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访问采访法

访问采访法

时间:2022-04-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访问采访法一、访问及访问的几个阶段访问作为一种采访的方法是指记者同采访对象交谈,通过双方的沟通与互动获得调查资料的调查方法。访问是最重要的一种采访方法,记者要报道各种各样新近发生的事实,就需要与采访对象打交道,而打交道的方式主要是访问。因此,在访问一开始,不必急于进入采访的主题,而是要先尽快熟悉并接近采访对象,处理好“生”与“熟”的矛盾,用行话讲就是“搭桥”。

第一节 访问采访法

一、访问及访问的几个阶段

访问作为一种采访的方法是指记者同采访对象交谈,通过双方的沟通与互动获得调查资料的调查方法。访问具有面对面的双向互动性,同时访谈过程比较灵活,有利于发挥访谈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选择适当的访谈方法。如果要对某一问题进行系统的调查,为定量分析提供基础资料,一般应选择结构式访谈法;若调查的目的是为了进行探索性研究,则可选择非结构式访谈法;若需要对调查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采用个别访谈较为适宜;若要迅速了解多数人对某一问题的看法,则可采用集体访谈的方法。

访问是最重要的一种采访方法,记者要报道各种各样新近发生的事实,就需要与采访对象打交道,而打交道的方式主要是访问。即使是采访以观察为主的目击式新闻,通常也离不开访问活动。

记者的访问可以是个别访问,即与采访对象单独交谈,也可以是集体访问,如一名记者组织多名采访对象进行“一对多”的座谈会,以及多位记者参加的由一名新闻发言人主持的“多对一”的新闻发布会等。

记者向采访对象访问,是在进行一种特殊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对采访对象来说,记者往往是一种突然的插入因素,他可以接受,也可以不接受;即使接受采访,他也可以多讲或少讲。因此,成功的访问应该化解采访对象的突然插入感,让其尽可能多地将其掌握的情况倾囊而出。

在记者对采访对象进行访问时,要注意着装、举止适当。如要去采访一个地位很高的商业人士或政府官员,应穿戴比较正式;如果要去采访乡村,最好穿休闲装。与采访对象保持相似的着装风格,有助于减少采访对象的突然闯入感,让其感觉到亲切。

另外,在访问时守时非常重要,一般来说,提前十分钟到达事先约好的访问现场比较重要。如果你迟到了,这会被视为你把自己的时间和事看得比采访对象的更重要,影响采访的展开。请牢记,没有什么比守时更能显示出你对人的尊敬。

一般情况下,从心理角度看记者所进行的访问往往有以下四个阶段:接近、融洽、沟通、激发。

1.接近阶段

这是访问的开始阶段,是记者与采访对象相互由陌生到熟悉、接近的阶段。通常记者每次采访,都要和原来不熟悉的人打交道,彼此之间往往会由于陌生而感到拘束,这就必然会影响访问活动的深入展开。因此,在访问一开始,不必急于进入采访的主题,而是要先尽快熟悉并接近采访对象,处理好“生”与“熟”的矛盾,用行话讲就是“搭桥”。

“搭桥”就是在特定的环境里,选择合适的话题,造成一种活跃的气氛,同采访对象一见面就像熟人似的谈起来,无拘无束。

笔者在2006年4月,应北京电视台《奥林匹克人物访》栏目之邀,对任外交学院院长的吴建民先生进行预采访。吴建民在1993年北京第一次申奥时是中国代表团的新闻发言人;2001年北京第二次申奥时,任中国驻法国大使,而当时巴黎是北京最大的竞争对手,他在对手家门口为北京申奥做了很多工作;中国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后,作为外交学院院长的他致力于奥运礼仪的推广。可以说,吴建民与奥运有着不解之缘。一见到吴建民先生,笔者就对他说,自己在人大上大学的时候听过他的讲座;吴建民听了以后,便问:“是哪一年?”就这样,笔者和吴建民谈了起来。这之后,记者还说起自己的好友是外交学院毕业的,自己曾多次来外交学院玩,谈起对外交学院的印象。吴建民饶有兴趣地问起过去的外交学院是什么样?就这样,两人之间的陌生感消除了,慢慢地进入了本次采访的主题——吴建民与奥运,吴建民侃侃而谈,谈得非常出彩,笔者掌握了很多情况之后,邀请他择日到演播室接受主持人的正式采访,他愉快地答应了。在演播室,正是借助笔者预采访得到的很多信息,北京电视台《奥林匹克人物访》主持人周方与吴建民进行了精彩的对话。这次采访的片段——吴建民谈奥运礼仪,2008年奥运会前夕在北京公交车、地铁的移动电视上还反复播放。

