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文言文朗读

文言文朗读

时间:2022-04-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六节 文言文朗读文言文,是一种言简意赅的古代书面语言作品的统称。文言文朗读,比白话文朗读困难得多,因为有众多障碍。不过,任何作品,包括文言文在内,缺乏感受的朗读不仅违反了语词感受律,而且,必然削弱有声语言表情达意、言志传神的功能,必然缩小文言文的认识意义和降低其美学价值。由于整体平稳、语词拓开和语势复归,就使文言文朗读具有了明显的特点,使朗读者更进一步把握读而不说的基本要求。

第六节 文言文朗读

文言文,是一种言简意赅的古代书面语言作品的统称。它与生活语言相距甚远,虽然近代、现代还有人写它,但自“五四”以后,白话文兴起,它便相形见绌了。现在,我们学习文言文,不是为了复古,也不是为了全盘接受,而是为了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文言文中,虽有死去的语言,但也很有值得借鉴、吸取的一面。不少文言文,用优美、精湛的文笔表达出某种高尚的思想情操,至今读来,仍有相当强烈的感染力,仍有极为精妙的音韵美。正因为如此,只是阅读,就显得不足了,而朗读它,往往能品其所言,得其所未言,比起白话文的朗读更具有特殊的作用。

文言文朗读,比白话文朗读困难得多,因为有众多障碍。它字少意深,音单义广,难以补足;它一词多义,句法简奥,难以准确;它时过境迁,语焉不详,难以晓畅;它词异声同,一字多音,难以显露;它快读失字,慢读失章,难以把握;它文无定势,稍纵即逝,难以体味。对这些障碍,朗读者必须千方百计予以克服。

一、熟读原文,加强感受

朗读者对于文言文中的字字句句,一定要理解得透熟、精到。最好在脑子里把每一个字词、语句都形成对应的白话文。对有关的古人、古事,对有关作者及其他作品、时代、典故、训诂、释义、音韵、句读等都应有所了解。了解了这些之后,应该做一次“翻译”工作,从头到尾地、有条不紊地“译”成白话文。在这个过程中,不但会进一步加深理解,字斟句酌、反复推敲,形成鲜明具体的意念,而且还有必要对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给以具体恰切的评价,二者联系在一起,建立迅捷的条件反射,汇入有声语言之中,便会言之有物了。

透熟、精到的理解,还必须融入具体的感受。对古文语词的感受是很不容易的,朗读者功力不足,就几乎引不起感受。值得注意的是有一种不正确的认识妨碍着具体感受的获得,这种认识是:平心静气、不动声色才是朗读文言文的正宗。当然,文言文是表古人的思想,达古人的意向,抒古人的情感,发古人的感慨,今天的朗读者没有必要“替古人担忧”,“代古人疾呼”。不过,任何作品,包括文言文在内,缺乏感受的朗读不仅违反了语词感受律,而且,必然削弱有声语言表情达意、言志传神的功能,必然缩小文言文的认识意义和降低其美学价值。

二、整体平缓,词语拓开

在理解和感受的基础上,如何把握有声语言的进程,是朗读文言文的关键所在,不能不较为详细地说明。

我们认为,朗读古文,不宜峰谷悬殊、缓疾突变。从整体来看,应该是平稳的、舒缓的、从容的、深沉的。

唯其平稳,才可以显出字字珠玑;唯其舒缓,才能疏通词句承续的渠道;唯其从容,才给听者以思索的时间;唯其深沉,才会达到探幽发微的目的。

从整体看,感情态度、语气节奏的各种类型并不消失,而是全都向这个要求靠拢,靠拢到仍能区分的程度。这就是说,不能像白话文的朗读那样,体裁、类型都很显明,一听就知道,但是,也不应千篇一律,毫无差别。

