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接近的语言艺术

接近的语言艺术

时间:2022-04-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接近的语言艺术公关人际传播的“面谈”中,交际双方首先遇到的是如何“接近”的问题。这里的“接近”,是指通过适当的语言形式和辅助性手段,使交际双方形成一种“悦纳”、“融洽”关系的心理现象。值得注意的是,“接近”的语言艺术,决不应该是一种花言巧语,而是以真诚、热心、礼貌、得体为本的。其实,它在“接近”的语言艺术中,却是不可掉以轻心的一个手法。

第一节 接近的语言艺术

公关人际传播的“面谈”中,交际双方首先遇到的是如何“接近”的问题。这种“接近”,不能机械地理解为是开场白,虽然,开场白的好坏确实对能否顺利“接近”有很大作用。这里的“接近”,是指通过适当的语言形式和辅助性手段,使交际双方形成一种“悦纳”、“融洽”关系的心理现象。“悦纳”、“融洽”的关系,是进一步深入交际的基础。值得注意的是,“接近”的语言艺术,决不应该是一种花言巧语,而是以真诚、热心、礼貌、得体为本的。下面介绍九种接近人的语言艺术。

1.介绍得体

和陌生人见面,第一个程序便是介绍。可以由第三者出面介绍,也可以自我介绍,不论采用何种介绍方式,都不宜采取太冷淡或太随便的态度。特别是自我介绍的时候,更要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做到恰当得体。那么,怎样的介绍才算恰当得体呢?一般地说,介绍的语言既要简洁明了,又要能使对方从你的介绍中,找到继续谈下去的话题;既要使对方通过你的介绍对你有所了解,又不使对方觉得你在自吹自擂。请比较下面三种介绍方法:

①我是×××,请多指教。

②我是上海华伦实业公司经销科科长×××,请多指教。

③我是上海华伦实业公司经销科科长×××,是××大学经济系毕业生,××教授是我的老师,我曾在××厂担任过副厂长。

例①介绍语言过于简单,对方听了介绍后,除了名字外,其他一无所知,很难把话题接下去,作进一步的交谈;例③画蛇添足,太啰唆,有自吹自擂之嫌,容易引起对方的反感,有时对方会因此而不乐意与你作更深的交谈;例②则既简洁,又能使对方找到接下去交谈的话题。如:“啊,华伦实业公司,我在报上看到过介绍你们的文章。你们公司现在搞得怎么样了?能给我们谈谈吗?”或“啊,你是搞经销工作的,我对这项工作也很有兴趣。你一定很有经验,能介绍介绍吗?”这样,双方就能很自然地找到话题,使彼此接近起来。

2.称谓合适

运用称谓,看来似乎是一件再简单不过的事。其实,它在“接近”的语言艺术中,却是不可掉以轻心的一个手法。1949年6月1日,上海解放后的第六天,陈毅邀请荣毅仁等九十多位上海有名的产业界人士开座谈会。由于刚刚解放,这些产业界人士对党和政府的政策、态度还不甚了解,因此前来参加座谈会时,多少都怀着紧张不安的心情。座谈会开始,陈毅市长以一句“工商界的朋友们!”作为开场白,一下使得这些原本忐忑不安的产业界人士轻松了不少,为下面座谈会的成功召开开了个好头[1]。一次,曲啸同志应邀到一管教所给劳教人员作报告。面对年纪轻轻的罪犯,怎样称呼呢?如果称罪犯,会产生逆反心理,对教育是不利的;称同志,显然不合适,最后他用了“触犯了国家法律的年轻朋友”这一特别的称呼。谁知,这一称呼竟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些劳教人员听到这一称呼时,都激动地鼓起掌来,有的还激动得哭了。报告自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一位长于演讲的同志,曾谈过一个体会:针对不同听众对象的特点(职务上的、性别上的、年龄上的等等),选用适当的称呼,要比千篇一律地用同一种称呼的效果好得多。如果面对青年听众,那么,一声“青年朋友们”的称呼,就把自己和青年置于了平等的地位之中;对大学生称之为“未来的××师,××家”,确实更能激发他们的自豪感;把护士称之为“白衣天使”,尊敬之情溢于言表。凡此种种,随情适景的称谓,无疑会使双方在感情上更接近。

