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主述结构的内涵

主述结构的内涵

时间:2023-04-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5.1.1 主述结构的内涵Halliday接受并发展了主述结构理论。Thompson关于主述结构的定义也大致相同,他认为:“主位是小句的第一个成分,小句剩下的部分则是述位。”其实问题的关键是先分析出主位,剩下的部分自然就是述位了。要弄清主位结构,首先必须对主位进行分类。

5.1.1 主述结构的内涵

Halliday(1985/2000:37)接受并发展了主述结构理论。他指出:“主位是信息的起点,是小句关注的内容。信息中剩下的对主位加以论述说明的部分称为述位。”Thompson(1996/2000:119)关于主述结构的定义也大致相同,他认为:“主位是小句的第一个成分,小句剩下的部分则是述位。”

功能语言学中的主位与传统语法中的主语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主语指句中与谓语(Predicate)相对而存在的成分,一般位于动词的前面,并要求谓语动词在人称、时态、单复数等方面与之保持一致。而主位则是小句子的第一个成分。一般说来,陈述句的主位就是主语,但在有些情况下,主位也可能由其他成分充当(如本章例6)。主位和主语是完全不同的概念。Halliday(1985/2000:31)认为,主位是说话人心目中确定的起点,可以将主位归为“心理主语”(Psychological Subject),因为“心理主语是信息关注之所在,之所以叫心理主语,是因为它是说话人思维的起点”。“心理主语”这一概念的提出有效地将主位与传统语法中的主语区分开,同时又将它们联系起来,即它们都是属于“主语”的范畴,但传统语法中的主语是语法主语(Grammatical Subject)和逻辑主语(Logical Subject),而功能语法中的主位是心理主语。

那么,如何区分主位和述位呢?其实问题的关键是先分析出主位,剩下的部分自然就是述位了。要弄清主位结构,首先必须对主位进行分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一键复制
图片预览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 Weibo Article 26 Weibo Article 27 Weibo Article 28 Weibo Article 29 Weibo Article 30 Weibo Article 31 Weibo Article 32 Weibo Article 33 Weibo Article 34 Weibo Article 35 Weibo Article 36 Weibo Article 37 Weibo Article 38 Weibo Article 39 Weibo Article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