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采访要学会倾听

采访要学会倾听

时间:2022-04-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节 采访要学会倾听电视创作由于其表达方式相对复杂,所以准备过程也相对复杂。此时,拍摄者对被拍摄者的了解基本处于“未知”阶段,为了避免拍摄的盲目性,必须去研究自己的被拍摄对象及其相关的事实。

第二节 采访要学会倾听

电视创作由于其表达方式相对复杂,所以准备过程也相对复杂。非剧情类节目虽然拍摄对象来自于生活原生态,但原生态的生活并不意味着对生活的有问必录或是看到什么拍什么。恰恰由于其表现的复杂性,有许多内容是无法弥补的,因此在拍摄之前的准备过程显得尤其重要,对拍摄对象的熟悉、了解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概括起来说,非剧情类节目的拍摄会经历一个“明知故问”的合理演变过程。如果从手法上来说,作为一种提问方式, “明知故问”显然不是一种好的处理方式,但从思考问题的角度来说,却是一个很好的思考过程,尤其是针对电视这种媒体,由于其记录的特殊性,这样的思考方式可以较好地解决思考与记录的同步问题。

一、未知——已知——未知的过程演变

任何一个节目的制作可能都需要在内容上经历从“未知”到“已知”再到“未知”的过程。在前一个“未知”到“已知”的阶段,是指创作者对于所拍摄题材处于不了解的状态到了解状态,由于选择了拍摄对象,创作者不得不进入到对未来拍摄对象的了解、分析阶段。此时,拍摄者对被拍摄者的了解基本处于“未知”阶段,为了避免拍摄的盲目性,必须去研究自己的被拍摄对象及其相关的事实。创作者在接触一个新的选题时,可能对这个选题的了解知之甚少,即便有一些相关的了解,更多的时候也可能是因为一些个人兴趣、爱好及特殊的情况下对该对象无意中的了解,是电视创作者的一般积累。而一旦作为电视创作者选定对象,介入到对拍摄对象的了解,就不能仅仅限于一种泛泛的了解,而应该是一种相对专业、专门的了解,需要收集被拍摄对象的相关材料,并尽可能地做深入细致的分析。之后创作者才可能对拍摄对象有一个基本的“已知”,但这种“已知”是拍摄者对被拍摄者的基本了解,还是为拍摄过程做的知识储备。虽然此时并没有进入到实地的拍摄阶段,但这种准备是必须的。因为在拍摄过程中为了从被拍摄者那里获得更多内容,拍摄者必须与被拍摄者建立共同的语境,才可能为获得更多的了解搭起桥梁,否则连进门的权利都没有,谈何获得更多的内容呢?因此这个阶段的从“未知”到“已知”,更多的是一种思考方式的准备,而不是一个拍摄的实施阶段,这往往也是刚刚进入电视圈的拍摄者容易忽略的问题,所以经常在节目里看到这样的提问:这是你们家啊?如果这不是他们家你干什么来了?!请谈谈你的感想?这一类也是属于没话找话。为什么没有话,因为你对被拍摄者的情况不了解,他所做的事情,他的兴趣爱好,他的所想等都不了解,于是在有限的节目时间里就可能被这些无足轻重的内容所占据。感想是什么?感想一定是在经历了某个事情以后的提问,而不是开门见山就能问别人的。提问是给观众看的,而不是给被采访者听的。所以电视提问必须要考虑观众是否能够接受是否愿意接受,或者说站在观众的角度去提问。在获得了这些基本情况以后,才能进入到提问时的“未知”阶段。

了解了被拍摄对象,对被拍摄者进入到了从“已知”到“未知”阶段,进入到拍摄过程时,需要拍摄者有一个大的思考转变过程,进入到一种方式方法的转变——回到“未知”阶段。这个“未知”是为了让观众知道更多拍摄者已经获得的信息,所以需要重新将自己变成一个“未知”的人,让观众与你一起了解、调查、并最终形成叙事。更准确地说,这只是一种处理的技巧,因为对拍摄者来说,你的信息获得的过程是要给观众看的,而不是获得就可以了。但拍摄者获得信息只完成了拍摄的第一个阶段,而不是一种真正“未知”;这些使用提问技巧来佯装“未知”的方式只是为了将拍摄者“已知”的重要信息传递给观众。重要的不在于拍摄者对被拍摄者的了解,而在于拍摄者是否站在观众的视角来看待被拍摄者。从拍摄方式上,创作者需要再次进入到“未知”状态,这是一种处理方式。