搭桥的奥秘在于找到使采访对象感兴趣的相似点或接近点。这些相似点或接近点就像桥一样,使彼此陌生的采访双方能够有共同的路径你来我往。找到“桥”的根本途径是采访准备,为了采访吴建民,笔者准备了近10页纸的材料,还找出了1997年听他讲座的笔记,这些都为搭桥成功做了铺垫。通过采访准备,记者可以了解到采访对象的很多信息,从中找到“桥”,从而有助于同访问对象在感情上、思想上达到接近,在心理学上称“一致吸引律”。

充分掌握采访对象的状态,并运用各种相似点或接近点,迅速实现与采访对象接近的目的,是完成采访的第一阶段。

2.融洽阶段

在访问过程上,架好交往的“桥”只是访问的初级阶段,下一步就要使双方的交往动机和交往热情向融洽程度发展。在记者初步接近采访对象后,接着与采访对象谈谈与对方有关系、有兴趣的事,有利于发展感情联系,使双方进一步亲近。可以表示支持对方某一观点,说明这次采访报道的价值和意义等,先建立融洽的基础,有了相互间的信任,再适时转入访问的正题。对方就不会感到突然,而是顺理成章了。

融洽阶段是“桥”与“正式访问”的过渡阶段。往往这时说的内容与一开始的与访问主题“风马牛不相及”不同,开始谈到这次采访;但也与后来提实质性问题不同,谈的是这次采访的背景、目的以及为什么选择这位采访对象等。让采访对象了解记者的目的,从而为进一步沟通做好准备。

如笔者采访外交学院院长吴建民时,在与他陌生感消除后,没有急于抛出问题,而是介绍了《奥林匹克人物访》这个栏目,以及为什么要采访他,并引用了他在一次演讲中的观点,“奥运会不光是国家的事,到时候人人都是外交家,人人都在代表中国的形象”,希望他借助节目能把自己的奥运礼仪理念广泛传播一下。他一听就笑了,连说:“没问题,我知无不言。”这之后,笔者才开始问正式的问题。

3.沟通阶段

这是访问的实质阶段,也是取得新闻事实材料的重要阶段。双方在通过接近、融洽基础上形成的沟通阶段,记者的任务是通过访问,了解把握新闻事实。在这种情况下,记者是“取”的一方,采访对象是“予”的一方,要使采访对象的“予”有效地为记者“取”服务,记者必须有的放矢,善于提问。提问要思路清晰,层次有序。在事先周密设计的基础上,根据谈话进程,及时进行调整与改变,才能获得沟通的成功。

在这个过程中,记者要牢牢掌握主动权,适当引导、启发或调整话题。另一方面,还要注意的是沟通是双方的感情与思想的交流,不是单方面的索取,不能像挤牙膏一样进行采访,而是在采访过程中进行交流。这种交流,有时可以适当表达记者的思想感情;在一种谈话方式遇阻时,立即转换对方易于接受的方式;也可以谈谈与此话题有关的见闻。

如笔者采访吴建民时,问了以下问题:

(1)1993年那次申奥您当中国申奥代表团的新闻发言人,是突然的任命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2)为什么会选择您做新闻发言人?

(3)还记得您到蒙特卡罗的第一场新闻发布会吗?

(4)那个时候可以说有很多不利的负面报道针对我们国家,当时英国外交大臣赫德曾经公开的说在中国举办奥运会是一个坏主意,而且,很多人还对您发难,说吴建明您是一个外交官,您跟体育一点儿都不搭界,为什么你跑到这儿来申奥?

(5)当时,香港媒体对您有一个评价叫“外交麻辣烫”,对于这个与您的外形和一贯的外交风度好像有点格格不入的绰号,您能接受吗?

(6)那您记不记得,前前后后一共举办了多少场记者招待会?

(7)在蒙特卡罗的十几天中,您本人也成为了媒体关注的一个中心人物,当时美联社甚至有一篇报道,说您的发言充满了感情,用流利的英语发表讲话,而且没有发言稿,这样做是为了随着投票时间的逼近,来提高北京的形象,您觉得到投票结果出来的那天止,您的目的达到了吗?

(8)在9月23日那天晚上,我们最后的投票结果就要出来了,那个时候您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9)那一天,我们没能成功,但是您还必须接受很多记者的采访,当时是什么状态?

(10)在法国出任大使期间,您听说北京跟巴黎要同时争夺2008年的奥运会举办权,当时是什么反应?

(11)您当时有没有感觉到,他们是在如何进行申奥准备的,有没有及时地把这种信息建议提供给北京的奥申委?

(12)您在法国如何宣传北京申奥呢?

(13)那您高调地在人家家门口大肆地宣传北京申奥,会不会引起法国人的反感?

(14)2001年7月13日,也就是申奥结果即将揭晓的那天,听说您还接到了一份邀请,巴黎大区的区长,邀请你去参加一个冷餐会,而且这个冷餐会要一起收看来自莫斯科的实况直播,当时您有没有犹豫过,到底去还是不去?

