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妙用歧义表达

妙用歧义表达

时间:2022-04-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五、妙用歧义表达歧义,是语言中的一种常见现象。歧义表达法是造成讽刺的有效艺术手段。而当地富豪洪发云凭借他与乾隆皇帝的亲戚关系勾结官府,无恶不作,人们怨声载道,对此,卫哲治决心除暴安良,为民除害。可见,歧义表达法的关键在于以断章取义来瓦解对方,混淆别人的视听,从而达到乱中取胜的目的。特别是纪晓岚,急中生智,巧用谐音的歧义,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令人称快。

五、妙用歧义表达

歧义,是语言中的一种常见现象。歧义表达法则是指巧妙地利用语言中的多义词或同义词,在某种特定的情况下,将表示甲义的语言,换过来表示乙义,并使两种意义建立起某种联系,使之产生特殊的意义或感情的论辩方法。歧义表达法是造成讽刺的有效艺术手段。

歧义的发生,有多种原因,比如一音多字、一字多义、同音谐音、同音异义等,同一句话,不同的情景,不同的人物,不同的心态,不同的情绪,都会有不同的理解。因此,人们在表达观点时应尽量运用好语言形式,以免别人利用歧义,钻了空子。如下例:

几个穷人来到财主家,对财主说:“我们有事求你帮忙,希望你不要拒绝。”

“我尽力而为。”财主说。

“第一,请你答应借一千金币给我们的一个朋友,他急需钱用,我们大家都愿意为他担保。第二,请你答应,让他一年以后归还。”

“朋友们,如果人家摆出要求,而某人只答应一半,那也不算吝啬了吧!”

“那当然!”大家同声回答。

“既然这样,那么,我就答应一半吧!我同意满足你们的第二个要求,出于对各位的尊敬,我甚至愿意把借期延长到两年。”

“答应条件的一半”,有一定的含混性和歧义性,财主偷换概念,就是钻了歧义的空子。

在特定场合、特定情况下,如果根据需要有意识地利用歧义,制造歧义,不失为一种机智、一种论辩艺术。

传说清代海州知州卫哲治为官清廉,铁面无私。而当地富豪洪发云凭借他与乾隆皇帝的亲戚关系勾结官府,无恶不作,人们怨声载道,对此,卫哲治决心除暴安良,为民除害。他将洪发云的罪恶逐一列举,连同处决洪发云的奏本一起请人送给乾隆。

半个月后,卫哲治被召入京,乾隆说:“此事我知道了,洪发云乃出家之人,罢了,罢了。”卫哲治听了,起初心里一凉,待会一想,又十分高兴。

回海州后,他传令将洪发云用两条键牛套上铁耙耙死,海州百姓无不拍手称快。

这里,卫哲治利用“罢”和“耙”同音,把乾隆所说的“罢了,罢了”歪解为“耙了,耙了”,为民除害,深得百姓拥戴。

可见,歧义表达法的关键在于以断章取义来瓦解对方,混淆别人的视听,从而达到乱中取胜的目的。

口才训练

(1)请孩子阅读下面的故事,运用歧义表达法替纪晓岚还击和坤:

清代智辩家纪晓岚与和坤当时分别担当侍郎和尚书,有次两人同席,和坤见一狗在桌下啃骨头,问纪晓岚:“是狼(侍郎)是狗?”

纪晓岚马上回答:“……”

(2)请孩子阅读下面的故事,运用歧义表达法替苏东坡的和尚朋友反击苏东坡:

一天,苏东坡与和尚朋友一起泛舟赤壁,见一条狗在河滩上啃骨头,马上灵机一动,说:“狗啃河上(和尚)骨。”

苏东坡的和尚朋友回敬道:“……”

指指点点

(1)纪晓岚回答:“垂尾是狼,上竖(尚书)是狗。”

事实上,两人都在骂人,但都含而不露。特别是纪晓岚,急中生智,巧用谐音的歧义,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令人称快。

(2)和尚朋友回敬道:“水流东坡诗(尸)。”表面看来,好像是吟诗写实,颂扬风雅,但实际上两人是在互相戏弄,互相嘲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