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从机助模拟教学探析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从机助模拟教学探析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时间:2022-04-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通过具体分解机助教学的步骤,阐述其在教学过程中的综合影响。由此,笔者从商贸英语的新教学法的与众不同之处,从中借鉴更能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效能,学能致用的教改新思维。“TMT”软件机助教学便是体现后者的特长。4)实现师生互动的教学常态循环TMT模拟教学软件一改传统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学习地位变被动为主动。

从TMT机助模拟教学探析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徐 荟

作者简介:徐荟,1964年出生,上海人,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英语教学与文化交际

     通讯地址:上海市徐汇区桂林东街218弄1号楼806室

     邮政编码:200233

     电子邮件:xuhui@lixin.edu.cn

     电话:021-64822742(H) 13916292632(全国漫游)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 高职学院 外语系 中国上海)

摘 要:本文试图通过TMT软件在教学环节中的运用,分析现行大学英语在借鉴TMT教学效能的前提下,进行机助教学试验的实际作用。通过具体分解机助教学的步骤,阐述其在教学过程中的综合影响。在企及更为高效、可行的教学手段实施的同时,开掘出新的教学成果。

关键词:机助教学,实践环境,综合影响

引言

经过数年争论,时下高校对着手进行外语教学改革的议题已基本达成共识。传统教学法中“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教育观念将逐渐被扭转。然而,长期以来英语教学存在费时低效、学用脱节的现象尚未有很大改观,如何科学而有效地实施“教”与“学”并轨而行,并形成一套较成熟的教学法,还需要不断地探索,不断地修订。由此,笔者从商贸英语的新教学法(TMT机助模拟教学)的与众不同之处,从中借鉴更能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效能,学能致用的教改新思维。

一、TMT软件的教学特点,教学意义

TMT(Teach Me Trade)是上海外贸大学国际商务实习中心近年推出的一套仿真模拟实习软件。它利用计算机网络创造出一个多维、真实、动感和活跃的仿真环境。软件主要通过项目主管、教师、学生三端系统构成。通过三端彼此之间的互助,搭建起出口贸易模拟商务平台,营造出真实的商务活动环境。所有这些商贸实习流程都是借助于这套软件,在计算机上模拟进行。

该软件在模拟教学过程中体现出如下教学特点:

1)直观性。每一位学生以业务员的身份被分配到指定的贸易公司开展他的贸易活动,完成整个出口贸易流程,教学过程形象而具体。

2)生动性。学生在整套贸易操作流程中,由于商贸界面设计得逼真,学生都乐于上机操作,一旦打开教学文件,很快便会忘记自己的真实身份而旋即进入角色,其状态宛如商人在处理瞬息万变的商务。

3)真实性。在一整套操作过程中,该软件设计了一种与隶属贸易国之间的你来我往的手续关系,以交易双方的建交为起点,通过发价、合同签署、开立信用证,到订舱、保险等一系列贸易状况的模拟,使学员似乎置身于近距离的接触,一一“亲历”商贸活动的每一“场景”,使原本模糊的知识变得清晰而具体。

4)互动性。教师在该机助教学过程中以组织者的身份与学生发生联系,教师除了讲授书本中的基本原理外,更多的是参与到学生的学习实践中,诸如设置、发现、解答、讨论一系列商贸问题,充分体现机助教学的互动性。

机助教学的意义在于:

1)把劳动密集型教学转向依托科技密集型教学

社会生产有劳动密集型与科技密集型之分,信息时代的教学形式也有近似于两者的区别。”(刘润清,2000:24)劳动密集型属于传统手工作坊式师傅授学徒样板的延续。随着高科技产品的不断问世,尤其计算机的发明与普及,教学手段随之发生变革,依托科技成果所构成的教学基础,不仅在观念上,而且在获取知识的效率上向前跨了一步。“TMT”软件机助教学便是体现后者的特长。

2)从过程管理教学到目标管理教学的转变

效能教学讲究教育的“科学性、时代性、创造性”(徐方瞿,1998:185)以前,教育界由于受客观条件制约和保守思想的影响,把教学目的消极地局限在过程管理之间,而对目标管理教学的认识还很模糊。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和需要,目标管理教学愈来愈体现出其教学效能,“TMT”所设定的课程计算机联网模拟教学,充分体现了目标管理的教学意义。