(15)当时结果出来时,现场是什么反应?

(16)您从驻法大使的位子上卸任后,当了外交学院的院长。可以说在工作上跟刘淇市长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但是我们却了解到,您曾先后两次给他写信。写了什么?

(17)您为什么觉得奥运礼仪如此重要呢?

(18)您有没有具体的例子能和老百姓说说,奥运会期间,外国人来了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19)对您来说,一生中最主要的一个关键词是“外交”,而奥林匹克只是您一生中的一个小片段。那么这些片段对你个人来说,意味着什么?

(20)您对2008年奥运会最大的期待是什么?

吴建民先生就这些问题一一作答,谈得非常深入。而笔者对他的“奥运会时世界聚焦中国,中国好处放大,不好的地方也被放大”的观点非常赞同,并在这个问题上与他进行了更深入的交流,感到受益匪浅。

4.激发阶段

随着采访的深入,采访对象的积极性被激发,记者和采访对象会相互影响、互相感染,这就是激发阶段,也是访问的最好境界。当然,并不是每一次采访都能达到激发的水平。

在沟通阶段,记者已经收集到有关新闻事实的多方面材料,逐渐对新闻事实产生的条件、原因和发展趋势等问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能够对某些问题说出自己的看法,或者与采访对象进行讨论,成为采访对象更好的对话人与理解者。这时,采访对象会进一步提供更精彩的事例和细节,思维激情被充分调动,产生渐入佳境、欲罢不能的对话感受。

如笔者采访吴建民先生,到最后时他的谈兴甚浓。当问到“您有没有具体的例子能和老百姓说说,奥运会期间,外国人来了我们应该怎么做呢?”这一问题时,他提到了周恩来总理,提到自己给周总理做翻译时的一个小故事:“总理的做法一般都是等中方人到齐的时候请外宾,有一次礼宾司的人跑过去,顺口说出来,总理,我们中国人人齐了,叫外宾吧。总理眼一瞪,什么叫,请。”然后说到了自己1971年最后一次见总理时,感觉他比原来苍老、憔悴,就对周总理说:“总理,多保重”,周总理回了一句:“谢谢你”,并与他握手。说到这一情节时,七十多岁的吴建民先生非常动情,眼眶不禁红了,笔者也深受感动。

这个故事是访问进入高潮时获得的,采访对象此时已经完全把记者当自己人,把自己的真情实感和盘托出,能够取得最感人也最有价值的事实。

在采访结束时,记者要向采访对象表示感谢,问他,如果记者有问题是否可以打电话找他。这时你可以要到采访对象家里的电话或者其他联系方式,比如电子邮件地址等。

在实际访问的过程中,这四个阶段不会有明显的界限,而且也并非所有的访问都有四个阶段。通过四个阶段的划分,只是让初学者能掌握采访对象在访问中的心理变化过程,并根据不同的心理阶段,采用恰当的策略。

二、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没有什么比记者问的问题更能塑造一个报道,而且没有什么比能否熟练地在正确的时候问正确的问题更能区分有经验的记者和新手。

什么是有价值的问题?在笔者看来,能收集到对自己的报道有用的素材的问题就是有价值的问题。在开始采访之前,记者应该知道,自己的报道要朝什么方向发展,然后通过自己的提问来使记者达到这个目的。

一般来说,有价值的问题有:

关于基本信息的问题:何人、何事、何时、何地、何因以及如何是最基本的要素。加上与“受众的关联性”这个要素,即要询问此事的意义和重要性。“谁会受到影响,会受到什么样的影响?”这个问题能为你提供关于影响面的素材。

关于背景信息的问题:弄清楚问题的来龙去脉,以及请采访对象解释专有名词或术语等。你的任务是将行话翻译给受众,因此就需要让采访对象用你和受众都能明白的语言来解释术语。不要接受任何你自己都不能解释的信息。为了让报道更清楚明白,你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来重新陈述这些信息,并征求被采访者的意见,看你的解释是否正确。比如说,你可以问:“您的意思是不是……”或者问“您是否是说……”。

关于发展过程的问题:从现在问到过去和将来。如目前值得关注的是什么,有什么进展?事件是如何演进的?将来还可能会发生什么?等等。关于未来发展问题的内容能够为你的报道提供一个很好的结尾。

关于换位思考的问题:记者可以和受众转换一下角色,设想你要是普通受众会期望看到什么样的信息?什么是普通受众所需要知道的和想要知道的。

关于正反两方面意见的问题:请采访对象谈谈与一个问题相关的两个方面。他赞成或是反对哪些意见?他对反对意见如何反应。

关于核实、验证的问题:即使你知道问题的答案也要问,因为你需要引用他的原话,让他而不是你成为这条消息的来源。一定要反复核实被访者的姓名,核对当事人的头衔等。如果采访对象告诉你一些关于另外一个人的事情,在可能的情况下,你应当与那个当事人进行核实。