所以在从“未知”进入到“已知”的过程中,是拍摄者思考的需要,从“已知”再进入到“未知”的过程是创作方法的要求,这两个阶段的目标不能混淆。有时在电视节目里看到这类拍摄:拍摄者进入到被拍摄者的生活中,问了许多无关痛痒的问题,诸如“你家几口人?”“你今年多大了?”“你住在哪里?”等,这类问题是不会引起观众丝毫兴趣的,因为这些信息与观众建立不起任何关系,也不会对叙事的推进起到多少作用。为何会出现这类问题,就是因为拍摄者在事前对被拍摄者的了解有限,而电视节目每一秒钟的流失都会影响观众,当节目内容被这些信息量不大的内容占据时,节目的张力一定会受到影响。因为在长度一定的情况下,这些类似于无效信息内容的增加,必然会减少有效信息的传递。除了这种“明知故问”处理失当之外,还会出现诸如“你八点吃的饭是吧?”“你的弟弟今天上学去了是么?”“哥哥到深圳打工去了吧?”等问题,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拍摄者在提问的时候其实已经给出了答案,这种提问的方式会带给观众强烈的“明知故问”的感觉,使得节目的叙事张力下降。其实这两类情形都是对“未知”——“已知”和“已知”——“未知”的过程处理不当造成的。所以两个过程不同的处理方式,一定要分析清楚,理解透彻。

二、镜头感

镜头感对于电视采访来说似乎有些远,但是如果对电视采访有了基本的认识,就会发现它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你问我答。由于电视表达的特殊性,使得对电视采访本质特征的认识了解与做电视采访是一样重要的。电视采访是帮助观众直接获得信息的途径,所以它是给观众听的而不是给采访者听的,至少不完全是给采访者听的。电视由于直观、真实的特性,不仅要展示采访内容,还要展示采访的过程,在这个展示过程中,观众获得了信息。但其他媒体的采访过程往往是不需要展示出来的,所以听众只有采访者一个人,所传递的内容是采访者用文字,图片等其他方式,而不是被采访者的讲述本身。由于采访与传播两个过程是分离的,所以被采访者在采访中呈现的状态如何,受众是无法获知的,也就不重要了,同样对于采访者来说,也不重要,重要的只是被采访者提供的信息是否重要,是否能够打动受众;其次,电视采访除了包括被采访者讲述的内容外,他的表达、语气、动作等肢体语言,这些同样是观众关心的,甚至在某些时候,肢体语言的表达并不逊色于口语的表达。这是电视创作者首先必须要清楚的一点。

镜头感是什么?镜头感这里是指电视编导在拍摄现场对拍摄内容与现场镜头拍摄本身结合的一种判断,它包括镜头景别的构成,摄像机的运动,被拍摄主体的运动,及自身的运动、站位等。编导对这些基本元素有了判断之后再来决定自己在现场的站位,保证拍摄能够顺利进行,不至于因为编导自己的“穿帮”而导致拍摄的失败。这是一个看似简单但处理起来却比较复杂的问题,因为一个编导在他的拍摄中很难找到两个同样的场景、同样的运动情形,于是每一次的处理可能都会不一样。因此,编导对镜头的基本了解、对被拍摄者的了解、对摄像的熟悉、与摄像的配合默契程度等都直接影响着最终拍摄的成败,尤其是非剧情类的节目,同样内容能够提供第二次拍摄机会的可能性太小,一旦因为拍摄者自身的原因导致拍摄失败,那将是一件不能让拍摄者自己原谅的事情。

三、学会倾听

电视采访是什么?电视采访到底要获得什么?观众试图从采访里得到的又是什么?我们所说的电视采访体现在镜头里,经常会看到两种形态。一种是采访段落,就是要让观众听被采访者的话语表达,此时镜头试图获得的应该是被采访者的话语表达内容,其他还包括被采访者的表达、神态等,虽然这些也是拍摄者十分希望想获得的,但这些内容都是为了使采访内容能够更生动而产生的。观众此时听到被拍摄者语言传递的内容是其最大的收获。虽然在拍摄方式上可以有各种不同的处理方式,但其核心是不变的,比如可以将被采访者放在一个特定的拍摄环境中,也可以将被拍摄者置于运动中。无论哪种形式,被拍摄者此时最重要的是在镜头里展示他的语言内容,其他的都是为了辅助语言传播而出现的,比如行走采访中的现场感等。

