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调查性采访的要求

调查性采访的要求

时间:2022-04-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调查采访时,文管所所长竭力掩饰否认。通过调查采访,不仅事实真相水落石出,而且调查过程富有戏剧性。强烈的现场感使电视调查采访给观众以强烈的感性印象。《新闻调查》提出“主题事件性、事件故事性、故事调查性”,其宗旨是指调查要为主题服务。批评性调查采访,最忌讳居高临下的角色错位,以审问者的面目出现。

第四节 调查性采访的要求

在批评性调查采访中,普遍存在着批评与反批评、揭露与掩饰的矛盾,从而使采访较之主旋律题材具有更大的难度,因此也对记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掌握更多的采访技巧。

一、充分准备与随机应变

调查采访报道要让观众从不知到知,记者就要把对事件进行调查的完整过程展现给观众。但记者也不能在进入采访时,对所要调查的事件一无所知。调查性报道的题材,多是重大、复杂的事件,因此,为保证调查采访的成功,记者要尽可能多地掌握有关的事实材料,深入了解事件的背景以及事实内部复杂的关系等多种因素。调查《透视运城渗灌工程》的记者到运城前就对这项曾经轰轰烈烈并让全国学习观摩的典型工程的有关情况作了了解,因而能较顺利地找到典型的采访地点、采访对象。也有的题材是突发事件,或新发生的事件,或群众举报的事件,记者到现场时了解情况有限,那就需要调动以往采访的思想、知识、技巧和经验。不管什么题材,调查采访前的准备,是必不可少的。当然,调查采访时准备再充分,也不可能预知到现场将会出现的一切情况。事件本身发展过程的动态性和不可预知性,需要记者有随机应变的能力,需要依靠记者在现场的分析判断力,迅速理清事件的头绪,根据情况变化而调整采访思路与方法。记者不仅需要事先周密的调查研究,也需要具有现场控制和快速反应的能力。

《焦点访谈》对湖北省襄樊市文物管理所的采访是事先准备与随机应变结合的典型。记者赵微对文管所挪用文物勘探费的情况,事先有所了解,知道文管所利用违规资金修建住宅。调查采访时,文管所所长竭力掩饰否认。记者就假意不再追问,对方认为把记者瞒过了,顿觉轻松地对记者说你们来一趟不容易,你们在这个文物景点逛逛,记者与他们边逛边聊边细细观察,发现角落里有一个掩着的小门。记者马上敏感地认识到这里面可能正是所需要调查的物证——住宅,于是赵微一步跨进去,摄像也心领神会地开拍,在物证面前,所长不得不承认,这些仿古式建筑住宅是给所领导住的,其中的经费挪用了文物勘探费。通过调查采访,不仅事实真相水落石出,而且调查过程富有戏剧性。这段采访也是节目的兴奋点及高潮所在。

二、感性印象与理性思考

电视采访特点是它的可视性。调查采访过程中双方语言交锋及表情、姿态、语音、语调等等非语言符号真实地反映现场的一切,使有关这个事件的信息能够尽可能充分地展现在观众面前。强烈的现场感使电视调查采访给观众以强烈的感性印象。但感性印象只是感性上的认识,不是目的,目的是引发观众的理性思考,实现由感性到理性的升华过程。

调查性报道要有结论,但不能结论先行,而是从观众对事实真相的渴望出发,因为事物的不可预知性正是调查采访的魅力所在。展现不可预知的调查过程,应是由表及里的过程,是从现象到本质的过程,过程展示是感性的,达到的目的是理性的。所以调查采访是感性认识和理性思考的统一,是记者的主观认识和客观事实表达的统一。记者每一个感性的展示背后都蕴藏着理性的认识。《透视运城渗灌工程》给人印象深刻的是记者王利芬居然轻轻一拔,就把一根水管拔了出来,她纵身一跳,跳进没有一滴水,而只有野草、向日葵的渗灌池;《文物管理所挪用文物勘探费》记者赵微机灵地一步跨入院子,使主动建议陪她逛一逛的文管所领导只能尴尬地走进去,其一脸难堪的面部表情和在记者追问下不得不吐露实情的窘困,都是客观事实的展示,也是记者在现场主体认识的判断。《新闻调查》提出“主题事件性、事件故事性、故事调查性”,其宗旨是指调查要为主题服务。新闻调查类的深度报道不仅是反映事物的过程,也是记者认识活动的产物,只是这种认识不是理性化阐述而是建立在感性基础之上,让感性事物作为理性思考的载体。记者在现场调查采访的感受及其表达要和理性思考及对问题的客观把握判断很好地结合起来。

调查性采访切忌轻率地印证,要以一种追寻、探讨真相的态度去分析、论证;切忌结论先行,而重在展示过程。

三、舆论导向与客观公正

东方时空》、《焦点访谈》、《新闻调查》等节目把社会生活中牵动人们心弦的问题、事件揭示出来,令人思考;记者干预生活的胆识也赢得了观众的好评。它剖析生活热点,揭示社会问题、现象,其最终的效果,是引导人们正确理解生活,认识现实,把握方向。它以揭示、批评为起点,担负起消除谬误、弘扬真理的目的。问题报道要让观众心服口服,真正实现正确的导向作用,展示调查采访过程就必须客观、公正。