关于情感的问题:情感问题是采访中的难点,可以请采访对象回忆一下事件发生时他的想法和感受,如“火车失控后你感到害怕吗?”在提情感问题时,要注意避免麻木的问题。如在问到让人伤心的事时,不能问“源于你三个孩子的死,你感觉如何?”,而可以请他回想一下他和孩子们在一起的点点滴滴,或者询问被采访者是如何应对这一悲剧的,等等。

关于自选问题:在采访结束时,可以问一下采访对象是否还有需要补充说明的问题。

有价值的问题才能引出有价值的回答,像“你有什么感想”之类的问题很容易引出空泛的回答。因此,记者在采访时要考虑,我提的问题是否有价值?这个问题的目标是什么?能为我的报道服务吗?只有这样,才能尽可能地避免无效提问。

三、提问的方法与技巧

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杨澜曾写过一本书叫《以提问为生》,很形象的概括了记者工作的特点。在访问过程中,记者的主要任务就是提问与倾听:通过提问把握整个采访活动的逻辑主线,挖掘事实真相,探寻人物心理活动的内涵;通过倾听随时发现可能出现的新线索,不失时机地进行追问,获得更多的信息,从而更逼近事实的真相。

1.掌握访谈的主动权

访谈之前,必须通过采访的准备充分了解相关背景,明确提问的方向和主线,树立访谈的目标,只有树立了目标,采访才有针对性,记者才能掌握采访的主动权。

凤凰卫视鲁豫有约》节目2005年曾经采访过“童话大王”郑渊洁,郑渊洁是一个谈吐幽默、妙语连珠的采访对象,在采访中时不时会有惊人之语,有时又会发散开来。主持人鲁豫则牢牢抓住他的童话引发儿童不宜的争议、他的教子方式引发争议的内容来进行内容把握,当采访对象跑题时,即使他说得非常精彩也要把他给拉回采访的主线来。

2.提问要有逻辑

在访谈时要将对采访对象提出的问题进行梳理,分成几个板块,各个板块之间有一定逻辑关系,每个板块内部的问题也要有逻辑关系,避免东一下西一下,影响采访对象的思路。如对一个事件的采访,大致就可分为经过、结果、原因、影响等几个板块,每一板块里又设计一组问题,这样就比较清晰。

如北京电视台《奥林匹克人物访》节目2006年9月曾对1988年率领中国男足进军汉城奥运会的主教练高丰文做过人物专访,这是中国队第一次也是到目前为止唯一一次入选奥运会决赛圈。主持人将对高丰文的问题分为“怎样进入决赛圈的?”“在汉城奥运会上的表现如何?”“为什么汉城奥运会没有成为中国男足的新起点,反而到目前都不能超越”等几大块内容,每一个板块都设计了若干小问题,如第一个板块有这样一些:

“在中国队为争取奥运入场券与日本队展开决战前,曾在主场输给了日本队,真的要打起来时,您心里有几成胜算?”

“您当时刚刚执教国家队不到一年,怎么看待来自他们的压力呢?”

“球队提前了几天到日本?在那儿是怎么训练的?”

“当时日本队也是志在必得,听说还在训练场安装了监控摄像头,看中国队训练。您怎么办呢?”

“在这场比赛前,您的主力运动员之一唐尧东就头部受伤,为什么这场还安排他上呢?”

“1988年10月26日晚上,正式开始比赛了,当时现场气氛怎么样?”

“您感觉最紧张的时候是什么时候?”

“上半时,当柳海光第一个进球打进去以后,您觉得胜券在握了吗?”

“当时场上的气氛怎么样?日本球迷有什么表现?”

“第二个球是在什么情况下打进去的?”

“日本队最有威胁的进攻您还有印象吗?”

“战胜日本队的消息您当时第一个告诉的是谁?”

这些问题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帮助已经有70岁高龄的高丰文先生时隔18年后顺着这些问题,打开记忆闸门。

3.提问要具体

在采访中,问题的设计不能过于开放、宽泛,应该具备一定的指向性,使采访对象能明白记者的意图,回答能集中在一定的有效范围内。

如在奥运会上选手得金牌了,记者前去采访,问得最多的就是“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感想”,但此时此刻,采访对象有千言万语也往往不知道从何说起,只能空泛地说:“得了金牌很高兴,我感谢教练,感谢我的父母,感谢祖国人民给我的支持……”这些话语体现不出采访对象的人性特点及他真实的想法。类似的情况,如果能提出具体的问题效果会更好。