对于纯粹的采访镜头,重要的是形成交流感。这种采访拍摄方式拍摄难度小,但谈话的难度大。拍摄难度小是因为此类拍摄一般都是事先将被拍摄者安排在特定的地点,由编导与被拍摄者交流。此时摄像的镜头处理因为不存在空间的变化,被拍摄对象的移动而减少了拍摄难度。所谓拍摄难度只是在于如何根据被访者在交流过程中表现出的不同情绪用不同的镜头处理,将情绪融入到镜头中去,将故事融入到镜头中去,因此景别在拍摄中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拍摄人员如何去倾听被访者的语言表达是十分重要的事情,如果一个拍摄者没有倾听其谈话内容,而只是按照一般的拍摄方式模式化地处理镜头,镜头本身的变化没有与谈话内容建立起关系,访问者问一个问题,拍摄者就相应地变化一个景别,镜头的组成就没有和内容、对象、空间等形成一个整体,而只是完成了一个“拍摄”。

这类拍摄,镜头自身对观众的吸引力是有限的,如何让观众能够对简单的人物拍摄镜头有兴趣,重要的是谈话能否抓住人,这是电视编导需要了解清楚的基本道理。拍摄内容是编导事先进行过思考,围绕着某个主题来展开的话题。尤其重要的是,在谈话过程中,编导要随着新获得内容的增加而对自己的主题不断做出微调。采访是一项基本功, “问”与“听”在这个过程中是交替进行的,拍摄者如何处理“问”与“听”的关系,谁更重要?如果采访者意识到了“倾听”比问“问题”更重要,就会适当调整自己与被采访者的关系和心态。“倾听”的过程给了采访者“发现”的机会,观众更关心的也是被采访者的回答,而对于采访者的问题很多时候并不是很在意,虽然好的回答一定是在好的采访问题之后得到的。

第二种是被拍摄主体活动中的交流,这种交流重要的是现场感的形成。此类拍摄活动中拍摄难度较大,但谈话难度相对小,因为此时的观众更多地被人物的动作、现场等吸引过去了,语言只是来加强这种现场感的;重要的是拍摄者如何营造一个“现场”,而不是打断被拍摄者的活动,让他停下来和采访者谈话。比如一个农民在田地里劳动,如何让自己的采访与镜头介入减弱到最低程度,如果正好抓住了农民干活的间隙,则可以较好地利用这个间隙,找到你要访问的内容与其活动有机结合的点来切入,而不是随时随地想问就问。电视媒体在我国最近二十多年里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电视拍摄中也出现了一种“媒体优势”的倾向,即电视拍摄者在拍摄过程中有意无意地流露出一种优越感,完全按照自己的需要来摆布被拍摄者,而不是根据电视的表达需要来决定拍摄,最后无意中走入到“摆拍”的模式中。并不是说“摆拍”不好,但“摆拍”主要是剧情类节目的拍摄方式,将其运用到非剧情类节目中来,显然是一种方式方法的错位,而这种错位会带来不好的结果。所以对于不破坏被拍摄对象活动空间的交流,编导的镜头感、现场的判断、语言的使用、时机的把握等都要求更高。任何一个方面判断不准,就有可能导致整个拍摄行为的失败。首先来说切入点的选择,就包括编导对生活的观察能力——对被拍摄对象的观察、对摄像机镜头的观察,以及现场的捕捉能力等。其次是编导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节目编导的问话应该是不影响被拍摄主体活动的,所以最佳的提问应该是在观众意识不到的时候将自己的问题递过去,被拍摄者也是在不破坏自身生活流程间回答采访者的问题,整个拍摄过程没有干扰到被拍摄者在现实生活中的活动,此时被拍摄者所营造出来的现场没有因为拍摄者的出现或拍摄者的问话而中断。镜头只是作为一个客观记录者出现在现场,虽然有编导的声音进入到镜头里面,但在观众的心目中却因为这个声音带出来了更多的信息而可以忽略不计,因为现场问话的内容是观众关注的,观众的注意力已被吸引了,整个拍摄过程保留了记录过程现场的完整性。

