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专制制度

中国专制制度

时间:2022-03-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中国专制制度1.中国专制制度的特征亚里士多德把政体分成三种类型:由一人主政的君主政体,由少数人主政的贵族政体,由多数人主政的民主政体。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主要特征表现为:以武力做后盾,中央集权不断强化,对人身实行严密控制等。人治压倒法治甚至取代法治,是中国君主专制政治的共同特征。原因正在于中国自古以来有一个严密控制百姓的网络,对人身实行严密控制。

(三)中国专制制度

1.中国专制制度的特征

亚里士多德把政体分成三种类型:由一人主政的君主政体,由少数人主政的贵族政体,由多数人主政的民主政体。与家国同构的政治结构相联系,中国古代的政权形式是以君主专制为基础的。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主要特征表现为:以武力做后盾,中央集权不断强化,对人身实行严密控制等。

在中华民族的形成过程中,黄帝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擒杀蚩尤;与炎帝战于阪泉,三战而后得其志。自古以来,我们的祖先就是用武力夺取天下的。西周规定,诸侯如果不定期朝贡,将受到严厉惩罚:“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孟子·滕文公下》)

在中国专制制度下,由于有武力做后盾,君主历来可以为所欲为,滥杀无辜,荼毒生灵,“朕即国家”,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人的尊严和生存权利被完全漠视,“治民”不过就是“制民”而已。

夏商周三代的政体是由血缘关系组成的宗法贵族君主制,而秦以后一直延续到清代的政体是封建君主专制。君主专制就是集权政治。皇帝集权的法律形式是“口含天宪”,言出法行,一言兴邦,一言丧邦,法律不过是帝王手中随意捏揉的面团。人治压倒法治甚至取代法治,是中国君主专制政治的共同特征。而中国君主专制的集权程度,从历史发展来看,总的趋势是日益强化。

秦始皇当政时,“天下大事,无大小皆取决于上”(《史记·秦始皇本纪》)。这种大权独揽的格局一直保持到封建社会末期。清代康熙皇帝说:“今大小事务,皆朕一人亲理。”(《康熙朝东华录》卷九十一)历经近两千年,而两句话如出一辙:皇帝成为封建国家的至高无上的“家长”。

当然,皇帝实行专制统治,不能仅靠个人,还需百官辅佐。而这种由皇帝和以丞相为首的百官决策的格局,因君主专制的本性所决定,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皇帝相信的是身边的仆从,而不是真正的决策系统。在君主专制制度下,皇帝总是在想方设法独揽大权,虽然其中也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如朝议制度和谏议制度等,但不可能形成对皇帝的否决权,它们实际上只是对君主专制制度的一种补充而已。

在专制统治下,人身受到严密控制。西方人对中国的社会政治大惑不解:皇帝坐在宫廷里,便能有效地控制每一个百姓。原因正在于中国自古以来有一个严密控制百姓的网络,对人身实行严密控制。

首先,中国实行的户籍制度、里甲制度以及对土地的控制,往往把人们牢牢地附着于土地之上。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实行人口统计和户籍管理的国家。早在周朝就设有大司徒,专门掌管“建邦之土地之图,与其人民之数”(《周礼·地官·司徒》)。而秦代则制定有成年男子登记法,男子成年后必须到官府登记,以使官府照册安排徭役,如果隐瞒不报或者弄虚作假,就要受到严厉处罚,而且株连同伍之人。中国很早就有一种“什伍”的组织,把百姓编入什伍之中,使“奔亡者无所匿,迁徙者无所容”。后来商鞅变法与此一脉相承,制定连坐法,百姓五家一伍,十家一什,用户籍把大家组织起来,要求相互监督,相互告发,规定同罪连坐,告发者有赏,一家藏奸,与投敌者一样处罚,而其余九家若知情不报,一起法办。旅客住宿需有官府凭证,旅店若收无证之人,与“奸人”同罪。这些严密的法令制度,使人们丧失了流动的可能性,国家可以轻而易举地按照郡县、乡里、什伍征赋税、徭役、兵役,帝王的诏令也很容易传达到每个家庭

其次,统治者还采用控制生计的办法,把农民牢牢地附着在土地上。历代统治者非常重视对土地的管理,“民以食为天”,管住了土地,也就管住了人民。“理民之道,地著为本。”(《汉书·食货志》)商周时期的井田制,秦始皇的“令黔首自实田”,唐代的两税法,明代的一条鞭法,清代的摊丁入亩法等等,无不包含着把农民固着在土地上的目的。久而久之,中华民族自然养成了安土重迁的性格,正如屈原诗中所唱:“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九章·哀郢》)

2.社会政治结构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宗法制度导致中国文化形成伦理型文化,专制制度导致中国文化形成政治型文化。

宗法与专制制度相结合,在政治上表现为儒法合流,在文化上表现为伦理的政治化和政治的伦理化,向往“内圣外王”的境界,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这种传统,在先秦便已形成,以后经过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的改造和发扬,虽在外在形式上有所变化,其精神实质却一脉相承,并且一直延续到清代。中国文化的伦理政治化和政治伦理化,在“内圣外王”的矛盾中找到了理论框架,并以小农自然经济和宗法专制制度作为其基础,从而组合成一个严密体系。这个严密体系只有在近代大工业兴起之后,才可能打破,中国文化向现代化的转型,才能成为现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