如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日本蛙泳选手北岛康介获得100米男子蛙泳金牌,日本NHK的记者前去采访,问了三个很具体的问题:“你几年前获得日本高中男子蛙泳金牌的时候想到过会有今天吗?今天你发挥得不错,尤其是入水特别好,可这原来是你的一个弱项,怎么克服的?再过几天还有200米的比赛,感觉现在的状态如何?”这样的问题就更具体,更有针对性,采访对象也更好回答。

4.提问的方法要多样

一般而言采访时可以采用开放型问题、闭合型问题结合的方式进行,当采访对象不太合作时可以结合使用迂回式问题等方法。

(1)开放型问题

开放型指记者仅提示某一话题或访谈的范围,让采访对象自由发挥、畅所欲言,如“您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等。对于社会经验丰富、善于表达的采访对象,或访问渐入佳境之后,可适当采用开放式问题。

要想让谈话继续下去,并且有一定的深度和趣味,就要提出开放式问题。开放式问题就像问答题一样,不是一两个词就可以回答的。这种问题需要解释和说明,同时向对方表示你对他们说的话很感兴趣,还想了解更多的内容。

如采访某个新开的课程,可以问一些相关的开放式问题:“你是怎么想到要开这门课程的?”“这一年中,这门课程有过什么样的变化?”“为了上课,你做了什么样的准备工作?”“请告诉我你对这门课程今后的发展有什么计划。”(这是一个以请求的形式出现的开放式问题。)

又如对建设核电站的采访,在获知对方希望保持现有的核电站而不希望再多建造时,你可以问以下一些开放式问题:“你认为应该怎样处理现有的核反应堆产生的废料呢?”“个人应该做些什么努力来防止修建新的核电站?”“如果不再建核电站,你觉得国家应通过什么样的途径提供更多的电力?”

一般来说,采访对象比较倾向于在回答开放式问题时给出更长的回答,因为这类问题鼓励他们自由地谈话。在提出开放式问题时,别人会感到放松。

以下是一些可以在不同场合使用的效果不错的开放式问题的例子:

引出观点、想法和感觉:

你如何被……(某事件或问题)所影响?

其他人如何被……所影响?

你听到人们对……说了些什么?

他们的忧虑是什么?

你认为这是什么引起或导致的?

你认为如果事情不发生改变,你们会失去什么?会得到什么?

如果你有机会,你会与谁谈论这个问题?

你对于……最喜欢的是什么?

你对于……最不喜欢的是什么?

引出细节、故事:

你关于……最早(好)的回忆是什么?

关于……你记得的最可笑的事情是什么?

关于……最难的是什么?

能不能告诉我关于……的一个……时刻?

你能否对我描述一下……看起来是什么样?(或听起来、闻起来、感觉起来是什么样?)

事情是否有可能朝另外一个方向发展的时候?

你什么时候意识到……?

你如何决定……?

你是否愿意从头开始跟我讲一讲整个故事?

(2)闭合型问题

闭合型指需要采访对象明确回答特定的具体问题,甚至有的只需要回答“是”或“不是”,如“这件事是什么时候发生的?”“您看到他是拿着枪吗?”等等。闭合式问题适合挖掘典型的情节、细节和核实材料,对于不善言辞的采访对象或访问的初始阶段,可适当采用闭合式问题。

闭合式问题有点像对错判断或多项选择题,回答只需要一两个词。例如:“你是哪里人?”“你经常跑步吗?”“你昨晚是什么时间出去吃饭的,5∶30,6∶00还是6∶30?”“你是否认为应该关闭所有的核电站?”

闭合式问题可以让对方提供一些关于他们自己的信息,供记者做进一步的了解;也能够让他们表明自己的态度。尽管这类问题有着明确的作用,但是如果单纯地使用闭合式问题,会导致谈话枯燥,产生令人尴尬的沉默。

有两个因素决定记者应该提开放式问题还是闭合式问题,一个因素是采访对象对问题可能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记者需要判定采访进行得如何,然后决定是否需要问一些具体的、可能令人觉得尖锐的问题;另外一个因素是采访时间的长短,如果采访一个时间很紧的重要的采访对象,应立刻进入采访主题,这些采访对象以前很可能已经被采访了很多次,已经非常习惯回答这些具体的问题。

(3)迂回式问题

迂回式问题指在访谈中遇到障碍,对方回答不清或不愿回答时,放弃正面提问,而从侧面或反面提问,再引入正题的一种提问方式。迂回式提问的一般手法是先提出过渡性问题,然后逐渐接近到敏感问题(通常是那些会引起采访对象抗拒心理的问题),通过记者将敏感问题隐蔽在一般问题之后,这个过渡会使采访对象解除戒备心理,最后在不自觉的状态下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前面第一章谈到采访的双向性(第31页)时曾举过《焦点访谈》一次采访棉花掺假事件的例子,这其中记者也成功地使用了迂回式问题让真相不言自明。

(4)激发式提问

与激将法类似,通过设问、反问或故意错问,以激发对方的情绪。如“请你谈谈你是怎么举报你的顶头上司的?”改为“举报你的顶头上司,你难道不害怕遭到报复吗?”

