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表达存在义的通用词

表达存在义的通用词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谓通用词,是适用于表达一切类型存在义的词。对存在义的通用编码,日语是ある/いる,韩国语是汉语分别对译作“有”或“在”“是”等,现代汉语中存在义的通用表达不是由一个词来承担的。“在”的Np是除了Nf、Ng之外的任何一种,多数情况下是有定的。汉语没有表示存在的最上位词,这个词汇系统中编码的空位我们记作Φ(其下位词中的空位将依次记作Φ1,Φ2,…“有”“是”在表达的意义方面有以下差别。
表达存在义的通用词_语义角色视角下的谓词同义词辨析

所谓通用词,是适用于表达一切类型存在义的词。 对存在义的通用编码,日语是ある/いる(以有无生命作为分布条件),韩国语是汉语分别对译作“有”或“在”“是”等,现代汉语中存在义的通用表达不是由一个词来承担的。 对存在义的通用表达由“有”“在”“是”三个变体承担[155][156]。刘岳华指出Loc和Np在句中的排列顺序管控着“有”“在”的分布条件[157],Loc和Np在句中的排列顺序同样管控着“是”的分布,“有”跟“是”一样,用于Ⅰ式,“在”用于Ⅱ式。 “在”的Loc一般是La、Ld,若由Lb、Lc充当,其后要加“的地方”之类的词语,Loc是不周遍的。 “在”的Np是除了Nf、Ng之外的任何一种,多数情况下是有定的。

汉语没有表示存在的最上位词,这个词汇系统中编码的空位我们记作Φ(其下位词中的空位将依次记作Φ1,Φ2,…阿拉伯数字代表位次层级),由于Loc和Np只有两种排列组合,则在其管控下有两个变体,用在Ⅱ式中的变体是“在”,用在Ⅰ式中的变体是Φ1,Φ1包括“有”“是”两个变体。 这三个词的分布是分层次的,如图61所示。

图61 “有”“在”“是”的分布条件及分布层次

Φ1的两个变体“有”“是”的Loc可用任何一种,“有”的Np一般是Nd、Ne,回答问题的时候可以是Nb、Nc,列举的时候也可以是Na,不能是Nf、Ng。 “是”的Np可以是任何一种。“有”、“是”的分布条件和Loc、Np的语义属性有关。

(1)Loc的周遍性。 上文所列四类场所都可以出现在“有”“是”的前面。 詹开第用场所周遍性来描写“有”“是”的分布条件,指出“有”的处所词是[-周遍]的,若是[+周遍]的场所词语,只能用“是”。[158]宋玉柱[153]、王建军[159]也对“是”的场所周遍性有过类似表述。 以[±周遍性]来描写“有”“是”的分布,面临的一个挑战是“到处”“处处”“各地”等构成的周遍场所可以用“有”。

处所的周遍性是一个有必要进一步明确的概念。 周遍性处所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用“满”“浑(身)”“遍(地)”“一4”加名词或光杆名词加方位词(如“车里”)来表达的,其中的名词是单指,数量只有一个,其特点是处所词的指称涵盖的是一个空间范围内的全部;另一种周遍义是用“到处”“处处”“各地”“每……”后加名词及量词重叠(家家)来表达的,该结构中名词的数量是多个,所构成的周遍处所是多个名词指称的多个同质空间无遗漏叠加。 前者我们称之为一体性周遍处所,后者,我们称之为叠加性周遍处所。Talmy用“in the valley”和“through the valley”来说明人类认识过程中存在着两种基本的认知模式:一种是Synoptic Mode,人类的视点静止在一个空间范围内,是静态视点,另一个是Sequential Mode,人类的视点在若干个空间范围上转换,是一种动态视点。[32]“满”“浑(身)”“遍(地)”“一”是Synoptic Mode的体现,“到处”“处处”“各地”“每……”量词重叠是Sequential Mode的体现。“全部—整个”也处在这两种认知模式的对立之中,“全部+N”中的N指称多个个体,是Sequential Mode;而“整个+N”中的“N”是单指,属于Synoptic Mode。 “到处”“处处”“各地”等构成了叠加性周遍处所,后边可以用“有”表示存在,如果是一体性周遍处所,则不能用“有”。