3)理论链接实践涵盖了较大的实用面

长期以来教育界普遍存在理论学习与实践运用产生脱节现象。“TMT”利用计算机联网,再借助特定软件模拟出商贸环境、要求、应急处理等概貌,使一些抽象的观点、原理转化为实在的内容提示,并在“实践”过程中被直观而深切地体验,最终与社会信息串联为一体,其目的就是尽可能消除理论和实践分离的消极影响。

4)实现师生互动的教学常态循环

TMT模拟教学软件一改传统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学习地位变被动为主动。学生是软件实践运用的主体,他们必须亲自动手来完成货物出口贸易整套流程。学生是教学中的主角,教师在指导学生时,主要通过互动式、渐进式的教学项目,采用交互式、沉浸性的教学手段,以网络通信为途径的全方位开放模式展开教学,实现师生教学互动关系的常态循环。

二、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及其制约

大学英语教学已引起社会普遍关注。“尽管20年来我们的外语教学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和经济与科技发展要求的差距越来越大”,“费时低效”现象严重。(岑建君,1999:3—6)现状是:

1.主要教学手段、教学效果

大学英语是学生所学课程中延续时间最长的一门课程,长期以来,其基本教学手段包括:(1)“书本+黑板”。这种教学法是以程式化形式把书本中的内容逐一介绍、梳理、分解、组合在黑板上,然后由学生死记硬背,以期蓄积为记忆库里的文字符号。(2)“讲解+问答”。教师唱“独角戏”,学生被动接受教师的讲解。学生回答教师的提问,很少允许超越教学大纲的要求。(3)“录音+录像”。音像磁带教学手段直观而活泼,能够吸引学生接受语言信息的注意力,但在开口跟读时,却不能与客观实在的情景式口语操练对接。(4)“作业+考试”。大量的习题练习构成作业的主体,测评“教”与“学”的外在形式总是通过考试来评定其优劣。上列教学手段常导致如下教学负面情况:(1)外语成了一门最耗时费力的课程。(2)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热情受到无法企及最初期望的影响。(3)语言的有效运用能力远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4)对与语言的使用密切相关的文化因素知之甚少。(王奇民,2001:165—167)

2.制约教学效果的因素

(1)教学指导思想和观念陈旧,教材、教学内容还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和实际运用。(2)教学模式单调、教学方法守旧,缺乏交际所需的实践环境。(3)涉及学生学习方法的被动和机械。(王奇民,2002:32)

三、教学手段的更新与试验

1.大学英语与机助教学手段的引入

基于上述多种因素制约了大学英语的教学效果,将英语教学借助多媒体硬件的补充和软件的运用,无疑会大大改观英语教学的仿真面貌,提高学习效率。皮亚杰认为“学习过程是经由同化(assimilation)和顺应(accommodation),不断产生新图式(schema)的过程。”(Piaget,1971:29)“所谓图式,是指人类处理世界上纷繁复杂的事件的行为模式,为了使图式更完善,必须经过同化和顺应。同化与顺应是建立语言环境存在方式的基础,同时,在语言获得过程中,认知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徐春南,2001:315—317)因此,在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前提下,如何于非母语环境的关系中找到最贴近的二语“再生环境”?计算机硬件的普及和特殊软件的发展为其建构提供了一种可能,即将大学英语置入计算机课件中进行教学。

2.课堂语言教学模拟实践环境的建立

1)改变教学模式。就教育过程而言,主体性教学模式已逐渐被教育界认同,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又是课堂学习的合作者;学生是学习的自主者,又是实行者。由此,笔者构想把教学内容落实为兼容听、说、读、写能互动的教学课件。即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多媒体设备以增强英语语言环境的场景感,并且可以在老师、学生、模拟场景(或文化背景)之间架接起能够完成提问、沟通、解惑一脉相承的桥梁,使之成为“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体验为红线,思维为主攻”的诱导型教学思想。(张熊飞,2000:2)