通过激发感情,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将新闻事实弄清,也容易采访到有真情实感的事实。但使用激发式提问要注意语言环境、采访对象的身份和理解程度,避免引起误解,导致采访无法顺利进行下去。

(5)引用式提问

对于一些比较敏感或尖锐的问题,记者如果感到直接提出可能会引起采访对象的不良感受或让其感觉到记者不客观,可以借口提问,以转述或引用别人的话来提出,让采访对象回应。如“有人说你这么做是为了逃避,你怎么看?”“你的竞争对手说你非法使用了商业贿赂。你对此作何回复?”等等。

又如你采访一个有争议的决定是如何做出的,如果你一开始就问:“为什么没有更多的老百姓参与决策?”传达出来的潜台词就是记者认为应该有更多的老百姓参与决策,这样就显得不够客观,不如改成:“一些人说应该有更多的老百姓参与决策,你怎么看?”

引用式提问相当于把记者从敏感、尖锐的问题碰撞中抽走,以一个中立者的身份来提问,这样采访对象也容易接受。

(6)铺垫式提问

在提比较私人或者比较尖锐的问题时,铺垫式提问也比较常见,相当于为问题加一个前奏。如“非常抱歉打扰了您,但我不得不问您这个问题”或“我知道你很忙,但我还是想问你这个问题。”

有时候,采访对象更愿意回答加有前奏的私人问题或尖锐问题。但如果你的提问让采访对象生气了,请不要慌张,让采访对象先发泄,不要做任何反应。你的工作是了解这个采访对象,并得到你的问题的答案。

5.适当追问

在采访中,记者需要根据采访对象提供的回答对一些不甚清晰的信息进行追问。追问的方法有多种:正面追问,即直接指出回答不真实、不具体、不准确、不完整的地方,请被访谈者补充回答;侧面追问,即换一个不同的角度,来追问相同的问题;补充追问,即只问那些没有搞清、需要补充回答的问题;重复追问,即重提已经得到回答的问题,以检验前后回答的一致性。

不管采用哪种方法追问,只要促使采访对象更真实、更具体、更准确、更完整地回答了问题,就算达到了追问的目的。

追问一定要适时和适度。适时一般指追问应放到访谈的后期进行,这是因为追问是一种比较尖锐的访谈形式,搞不好就会妨碍整个访谈过程的顺利进行。适度一般指追问应不伤害访谈者与被访谈者之间的感情,如果访谈气氛紧张,应缓和一下气氛,再进行追问,这样就不会给以后的访谈留下无法弥补的隐患。

四、倾听与记录

1.倾听

记者的倾听对采访对象而言是一种无声的鼓励,然而有很多记者在倾听方面做得还不够。比如,抢采访对象的话,喧宾夺主;采访时总想着下一步要问什么,造成采访注意力不集中,缺少追问等。倾听是采访到更多信息的法宝。

倾听时,一般要关注三个层面:第一是事实,第二是可以用作直接引语的话,第三是内容是否详尽、证据是否充分。采访对象是否清楚地阐述了某个观点、是否提供了充足的论据?记者明白他的观点了吗?如果没有,就请采访对象再重复一遍,进一步阐述他的意思。如果记者注意倾听说话的内容,就能主导采访的进程而不是被采访对象牵着鼻子走。

倾听更有助于你的提问顺序变得自然。记者可以从被采访对象的最后一句话或最后一个观点引出自己的下一个问题,就好像你在和朋友聊天一样。如果想转换话题,可以这样过渡:“关于另一个主题。”通过集中注意力的倾听,你提问的顺序将会与采访对象的思路变得一致,从而更加自然。

倾听时,记者应该做出适当的反馈,如时常与采访对象进行目光接触,让他知道你在听。用一些形体语言表达你的反馈,如点头、微笑、说“是的”或者露出困惑的神情。如果你没有听明白,直接告诉他。只有好的倾听才会有好的跟进问题,比如“为什么?怎么样?我没明白,请解释一下”。另一方面,如果采访对象提出了一个独特的观点或者说了很精彩的话,记者应该报以肯定的微笑或者点头来鼓励对方继续说下去。

倾听时也要注意观察,采访对象有什么样的体态语言?他在采访中表现出烦躁不安还是紧张?在你提某些问题时,他是微笑?皱眉还是表示不舒服?他的情绪在采访过程中有什么变化?有没有一些迹象表明采访对象在说谎或者保留了一些信息?观察可以成为有效的倾听工具。

