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2 《韦氏3版新国际英语词典》的特色
《韦氏3版新国际英语词典》虽然和第2版一样,是以一般读者、学生、技术人员、专业人员等为服务对象的,但是由于编者一反规定主义的传统而以描写主义为指导原则,因而词典在各个方面都体现出这种描写主义的特点:
第一,收录了大量的新词,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一方面,第3版删去了2版中的25万个词条,另一方面又增加了10万条新词。删除的主要是1755年以前的词语,而增加的新词则主要是科技词汇。科技词汇的增加有两方面的原因:一个是随着科技的进步,在各个学科领域里都产生了大量的新术语,例如在化学领域就有上百万种化合物,而昆虫学家则命名了200多万种昆虫;另一方面,随着新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多的科技词汇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使用范围不断扩大,致使一些科技术语通过语义扩展已经具有了普通词汇的特征。因此,像第3版这样的足本词典就不能不收录这些词汇以反映时代的发展。与此同时,反映社会发展的词语和反映日常生活的俚语等也被收录了进来。例如,科学词汇: antiproton,bubble chamber,DNA,earth science,thermal barrier,astronaut,astronavigation,sputnik,fallout,spectrogram;政治及社会词汇:megalopolis,Sovietologist,brainwashing,big lie,escalation,explosion(population),sit-in,doublethink,supermarket,summitry;俚语:payola,shindig,gabby,nudnik,wacky,headshrinker,palooka。
第二,释义精确,例证丰富。第3版采用“单一短语释义法”(one-phrase definition),不论释义多长,都利用分词短语、介词短语、从句等串联成一个短语。利用这种解析式的释义,一方面避免了释文的过分冗长,同时也使释义更为准确、明白。在例证的选用方面,第3版充分考虑了时代性和广泛性。编辑们从1000万条引证材料中,精心选择了20万条例证。这些例证没有局限于某个方面或某个具体领域(如文学或名人作品等),而是引自14000个不同的作者和数百种出版物。编纂人员认为词典的主要任务是记录使用中的、生动的语言,而不仅仅是文学作品中最优秀的语言。第2版引用的例证多来自古典时期的英美作家,而第3版则多引自现代作家和流行的报纸杂志。例如,在nest词条中,第2版采用的例证是来自16世纪的英国诗人斯宾塞(E.Spenser)的“A little cottage,like some poor man's nest.”第3版则采用了20世纪美国小说家格雷(Zane Grey)的一个句子片段:“a cozy little blanketed nest which she had arranged and furnished herself.”除了引文外,编者还自撰了约10万条例证对词语的意义进行补充说明。
第三,发音尽可能有闻必录。在发音发面,编纂者同样采取了描写主义原则。他们认为仅坚持一种发音为标准发音是不现实的,因此他们收录了不同地区和不同人群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所使用的不同发音。编者公开声称无意规定哪一种发音,而是尽可能标注出英语世界中受过教育者在正式和非正式场合讲话时的一般发音情况。语音编辑们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手段,广泛收集整理了美国各地区各类人的实际发音情况,同时运用美国方言调查研究中的成果,为读者提供了美国许多地区详尽的语音资料。
第四,体现语言使用状况的用法标注。《韦氏3版新国际英语词典》的编纂者认为,不能把最正式的英语当作最好的英语,也不能因为口语是相对非正式的就被当作是次等语言。事实上,口语是英语的主要表现形式。对于某个地区的人来说,那里的方言就是他们的标准语言形式,而俚语也有其存在的空间。因此,词典编者尽可能减少使用词语的身份标注,并摈弃了传统词典中所采用的诸如illiterate,vulgar,erroneous等词,仅仅使用archaic,obsolete,slang,substandard,nonstandard,dialect以及其他一些地域标记对需要特别关照的词条加以说明,以减少带有过多主观色彩的评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