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镜头的隐喻效果

镜头的隐喻效果

时间:2022-04-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四节 镜头的隐喻效果语言学上,把由于两个事物的特征上所存在的某一类似之处,而用指一个事物的词来指代另一个事物的演变方式叫做隐喻。目前,比较常用的带有隐喻效果的镜头处理方式有三种:1.隐喻的主体和喻体出现在同一个画面里。这种手法的运用关键是镜头特征的分析,能否发现其包含的内容。

第四节 镜头的隐喻效果

语言学上,把由于两个事物的特征上所存在的某一类似之处,而用指一个事物的词来指代另一个事物的演变方式叫做隐喻(Metaphor)。“隐喻”一词来自希腊语metaphora,其字源meta意思是“超越”“在……之后”,而pherein的意思则是“传送”或“转换”。合起来表达就是“转换之后的含义”。隐喻是以“相似”(likeness)和“联想”(association)为基础的,即两个事物的特征上所存在的某一类似之处。通常,第一个事物可以被描述为第二个物体。A.I.Richards1936年的著作《修辞的哲学》一书中指出,隐喻的组成有两部分:一是主体,指作者欲描述之主题;二是喻体,指作者用来描述的部分。

隐喻作为语言修辞的一种手法,视听语言里是如何体现出来的呢?主体和喻体之间又是如何达到这种效果的呢?目前,比较常用的带有隐喻效果的镜头处理方式有三种:

1.隐喻的主体和喻体出现在同一个画面里。由于主体和喻体同时出现,所以这种做法的隐喻效果最为自然和隐蔽,但其缺点是指向性往往不是十分明确,如果没有其他手段的辅助和点化,隐喻的效果有时很难达到。

2.运用镜头的编辑手段,通过镜头组接在一个段落里形成镜头的隐喻。这种手法是影视作品中比较常用的,比如《摩登时代》里采用拥挤的人群与拥挤的羊群,这种手法的有利之处是隐喻的主体喻体明确,表达的指向性也因此变得特别明显,但缺点是过于直白,生硬,观众接受时容易产生不适之感。尤其是这种手法在过去的一些老片子里经常使用之后,更容易引发观众心理上的某种反感,比如英雄人物牺牲之后,经常会用青松、蓝天、大山等镜头来表现英雄的革命精神。

3.使用摇镜头来实现隐喻的手法。摇镜头在运动中由于有过程的提示,所以主体和喻体之间容易建立起隐喻的关系,但与第一种方式比较起来,其指向性更为明确了,而与第二种方式比较起来,则显得较为隐蔽,而且由于主体喻体在一个镜头里,不需要其他方式的铺垫,镜头的使用上比较简洁,所以摇镜头的这种隐喻功能恰恰是可以很好地运用的。比如在拍摄人物时,表现对象在一间平房里,镜头从房顶的房梁上摇到被拍摄对象,而被拍摄对象又是当地村民的顶梁柱,这个含义就比较容易被观众体会到。这种手法的运用关键是镜头特征的分析,能否发现其包含的内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