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俄罗斯人特有的非语言交际手段

俄罗斯人特有的非语言交际手段

时间:2022-04-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俄罗斯人特有的身势语身势语反映了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某些心理特征。但俄罗斯人相反,他们往往被称作不带笑容的民族或冷面民族。但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也与俄罗斯人在交际中的特殊心理状态有关。(二)俄罗斯人的心目中微笑不是礼貌的一种手段在俄罗斯人的心目中微笑并不是彬彬有礼的表现,并不是对谈话对方表示礼貌的一种手段。

一、俄罗斯人特有的身势语

身势语反映了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某些心理特征。因此,不同民族的身势语在形式和意义上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着差异。例如,微笑在许多民族的交际行为中起着重要作用,它是交际行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要素。中国人历来被称作微笑的民族。但俄罗斯人相反,他们往往被称作不带笑容的民族或冷面民族。

为什么俄罗斯人不是笑脸常开呢?当然,这与他们长年生活在严峻的气候条件下有关。一般说来,北方民族的感情不很外露。但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也与俄罗斯人在交际中的特殊心理状态有关。

(一)俄罗斯人一般不对陌生人微笑

难怪在俄罗斯,当外国人走在大街上或通过海关时向俄罗斯人微笑示意,照例都得不到回应。不仅如此,如果一个男士(或姑娘)走在大街上向一个姑娘(或男士)微笑,则会被视为轻佻,有失体面,引起误解。

(二)俄罗斯人的心目中微笑不是礼貌的一种手段

在俄罗斯人的心目中微笑并不是彬彬有礼的表现,并不是对谈话对方表示礼貌的一种手段。中国人对人表示问候时,照例要向对方微笑示意,这是礼仪的要求。俄罗斯人则不然。俄罗斯人见面在问候时使用客气的语调,伴以友好的面部表情,但不是微笑。在这里,微笑被认为是表面的(并非发自内心的),硬加上去的交际成分,是做作,既无必要,也不恰当。

(三)俄罗斯人交往中在执行公务时不习惯于微笑

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大多数国家,商业,服务性行业的工作人员已把“微笑”列入工作守则,提出了“微笑服务”的口号,俄罗斯人则无此传统。相反,他们认为,一个人在从事严肃的工作时,应当全神贯注非常严肃。在工作时间笑会分散注意力,有损于工作。在俄罗斯人的头脑中,微笑和严肃工作,两者是不相容的。

(四)俄罗斯认为一个人要笑就一定有某种原因

俄罗斯认为,一个人要笑就一定有某种原因,如情绪好,生活富足,解决了棘手的大问题等等。总之,得有某种让人高兴的事。为了赢得谈话对方的好感,给对方以好印象而面带微笑,这对俄罗斯人来说,是不恰当的。

对俄罗斯人来说,在交际过程中只有发自内心的、善意的微笑才会予以肯定,这种微笑,不仅张口,而且扬眉。

学习俄语,不仅要了解语言,而且需要了解国情。这里提出俄罗斯人关于微笑的几个特点,就是学习俄语又有机会同俄罗斯人交际的人所必须知道的。例如:在见到俄罗斯售货员脸上不带笑容时,就不会怀疑她不友好或怀有敌意了。

二、有迷信色彩的非语言交际手段

这种手段虽已陈旧,然而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仍然占有重要位置,因为这些动作包含的意味实难用语言来表达,且在实际生活中,不是所有的意思都能用语言来表达,这种无声语言实际上已经成了一种特殊的委婉语,它能起到有声语言无法起到的表达作用。再说有些事也“只能意会不能言传”。如俄罗斯人一般不在房间里吹口哨,不同讲话的人用同一条毛巾擦手,隔着门槛不和他人打招呼或告别,送亲人出远门前要静坐几分钟等等。这一切无非是为了防止不愉快的事情发生,是求得诸事顺遂的内在心理因素所决定的。

旧时,俄罗斯人,乃至斯拉夫人认为,有的人长有毒眼,一旦被这种眼睛看过,就会遭到厄运,如:孩子病了,那是被人用毒眼看坏的。厄运在现代生活中常表示过分夸奖、赞美而引起不吉利的后果,如:不要瞎说了,阿弥陀佛。这在中国老一辈人中也有同样反映,如一个孩子跟妈妈说:“妈,这下可好了,我有好几个月没生病了,是吗?”旧时的母亲当听到儿子说这种没头没脑的话时,会即刻愠怒地加以阻止:“傻孩子,这也能瞎说?!”民间习俗认为,孩子说了以后是会遭灾的。

也就是说,正确地使用和掌握非语言交际手段能促进彼此间的理解,使正常交际畅通无阻,并能有效地影响对方。非语言交际手段,特别是手势,在不少情况下,可以起到加强有声语言的语气作用。

无声语言和有声语言各自成系统,在表情达意上它们是相辅相成的。

无声语言可以强调、加强有声语言的语气。有时以手势、面部表情来解释有声语言的内容;无声语言可以代替有声语言的内容;无声语言同有声语言在表达上构成同义系列。

总而言之,无声语言的优势不能忽视,不能低估。主要表现在:

(1)表情和动作能使所表达的内容显得婉转,把欲说不能的话通过表情和动作表示出来,比直截了当地说“他是傻瓜”委婉,恰到好处。

(2)无声语言的特点是简洁、明快、能省去不少口舌。

(3)在不宜大声喧哗的场合,手势更有其得天独厚的表达优势。

[1] 毕继万:《跨文化非语言交际》,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