新闻报道的最高原则之一是客观、公正,做调查性报道的记者必须奉行这条准则。对于调查性报道来说,事实的结论尚在调查时,事件之中的任何一个人都是平等的,有人格尊严的。那些在采访中对当事人带有明显成见,以法官自居,对人粗鲁的审问式的采访不但令人反感,而且会影响观众对整个报道的信任与接受程度。

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在发展中一直追求节目平衡、客观、公正的目标。比如在“一只猫的非常死亡”报道中,节目创作者没有带着像网络上一边倒的印象去结构节目,而是对虐猫事件当事人以及“人肉搜索”的操作者进行了深入地采访,多方收集观点。在采访过程中,出镜记者柴静对虐猫事件当事人提供了充分的尊重和人文关怀,节目呈现出了理性的视野与高度。

四、交流式采访与交锋式采访

双方互相信任,友好地进行交流式的采访是最佳采访形态。但在批评性调查采访,由于报道将会对被采访对象造成不利,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一些采访对象往往会设置种种障碍,阻止、躲避采访,拒不接受采访。如果被迫不得不接受采访,大多会百般狡辩。在这种情况下就很难产生交流式采访的氛围。有经验的记者力图在问题时采用交流式采访,重要的一条原则是对事不对人。《透视运城渗灌工程》采访中,记者王利芬强调了这种平等性。问题调查在来访时首先态度要平和,无论面对什么人,都应以自然的态度,以平等的语气和对方交谈,要懂得尊重采访对象。即使像《从市长到囚犯》这样的面对囚犯的采访,也要以平视的心态。批评性调查采访,最忌讳居高临下的角色错位,以审问者的面目出现。其他调查性采访,记者在态度上也不能咄咄逼人,语气语调都要和平常与人们交谈一样的随和。争取以平和的方式进入采访是记者的功力。调查高手不是以态度上的强硬来震慑对方,而是以平和的态度,用抓住要害的问题及有针对性、目的性的问题来获取成功。

1998年我国发生特大洪水灾害,洪水过后,长江沿岸省市政府都十分重视防洪大堤的修建,而湖南省益阳市一街道办事处竟在大堤岸边建起市场。根据防洪法规,堤岸10米内是不能有建筑物的,更不能建市场,那么他们又为什么要执意孤行呢?记者采访了街道办事处主任:

主任:“我们是骑虎难下,居委会资金来源是个人集资和居委会自己少得可怜的一些钱。”

记者:“那也不能因此让群众承受因建市场而造成洪水卷来的咸胁。”

主任:“我们街道一千多米长的大堤是合格的,经过1996年、1998年洪水的考验,它不会有影响的。”

记者:“根据防洪法,按规定,这里是不可以建房子的。”

主任:“那合法的并不合理,合理的并不合法。”

这是一场语言的交锋,但说话的氛围就似双方交流一般,态度都很平和,记者语气平和,问题却步步紧逼,让采访对象无理可讲时只能说出内心的真实想法。交流式采访是以平和状态进行思想交锋。

《法律岂是儿戏》采访记者李玉强在回忆调查采访中令人惊讶(兴奋点)的一个段落时说:“我们走进法院大门的时候,原以为会发生一场冲突,但采访却是在极其平和的气氛中进行的,平和得像是朋友在私下聊天。使人难以相信的是:一个法院的审判长——一个本应具有良好法律素养的人、一个应该最清楚自己所说的每一句话都要经得起推敲的人,竟然面对摄像机、面对有中央电视台(CCTV)标志的话筒、面对《焦点访谈》的记者(在采访前,我曾向他出示了采访证和介绍信),如此地信口开河——他几乎是从容不迫甚至是理直气壮地说出了法律是‘只防君子不防小人,对小人也没有办法’、‘法律是这样说,但我们通知他们(派出所)也没用’,云云。当我问道:‘那么到哪儿才能找到朱辉爵,时,他反问我:‘我问你呀’。听到这话,我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马上又反问道:‘你是在问我吗?’这样的对话,实在是太令人意外了。也许这位法官真没把我们当‘外人’。”[15]碰到如此不忌讳,敢于面对摄像机平静地口吐狂言的采访对象,这是调查性采访的最佳机遇。

