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社区治理联席会议制度

社区治理联席会议制度

时间:2022-03-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部分从社区治理理念、社区治理结构、社区治理政治文化资源、新形势下我国社区治理中工作的重点内容等几个方面,对社区治理模式转型的路径与对策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从本质上来看,社区治理结构就是不同权力主体之间的关系,其要素包括社区治理主体、社区治理权力、社区治理客体等。
本章小结_从管理到治理:我国城市社区管理模式转型研究

社区治理不仅是社会治理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且还是我国建成和谐社会过程中的一项伟大工程。社区治理发展的好坏与成败将会直接影响着我国总体发展的程度和居民生活素质与水平的高低。我国社区管理模式转型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是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显著体现。

治理理论的兴起与发展,以及我国社区治理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昭示着我国社区治理模式的转型。但是如何转型? 这既是本书论述的重点,也是现实社会中社区治理的难点,涉及到的范围非常广泛。本部分从社区治理理念、社区治理结构、社区治理政治文化资源、新形势下我国社区治理中工作的重点内容等几个方面,对社区治理模式转型的路径与对策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

第一,在社区治理理念方面,从树立服务型政府的观念、转变社区居民“被管理”观念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服务型政府观念是管理型政府相对应的概念,是实现社区治理模式转型的心理基础与思想前提。在管理型政府下,政府扮演了管理者、控制者、决策者、生产者、分配者、监督者的角色,为社会和民众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和角色反而被淡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市场主体地位得到提升与确认,政府必须转变职能,由原来对微观主体的指令性管理转换到为市场主体服务上来,转换到为企业生产经营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把微观主体的经济活动交给市场调节。(1)有利于政府权力限制,实现社区自治。(2) 有利于政府与社区组织合作,实现社区治理。(3) 有利于提高政府效率,提升社区治理能力和水平。要转变社区居民“被管理者”观念,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加强基层民主建设。(2) 保证居民在社区自治过程中充分发挥主动性。

第二,在重塑社区治理结构方面,从社区治理结构含义入手,探讨了社区治理结构的发展趋势,并在分析当前我国社区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合作—平衡”的社区治理结构。从本质上来看,社区治理结构就是不同权力主体之间的关系,其要素包括社区治理主体、社区治理权力、社区治理客体等。随着社区自治制度的推行与落实,社区自治权逐渐得到实现,社区治理结构从行政型转变到自治型也是势在必然。

总体而言,我国目前仍然是行政主导型治理结构为主的社区治理方法,其治理结构表现为: 掌握绝对公共权力资源的政府部门,通过法律、命令等形式将上级要求逐层传达到街道,街道再传达到居委会,最后由居委会传达给社区居民和社区内的其他非政府组织。我国传统社区管理结构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果不及时进行调整,随着社区公共事务的越趋复杂,政府部门越来越无法承受繁重的社区管理任务,最终导致政府在社区管理中的失灵,社区治理将会走向社区无序。所谓“合作—平衡”社区治理结构,是指通过各种社区治理主体之间的合作,以平等协商对话的方式参与到社区公共事务之中,充分发挥各社区治理主体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实现各社区治理主体权力均衡,最后实现对社区公共事务的处理。

第三,在整合社区治理的政治文化资源方面,从加强社区民主政治和社区文化建设两方面进行了阐述。社区建设是一项涉及面广,内容繁杂的任务,单一的社会资源很难满足社区治理的需要。只有整合好各项资源才能够发挥该资源的势能。政治文化资源作为社区资源中最重要的部分,在社区治理中发挥着重要基础性作用。能否充分整合这种社区治理资源,挖掘其潜能,直接决定着社区建设效果的好坏。

社区民主政治是国家民主政治的基础,关系到我国社会的和谐稳定与长远发展,一直是党和国家关注的重点。在城市社区发展新形势下,城市基层民主内外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面临着诸多挑战与机遇,需要针对城市社区发展的新情况,进行新的调整。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 坚持党的指导思想不动摇。(2) 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和加强思想道德建设。(3) 充分发挥社区基层党组织的模范带头作用。(4) 提高社区居民的政治角色认知意识。(5) 提高社区居民的民主参与意识。

社区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文化建设的必要部分,是广大人民群众在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前提下,对精神文明方面的渴望与需求。(1) 社区文化建设需要坚持“以人为本”原则、体系化原则等基本原则。(2) 在坚持上述社区文化建设的原则下,还需要在具体社区文化建设中落实各项原则。一是要坚持社区党政组织领导社区文化的建设方向; 二是要发挥群众的力量,建立社会多元投入机制; 三是要加强不同文化主体之间的交流学习; 四是要充分利用社区中各种教育性资源; 五是要积极引导和发展娱乐性文化。

第四,在建立健全社区治理制度方面,从社区治理的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社区治理离不开健全的制度支持。在制度主义看来,社区治理就是各社区主体不断制定各种制度并加以运作的连续过程。尤其是在我国社区治理转型过程中,良好的制度既是社区治理转型的重要推力和保障,也是制度运作的结果。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以及治理理论的兴起,我国现行诸多社区治理制度面临诸多挑战,已经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因此,要早日实现社区治理模式的转型,就必须加快完善相关治理制度。

所谓正式制度,是指国家权威机关依照一定程序制定与颁布的法律制度,包括法律法规以及政策体系。正式制度在社区治理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是引导、支持非正式制度产生与运作的基础。当前我国社区治理的正式制度存在诸多问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改进: (1) 适时调整社区治理政策。(2) 及时立、改、废关于社区治理的法律法规。(3) 健全社区治理的财政制度。

所谓非正式制度,是指在人们长期社会交往中自动自发形成的、并得到大家认可和遵守的行为准则。非正式制度具有自发性、广泛性和非国家强制性。非正式制度是社区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实上,由于社区实行自治,国家一般不宜过度干预,这就更需要社区自身培育起符合发展需要的非正式制度。社区非正式制度非常广泛,包括社区价值信念、文化传统、风俗习惯、伦理规范、道德观念等。为此,(1) 加强社区伦理道德建设。(2) 加强社区治理组织的人才队伍建设。(3) 养成社区居民的自治习惯。

第五,在加强社区专项治理方面,本书从社区物业管理、社区环境管理、社区突发事件的管理、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社区信息化服务建设等方面进行了阐述。社区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各方面、多角度进行系统思考与治理。但是不可否认,在社区治理过程中,只有突出重点,抓住治理的主要矛盾与问题进行专项治理,这样才可能有主有次,更全面、更深入地对社区进行治理。

总之,社区治理模式转型是一项重大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在坚持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由社会各个成员共同参与、同心协力、锲而不舍,才能够取得圆满的结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