第一版出版发行。

1979年Usenet问世,这是以提供“网络新闻”发布模式而闻名的大型协调网络。真正的网络新闻始于1984年,当用户向某新闻发布服务器投稿后,这条新闻稿被保存在服务器的同时也被发送给使用该服务器的其他用户,更为理想的是能够发送至互联网上所有的新闻服务器,那么所有点击新闻服务器的用户都能够共享这条信息。同时,投稿的新闻稿件因为使用语言或者话题内容的不同被划分到不同的新闻组,例如日语的新闻被编排到“fj”(for Japanese的简写)、和爵士乐有关的新闻被编排到“music.jazz”,如此形成的构造分类可以看做是日后WWW上出现的大规模“论坛”服务的雏形。但是,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网络新闻的投稿原则上要求实名制,这与后来大多数论坛所允许的匿名制投稿有着本质的区别。

如上所述,虽然与今天相比,当初的互联网规模显得局限而且狭小,但是通过它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地努力,为人们创建出一片可以自由交流的因特网空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