对态度蛮横的采访对象,为取得了解真相之目的,也只有用针尖对麦芒一般的语言作交锋式采访,交锋式采访应是思想交锋,而不应该是态度上的交锋。

交流式采访与交锋式采访形式不同,目的一致,要因人制宜,也可两者结合地运用。

五、心理较量技巧

由于批评调查性采访中一方要揭一方要捂,是一对矛盾,在采访对象处于对立状态下采访,必然有心理上的较量。采访记者要掌握这一特殊状态下心理较量的技巧。

1.抓住矛盾,紧追不舍

记者在批评性调查采访中,不仅要善于问,更要会听,要善于抓住对方语言中的矛盾点,紧追不舍。比如《“罚”要依法》中对潞城交警乱罚款行为的紧追不舍,《山西洪洞“12·5”矿难调查》中对当地安检人员的追问等等,都是记者善于抓住矛盾,深入事件本质的典型案例。

2.避长扬短抓弱点

抓住采访对象的心理弱点,采访对象即使嘴上不承认,行为上也会表现出真实的情况到底是什么。《“罚”要依法》中记者在流河发现路边竖着一块标语牌,上面写着“执行政策,遵章守纪,文明执勤”,便问潞城交警大队指导员他们在执法时是否做到了这几条,他却回答说“那不是我们的,那是煤站的”,继而又说“这只是抽象地讲”,这样的一问一答,使交警们面对标语牌虚怯的心态展示得淋漓尽致。这是抓住心理弱点进行采访调查的成功例子。

3.有意设套引出真相

在被批评对象百般抵赖时,记者可以在设问时有意识地设下“圈套”,让对方在不防备的情况下说出真相。比如《透视运城渗灌工程》中记者采访山西省运城地区苪城县委副书记时有意设下埋伏,询问对方关于渗灌的实际情况,使被访对象在镜头前言之凿凿的语言不攻自破。

4.有意停顿施加压力

采访中当采访对象被记者的问话步步紧逼,回答时矛盾百出,或者在记者追问下,一下子不知道该如何自圆其说时,有时会停顿下来。这时,记者不要再紧追不放,应让他去冷静一下,摄像记者应抓拍对方的面部表情,停顿、冷场说明他内心有压力、有矛盾,面部表情正好展示其内心思想的潜信息。

5.实物取证,追问真相

用实物取证,即实证的方法,常常会使对方在确凿的事实面前说不出话来,或不得不说出真相。比如,《透视运城渗灌工程》中记者对渗灌的实际情况一一调查取证,与后面采访当地官员形成印证。《雄县追车记》中也用大量实物证据揭露了雄县公安局的违法行为。

批评性调查采访是探讨事实真相的战斗,是是与非的较量,也是一场智慧的交锋。调查采访对记者有更大的挑战性,记者更需要具有足够的智慧和勇气。付出总是和得到成正比的,做调查性采访对记者采访能力是最好的考验和锻炼。

本章小节:

本章着重探讨了调查性采访的特点和特有的采访方式。调查性采访是电视采访中难度最大的一种采访方式。它具有一般电视采访的规律,同时也对记者的现场判断、逻辑架设、亲身搜集资料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需要记者在掌握了一般的电视采访规律和方法以后,更全面地提高自身的采访水平。

思考题

1.调查性采访与调查报道的关系是什么?

2.调查报道有哪些题材分类?

3.什么是事实性采访?如何做好事实性采访的材料取证?

4.什么是观点性采访?如何做好分析论证与论点阐述?

5.调查性采访的要求是什么?

6.调查性采访的心理较量技巧有哪些?

本章扩展阅读材料:

梁建增:《焦点访谈红皮书》,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年版。

《新闻调查》栏目组编著:《“调查”十年——一个电视栏目的生存记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

张洁、吴征:《调查〈新闻调查〉》,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

【注释】

[1]刘春:《关于〈调查〉的胡思乱想》,《调查十年——一个电视栏目的生存记忆》,《新闻调查》栏目组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352页。

[2]参见〔美〕梅尔文·门彻:《新闻报道与写作》,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274页-第295页。

[3]《广播电视简明辞典》,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9年版,第74页。

[4]《中外新闻知识概览》,新华出版社,1987年版,第178-179页。

[5]〔美〕特·怀特等:《广播电视新闻报道写作与制作》,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7年版,第294页。

[6]中国大百科全书网络版,www.cndbk.com.cn。

[7]包军昊、张晓明编著:《相聚“新闻会客厅”》,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214页。

[8]资料来源于〔美〕罗伯特·海曼、埃夫·韦斯廷:《最佳方案——公平报道的经验》,汕头大学出版社, 2003年版,第88页。

[9]资料来源于陶涛:《电视纪录片创作》,中国电影出版社,2004年版,第173页。

[10]《新闻如何调查》,三联生活周刊,http://business.sohu.com/20060429/n243066830.shtm1,2006年04月29日。

[11]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2003年1月12日播出,本片获第十四届中国电视新闻奖电视评论二等奖。

[12]部分资料根据曲长缨在2007年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的讲座整理而成。

[13]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2008年12月24日播出,获《焦点访谈》2008年第四季度金奖、最佳摄像奖、最佳选题奖。

[14]获中央电视台1998年第二季度金奖。

[15]李玉强:《遭遇意外》,《中国电视报》,1998年第51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