朗读文言文的基本功在于把语词拓开,以便更多地容纳、表露那些不见诸文字的含义、意蕴。

拓开语词,不是字字拓开、词词拓开。怎样拓开呢?要确实把握三点:一要看语法关系、词性、句式;二要看思想感情的延续、转换过程的需要;三要看易懂、难懂的情况。

拓开语词不是一个一个读出字音,而是在语流中,把语言链条拉长,有些环节拉长,有些音节拉长。

如:“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如:“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如:“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如:“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用横线标明拓开的位置,并不十分准确,没有横线处也有一些拓开的音节,一般不太明显;有横线处也不一定就同样拓开,有的短些,有的长些。如果以为按这横线标示朗读就万无一失,当然会失望的,不过,文言文朗读中语词打开大体上就是这个情况。由此可见,词语拓开的位置一般是二、三、四个音节之间,显然比白话文的朗读顿挫要多。

我们可以看到,没有语词拓开,朗读时语词紧凑,是很不利于表达思想感情,很不利于突出文言文特色的。

三、语势复归,读而不说

从句子看,语气各有千秋,语势也有变化,不过抑扬缓疾轻重的变化幅度不大,而语势的起而复归是文言文朗读的特点,不可像白话文朗读那样起伏自由,语势错落。

语势复归,并非归为同一落点,但那每一句落点的差距不能过大。这是出于平缓和深沉的需要。

试举一例:“……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

此句接上句“焚椒兰也”,句首稍高起上行,表示雷声乍响,滚滚来去。“宫车过也”,稍低,表示判断明白。“辘辘远听”,声音由较大到较小,第一个“辘”字稍重、稍长,第二个“辘”字稍轻、稍短,“远听”渐低,至“杳不知其所之也”,恢复到近似“焚椒兰也”的语势上,平稳而深沉。

像《醉翁亭记》中二十一个“也”字,既体现出不同的语气色彩,又有语势复归的具体显露,“也”的落点各异,但均归于平缓和深沉,正是文言文朗读的典范作品。

由于整体平稳、语词拓开和语势复归,就使文言文朗读具有了明显的特点,使朗读者更进一步把握读而不说的基本要求。

古汉语与现代汉语有重大差别,文言文与现代书面语言作品有多层隔阂,文言文距普通话就更为遥远了。因此,像朗读白话文那样去朗读文言文,是根本不行的。白话文用普通话朗读,文与言相当接近,可以读而不板,说而不演,文言文也用普通话的声音形式去套,就显得极不和谐了,即使比较浅显的某些语句也不能像说话那样朗读。

我们并不主张文言文朗读要死气沉沉、古古板板,那种朗读是没有活力的,既有碍于朗读者有动于衷,也有害于听者的美感享受。但是,我们也不主张把文言文朗读得像说大白话,那会使文言文的特色丧失殆尽。

为了使文言文朗读既保存文言文特色,又不僵化刻板,我们认为,应该坚持读而不说的基本要求,发挥朗读的优势。为此,我们为初学者提供四点具体意见,以利于把握。

1.词语的主次关系不宜过分分明

这一点,是同白话文朗读相对而言,主要表现在次要词语的声音形式上。由于次要,往往在朗读时减弱吐字归音的清晰度、力度,听起来较松、较弱、较快。在文言文朗读中不能这样明显,主次之间对比不那么强烈。

如:“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文言文朗读,对“先”与“后”、第二个“忧”与第二个“乐”这并列性和重复性重音也要突出,声音高些、重些、长些;其他语词不能一带而过,仍要拓开些:“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如果按白话文朗读,或者去“说”,重音位置、主次关系不变,但非重音部分就会迅速推进,低弱短促,成为:“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引号内的两句各为两个语节,除“先”、“后”之外,语节内词的密度加大,音节变短,语流变快。就像日常说话中引用这两句那样,与文言文朗读的要求不同,差距更大。

2.词语易懂难懂要区别,也不宜流于口语

文言文中的词语,有的深奥难懂,朗读时按文言文朗读要求,可以认识到那必要性。对于文言文中浅近易懂的词语,貌似白话,朗读时就想摆脱文言文朗读要求,以“说”为满足。

如:“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

这是话中之话,而且是引用“百姓”的话,但这仍是文言文。其中“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一句,同今天的口头语言何其相似!如径直按口语“说”出,听者完全能懂,不会发生歧义。可是,这样一来,与上下文的语气、节奏等便很不协调了。犹如京剧台步中忽然出现生活中走路那样,不是“创新”,只能说是玉中的瑕疵,水中的泥沙。为了顺文势、合文气,为了首尾协调,还是照样把语词拓开为好,成为: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