2)更新教学课件。基于多媒体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正开始从“辅助”地位向“主导”地位推进,教学课件的开发就不能总围绕一个教师控制全班的唯一模式去开展,新的教学课件应更强调个性化教学,充分考虑到学生当中存在着的基础差异、学习方法和方式偏爱的差异、来自不同地区所带来的社会需求的差异以及种种个体差异,以开发适合比个人学习课件更适合的当代教学需要。

3)优化教学运行机制。一种高效的教学运行机制是,教师不单是一个知识的传授者,也是一个组织者、管理者,在如何建立起学生、教学设备之间协调关系起到关键性作用,而这种作用却又不是建立在传统教学模式中“绝对权威”的基础上,要尽可能让学生体会到“学能致用,乐在其中”。

3.测试体系的变更

通过课件的特殊设计,分设两种测试方法,其一是在软件里把教学内容量化,每道题目都有固定的分数,并附有答案,而且允许学生对做错的习题进行更改,直到答对并理解为什么为止。其二为综合考评,通过课件中丰富的教学内容训练,增加人机传递信息的容量,在教师的管理引导下,以多方面的能力体现,考评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

四、机助教学对外语教学的综合影响

1)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板书占用了不少时间,而学生把相当部分时间用来记笔记,如此听课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利用机助教学,教师可节省大量的板书时间,用来丰富教学内容,加强课堂活动;学生则可把注意力集中在课堂操练和讨论上。从根本上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2)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传统“满堂灌”式的教学形式,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情形无法根本改变。采用机助教学,学生除了可以进行便捷的师生对话,还可以参与人机对话,使学生的思想、观点、问题通过互动的形式得以探讨、表述,这样学习主动性就会大大增强。

3)能够深化语言背景的文化学习。学习语言不单是为了掌握语言含义,还应当剖析隐藏在语言背后的文化现象。传统的教学法是单纯依靠教师查资料、找答案,然后再介绍传递给学生学习。这种解惑方式知识含量的深化程度是有局限的,因为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而采用多媒体的机助教学,学生可通过多条途径参与检索语言的背景资料,其学习的深度、广度将无疑会大大扩展。

4)能够牢固掌握教学内容。根据语言心理学研究认为:“记忆是认识与知觉的发展总和”,(Ervin S M and C E Osgood,1954:280,281)深刻记忆的恒定性来自于知觉神经系统感觉器官的多种刺激,综合的比单一的更能引起记忆细胞融合,所以,这种被知觉的内容也就更能进入记忆深处。机助教学包容了听、说、读、写综合性的教学形式,生动活泼,丰富多彩,能够促使学生牢固掌握教学内容。

5)能够及时捕捉最新语言变化动态。机助教学由于可与因特网相连接,与目的语国家的“时尚”语言无时空上的隔阂,这样就能及时捕捉最新语言变化动态,使语言的学习变得富有情趣。相比较而言,传统的教学形式由于受到条件的限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本无法做到这点。

五、结束语

如何转变思路,更新教学设备,丰富教学手段,挖掘潜力充分利用好课堂教学资源,使其成为大学英语上台阶,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试验场所。笔者所进行的教学试验构想,除了需要专业软件的支持外,还需要同仁们共同参与该教学实践的研讨与探索,使之能够真正成为大学英语教改的新突破口。

参考文献:

[1]刘润清,外语教学中的科研趋势,2000年全国大学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论文辑要

[2]徐方瞿,创新与创造教育[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185

[3]岑建君,我国高校外语教学现状[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1):3—6

[4]王奇民,制约外语交际能力发展的动机因素[J],陕西经贸学院学报,2001(2):165—167

[5]王奇民,制约大学英语教学效果的因素及对策[J],外语界,2002(4)32

[6]Piaget,[J].Biology and Knowledge:an essay on the relations between organic relation and cognitive processes,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71:29

[7]徐春南,认知论与外语教学,中华教育与教学实践[A],汕头大学出版社,2001 315—317

[8]黄宜,全新的英语教材全新的教学模式,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大学外语教学论文专辑[C],2002,34—36

[9]查有梁,教育建模[M],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

[10]张熊飞,21世纪的复合型人才[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2000(2)

[11]Ervin S M and C E Osgood.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and bilingualism[J],In C E Osggod and T T Sebeok (eds.)Psycholinguistics:A survey of theory and research problems.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49:Supplement,1954:280—28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