在人际交往中,特别是对有残疾的人,称谓更要注意文明和礼貌,更要讲究得体和妥帖。有一位记者谈过这么一件事:一次,他去采访盲人开的商店,稿子写好后,去念给那位盲人听,开始那位盲人听得很高兴,当稿子念到“你别看他眼瞎,可心灵手勤,信息准,一年走上……”时,那位盲人脸色沉了下来,显现出不高兴的神态,经再三追问,那位盲人才说:“我们盲人最忌讳说瞎子,你们搞新闻工作的人更要尊重残疾人。”

3.巧用“我”字

在人际交往中,“我”字是经常要讲到的。但“我”字怎样用,却大有讲究。“我”字讲得太多,过分强调,就会给人突出自我、标榜自己的印象,会在对方的心理上,筑上一道防线,给“接近”设置障碍,影响交际的深入。因此,公关人员在人际传播过程中,必须掌握“我”字运用的分寸。

方法之一是:少用“我”字,多运用承前省略主语句式。如:“我对我们厂的员工最近作过一次调查统计,(我)发现有百分之四十的员工对企业有不满情绪,(我)认为这些不满情绪来自奖金的分配方面,(我)建议……”第一句用了“我”,主语已经明确,那么后面几句中的“我”,不妨统统省去。这对句子意思的表达毫无影响,且能使句子显得简洁,避免不必要的重复,还能使“我”不显得太突出。

方法之二是:配之以平稳和缓的语调,以及自然谦和的表情动作。具体地说,讲“我”时,“我”字不要读成重音,语音不要拖长,目光不要咄咄逼人,表情不要眉飞色舞,神态不要得意洋洋,语气不要过分渲染,把表达的重点,放在事件的客观叙述上,而不要突出做这件事的“我”,更不要使听的人感到你高人一等,是在吹嘘自己。

方法之三是:以“我们”代“我”。以复数的第一人称代单数的第一人称,对缩短双方心理距离、促进彼此情感的交流,不失为行之有效的方法。请看下面一则实例:

开学第一天,某小学五年级的讲台上,站着一位新来的班主任。他环顾教室之后,接着说:“同学们,努力用功啊,今后我们将一起学习。”

听了上面这句话,同学们的心为之一震,因为他们听惯了新班主任、新来老师这样的开场白:“这学期我担任你们的班主任”,“这学期我教你们××课。”老师总是强调“我”和“你们”,而这位老师则不同,一个语气词“啊”,一个复数的第一人称代词“我们”,再加上一个副词“一起”,把自己主动地融入班级的这个集体之中,拉近了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消除了学生对新班主任的陌生感,让人感到亲切和温暖。放学了,这位老师又和大家一一握手告别,同学们惊奇而又欣喜,因为握手是大人们的一种礼节。同学们从中深深感受到了老师对他们的期望、信任和鼓励[2]

4.善于提问

在与不熟悉的人交往中,设计巧妙的提问,不仅能起到投石问路的作用,还能使交谈沿着自己希望的轨道,向深层展开,达到相互沟通的目的。有的人问话一出,便立即打开了话匣子,双方相见恨晚,成了好朋友;有的人问话一出,却使对方无话可说,形成难堪的场面,双方只得说“再见”。可见,提问是一种语言艺术,对“接近”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一家饭店招聘服务员,有两位应聘的青年,在接待顾客时,使用了不同的发问方式,取得的效果也就不同,下面是他们考核时的情景:

第一位青年问坐着等候的顾客:“先生,您吃鸡蛋吗?”

顾客摆了摆手,事情就这样结束了。

第二位青年问坐着等候的顾客:“先生,您吃一个还是两个鸡蛋?”