四、从采访到交流的演变

一般人们把采访都理解为是记者对被采访对象的提问,然后由被采访者来回答这样一种模式,这也是被广泛认可的标准采访镜头的模式,但这只是从形式上对电视采访的理解。如何来理解电视采访的真正含义呢?是否可以用这样几个词来描述电视采访的真正含义:采访——访谈——交流。一个比较到位的采访从某种意义上应该是一个比较好的人际交流经由大众传播的模式,首先这种采访更趋向于是一种人际交流,同时要被大众媒体传播,所以在电视里,尤其是来自于生活原生态的许多节目用“交流”来替代镜头里的采访似乎更妥当一些。那么采访——访谈——交流三个词的变化到底有多少差异呢?从采访的表述方式来看,狭义去理解,更多地带有一种居高临下的压力,因为在采访的过程中,采访者一般都要代表某个媒体机构或节目制作机构,所以这种谈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私人谈话,因而会有意无意地对被采访者产生心理上的影响。一个好的非剧情类节目的采访者要在采访过程中尽可能地消除这种外力因素对被采访者的干扰,“尽可能”地使其心理状态回到生活原生态。不仅如此,采访者如果不能很好地把握自己的角色,也容易陷入到一种居高临下的状态中,因为他们所代表的媒体往往会被有意无意地化身到创作者身上,认为自己就是所代表的那个媒体,所代表的那个媒体就是自己,因而产生一种“媒体优势”心理,出现这种错觉之后,采访者往往就会无意识地放大自己的力量,认为媒体的力量就是自己的力量,随之而来的反应就是在采访中变得咄咄逼人、盛气凌人。然而个人性格的霸气不是通过“媒体优势”传递出来的,而是通过自身气质传递的,采访者需要克服这种错觉。有时即使采访者拍摄时不代表任何媒体,但由于他手中摄像机的存在,也会给采访者某种优越感,导致其在采访过程中居高临下。除了少数曝光类节目,故意为了获得对对方的心理优势外,大多数节目的拍摄是不需要这种优势的。非剧情类节目更多的时候并不是简单地获得信息,还需要获得这个信息存在的“时空关系”。如果这个时空关系不存在,创作者就得去营造这个时空,所以此时的采访更希望获得的是一个在特定时空里的“对话”,而不是一个“问答”。

“访问”对于拍摄双方来说,是以采访者为主导的谈话,此时,访的感觉更强烈一些。所谓“访”,是指以采访者为主体,并主导谈话内容。这种方式更适合那些访谈类节目,观众可以很明显地感觉到采访者的主导意图,谈话过程虽说也是人际交流。但此时采访者背后那个强大的媒体是存在的,所以也会对被采访者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

而“交流”与前两种不同的是,谈话的双方应该在心理上是相对平等的,尤其是不能让被采访者感觉到采访者之外摄像机的存在,摄像机的记录会让很多人产生某种心理细微的变化。为了让两者在交流的过程中建立起比较充分的谈话氛围,可以自如地进入到谈话语境中,首先需要尽可能地消除被采访者心理上的这种自我暗示,同时激发出他的谈话欲望,才有可能出现所谓的交流感,即采访者与被采访者能够在摄像机记录的状态下,进入到一种无视摄像机存在的心理状态,达到朋友间知心的交流。交流感的好坏,直接造成谈话氛围的差异。采访者营造“语境”是很好的办法,生活中人们对“语境”不是十分在意,但它几乎与每次谈话都有关系。人们都有这样的体验,一旦需要谈比较重要或私密的事情,人们往往会去寻找一个谈话环境或氛围相对较好的地方。双方在交流过程中心理比较放松,谈话氛围营造得比较好。但在非剧情类节目拍摄中,由于摄像机的存在,拍摄者的特殊身份等因素,使得这个电视摄像机前的谈话不再是简单的人际交流。因为无论是拍摄者还是被拍摄者都知道这个谈话是要被记录甚至是要被公开的,因此采访者的控制能力在此时就显得比较重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