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巧用“疑问”

巧用“疑问”

时间:2022-04-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7.巧用“疑问”——为之愕然没有诱饵钓不到鱼。在新闻写作中,充分利用“?”(诱饵)制造疑问,制作标题。显然,作者拟题的用心良苦,“诱饵”初见成效。

17.巧用“疑问”——为之愕然

没有诱饵钓不到鱼。在新闻写作中,充分利用“?”(诱饵)制造疑问,制作标题。这种新闻标题,从字面上看有悖于常理,不符合逻辑,里面充满疑惑与悬念,诱发读者追问到底的心理欲求,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对读者具有很强的吸引力。请看下面三则新闻标题:

《孙海平的头发还有几根?》

   《中国体育报》2008年8月19日

《刘翔究竟该去该留?》

   《新华每日电讯》 2008年8月19日

《为何不早公开刘翔伤情?》

   《燕赵都市报》2008年8月19日

《中国体育报》的标题《孙海平的头发还有几根?》,读者看了标题,产生了两个疑问,第一孙海平的头发怎么了?第二,几根头发与刘翔伤退又有什么关系?显然,作者拟题的用心良苦,“诱饵”初见成效。那就是不正面讲“刘翔伤退”,而是通过“头发”诱饵,有虚有实,迂回战术,引入主题,读者心生疑窦,只有阅文释惑:

“意外退赛之后,刘翔哭了,孙海平哭了,然而在记者的眼前,最让人揪心的并不是孙海平如泉涌的泪水,而是在灯光下,他那光秃秃的脑门。”

四年前当记者在石家庄第一次结识孙海平的时候,他脑门上还散落着稀疏的头发。一晃四年过去了,孙海平一如既往地在刘翔身上播撒了全部的心血,最后收获的却是这样一个结果,想想他的心痛岂是常人所能承受?

应该说,作者的标题具有疑惑之美,一方面反映了记者对刘翔、孙海平的“知度”,没有“深度”,很难制作“头发”细节的标题来;另一方面,记者巧妙设诱,又通过“头发”触景生情,抒发情感,进一步强化新闻的审美特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