顾客听着笑了起来:“那就吃一个吧。”

第二位青年获得了成功。他在这里运用的是限制性提问。这类提问有两个特点:一是在提问中便限制了对方可能作出的回答,有意识有目的地把对方的思路,引向提问者所希望的答案上;二是这类提问能使对方从中感受到问者的诚意,心理上达到相融,感到盛情难却,不好意思拒绝,即使原来想拒绝,也会不由自主地改变主意,顺着问话人的意思作出答复。

但这类提问,一般只适用于预期的目的十分明确的情况,如果对情况不很了解、又无明确的目的,就不宜用这类提问方式。在对情况不很了解又无明确目的的时候,提问的范围宜大不宜小,宜活不宜死,以给对方的回答自由选择的余地。一位商业劳动模范,在谈商业服务经验时,曾做过这样的介绍:在接待顾客时,当顾客刚到他面前,他便马上点头致意,同时亲切地招呼(实际是一种问话):“先生(或小姐),您看看什么?”而不是用服务员通常使用的“您买点什么?”,因为这样说,有着最大的自由选择余地,无论买与不买的顾客,听了都顺心,不至于产生“我不买难道就不可以看看了”的反感心理!

暗示式提问也是常被采用的方式。

如果你住在集体宿舍,别人用了你的洗脸盆,忘了倒水,于是你便很有礼貌地问了一句:“您——洗脸盆还要用吗?”那效果总要比直接问:“你怎么还不把洗脸水倒掉?”或说“请你快点把洗脸水倒掉!”好得多。暗示式提问语言婉转含蓄,不会使对方感到难堪,因而可以避免误解和矛盾,有时还会使对方觉得你有礼貌有教养而产生好感,从而使双方接近起来。

5.投其所好

善于交际的公关人员,常能在与公众接触的瞬间,就能找到双方感兴趣的话题,以引发交谈的兴趣。

美国一名记者访问肯尼迪,见面就说:“我看你像个人文主义者。”一下子引起了肯尼迪很大的兴趣,破例与这名记者长谈了近两个小时。

秦绿枝同志第一次访问京剧名旦荀慧生先生时,开始很拘谨,荀慧生先生的反应也不怎么热情。后来他说:“我十三四岁的时候就看您的戏了,是《钗头凤》。”荀先生顿时来了劲,说开了笑话:“是吗?那时你是情窦初开,我已是徐娘半老……”笑声充满了房间。

在人际交往中,能用作接近的话题可说俯拾皆是,关键在于:要善于根据特定的情境去发掘,并恰到好处地运用。当然,这是以公关人员一定的阅识、经验为基础的。

6.借助媒介

在公关人际交往中,除了上述谈到的投其所好、寻找对方感兴趣的话题的方法以外,与之相类似的还有“借助媒介”法。公关人员可以因人因事因物,就地取材,就近取材,以一定的物和事为媒介,作引发交谈的“因子”。如一个陌生人手里拿着一张报纸,你如果想结识他,便可以以报纸作媒介,对他说:“先生,对不起,打扰一下。请问您手里拿的是什么报纸?有什么重要新闻吗?”这样,对话就有了可能。

借助媒介法中,可作为引发交谈的“因子”是很多的,除了一些物和事以外,寻找双方的相似性因素,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在某一订货会上,两位先生见面交谈:

张先生:马先生,听您的口音是浙江人?

马先生:是啊,老家在浙江绍兴市。

张先生:我在浙江插过队,待过好多年。听说绍兴市的民营企业近几今年搞得很红火,经济发展很快。

马先生:民营企业是办了不少,但技术水平、管理水平上存在的问题还不少。

7.转换话题

在与公众打交道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卡壳”的时候,这就需公关人员灵活应变,另辟蹊径,寻求转机。

1984年美国总统里根访华前夕,根据顾问们设计的步骤,他先与一复旦大学毕业的留美学生接通了电话,告诉他将访华的消息,问有什么需他转告母校的。这位学生在毫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突然听到里根总统本人的问话,顿时心慌意乱,紧张得说不出话来。里根知道“此路不通”,立即调转话头,亲切地问:“你来美国有多长时间了?生活过得惯吗?……”对方顺着里根的问话,从这些日常小事谈起,心绪逐渐平静下来。里根乘势又很自然地把话题转回到原来的话题上,这位学生也很高兴地请总统转告他对祖国人民对母校师生的问候。通话终于取得了预想的结果。