倾听时记者应该保持客气和礼貌。如果采访对象跑了题或开始漫谈,不要打断他,等他做短暂停顿时再岔开话题;另外,要排除个人情绪的干扰,无论你采访前多么烦心,一进入采访状态就应该全神贯注,否则心猿意马的记者会让采访对象感觉到不够专注,从而应付采访。

在倾听时应该注意灵活应变。不要僵硬地依靠一套采访提纲进行采访,即使你以事先准备的问题开场,当采访朝着另一个方向发展且这个方向很有价值时,应该进行跟进与追问。既要仔细倾听你想知道的内容,也要仔细倾听出乎意料的内容。

2.记录

“再淡的墨水也胜过再深的记忆。”好记者能找到一种方法准确和完全地捕捉住人们告诉他的东西,通过往往只有自己看得懂的笔记来把访问的重点内容记录下来。下面的技巧也许对你有一些用处:

带上多余的铅笔、钢笔、纸和其他可能需要的备用物品。如钢笔没水了、铅笔断了、笔记本用完了可以不影响采访。如果你用的是磁带式录音机,就要多带些磁带和电池。

使用关键词。不要试图记下每个一字,可以迅速摘记几个关键词来帮助自己来回忆事实和采访对象的阐述。遇到对方说的特别有说服力、有特色、有启发性的和富有洞见的语言,应该立刻识别出是值得做直接引语的,这时应该将其记录下来,并标注出来。

放慢节奏。在你记录完整话语时,可以放慢采访节奏,如问一个无关紧要的问题,边听边记;也可以请采访对象进一步阐明刚才的陈述,甚至可以停顿一会儿。你可以控制或至少影响采访的步伐,有意识地放慢提问的速度。记下完整、准确的信息和引语是你最优先考虑的,不管这些信息或引语有多长。

交流感。不要把目光粘在笔记本上,一定要确保你在提问和记笔记的过程中与采访对象进行目光交流,可以练习不看笔记本进行记录的技巧。如果记笔记让采访对象紧张的话,在适当的时候,你可以用诚挚的赞扬让采访对象感到轻松,比如说:“你说的很有意思”,或者让他就同一话题再进一步阐述,以赢得记笔记的时间。

建立一套你自己记笔记的方法。如将某些词语进行简化,将有疑问的信息打上个问号,将你在采访中突然想到的问题写在第一页(之后再问这个问题时可以不用翻找笔记),用星号把重要信息标记出来,把直接引语用括号括起来等。怎么记都没关系,只是确保你自己能看明白就可以了。

核实与检查。在采访过程中或采访结束后,确认你得到的被采访者的姓名、头衔等是否正确。如果有多个头衔,可以问问采访者希望用哪一个?你还可以在这时询问采访对象家里的电话或电子邮件地址,方便你再次与他联系。采访结束后也要检查笔记,如采访对象说了三条理由,你得确认你记下了三条,如果有遗漏,当场请采访对象再说一次。

心态要开放。在你开始提问的时候,可能已经对这篇报道有了一个想法,但别让这个先入为主的想法限制你的笔记内容。你可以在采访过程中的任何时候改变报道角度。好的记者不应该预设报道内容,只记下认为与报道相关的东西,而是应踏踏实实地记下访问的全貌。尤其在写作过程中决定转换报道重点时,就不会为没有记全笔记而遗憾了。

保存笔记。至少应该在报道发表之后几周都保存好笔记,以防万一出现与报道有关的问题,有的报社出于法律上的考虑希望记者将其笔记保存一年。在采访笔记上标注日期是一种比较好的做法。

许多记者喜欢通过录音机记录采访。如果是电台的记者,录音机是必须使用的基本工具,它能帮你捕捉到准确引语和当时采访的环境声响。但对印刷媒体的记者来说,使有录音机有利也有弊。好处在于它能完整记录内容,记者采访时可以把重点放在提问组织与观察上,不用分心来记录;弱点是采访完毕后,记者还需再听一遍录音,记下引语,这样花的时间比记笔记多得多,尤其是截稿时间比较紧张时。但一些采访最好使用录音机记录,如采访某些人的违法、犯罪行为的时候,准确地引用对方的话就显得十分重要,录音机将此记录下来以备所需;又如按问答方式写报道时,或者要发表重要的或历史性的演讲文本。如果使用录音机应保证在采访前做一个短暂的声音测试,确保每次采访前它都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电话采访时,很多记者都会直接把采访笔记录入到电脑上。录入采访笔记时,要随时保存,采访一结束,马上打印出一份纸质文件,以防文件被不慎删除或弄坏。

五、有关广播电视访问的提示

在广播电视采访中,并不是所有的访谈内容都会被录音机或摄像机记录下来,通常只有新闻事实的核心内容采访时才需要带机采访。带机采访的访谈又叫话筒前采访,是以话筒为工具,以提问为手段,在新闻现场或其他场合记录对新闻人物访谈内容的采访方式。话筒前采访除了有访谈采访的一切要求之外,还有些特殊的要求:

1.尽可能地消除现场的干扰因素

如适当减少摄录人员的数量,在场者也应注意尽量减少自己存在的痕迹,话筒尽可能不要干扰采访对象与记者的交流视线,无线话筒的效果会更好。电视采访中避免灯光直射人脸等;

2.记者的语言应精炼,通俗化,口语化,有表现力

记者在话筒前提问要注意方式方法。首先提出的问题要具有实质内容。提问时,要用“谁”、“什么”、“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哪个”、“为什么”和“怎么样”这样的提问语提出问题,使被访问者只能具体回答问题,或者用“请告诉我……”、“请谈谈……吧”这样的句式,引导被访问者作出具体叙述。在广播电视的话筒前采访中,简单回答是否的闭合式问题要谨慎使用,这样做的结果是答案往往由采访者说出,而被采访者只是作了证实或证伪,有采访者诱导之嫌,尤其不宜多个闭合式问题连续使用。

如北京远郊区有个山村的群众吃水很困难。后来,在当地政府的关怀下,村民都用上了自来水。一位广播记者采访一位老大娘时问道:“大娘,您吃上自来水了,高兴吧?”大娘回答说:“高兴!高兴!”这次采访,记者就提了这一个问题,大娘也就连着说了两个“高兴”,心里有话却因记者的直白而没能说出来。如果问:“大娘,原先您想到过吃自来水吗?”或者“大娘,听说你们过去吃水好困难?”大娘心里的话就能痛快地说出来。

3.注意话筒采录声音的自然与清晰

采录前应注意检查录音器材的状况,确保其正常工作;正确使用话筒,避免声音变形;注意选择访问环境,提醒被访者关掉手机,避免电磁波等噪音干扰。

4.电视的话筒前采访记者应有镜头意识

如提问不应重复镜头中明显存在的信息,善于利用环境和周围的事物来组织问题等。曾经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节目《罚要依法》中,记者在记录下309国道上乱收费的民警在罚款时“二十!”“再来二十!”“四十!”的吆喝之后,还结合国道上的“文明路段”标语牌,“有困难找交警”、“视人民为父母”的宣传牌来提问,将这些民警言行之间的强烈反差表现出来,用事实鲜明地表达了记者的态度。

此外,在话筒前采访时,记者一定要具备把握谈话内容及其走向的能力,及时处理现场状况,根据传播的需要,调控某一话题讨论的长度和深度,不失时机地转换话题,以延伸信息的层次,兼顾到内容的方方面面,在有限的时间当中内容完整、详略得当地提问出传播所需要的信息内容。这就要求记者善于把握好提问的节奏,既不跑题,也不放任;既不冷场,也不重复啰嗦;既不匆忙,也不拖沓。特别是要注意结束的时间,事先要有所提醒、要防止出现话没说完而采访结束时间已到的情况。

5.话筒前采访的一次最佳原则

争取一次完成,否则重复多次后采访对象容易产生厌倦感,影响采访效果。另外话筒前采访不宜过长,一般应控制在两小时以内,时间太长容易疲倦,影响采访的效果。

六、访问中的新闻伦理问题

1.诚实

尽可能不要对你的身份、你的工作单位和采访目的说谎。有人认为,欺骗是就威胁到公众利益的事获得信息的唯一方式,但更多人认为,这是一个有着巨大的道德问题的领域,新闻机构要衡量对社会的潜在危害和使用欺骗对其信誉造成的损害之间的轻重。

如果你发现自己处在必须使用欺骗手段才能获得真实信息的形势中,如前面所提到的央视记者以打工者的身份进入工厂体验劳动保护不力的现象,一定要确认没有法律的风险才能进行。

2.避免做出承诺

不要做你无法履行的承诺。不要在采访时就告诉采访对象报道什么时候会发表,因为时间安排很可能会改变。一般情况下,不要同意让被采访者在报道发表前读报道,这会造成他们可能要求你改动报道,而这些改动会破坏你对报道的理解并改变采访对象在报道中的形象。一种办法是,记者可以同意给采访对象打电话,但只向他们读出所引用的他们的话,或涉及采访对象所提供的背景性的信息,以核实报道中所写的是准确的。

同时,对于承诺采访对象以匿名的方式出现要很小心。一旦你保证了匿名,你要注意在报道中采访对象不能露出关于自己身份的蛛丝马迹,否则对方可能会起诉你。

同样的,对同意使某些信息保持在“记录外”要很小心。如果你承诺某些信息只是私下谈谈,不见报,就必须做到。在做记录时,当采访对象开始提供“记录外”的信息时,你就把笔放下。这样一来,如果你无法在记录中找到某些信息,你就知道那是“记录外”的,是不能在报道中使用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