“全+Np”表示的场所词(全国、全市)中Np数量是一个,但后面也用“有”。 按照袁毓林[31]的分析,“全+N”内部语义机制是套件隐喻,把N看成由很多更小的部件构成,而不把N看作一个单一的容器,是若干个同质处所的叠加,与“满”不同,因此“全+Np”属于叠加性场所。 语料调查显示,“全+N”往往与“各”连用,这可以作为“全+N”是叠加性处所的一个旁证。

(2)存在物的有定与无定。 存在句的处所都是有定的,存在物却有着有定无定的分别。 一般说来,“有”后的Np是无定的,“是”后的Np可以是无定的,也可以是有定的。Na、Nb、Nc很难出现在“有”后面,但可以很容易地出现在“是”的后面。Na、Nb一般要加“个”取消其有定性能出现在“有”后,“有”后的Np以Ne为常式,也可以是Nd,Nd为通指。

正因为“是”的存在物可以是有定的,所以表达两个定指名词的位置关系时要用“是”。 如:

①中国东面是日本。

②我前面是小王。

“有”与“是”与状语位置上的“都”“全”“净”的共现上也有不同表现。 “是”前可以出现“都”“全”“净”等副词,“有”与“净”不能共现,“有”与“都”共现只有在Loc是叠加性周遍场所的情况下。 “有”与“全”共现情况有点复杂,和“全”的语义指向有关。 当“全”总括的是处所,“全”必须位于该处所名词前面,当“全”总括的是动作客体(在句法上是动词宾语),总扩对象必须置于句首做话题。 在存在句中,“全”总括的是“有”的句法宾语,最终形成“Np+Loc+全有”(这些东西家里全有)的句式。只有当Np既是焦点,又是话题的情况下,才可以用“全”。

“有”“是”在表达的意义方面有以下差别。

(1)“是”具有排他性[153,159],一般说来“是”引出了某物的存在也便否定了其他存在物的存在,若Loc是四围有边界的空间范围,基本都可以这样认为。 而“有”则不具排他性。 如:

③兜里是一块玉。(没有其他存在物)

④兜里有一块玉。(可能有其他存在物)

排他性并不等于不可延长,只是要求把Loc所表示的处所范围内的存在物尽行列举:

⑤山上尽是苍绿的柞树,山杏,山里红,低矮的榛丛……和各色各样的野花。

Loc由名词加上“/里/内/中”等方位词组成,是有边界的,但是若Loc由名词加“前/后/左/右/东/南/西/北”等方位词组成,则是开放的,不是四围都有边界的空间范围,如仍认为“是”有排他性有悖于认知常理,这可以用“是”的另一表义特征来解释。

(2)“是”具有主观性。“有”的表义是客观的,其后的Np中若包含数量词组,是表示客观计数;“是”的表义可以是客观的,也可以是主观的,表达说话者的主观评价,而不提供具体的数量,这种主观义可以概括为“多”[160]。 试比较:

⑥洁白的雪地上(有)一大片血迹。(宋玉柱例)(客观义)

⑦洁白的雪地上(是)一片血迹。(主观义)

当Np是Nf、Ng充当,“是”表示“多”“充斥”的主观义,不能用“有”,而只能用“是”。宋玉柱认为Np由Ng类充当的句子不能用“有”,也不能用“是”,只能用零动词句表达存在。[152]实际上这类句子不能加“有”,但可以加“是”,根据我们对《人民日报》1995—2000年的语料调查的结果,一共得到“是+一片/派+形容词/动词”的用例64例。 “是”表主观义的形式特点是其后的数词只能是“一”,不具开放性,不能换成别的数词;量词以“派”、“片”为主。 主观性的另一表现是对开放性的处所只截取语境需要的范围,以适应排他性的表义要求。

⑧村东有个人工湖,周围是一片麦田。(宋玉柱例)

严格说来,湖周围是除了湖之外的所有外部空间,要想穷尽列举期内的所有存在物是不可能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