转换的话题能否起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关键在于当事者要善于从第一回合的接触中总结经验,作出正确的判断,弄清楚对方的心理、性格文化素养等特点,寻找出能为对方接受、被对方理解、能打开缺口的话题。话题的转移不是随心所欲的,也不仅仅是为了无话找话说,而是必须为原来话题的展开创造条件,铺平道路,因此,新话题的设置,必须有的放矢,目标明确,通盘考虑。北京语言大学外籍教师凯瑟琳,回忆第一堂课与学生见面时的情景说:“学生都想知道我的年龄,但又明白问年龄是不礼貌的,所以他们问我是否知道自己的生肖,我对中国文化很感兴趣,我告诉他们属蛇,于是我上当了,他们据此算出了我的年龄!”这个例子中,由于生肖同年龄之间有一种直接的换算关系,改直接问年龄为问生肖,看似话题变了,但实际上还是围绕原来的目的,通过转换话题,打开缺口,达到了目的。

8.情绪转移

处于不平等地位的交际双方,在接触的初始,往往会具有一种紧张的心理状态。这种状态的存在,常常成为双方接近的障碍,通过适当的语言,转移对方的紧张情绪,能消除这种障碍。

一次,周恩来总理在谈话中向一位日本学生了解日本的学生运动,这位学生面对伟人,情绪很紧张,说话也结巴起来。周总理态度和蔼,神色慈祥,笑着对他说:“日本的青年见了我,都和我展开争论,你也大胆讲吧!”这位日本学生从总理的言谈、举止、神态中感受到平等和热情,他的紧张情绪慢慢地就消除了,谈话也活跃顺畅了。

消除对方紧张心理的方法很多,如上例中,总理通过自己的态势语和鼓励性的言语,转移了对方的紧张情绪;幽默风趣的语言运用得当,也能在不熟悉的人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双方很快接近起来。列宁第一次会见高尔基时,一见面就紧紧握住高尔基的手说:“你来了,很好。可是你喜欢打架吗?这里将有一场大大的打架。”高尔基觉得就像老朋友那样亲切,很快就自如起来。

转移紧张情绪的方法尽管很多,但如果没有对人平等和尊重的思想感情作基础,是很难收到好的效果的。

9.熟记人名

在日常交往中,如果一个并不熟悉的人能叫出自己的姓名,人们就会产生一种亲切感和知己感;相反,如果见了几次面,对方还是叫不出自己的名字,便会产生一种疏远感、陌生感,增加双方的心理隔阂。一位心理学家曾说:在人们的心目中,唯有自己的姓名是最美好、最动听的东西。许多事实也已经证实,在公关活动中,广记人名,有助于公关活动的展开,并助其成功。

在邓小平去世十周年之际,新华社记者对日本众议院议长河野洋平作了专访。河野洋平专门说了这样一件事:20世纪的1977年,他以一个年轻议员的身份到中国访问,在北京见到了邓小平,那时邓小平已年过七旬。会见中,邓小平谈了很多政治问题,而聆听的对象是河野这样一个年轻的外国议员。1978年,邓小平访问日本,并再次与河野洋平会面。河野说:“1977年的那次会面尽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想到邓小平每年会见的国外要人不计其数,对于我这样一个资历尚浅的年轻议员也许早已无从记起。邓小平的访问日程又相当紧,他所会见的全是日本各大党派的党首等重量级人物。但出乎意料的是,邓小平一见到我,马上说:‘你叫洋平,寓意太平洋风平浪静,这个名字很好,我记得。’”听到这话河野很是感动,并补充说:“我是1937年出生的,当时正是日中关系最恶劣的时候,日本国内的局势也很微妙,我父亲的一位政治家朋友给我起了洋平这个名字,他们都希望连接日中之间的海洋一定要和平。”由于邓小平熟记河野洋平的名字及其含义,出乎河野洋平的意料,因此使其尤为感动,从而在心中留下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象。

有时,即使并不知道所想知道的人的名字,但出于需要,也应尽可能地设法了解并记住对方的名字。美国前总统罗斯福在一次宴会上,看见席间坐着许多不认识的人,他找到一个熟悉的记者,从记者那里一一打听清楚了那些人的姓名和基本情况,然后主动和他们接近,叫出他们的名字。当那些人知道这位平易近人、了解自己的人竟是著名政治家罗斯福时,大为感动。以后,这些人都成了罗斯福竞选总统的支持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