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语义引起的歧义

语义引起的歧义

时间:2022-04-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语义在阐释和理解的过程中,衍生、转化、拓展、延展,进而展现出十分丰富多样的可能性。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可以有不同的理解,这些可以看作是由语义引起的歧义问题。He wаs аttrаcted by а cаr.以上四例均是由语义引起的歧义句。语义的复杂性与语境的关系造成了交际表达中的歧义。

语义在阐释和理解的过程中,衍生、转化、拓展、延展,进而展现出十分丰富多样的可能性。因此,在将语义阐释为一种意义的同时,极有可能引起另一种阐释。对于每一个语言符号来说,其所指始终处在“差延”之中,即所指永远在“滑移”之中,只能呈现出一种“踪迹”。文本作为“能指链”,其所指在不断地生成、延伸,但这种延伸在时间和空间这两个维度上都是不可把握和规约的,于是使文本具有多种阐释的可能性,也就是表达中常见的“歧义现象”。

歧义是指语言文字的意义不明确,有两种或几种可能的解释。歧义的形成,从语言材料看,言语结构中的某一语言单位要具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能指义;从语境看,必须有可利用的因素,帮助言语结构实现两种所指义。

语义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交际的日益广泛而不断扩展的,语义的随机性、模糊性、复杂性等特点体现了一种语言的丰富和完善,是社会进步的一个标志。汉语中一词多义现象十分普遍,一个词不只拥有一个语义,一种形式可能表示多重或多个内容,在多个语义的共同作用下,也会承担不同的语法功能。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可以有不同的理解,这些可以看作是由语义引起的歧义问题。例如:

(26)他原来在这里。

(27)他走了。

(28)我在上课。

(29)He wаs аttrаcted by а cаr.

以上四例均是由语义引起的歧义句。例(26)中,“原来”一词包含双重语义,既可以表示“起初的”“从前的”,又可以表示“发现真实情况”。这样就使这句话含有了两种不同的理解,“他曾经住在这里”或者“发现他住在没有料想到的地方”。例(27)的“走了”一词包含双重语义,既可以表示“离开某地”,也可指“某人离世”。例(28)中,“上课”一词包含双重语义,既可以表示“听老师讲课”,也可以表示“说话者是老师,给学生讲课”。例(29)中,“be аttrаcted”既可以表示“被某事物吸引”,又可以表示“被某物袭击”。所以这句话既可以理解为“他被一辆车吸引了”,又可以理解为“他被一辆车撞了”。

语义的复杂性与语境的关系造成了交际表达中的歧义。对于歧义的语句,理解的任务就是从多种结构中选出最适宜的和最可能的结构。在语言理解中,没有绝对的“正确”,只有相对的“可能”。

人类既是语言交际的主体,也是语义参与的主体,可以分为说话人和听话人,即信息的发出者和接收者。接收者在交际过程中选择的词汇理解组合,是在一般情况下最有可能的语义。可以说“选择”和“可能”道出了语言理解的真谛。在语义处理的过程中没有绝对概念,人们理解一个句子的意义,只不过是因为它比其他意义更有可能而已,而做出这种选择的主要根据就是词在此时此地的用法,即语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