3.语助词要适当延长,更不宜混同白话

如:“夫(发语词,音fú)、也、矣、乎、哉、焉、耳”等等,这类语助词在文言文中随处可见。在朗读时,都要适当延长音节。尽管它们的作用几乎可以同“了、呢、吗、呀”等一样,读起来也不能像白话文朗读那样。说话时或朗读白话文时,“了、呢、吗、呀”等,都属于轻声,音节短促,一点即过,少有拖长音的情况。

如:“前人之述备矣。”

比较:“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

“矣”虽轻,也比“备”短,但保持上声调类(近于前半上调值)。而“了”,是轻声,极短。

如:“何哉?”

比较:“为什么呢?”

“哉”尽管比“何”要短,但仍有延长感。“呢”极短促,一点即收。

如:“夫战,勇气也。”

比较:“作战,是靠勇气的。”

“夫”只是发语词,阳平声调,“也”表示肯定语气,上声声调(读近于前半上调值),都稍轻、较长。“的”为轻声,一点即收,不能拖长。这句文言文,朗读时按语词拓开的要求:

夫——战,勇——气也。(或:勇气——也。)

不注意这个问题,把语助词一律读得轻短,文言文的包藏意味就必定大大减少。

4.把握文言文音韵特色,尤不宜平白如话

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谈话,大多数尽管自然,却往往失之于平白,很少讲究音韵的美感。

我们朗读任何文字作品,包括理、工、农、医的学术论文,都要注意音韵的美感,那么,朗读非常讲求音韵美的文言文,就更不能不把握音韵的特色了。

文言文中,有很多骈体,对仗工整,音韵铿锵,朗读时不允许稍有忽视。即如非骈体文,也要把握音韵的特色。

如:“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

“由”字的上扬,“晤”字的下抑;“任”、“向”、“至”与“不”(变调,在去声前读阳平)、“区”、“之”的抑扬相间,再插入调值为近于前半上声的“往”,就显得音韵抑扬有别,声音高低悦耳。这还没有包括对音节内部的更细致的研究,还没有包括声、韵、调、轻重格式、音节响度、语流速度、声音色彩等的研究。

对于读音,我们坚持以普通话语音为准,不必也不应拘泥于古音。坚持读古音,并不能说不对,有时也有一定的好处。不过,“古音”并不一样,不能以一时、一地的古音作为古音的代表。试想,如果我们朗读某一篇文言文,就要回到作者的年代,追溯当时、某地的读音,是不是可能呢?时至今日,似乎尚未出现通达先秦以来历代各地域全部字音读法、并据以读出或注出真正是当时、当地字音的学者、朗读者,那么,所谓古音到底是什么音呢?年代越久远,古音的概念越模糊,坚持读这并不准确的古音,还不如坚持比较准确、比较普及的普通话语音。对古音韵的研究是一定研究领域(如历史语音学、汉语发展史、音韵学等)的事,作为朗读,不以读出古音为目的。

关于文言文朗读的问题并不只这些,朗读方法也会是千差万别、千变万化的。我们所说的这些,对于初学者,对于如何克服文言文朗读中的障碍,也许有一些帮助,但是,也不要使文言文朗读落入某种窠臼,甚至形成有音无义、半死不活的固定腔调。

在对几种不同体裁作品的朗读进行了以上的探讨之后,我们还要再次强调,作品的体裁不同,对朗读的确有相当影响,但它们却不能离开朗读的基本理论,不能违背朗读的基本规律。如果忽视这一点,对不同体裁作品的朗读就会在某些方面脱离朗读的轨道,甚至在总体上失去朗读的特征,我们就不能顺利完成自己的任务。

【注释】

[1]《文心雕龙·定势》。

[2]谢赫:《古画品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